菩提伽耶馬哈菩提金剛寶座塔
靈山塔下[術語名相]目錄
[前言] :
弟子學佛誦經讀論初期,苦於找不到一本適合自己的工具書。依止法鼓山聖嚴師父皈依三寶後,先從師父的著作入手學起,又依師父和經論的指引,閱讀了不少高僧大德的論著。在學習過程中,習慣上把學到和查到的資料記入「筆記」,記多了為方便查閱,將筆記中的資料依筆畫順序編寫成冊。後來在閱論讀經時,一般的術語名相都可以在自己的「筆記」中找到資料,給自己的學習和修行都帶來很大方便。
開了「博客」抄經供養三世諸佛,並將自己的學佛心得公諸同修後。有感於同修師兄弟也很需要學佛誦經閱論的工具書,但特別強調,此僅是弟子個人的「筆記」,並非「辭書」,內容很有限,還正在不斷補充中。只是希望与有緣交流,希望能使同修不會好像我當初那樣,走那麼多的彎路。如有不足之處,懇請高僧大德善知識不吝賜教!也懇請同修善知識給以補充完善!
聖嚴師父說:「以理解的態度和方法看佛經,得到的只是知識,不是無漏的智慧……只有以體驗的態度來看佛經,無著的智慧才會自然的成長。」(心的經典P17) 師父又說:「解釋佛學,最正確最安全的,還是以經解經,以佛法解釋佛法。」(學佛群疑P215)
研究學習佛經術語名相,那是「學者」;持戒行菩蕯道,那才是「行者」。但在此邪魔外道橫行的末法時代,有不少邪師披著袈裟以邪法迷惑眾生,如果初學者不學習正信的佛法,道聽塗說盲修瞎練,很可能會誤入邪道。唯有真正明瞭佛陀的教法,才能分辨正邪真假,依法修行。
「修行」就是依諸佛所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去做,依六波羅蜜去修,依佛在《金剛經》所付囑「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去做,是既是修行也是「法施」。唯有依法修行,最終才能明心見性,出離三界苦海!願與同修共勉!
南無阿彌陀佛!
── 弟子果燦 合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目錄]:以下題目皆做了鏈接,敬請點擊
法數:
[數一]:
一如 一味
一時 一乘
一道 一業
一燈 一心-一心論
一心三觀 一元論
一合相 一切法
一切經 一問訊
一闡提
一法界-一真法界
一真一切真
一切種智 一字不說
一行三昧 一生補處
一境三諦 一境四心
一大事因緣
一白三羯磨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數二]:
二乘 二諦
二障 二惑
二教
二脅士 二足尊
二入四行
[數三]:
三衣 三門
三災 三車
三明 三身
三性 三昧
三相 三周
三毒 三乘
三業 三密
三智 三堅
三量 三道
三學 三障
三慧 三輩
三諦 三觀
三藏 三寶
三德 三聚
三有 三聚淨戒
三論宗 三法印
三皈依 三輪
三輪體空 三轉法輪
三界 三界唯心
三界九地 三界九種
三千大千世界 三時教
三世諸佛 三解脫門
三師七證 三種淨肉
三惡八難 三摩耶
三摩缽底
[數四]:
四大 四土
四生 四苦
四劫 四相
四依 四智
四道 四諦
四德 四教
四問 四維
四魔 四論
四障 四果
四向 四有
四阿含
四分律 四句偈
四天王 四韋陀
四念處 四正勤
四善根 四種姓
四無畏 四攝法
四顛倒 四重罪
四悉檀 四禪天
四禪八定 四弘誓願
四聖六凡 四事供養
四不壞淨 四句成道
四不可思議
四無閡-四無礙
四梵行-四無量心
四神足-四如意足
[數五]:
五明 五果
五乘 五辛
五見 五戒
