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名相]現量-比量-聖言量

現量-比量-聖言量:
        「現量」(Pratyaksapramāna) 指感官對外界事物的直接反映和知覺,也就是直覺。是直接用事實證知的,如「眼耳鼻舌身意」直接去判別「色身香味觸法」等等。
        「現量」又可細分為「真現量」和「似現量」。「真現量」是未加入其他概念的直接經驗。「似現量」是加入了其他經驗分別的知識。
        「比量」(Anumānapramāna) 指在「現量」的基楚上,以知識和經驗思維判斷,推論出的認識結論。是用邏輯推理去判別對比的。如見烟而知道有火,聽聲而知道有人或其他活動。
        「比量」又可細分為「自比量」「他比量」和「共比量」。「自比量」是指立論者主觀的認識,「他比量」是他人的認識,「共比量」是立論者與對立他方都認同的認識。
        「聖言量」(Agamapramāna) 或稱「聖教量」。原是婆羅門用語,為佛教引為因明用語,指本尊或聖人的標準言教。
        根據佛教史,二千五百年前釋迦世尊在古印度恆河兩岸傳法,但是世尊用了四十五年所傳的法,並沒有用文字記錄下來。直到世尊入滅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佛法仍然是以口口相傳,代代相傳。
        據說是在世尊入滅四百年後,佛法才有巴利文的記錄。幾百年間,那麼多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良秀不齊,流傳的地域又那麼廣,不免中間有些增減。故到後來必然形成不少分岐的觀點,分成了不同的部派,每一部派都認為自己的才是「正統」。
        「現量」「比量」原則上沒問題。但如以上所說,根據佛教發展史,「聖教量」就有爭議。很簡單,距佛入滅時間最短的巴利文《阿含經》,雖被視為最可靠的原始經典,其中各部經之間已互有矛盾和出入,更何况是在佛入滅後數百年才由大修行者發掘整理出來的大乘經典。
        世尊四十五年傳的法,隨緣善巧,在不同地點對不同的對象說不同的內容。各派各宗都認為自己的才是佛說,才是「聖言量」,爭議是在所難免。故此世尊留下了「三法印」和「四依法」,以便後世子去辨別真偽。
        聖嚴師父說:「以現代人能夠接受的觀點來看,佛說的『聖言量』應該貼切到佛法的根本教義——三法印和四依為基準。所謂三法印是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從因緣法看,是無我的,是空的。從因果法看,是無常的,是苦的。無常與苦是世間法,無我寂靜是出世間的解脫法。四依是指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從三法印的原則看一切經教,就可以過濾而見到什麼是純佛法。用四依來衡量一切的經典,也可極其容易的發現,何者是佛法,是我們可以依據和信賴的佛法。以此標準,即可明辨那一些是佛的根本教義,那一些是隨順世俗要求而說的方便教義。」(學佛群疑P2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