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與 無 我
* * *
[註]: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我」Ātman,梵文原意是起主宰作用。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出自巴厘文《中部經》及《雜部經》。
*「問曰。若佛法中言一切法空。一切無有吾我。云何佛經初頭言如是我聞。答曰。佛弟子輩雖知無我。隨俗法說。我非實我也。譬如以金錢買銅錢人無笑者。何以故。賣買法應爾。言我者亦如是。於無我法中而說我。隨世俗故不應難。」出自〈大智度論-卷第一〉。
*「所謂三法印是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從因緣法看,是無我的,是空的。從因果法看,是無常的,是苦的。無常與苦是世間法,無我寂靜是出世間的解脫法。四依是指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從三法印的原則看一切經教,就可以過濾而見到什麼是純佛法。用四依來衡量一切的經典,也可極其容易的發現,何者是佛法,是我們可以依據和信賴的佛法。以此標準,即可明辨那一些是佛的根本教義,那一些是隨順世俗要求而說的方便教義。」出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P-223。
* 聖嚴師父在〈聖嚴法師教默照禪〉裡說:「1,諸行無常:從佛的角度來看,諸行是無常的。『行』主要指的是心理現象,心理現象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無常的,只是一點一點的在生滅而已。2,諸法無我:諸法是包括所有一切的法,五蘊裡只有心法及色法,但色、心二法包涵了無限的法,也就是精神的與物質的。一切精神和物質的現象,全部都是無我,實際上就是空。3,涅槃寂靜:能夠實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能從煩惱的生滅而得寂滅,生滅滅已,是為寂滅。一般『生滅』的解釋,是不再生不再死,而佛陀的根本意思是實證空性,煩惱不再生滅,沒有煩惱生,沒有煩惱滅,是為涅槃。……『我』只是一個觀念,這個觀念經常是在變的,既然沒有固定的我,便是無我。諸行無常是個現象,諸法無我是個事實,從現象瞭解事實後,就是實證空性,既然體會到自性是空,就得解脫,就是涅槃。」(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無我的原則並不是說原先有一個自我,然後佛教再來掃除它。相反的,它的意思是一開始就沒有自我。體悟到這一點,才能稱為『無我』。」出自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P-163。
*「無常苦空故無我。不自在故無我。無主故名為無我。諸法無不從因緣生。從因緣生故無我。無相無作故無我。假名字故無我。身見顛倒故無我。斷我心得道故無我。以是種種名為無我。如是等名為總相。」出自龍〈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一。
* 經典中「假名字故無我」、「亦為是假名」等等的「假」,是「假借」的意思。
*《楞伽經》說:「我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
「空見」śūnyatā-drsti。〈佛光大辭典〉說:「指不承認三世因果之理,或執著於空法而全然否定諸法存在之妄見。」
〈佛光大辭典〉引〈瑜伽師地論〉卷七,將空見分兩種:(一)外道之空見,諸外道不明因果有今世、後世等遲速之別,見行善者招感惡果,行惡者反得善果,便謂因果皆空,而無視於善惡業報之理。(二)教內之空見,即學佛者未明如來所說之甚深道理,聽聞般若等一切皆空之說,遂墮於諸法皆無之空見。執著空見之心,則起增上慢,違犯規矩,恣情縱欲,破壞正見、威儀、淨命等。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迴向文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