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名相]涅槃-解脫-寂滅-圓寂

涅槃-解脫-寂滅-圓寂:
        「涅槃」「涅槃那」(Nirvāna)或「般涅槃」(Parinirvāna)。是入滅、滅度、寂滅、圓寂、不生、不死、清淨、解脫等等。指超越時空的,永遠滅除一切生死煩惱,不再受生死輪迴諸苦,渡到涅槃的彼岸,進入寂靜的大解脫。是「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雜阿含經》說:「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
        《涅槃經》說:「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
        〈大乘義章〉說:「摩訶般涅槃那……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蘇息故,息何等事,息煩惱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諸行事故。」
        〈中論〉說:「無得亦無至,不斷亦不常,不生亦不滅,是說名涅槃。」(觀涅槃品)
        「涅槃」喩為人之宅舍,故亦稱「無為舍」。
        「解脫」(Moksa) 就是解除惑業繫縛,解脫無明煩惱惑見,脫三界的苦果而得自在,解脫即涅槃寂靜。
        滅除煩惱稱為「寂」,斷絕生死的苦果稱為「滅」。「寂滅」「圓寂」,指永遠滅除一切煩惱災厄,且不再受生死輪迴諸苦的境界。與「入滅」「滅度」「涅槃」等等,同義異譯。
        通常指證果聖人的離世,如佛菩薩阿羅漢等的離世,用「寂滅」「圓寂」。一般僧尼的去世,原則上是不一定適於用「圓寂」等詞,因為常人並不能確知該等僧尼是否已證果,是否「諸德圓滿,諸惡寂滅」。
        但歷來對有道行的高僧大德,或有大成就譯經家的離世,用「圓寂」一詞,是一種尊重,並不為過。為別於凡人的「去世」「逝世」或「捨報」「捨壽」等俗語,對一般僧尼,也可用「順化」「順世」等。「順世」「順化」是順世道而死化。
        禪家於普通僧尼去世,在靈位牌題「歸元」或「歸真」,這和「歸寂」「歸化」「歸本」等同義,是出生死界,還歸於真寂本元之意。雖然意義原則上相同於「圓寂」,但程度上應有所差別。未證道的佛門中人,通常可用「往生」或「捨報」最中庸。
        「往生」原意指命終離開人世而受生於三界六道或諸佛淨土,後指離婆娑世界往生彌陀極樂淨土或其他諸佛淨土。「捨報」是捨棄報身之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