五逆 五味
五通 五眼
五輪 五濁
五事 五眾
五蓋 五欲
五蘊 五障
五性 五比丘
五道-五趣 五無間
五邪命 五不翻
五位法 五部律
五分法身 五時八教
五家七宗 五會念佛
五淨居天 五停心觀
五體投地 五痛五燒
五根-五力 五燈會元
五種淨肉 五種淨食
五種人說 五種牛味
五熱炙身 五所思者
[數六]:
六入 六字
六念 六根
六識 六時
六通 六因
六道-六趣
六大-六大觀 六即-六種佛
六度-六波羅蜜 六種震動
六師外道 六字大明咒
六根本煩惱
[數七]:
七佛 七眾
七聚 七識
七難 七寶
七聖財 七寶粥
七覺支 七羯磨
七情六慾 七處八會
七賢七聖-七方便-七加行
[數八]:
八苦 八念
八味 八風
八戒 八邪
八難 八識
八倒 八輩
八不淨 八敬法
八萬四千 八不中道
八正道-八聖道 八部鬼眾
八大菩薩 八大金剛明王
八功德水 八關齋戒
八解脫-八背捨
八寒地獄 八熱地獄
八顛倒見 八大人覺
[數九]:
九地 九族
九難 九漏-九瘡
九部經 九類生
九有情居 九品往生
九山八海 九種淨肉
[數十]:
十力 十方
十忍 十念
十宗 十善
十惡 十號
十事 十纏
十念處 十法界
十如是 十供養
十大弟子 十波羅蜜
十重戒-十波羅夷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數十二]:
十二入 十二因緣
十二部經 十二頭陀行
[數十六]:
十六行相
[數十八]:
十八天 十八界
十八宗 十八空
十八不共法 十八重地獄
[數二十以上]:
二十犍度 二十五圓通法門
三十二相 三十三天
三十六對
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
六十二見 八十種好
[3 畫]:
上帝 上師-上人-大師
上座-上座部-大眾部
大黑天 大乘-小乘
大方廣 大明咒-大神咒
大劫-中劫-小劫 大千世界
大慈大悲 大悲咒
大圓鏡智 大陰界入
大手印-大圓滿 大法鼓-法鼓山
凡聖 尸羅
乞食 山門
大悲懺-大悲水-大悲咒像解
干擾与接引
[4 劃]:
天 天帝
天王 天子
天魔 天道
天女-天女散華 天龍八部
六大-六大觀 六即-六種佛
六度-六波羅蜜 六種震動
六師外道 六字大明咒
六根本煩惱
[數七]:
七佛 七眾
七聚 七識
七難 七寶
七聖財 七寶粥
七覺支 七羯磨
七情六慾 七處八會
七賢七聖-七方便-七加行
[數八]:
八苦 八念
八味 八風
八戒 八邪
八難 八識
八倒 八輩
八不淨 八敬法
八萬四千 八不中道
八正道-八聖道 八部鬼眾
八大菩薩 八大金剛明王
八功德水 八關齋戒
八解脫-八背捨
八寒地獄 八熱地獄
八顛倒見 八大人覺
[數九]:
九地 九族
九難 九漏-九瘡
九部經 九類生
九有情居 九品往生
九山八海 九種淨肉
[數十]:
十力 十方
十忍 十念
十宗 十善
十惡 十號
十事 十纏
十念處 十法界
十如是 十供養
十大弟子 十波羅蜜
十重戒-十波羅夷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數十二]:
十二入 十二因緣
十二部經 十二頭陀行
[數十六]:
十六行相
[數十八]:
十八天 十八界
十八宗 十八空
十八不共法 十八重地獄
[數二十以上]:
二十犍度 二十五圓通法門
三十二相 三十三天
三十六對
三十七道品(菩提分法)
六十二見 八十種好
[3 畫]:
上帝 上師-上人-大師
上座-上座部-大眾部
大黑天 大乘-小乘
大方廣 大明咒-大神咒
