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名相] 七葉窟

七葉窟:
「七葉窟」(Sapta-parna-guhā)為「薩多般那求訶」,又作七葉樹窟、七葉樹林石室、七葉穴、七葉岩、七葉園等等。位於古印度王舍城附近毘婆羅(巴Vebhāra)山中之石窟,為王舍城五精舍之一。因窟前有七葉樹而得名。
「葉」字在漢語有三個讀音:樹葉的「葉」讀成 ye (頁-去聲);在地方名讀成 she (社-陽聲),如「葉公好龍」(「葉國」為春秋時在今河南一國名);另外「葉」的古體字又同「協」字,讀成 xie (脅-陰聲),用來說明音聲的,如「葉聲」「葉韻」。故此有人以「七葉窟」為「地名」而讀成「七 she 窟」。
但原「七葉窟」是以窟外有七葉樹而名,此地名並非「音譯」,而是「意譯」(七葉樹林石室窟前有七葉樹的石窟),故還應該讀成「七 ye 窟」較妥。

此「七葉窟」因佛滅後迦葉尊者於此處集五百羅漢作「第一次結集」而著名。
《法顯傳》載:「山北陰中有一石室名車帝。佛泥洹後五百阿羅漢結集經處。出經時,鋪三空座,莊嚴挍飾;舍利弗在左,目犍連在右。五百數中少一阿羅漢,大迦葉為上座,時阿難在門外不得入。」


「七葉窟」遺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