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註]:
*本視頻供養三寶。迴向同修善知識。一燈燃點萬千燈!
*「聲聞」梵文音為 Shrāvaka。「緣覺」是 Pratyeka buddha,漢譯為「辟支迦羅佛陀」或「缽羅翳迦佛陀」,故通常亦稱為「辟支佛」。
*「菩薩」全稱「菩提薩埵」(Bodhi sattva),漢譯為「覺有情」。
*「小乘或二乘的解脫道,也是菩薩道的共通法門。菩薩不修解脫道,那便不是菩薩道而僅屬於人天道。所以小乘的解脫道稱為三乘的共法。」出自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153。
*「梵行妙成立。聖道已善修。壽盡時歡喜。猶如舍眾病。」出自《俱舍論》卷第三。
*「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賊破,是名阿羅漢。復次,阿羅漢一切漏盡,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復次,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漢。」出自〈大智度論〉卷第三。
*「諸漏已盡,生死已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出自《雜阿含經》。
*「小乘的真涅槃,佛法稱之為『灰身泯智』。即身體死了,沒有了,招感生死之本的煩惱業惑也泯滅了,只是三界外的塵沙,無明煩惱尚未斷盡。這時像喝得酩酊大醉的人一樣,陶醉在涅槃之中,別人看不到他,他也看不到人,因此也就無法教化世人。」出自聖嚴㳒師〈心的經典〉P—148。
*「聲聞」從凡人修至其最高果位阿羅漢果,共分四個階段。
第一,「須陀洹」(Srota āpanna),意為「預流」、「入流」,即為初入聖道之流,指斷盡三界見惑煩惱。是須陀洹向、須陀洹果,又稱預流向、預流果,是修行「聲聞乘」的最初果位。
第二:「斯陀含」(Sakridāgāmin),意為「一來」,即須於欲界天上、人間各來往受生一次,不僅須斷盡三界見惑,更須斷欲界前六品思惑(思惑又稱修惑)。是斯陀含向、斯陀含果,又稱一來向、一來果。
第三:「阿那含」(Anāgāmin),意為「不還」、「不來」,即是不再來欲界受生,此位不僅須斷盡三界見惑,更須斷盡欲界九品思惑。是阿那含向、阿那含果,又稱不還向、不還果。
第四:「阿羅漢」(Arhat),意為「不生」、「應供」等,是斷盡三界見思二惑,解脫生死,永入涅槃,不再來受生,是「諸漏已盡,生死已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聖者。是阿羅漢向、阿羅漢果。
*「諸漏已盡,生死已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出自《入楞伽經》。經說:「彼聲聞人邪見證智。離起麤煩惱。不離無明熏習煩惱。見己身證相。謂初地中乃至五地六地離諸煩惱。同已所離故。熏習無明煩惱故。墮不可思議變易死故。而作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等得入人無我乃至生心。以為得涅槃故。」
*「阿羅漢辟支佛雖破三毒,氣分不盡。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去餘氣故在。」出自龍樹〈大智度論〉卷第二。
*「《般若波羅蜜》中佛為須菩提解之,菩薩欲入三解脫門,先發願不作證,即今是學行時,非是證時。以本願大悲念眾生故,雖入三解脫門而不作證。如王子雖未有職,見小職位,觀知而已,終不貪樂,當知別有大職故。菩薩亦如是,雖入小乘法,未具足六波羅蜜十地菩薩事故,而不作證。」出自鳩摩羅什〈大乘大義章〉第十七章。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迴向文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