大劫-中劫-小劫 大千世界
大慈大悲 大悲咒
大圓鏡智 大陰界入
大手印-大圓滿 大法鼓-法鼓山
凡聖 尸羅
乞食 山門
大悲懺-大悲水-大悲咒像解
干擾与接引
[4 劃]:
天 天帝
天王 天子
天魔 天道
天女-天女散華 天龍八部
分段生死-變易生死
引業 仁波切
中道 中陰
心-分別心 安心
心靈環保 木魚
比量 比丘-比丘尼
方便 方丈
方術 方廣-方等
化緣 化制二門
化人 化生
火宅 火光三昧
不生 不生不滅
不了義 不定教
不淨觀 不二法門
不退轉 不立文字
不可思議 不增不減
不思善不思惡
公案-話頭 止-止持-止觀
內觀
[5 畫]:
世尊 世界
極樂世界 正徧知覺
引業 仁波切
中道 中陰
心-分別心 安心
心靈環保 木魚
比量 比丘-比丘尼
方便 方丈
方術 方廣-方等
化緣 化制二門
化人 化生
火宅 火光三昧
不生 不生不滅
不了義 不定教
不淨觀 不二法門
不退轉 不立文字
不可思議 不增不減
不思善不思惡
公案-話頭 止-止持-止觀
內觀
[5 畫]:
世尊 世界
極樂世界 正徧知覺
甘露 半字-滿字
半偈捨身 白四羯磨
打七 由旬
仙人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玄義-義疏 外道-六師外道
尼薩耆波逸提
[6 劃]:
如 如如
真如 如意
如來-如去 如來藏
再生 如是我聞
如如不動 灰身滅智
次第乞 牟尼
因緣 因果
因明 因地-果地
印 合掌印
定印 降魔印
施無畏印 施願印
地獄 行-行
行相 地獄與天堂
地-地上-地前 寺
有 有所得
有情眾生 多羅
衣缽 托缽-分衛-團墮
安居-自恣 安那般那
自性 自在-自然
百丈清規 回向
污家 死相
色
[7 畫]:
佛 佛教 佛經
半偈捨身 白四羯磨
打七 由旬
仙人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玄義-義疏 外道-六師外道
尼薩耆波逸提
[6 劃]:
如 如如
真如 如意
如來-如去 如來藏
再生 如是我聞
如如不動 灰身滅智
次第乞 牟尼
因緣 因果
因明 因地-果地
印 合掌印
定印 降魔印
施無畏印 施願印
地獄 行-行
行相 地獄與天堂
地-地上-地前 寺
有 有所得
有情眾生 多羅
衣缽 托缽-分衛-團墮
安居-自恣 安那般那
自性 自在-自然
百丈清規 回向
污家 死相
色
[7 畫]:
佛 佛教 佛經
古佛-三世諸佛 「佛來佛斬」
劫 戒
戒律 菩薩戒
幽冥戒 婬戒
三聚淨戒 淨戒
式叉摩尼戒 比丘-比丘尼戒
沙彌-沙彌尼戒 具足戒
別解脫戒-婆羅提木叉 式叉迦羅尼戒
定共戒-道共戒 戒疤
見 見佛
見性 見地
見性成佛 見惑-思惑
沙門 判教
伽藍 伽陀 住持
劫 戒
戒律 菩薩戒
幽冥戒 婬戒
三聚淨戒 淨戒
式叉摩尼戒 比丘-比丘尼戒
沙彌-沙彌尼戒 具足戒
別解脫戒-婆羅提木叉 式叉迦羅尼戒
定共戒-道共戒 戒疤
見 見佛
見性 見地
見性成佛 見惑-思惑
沙門 判教
伽藍 伽陀 住持
我 巫
車離
[8 畫]:
法性
(法界、法相、佛性、實相、真如、如來藏)
法 法身
法王 法印
法我 法眼
法名 法事
法施 法輪
法難 法師
法樂-法喜 法忍-無生法忍
非法 傳法
法華三周
波羅蜜多 波羅夷
波逸提 波羅提木叉
波羅提提舍尼 波羅聶提
波陀羅
阿羅漢 阿闍梨
阿梨耶 阿蘭那
阿賴耶識 阿修羅
阿鞞跋致-阿惟越致 阿迦尼吒
車離
[8 畫]:
法性
(法界、法相、佛性、實相、真如、如來藏)
法 法身
