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名相]上座部-大眾部-大乘-小乘

上座部-大眾部-大乘-小乘:
        釋迦牟尼世尊入滅後,原始佛教分裂成 Mahāyāna「大乘」和 Hīnayāna「小乘」。有幾種說法。
        其一:西元前五四四年佛陀涅槃後三個月,佛的大弟子大迦葉為防異端邪說滲入佛法,召集眾比丘在王舍城靈鷲山七葉窟「結集」。因人數眾多,由大迦葉選出五百位已證阿羅漢果之大比丘入窟。而大部份未能入窟之比丘就在窟外另行「結集」。這便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結集」。
        據說當時因「阿難」未證得阿羅漢果而被「大迦葉」拒於窟外。阿難於是即夜斷盡諸漏證阿羅漢果,並以神通入七葉窟,登師子座 (高座) 誦出佛陀所說法。窟內的大多是上座長老比丘,故被稱為 Sthaviravāda「悉他毘羅婆多部」,也就是「上座部」。而在窟外結集者人數比窟內更眾多,故被稱為 Mahāsanghika「摩訶僧祇部」,也就是「大眾部」。但是當時屬於原始佛教時期,不論在窟內或窟外,所誦出的同樣是原始佛教的經典。雖然因此可能埋下佛教分裂的伏線,但佛教的分裂並非如此簡單。 
        其二:據南傳佛教的說法。在佛陀入滅後一百年 (約西元前443至433年左右),眾比丘在戒律問題上引起了爭執。據說當時毗舍離城僧團的比丘在乞食時可以收受金銀,這引起西部僧團不滿。當時西部僧團的「耶舍」招集了七百比丘集會,反對毗舍離僧團此一違反傳統戒律的做法。這便是佛教歷史上的「第二次結集」。
        因為參加的有七百比丘而被稱為「七百結集」。但七百結集的裁決不為毗舍離僧團承認,他們另行招集了萬人比丘開會反對,於是佛教分裂成兩派。因為「七百結集」的參加者大都屬上座部比丘,故稱為「上座部」。而毗舍離僧團所招集者人數眾多,故稱為「大眾部」。
        其三:據北傳佛教的說法。佛教的分裂是因為各僧團對「阿羅漢果」的不同看法。佛陀住世時所說法,是按不同根機的對象說不同的道理,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原始佛教時期佛教徒修行的目標是阿羅漢果,他們認為修行達阿羅漢果就可斷煩惱解脫生死,佛陀入滅後有人對此提出不同看法。
        佛滅後百年有個「大天」比丘 Mahādeva「摩訶提婆」,認為阿羅漢仍有無知無明,煩惱未斷盡,還存有本能慾念等。於是提出五種新說,史稱「大天五事」。結果招致僧團內一批長老比丘的反對,並引起了一場大論爭。僧團於是分裂成以長老比丘為首的「上座部」和以大天為首的「大眾部」兩派。「大天」也因此被認為是大眾部始祖。   
        當然,佛教的分裂原因,遠比以上三說復雜得多。世尊入滅一百年後,據南傳佛教所說,佛教分裂成十八部,而據北傳佛教所說,是分裂成二十部。
        必須知道,釋迦世尊傳法四十五年,弟子無數。有已證果的,有尚未證果的,而且在世尊入滅前已有弟子到各處傳法。世尊入滅後,更是有不少弟子或再傳弟子各處傳法。各人的根性悟性不同,對佛法的理解都多少有些出入。加上最初幾百年,佛經都是靠死記硬背口口相傳的。那麼長時間,那麼多代的傳人。後世弟子的「結集」,是把世尊四十五年中所說法,凡記得的都誦持了出來,並不詳細區分。文字的記錄尚且會有錯漏,何況僅靠背誦。後代弟子在理論上有爭議而造成分裂是在所難免。
        據說,佛入滅後三個月的第一次結集,佛的弟子們憑記憶(或理解的),背誦和鑑定了佛的教法和戒律,並分配給不同的長老和他們的傳承弟子,口傳下來以令到未來的後代獲益。為了使口傳經律能長久地維持真確完整,不會受到改動修改和增刪,故必須定期和有系統的集體念誦。這種集體念誦的方式,「維持了經典的完整,不受改動修改和加插」。
        佛說《法華經》時,就應聲聞眾的上中下三種根性,而前後分別說了「三周」。每一周又分別說了正說、領解、述成、授記四段。第一周說了「方便品」和「譬喻品」,是為上根的舍利弗一人直說妙法的實理,稱為「法說周」。第二周說了「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喩品」和「授記品」,是為中根的大迦葉等四人說三車的譬喻,稱為「譬喻周」。第三周說了「化城喩品」「五百授記品」和「人記品」,是為所有下根的聲聞說過去大通智勝佛時的因緣,稱為「因緣周」。三段次第度了上中下根者,使其悟入一乘。這便是經論上的所謂「法華三周」。
