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龍樹說:「生死不異涅槃,涅槃不異生死。」
生死和涅槃,煩惱和菩提,本是相對的,但無生死就沒有涅槃,無煩惱就沒有菩提。煩惱必定有個相對的對像,否則「煩惱」就不成立。
故聖嚴師父說:「不要討厭煩惱。沒有煩惱,則不需要有智慧,也不知智慧是什麼。(修行或念佛時)發覺當下的煩惱是煩惱時,就已不是煩惱。修行時才能發現有煩惱,修行者随時警覺有煩惱的暗流在心中時起時滅,而注意不為煩惱所轉。……有清淨的正念,才能發現自己有煩惱的邪念。修行的人不要怕有煩惱妄念或邪念。有一自我中心做主宰,當自己發現有邪念時,這邪念已不存在。」(禪與悟P212)
「煩惱」是指無明迷惑所引起的,使心煩苦惱的見思惑。「菩提」是指斷絕煩惱成就涅槃的般若智慧,即為無上正等正覺。「生死」是指生生死死輪迴流轉。「涅槃」是指不生不死的滅靜。脫離生死就是達到了涅槃,就是不再輪迴生死。斷絕了煩惱就是成就了菩提,也是達到涅槃,故說「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
同樣,眾生是未悟的佛陀,佛陀是已悟的眾生。眾生佛陀凡聖一如,生佛不二,無有差別。衆生心中自有佛,佛本在衆生心中,衆生就是佛,佛就是衆生。故煩惱時是衆生,涅槃時是佛。生死時是衆生,菩提時是佛。是衆生迷失了佛性,並非佛迷失了衆生。迷時是衆生,悟時是佛。
〈止觀〉說:「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又說:「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諦……煩惱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諦。」
惠能大師在臨寂前囑咐他的門人弟子說:「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衆生,即是佛性,若不識衆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衆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衆生,只為衆生迷佛,非是佛迷衆生。自性若悟,衆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衆生,自性平等,衆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衆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衆生中,一念平直,即是衆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壇經》咐囑品)
聖嚴師父引〈景德傳燈錄〉中六祖的嗣孫石頭希遷的一則公案說:一日,有僧來問希遷:「如何是解脫?」希遷反問:「誰縛汝?」僧又問:「如何生淨土?」希遷再反問:「誰垢汝?」僧再問:「如何證涅槃?」希遷仍反問:「誰將生死與汝?」
師父解釋說:「這也就是說,本來無縛無垢無生死,何必要追求解脫淨土涅槃?自心不受外境所困擾,便是解脫。不被貪瞋等煩惱所染,便是淨土。不戀生死不畏生死,雖在生死即同涅槃。若能面對任何境界,不起取捨欣厭之心,就是解脫自在。如果仍有解脫道可修,仍有淨土可生,仍有生死可了,便在堅固的執著之中,豈有真正的自在解脫?」(沾花微笑P187)
〈中論〉說:「不離於生死而別有涅槃,實相義如是,云何有分別。」(觀縛解品十六)
索甲仁波切說:「無我的原則並不是說原先有一個自我,然後佛教再來掃除它。相反的,它的意思是一開始就沒有自我。體悟到這一點,才能稱為『無我』。」(西藏生死書P16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