法王 法印
法我 法眼
法名 法事
法施 法輪
法難 法師
法樂-法喜 法忍-無生法忍
非法 傳法
法華三周
波羅蜜多 波羅夷
波逸提 波羅提木叉
波羅提提舍尼 波羅聶提
波陀羅
阿羅漢 阿闍梨
阿梨耶 阿蘭那
阿賴耶識 阿修羅
阿鞞跋致-阿惟越致 阿迦尼吒
明 明師 明王-金剛
明樓-明堂 明心見性
性 性相
性命雙修 和尚
居士 具壽
具足-具足戒 咒-陀羅尼
易行道-難行道 非人-非天
非時食 表色-無表色
空 空-空界-虛空
空空 畢竟空
空中聲言-空中有聲
念珠 念佛三昧
舍利 佛指舍利
放生-護生 放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往生
使 金剛-胎藏
金剛明王 金剛心
金翅鳥 呼畢勒罕-呼圖克圖
果-果報 依-依果
受持-受記 定-定慧
供養 定業-不定業
知見 知恩報恩
知識-善知識-惡知識
坦特羅 怛薩阿竭
拈花微笑 東山法門
事理 宗派
盂蘭盆會 侍-脅侍
剎那 披袒
祈禱 乳糜
始覺 往生
昆勒 拘翼
[ 9畫 ]:
境界 世界
極樂世界 無佛世界
首楞嚴三昧 金剛界-胎藏界
靈界 魔界
相 相好
相應 心相
行相 瑞相
死相 實相-空相
命相 星相
名相 陰藏相
廣長舌相 萬字相卍
神通 神道教
風水 苦
苦厄 苦行
度
超度 度牒
剃度 幽靈-幽冥
柔軟 皈依
信 信解
明樓-明堂 明心見性
性 性相
性命雙修 和尚
居士 具壽
具足-具足戒 咒-陀羅尼
易行道-難行道 非人-非天
非時食 表色-無表色
空 空-空界-虛空
空空 畢竟空
空中聲言-空中有聲
念珠 念佛三昧
舍利 佛指舍利
放生-護生 放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往生
使 金剛-胎藏
金剛明王 金剛心
金翅鳥 呼畢勒罕-呼圖克圖
果-果報 依-依果
受持-受記 定-定慧
供養 定業-不定業
知見 知恩報恩
知識-善知識-惡知識
坦特羅 怛薩阿竭
拈花微笑 東山法門
事理 宗派
盂蘭盆會 侍-脅侍
剎那 披袒
祈禱 乳糜
始覺 往生
昆勒 拘翼
[ 9畫 ]:
境界 世界
極樂世界 無佛世界
首楞嚴三昧 金剛界-胎藏界
靈界 魔界
相 相好
相應 心相
行相 瑞相
死相 實相-空相
命相 星相
名相 陰藏相
廣長舌相 萬字相卍
神通 神道教
風水 苦
苦厄 苦行
度
超度 度牒
剃度 幽靈-幽冥
柔軟 皈依
信 信解
[10畫]:
乘 心乘
大乘-小乘 密乘
般若 涅槃-證涅槃
涅槃流 退轉
娑婆 娑婆訶
修行 修惑
修羅 修多羅
修伽陀 俱生-俱舍
旁生-畜生 真言
真如 浮屠
冥-冥界 鬼
倒懸 扇搋
迴向 茶毘
悅眾 夏安居-夏臘
師子國 師子吼-師子座
旃陀羅 悔
時空 格西
根性-根機 二根無根
脅侍 宴坐
烝砂作飯 耆婆-祇域
[11畫]:
淨命 國土
捨 捨身
唯識-唯心
[12畫]:
菩薩 菩提-菩提心
菩薩地 菩薩階位
菩提樹 菩提分法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補處菩薩 補特伽羅
智慧 無智
無我 無心
無上 無始
無明 無常
無住 無相
無為 無漏
無餘 無學
無畏 無記
無念 無遮
無礙 無比法
無得-無所得 無可度
無等等 無生法忍
無表色 無住生心
無實無虛 無量無邊
無神 無諍三昧
無有恐怖 喻-喩
無有一眾生實滅度
結集 結謢
結使 開悟
開顯 開光-開眼
開示悟入 善來
善知識 善巧
善法 善根
善男子-善女人 異熟
