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註]: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佛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說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稱為人天乘;對於厭世觀念很濃的人,便說解脫生死的方法,稱為聲聞的小乘;對於根器深厚而有悲願化世的聽眾,便說菩薩的大乘。」出自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8。
*「佛於三藏中廣引種種諸喻。為聲聞說法不說菩薩道。唯中阿含本末經中。佛記彌勒菩薩。汝當來世當得作佛號字彌勒。亦不說種種菩薩行。佛今欲為彌勒等廣說諸菩薩行。是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出自〈大智度論〉卷第一。
* 佛陀在為彌勒菩薩授記後,「佛今欲為彌勒等廣說諸菩薩行,是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因為眾生「為惡師所惑,心沒邪法,不入正道」,「佛欲宣示一切諸法實相、斷一切眾生疑結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出自〈大智度論〉〈初序品中緣起義釋論〉。
*《不可思議解脫經》就是《華嚴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大般若經》。
*「健馱邏國迦膩色迦王,以如來涅槃後四百年出,王夙崇信佛法。日請一僧說法,人人異說,王召脅尊者問之。尊者云,如來去世歲月邈矣,各異部執所說矛盾。王聞之感傷,於迦濕彌羅國建立伽藍,施與之,使隨部執具釋三藏。脅尊者召集五百比丘,世友菩薩為上首,釋三藏各十萬頌,合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迦膩色迦王遂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緘封於石函,立窣堵波,藏之其中,命藥叉神周衛其國,不使異學持出此論。」出自玄奘〈大唐西域記〉,簡稱〈西域記〉。
* 約西元前八十年,在錫蘭森哈羅國瓦太伽爾尼阿巴雅王時期,佛教史上的四部《阿含經》才第一次以巴利文記錄下來。參考自斯里蘭卡達摩難陀〈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
*「四阿含」包括《增一阿含》《中阿含》《長阿含》《雜阿含》四部。是指南傳巴利語《阿含經》(Āgama sūtra) 。
* 東初老和尚說:「原始佛教代表的經典,就是阿含與般若,也就是實有與空觀的兩大思想。佛滅後六七百年,中天進步派的大眾部龍樹、提婆出世,倡導實相大乘教。佛滅後八九百年北天保守派的上座部的無著世親出世,倡導緣起大乘教。兩系大乘教在時間上只相隔一二百年的前後,兩系的不同,實受保守與進步思想的影響。中天的大眾部空觀思想大乘化後,即中天大乘中觀派。北天的上座部實有思想大乘化後,即北天大乘瑜伽派,這是印度佛教兩大學派。」〈般若心經思想史〉。
*「我們要學習釋尊親證的法,乾淨俐落的,直指佛法核心的法,沒有後代附會上去衆多添加物的法。」出自佛使比丘(Buddhadāsa)〈一問一智慧〉P-160。
*「譬如闇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出自《華嚴經》〈須彌頂上偈讚品〉。
*「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出自《雜阿含經》。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印證真正佛法的標準。佛法通達無礙,真實不虛,猶如王印,故稱為「法印」。
* 古「天竺」在地域上分「東南西北中」五部份。上文所提「北天」「中天」,是指「北天竺」和「中天竺」。
* 經論中所指的「雪山」,就是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迴向文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