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

072-四大与五蘊皆空

 


四大与五蘊皆空

*   *   *   
[註]: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為 Prajnā pāramitā hridaya sūtra,《心經》是略稱。佛法是不二之法。民間有誤把《心經》稱為「多心經」的。那是不明「波羅蜜多」的「多」字,是從梵音pāramitā 的最後一個音節tā,直接音譯過來的緣故,也不明「波羅蜜」是「波羅蜜多」的略稱。
* 所說的「五蘊」Pānca skandha,是指色、受、想、行、識。
*「投生時它先來,死亡時它最後走。」出自聖嚴法〈心的經典〉P-29。
* 梵文的「色」Rūpa,「受」Vedanā,「想」Samjnā,「行」Samskārā,「識」Vijnāna,「意識」Mano-vijnana,「末那識」Manas-vijnana,「阿賴耶識」Alaya-vijnana。
*〈大乘大義章〉說:「內心涉境,說名為行。」又說:「有為集起,目之為行。」〈俱舍論〉說:「行名造作。」
*〈大乘大義章〉原名〈慧遠問大乘中深義十八科並羅什答〉或〈鳩摩羅什法師大義〉,略稱〈大乘義章〉。今人改名〈遠什大乘要義問答〉。是東晉時中土高僧慧遠和龜玆來華的高僧鳩摩羅什,關於大乘要義的書面問答,共十八章。
*「五蘊」中的「識蘊」,在原始佛法時期,相同於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意識」(Mano-vijnana),但到了大乘佛教興起,就更細緻的將第六識的「意識」,分成為第七識「末那識」(Manas-vijnana),以及第八識「阿賴耶識」(Alaya-vijnana)。
第六識能對前五識所接觸的外界起判斷和識別作用,故亦稱為「了別境識」。第七識又稱做「意」,是心靈的思維活動,是思考分析、辨別判斷等思維作用,故「末那」亦稱為「思量識」。為分別於第六識,故直譯梵音 Manas 為「末那」。「阿賴耶識」有藏之意,前七識所薰習的一切善惡業之種子均凝聚含藏於此識中,故亦稱為「藏識」,是有漏無漏一切有為法的根本。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迴向文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