極樂 善星比丘-薄拘羅鬼
跏趺坐-結跏趺坐 勝義諦
量-心量 現量-比量-聖言量
異生-傍生
疏 發露
提婆 提舍尼
黃門 普門
等流 等忍
等覺-妙覺 單-單寮
雲水-遊方 惑
詐親 堪布
順-逆
[13畫]:
業 業力
消業 業報-宿業
業緣-業障 罪業
帶業往生 定業不定業
感應 微塵
道 道場
中道 外道
梵天外道 神道
魔道 苦行道
加行道 平常心是道
瑜伽 無間道
解脫道 勝進道
易行道-難行道
滅 滅盡定
滅諍-滅檳 頓-漸
遊戲-遊方 圓
圓寂 圓成實性
聖經 聖言量
[12畫]:
菩薩 菩提-菩提心
菩薩地 菩薩階位
菩提樹 菩提分法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補處菩薩 補特伽羅
智慧 無智
無我 無心
無上 無始
無明 無常
無住 無相
無為 無漏
無餘 無學
無畏 無記
無念 無遮
無礙 無比法
無得-無所得 無可度
無等等 無生法忍
無表色 無住生心
無實無虛 無量無邊
無神 無諍三昧
無有恐怖 喻-喩
無有一眾生實滅度
結集 結謢
結使 開悟
開顯 開光-開眼
開示悟入 善來
善知識 善巧
善法 善根
善男子-善女人 異熟
極樂 善星比丘-薄拘羅鬼
跏趺坐-結跏趺坐 勝義諦
量-心量 現量-比量-聖言量
異生-傍生
疏 發露
提婆 提舍尼
黃門 普門
等流 等忍
等覺-妙覺 單-單寮
雲水-遊方 惑
詐親 堪布
順-逆
[13畫]:
業 業力
消業 業報-宿業
業緣-業障 罪業
帶業往生 定業不定業
感應 微塵
道 道場
中道 外道
梵天外道 神道
魔道 苦行道
加行道 平常心是道
瑜伽 無間道
解脫道 勝進道
易行道-難行道
滅 滅盡定
滅諍-滅檳 頓-漸
遊戲-遊方 圓
圓寂 圓成實性
聖經 聖言量
經 經衣-經被-經幡
經行 話頭-公案
楞伽 準提
當情現相-當相即道
窣堵波 塔-繞塔三匝
犍度 意生身
煩惱 資糧
葷-素-辛 鳩摩羅伽地
路伽耶陀
[14畫]:
福田 福慧-福德
種子 種姓
實相 僧伽
僧王 僧殘-僧伽婆尸沙
僧祇 僧那僧涅
僧炎伽陀尼
慈悲 精進
精舍 維那
魂魄 境界
說默 熏習
綺語 厭欣
蓋纏 慢疑
漏 障
夢 蒸砂作飯
廣長舌 盡形壽-盡未來際
歌羅邏 漚和拘舍羅
聞思修
[15畫]:
羯磨 白四羯磨
瞋 趣向
餘習 篇聚
輪迴 增上緣
數珠-念珠 儀軌
賢聖 審判
箭喻 緣
緣起 緣覺
慧-慧命 蓮華-蓮座
調達 嬈-不嬈眾生
遮 遮羅迦
摩訶衍 摩訶楞伽
摩訶那伽 摩拏嚩迦
經行 話頭-公案
楞伽 準提
當情現相-當相即道
窣堵波 塔-繞塔三匝
犍度 意生身
煩惱 資糧
葷-素-辛 鳩摩羅伽地
路伽耶陀
[14畫]:
福田 福慧-福德
種子 種姓
實相 僧伽
僧王 僧殘-僧伽婆尸沙
僧祇 僧那僧涅
僧炎伽陀尼
慈悲 精進
精舍 維那
魂魄 境界
說默 熏習
綺語 厭欣
蓋纏 慢疑
漏 障
夢 蒸砂作飯
廣長舌 盡形壽-盡未來際
歌羅邏 漚和拘舍羅
聞思修
[15畫]:
羯磨 白四羯磨
瞋 趣向
餘習 篇聚
輪迴 增上緣
數珠-念珠 儀軌
賢聖 審判
箭喻 緣
緣起 緣覺
慧-慧命 蓮華-蓮座
調達 嬈-不嬈眾生
遮 遮羅迦
摩訶衍 摩訶楞伽
摩訶那伽 摩拏嚩迦
[17畫]:
禪法 禪師
禪七 禪悅
禪-定-悟 禪和子
默照禪 禪淨雙修
禪林(叢林) 應
戲論 齋
檀-壇 嬰靈
薄拘羅鬼 闓士
[18畫]:
轉依 轉輪聖王
轉識成智 轉經-轉藏
歸命 旛
薩婆若-薩芸若 薩滿
藏-如來藏 瞿曇
龜藏六-龜毛兔角