        〈西域記〉載:「健馱邏國迦膩色迦王以如來涅槃後四百年出,王夙崇信佛法,日請一僧說法,人人異說。王召脅尊者問之。尊者云,如來去世歲月邈矣,各異部執所說矛盾,王聞之感傷。於迦濕彌羅國建立伽藍,施與之,使隨部執具釋三藏。脅尊者召集五百比丘,世友菩薩為上首,釋三藏各十萬頌,合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迦膩色迦王遂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緘封於石函,立窣堵波藏之其中,命藥叉神周衛其國,不使異學持出此論。」這可能是系統地以文字記錄佛經三藏之始。
        斯里蘭卡羅睺羅法師說世尊的教法首次用文字記錄下來,是在西元前一世紀(佛入滅後四百年),在錫蘭以巴利文記錄。
        以上種種,也可能是後來不同佛經出現理論上某些矛盾之因。後代弟子在理論上造成分裂歧是在所難免。總之,佛滅一百至五百年間,經過數次結集分裂和調整後,佛教發展形成了較為傳統保守的「上座部」和較為革新寬容的「大眾部」兩大派,那是事實。不論何種說法較準,佛教後來確是分成南傳和北傅,包括了藏傅密教。
        釋尊早有預言。《文殊師利問經》載:「佛告文殊師利,初二者,一摩訶僧祗,二體毘履,我入涅槃後一百歲,此二部當起。」
        僅對「大眾部」和「上座部」的名稱也有不同解釋。除以上分法外,也有引《大集經》載:「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廣博遍覽五部經律,是故名為摩訶僧祗。」認為佛所說「摩訶僧祇」是四律五論中的「摩訶僧祗律」,是「大眾」之義,說窟內的上座部雖五百人亦大眾故。
        上面特別提到,因為佛說法時,不同根性不同境界的弟子會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在佛陀講菩薩道時,在坐的聲聞弟子聽不到或聽不懂。那是境界根性和悟性高低的問題,所以聲聞弟子只能「結集」聲聞法。菩薩弟子暫時隱於山林。菩薩乘法要在佛滅幾百年後,才在因緣到時由後代弟子慢慢發掘和整理面世的。
        「上座部」以《阿含經》等巴利語系經典為主,只重視個人修持解脫,不重利他,故被稱為「小乘」。就是喻為僅載一人的「小車子」。其最高果位是阿羅漢果或稱辟支佛,保持原始佛教托缽化緣,雨安居,過午不食等傳統。「小乘」從原印度北方往南發展至斯里蘭卡、泰國、柬浦塞、緬甸、老撾、越南南部以及我國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等。所以稱為「巴利語系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
        「大眾部」以梵文經典為主,重視利益眾生,自度度人,強調人人都可成佛,故稱為「大乘」。就是喻為能載眾多人的「大車」。「大乘」雖然不完全由大眾部產生,卻是產生自大眾部盛行的區域,其最高果位是佛果。「大乘」從恆河流域往北發展至中國 (包括西藏和內蒙),還有朝鮮、日本、蒙古、越南北部等,所以稱為「北傳佛教」。
        北傳大乘佛教,特別是中國佛教,雖然戒律和儀軌上和小乘基本相同,但大部份寺廟由京城大鎮漸漸移至深山,因為不便化緣,原始佛教的托缽乞食改為寺廚供應,因此擁有寺產。
        時至今日,某些佛教團體甚至以商業企業方式經營,雖說為了弘法和生存,大勢所趨,但已和原始佛教在傳統方面有所不同。日本佛教某些教派的僧人和藏傳佛教的某派「出家人」甚至可以娶妻傳宗接代。距佛教傳統已相去很遠。北傳佛教自稱「大乘」,稱南傳佛教為「小乘」。其實大乘中有小乘,小乘中也有大乘,現在以大小乘相稱已不合時宜。
        自佛陀入滅至今逾二千五百年,佛教雖然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再到大小乘佛教三個階段,後期還包括了密教等。盡管各個時期對佛法的理解都有論爭,可是佛教徒都慈悲為懷,教派之間從來沒有過激的衝突,更不會因此引起戰爭。但逾二千五百年的時間,佛教的確滲雜了太多非佛的成份,今後正信的佛門弟子是任重道遠矣。

(詳見「名相-29古德」之「十大弟子」和「大天」/12畫之「結集」及7畫之「部派佛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