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名相]-那羅延与鉤鎖

那羅延与鉤鎖:

在早期印度神話中,「那羅延」nārāyaṇa 是原人「那羅」之子。是婆羅門教視為三大主神之一毘濕奴的化身。將那羅延與毘濕奴(黑天) 等同。
「那羅延天」為天上力士之名,力大無窮,故稱之為金剛那羅延身。佛教視那羅延為護法神,意譯為「金剛力士」,亦是梵天王的異名之一。
〈秘藏記〉載:「那羅延天,三面,青黃色,右手持輪,乘迦樓羅鳥。」「迦樓羅鳥」即天龍八部之 Garuda 金翅鳥。
在寺廟中亦常以密跡金剛與那羅延天的圖像作為山門的守護者,是哼哈二將中的右側「阿大將」。
〈涅槃經疏〉曰:「那羅延,此翻金剛。」
〈慧琳音義〉曰:「那羅延,欲界中天名也,一名毗紐天。欲求多力者承事供養,若精誠祈禱多獲神力也。」
〈大日經疏〉曰:「毗紐天有眾多別名,即是那羅延天別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前。毗瑟紐費以第一字為種子。毗是空義,瑟紐是進義,生義,乘空而進,所謂此天乘迦婁羅鳥而行空中也。私謂,釋迦於五部佛中乘迦婁坐,即是虛空進行之義也。」
佛菩薩之身猶如金剛之堅硬,不為任何外物所壞。故亦以「那羅延」來形容佛菩薩之身。
中土那羅延信仰流傳於魏晉隋唐時期,見於當時的寺窟聖蹟造像等處。魏晉時亦稱「金剛力士」為「鉤鎖力士」。
「鉤鎖」原意是彎曲的鎖鏈。或稱鐵鍊子,鉤鎖連環,一環扣一環,非常的堅固。竺法護所譯《等集眾德三昧經》卷下有「身如鉤鎖行如金剛」之句。
「竺法護」是西晉武帝司馬炎至懷帝時著名佛經翻譯家,故在其所譯經中,亦運用了當時慣用的語言,「羅延菩薩」亦稱為「鉤鎖菩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