[19畫]:
識-業識 善知識
唯識-唯心 證-取證-不取證
願 顛倒
攀緣 邊地
羅剎 羅漢
[ 20畫 ]:
覺悟-覺觀 闡提
懺悔 寶蓋-寶階-寶積
平等正覺-正徧知覺
[ 21畫 ]:
護法 灌頂
鶴林 攝
瓔珞 魔-魔障-魔擾
[22畫]:
灑淨 讀-誦-持
贖命-殺賊 聽
[23畫]:
變易 顯-密
[24畫]:
靈魂 靈媒
[25畫]:
觀 禪觀
止觀 觀自在
唯識三性觀 教觀
[26-相關]:
[27-經論]:
大藏經 十二部經
四大部經-五部大乘經
阿含經 大般若經
大日經 法華經
華嚴經 楞伽經
楞嚴經-首楞嚴三昧經
藥師佛經 梵網經
法句經 地藏經
解深密經 淨土三經
彌勒經 維摩詰經
勝鬘經 寶積經
涅槃經 百喻經
金剛經 六祖壇經
心經 般舟三昧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大悲咒 四分律
中論 大智度論
瑜伽師地論 唯識論
百論 俱舍論
成實論 大乘大義章
肇論 大唐西域記
五燈會元 吠陀-韋陀
島史-大史
[28-聖號]:
佛陀 釋迦牟尼佛
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
阿彌陀佛 藥師佛
燃燈佛 阿閦佛
古佛 威音王佛
四大菩薩 八大菩薩
不動明王 八大金剛
金剛薩埵 彌勒菩薩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地藏菩薩 藥王菩薩
虛空藏菩薩 維摩詰大士
大梵天 大自在天
韋天將軍 六欲天
天龍八部 善財童子
賓頭盧尊者
[29-古德]:
釋尊十大弟子 五比丘
摩耶夫人 大愛道
提婆達多 大天
耶舍 車匿比丘
阿育王 脅尊者
馬鳴 世友
龍樹 龍智
無著 世親
陳那 護法
戒賢 四大論師
四大譯師 安世高
竺法護 道安
慧遠 法顯
鳩摩羅什 竺道生
佛陀跋陀羅 道融
僧肇 曇無讖
菩提達摩 慧可
智顗 道信
玄奘 五祖弘忍
義淨 六祖惠能
實叉難陀 青原行思
南嶽懷讓 神會
鑒真 不空
馬祖道一 百丈懷海
臨濟義玄 洞山良价
布袋契此 濟公
蓮花生 阿底峽
宗喀巴 達賴-班禪
聖嚴
[30-宗派]:
律宗 禪宗
天台宗-法華宗
華嚴宗 淨土宗
法相宗-瑜伽宗-唯識宗
法性宗-三論宗
密宗-真言宗 密教
瑜伽行派 中觀學派
藏傳佛教
婆羅門教-印度教
耆那教
基督教-天主教
伊斯蘭教
白蓮教 一貫道
[31-天地]:
華藏世界 極樂世界
須彌山 兜率天
迦毗羅衛 藍毗尼園
菩提伽耶 王舍城
鹿野苑 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 竹林精舍
拘尸迦羅 靈鷲山
普陀洛伽 那爛陀寺
七葉窟
五嶽 四大靈山
天台山 虎丘
茅山 白馬寺
少林寺 南華寺
中土著名佛像石窟
中土著名寺院
青藏蒙著名寺院
東南亞佛教勝地
[資料] :
1- [中華民族及漢傳佛教歷史年表 ]
2- [ 以拉丁文拼出的梵音 ]
禪法 禪師
禪七 禪悅
禪-定-悟 禪和子
默照禪 禪淨雙修
禪林(叢林) 應
戲論 齋
檀-壇 嬰靈
薄拘羅鬼 闓士
[18畫]:
轉依 轉輪聖王
轉識成智 轉經-轉藏
歸命 旛
薩婆若-薩芸若 薩滿
藏-如來藏 瞿曇
龜藏六-龜毛兔角
[19畫]:
識-業識 善知識
唯識-唯心 證-取證-不取證
願 顛倒
攀緣 邊地
羅剎 羅漢
[ 20畫 ]:
覺悟-覺觀 闡提
懺悔 寶蓋-寶階-寶積
平等正覺-正徧知覺
[ 21畫 ]:
護法 灌頂
鶴林 攝
瓔珞 魔-魔障-魔擾
[22畫]:
灑淨 讀-誦-持
贖命-殺賊 聽
[23畫]:
變易 顯-密
[24畫]:
靈魂 靈媒
[25畫]:
觀 禪觀
止觀 觀自在
唯識三性觀 教觀
[26-相關]:
11-本地-本跡-垂跡-權實
12-名-色-名色-名相-名數
15-神-仙-鬼-魔
24-阿-唵-吽-娑婆-娑婆訶
26-涅槃-解脫-寂滅-圓寂
27-解-解脫-解脫三昧
28-現行-種子-習氣
29-現量-比量-聖言量
30-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31-塔-廟-寺-壇
33-有-無-中-空
34-學-有學-無學
35-有間-無間-有邊-無邊
36-有為-無為-有漏-無漏
37-有餘-無餘-無住
38-內我-外我-內護-外護
39-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40-齋-素-葷-辛
[27-經論]:
大藏經 十二部經
四大部經-五部大乘經
阿含經 大般若經
大日經 法華經
華嚴經 楞伽經
楞嚴經-首楞嚴三昧經
藥師佛經 梵網經
法句經 地藏經
解深密經 淨土三經
彌勒經 維摩詰經
勝鬘經 寶積經
涅槃經 百喻經
金剛經 六祖壇經
心經 般舟三昧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大悲咒 四分律
中論 大智度論
瑜伽師地論 唯識論
百論 俱舍論
成實論 大乘大義章
肇論 大唐西域記
五燈會元 吠陀-韋陀
島史-大史
[28-聖號]:
佛陀 釋迦牟尼佛
毘盧遮那佛-大日如來
阿彌陀佛 藥師佛
燃燈佛 阿閦佛
古佛 威音王佛
四大菩薩 八大菩薩
不動明王 八大金剛
金剛薩埵 彌勒菩薩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地藏菩薩 藥王菩薩
虛空藏菩薩 維摩詰大士
大梵天 大自在天
韋天將軍 六欲天
天龍八部 善財童子
賓頭盧尊者
[29-古德]:
釋尊十大弟子 五比丘
摩耶夫人 大愛道
提婆達多 大天
耶舍 車匿比丘
阿育王 脅尊者
馬鳴 世友
龍樹 龍智
無著 世親
陳那 護法
戒賢 四大論師
四大譯師 安世高
竺法護 道安
慧遠 法顯
鳩摩羅什 竺道生
佛陀跋陀羅 道融
僧肇 曇無讖
菩提達摩 慧可
智顗 道信
玄奘 五祖弘忍
義淨 六祖惠能
實叉難陀 青原行思
南嶽懷讓 神會
鑒真 不空
馬祖道一 百丈懷海
臨濟義玄 洞山良价
布袋契此 濟公
蓮花生 阿底峽
宗喀巴 達賴-班禪
聖嚴
[30-宗派]:
律宗 禪宗
天台宗-法華宗
華嚴宗 淨土宗
法相宗-瑜伽宗-唯識宗
法性宗-三論宗
密宗-真言宗 密教
瑜伽行派 中觀學派
藏傳佛教
婆羅門教-印度教
耆那教
基督教-天主教
伊斯蘭教
白蓮教 一貫道
[31-天地]:
華藏世界 極樂世界
須彌山 兜率天
迦毗羅衛 藍毗尼園
菩提伽耶 王舍城
鹿野苑 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 竹林精舍
拘尸迦羅 靈鷲山
普陀洛伽 那爛陀寺
七葉窟
五嶽 四大靈山
天台山 虎丘
茅山 白馬寺
少林寺 南華寺
中土著名佛像石窟
中土著名寺院
青藏蒙著名寺院
東南亞佛教勝地
[資料] :
1- [中華民族及漢傳佛教歷史年表 ]
2- [ 以拉丁文拼出的梵音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