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果燦讀《壇經》〈懺悔品第六〉

6-果燦讀《壇經》〈懺悔品第六〉

《六祖法寶壇經 》
── 宗寶 整理 ──

        〈懺悔品第六〉

[經文]: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事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 
        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   *   *

整部《壇經》一再強調「自性自度」,破眾生之執。

「自性五分法身香」:
「五分法身」指成就佛身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種功德。
一,「自心中無非無惡」,持戒清淨,「諸惡莫作」,離一切過非,為「戒法身」。
二,「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為「定法身」。
三,「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眾善奉行」,「三輪體空」,為「慧法身」。
四,「自心無所攀緣」,解脫一切繫縛,「心無罣礙」,為「解脫法身」。
五,「識自本心,達諸佛理」,「無我無住」,「自度度人」,為「解脫知見法身」。
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脫,由解脫而有解脫知見。以「香」之能熏,比喻不染諸業為「戒」,脫離妄念為「定」,智慧觀照為「慧」,解脫生死繫縛為「解脫」,解脫之功德為「解脫知見」。
有「慧」必在「戒」和「定」中,有「戒定慧」必得「解脫生死」,「解脫」的當下必有「解脫知見」,稱為「五分法身香」。《壇經》強調「自性」,說「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稱為「自性五分法身香」。 

「洎」:
音忌,ㄐ〡`,去聲,意思是「及至」或「以及」。「見廣韶洎四方士庶」就是見到廣州和韶關以及四方各地的士庶。「士」指有知識有地位的人,「庶」指平民大眾。

「胡跪」:
單滕跪地,此原是西域人的跪法,通常是右膝著地。

「和光接物」:
「和光」指光耀含蓄,內含不露鋒芒。「接物」指待人接物。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
        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善知識。以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   *   *

「無相懺悔」:
「懺悔」(Ksamayati) 指懺摩悔過,請求容寬恕罪之意。「懺摩」是梵文音,漢語是「發露」,就是把自身的過失顯露或公佈於眾。「悔」是悔過自新。
〈止觀〉說:「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本品載:「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妬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妬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是「念念不被愚迷染、念念不被憍誑染、念念不被嫉妬染」。
聖嚴師父說:「大乘戒不到佛果,不能絕對不犯,不能絕對清淨。小乘戒不到阿羅漢果,不能絕對不犯,不能絕對清淨。所以凡是佛戒,除了重罪,均有悔罪的方法。這是佛的慈悲方便,如果一切戒,只有犯法而沒有悔法,那麼,任何一個眾生也沒有學佛成佛的可能了。」(戒律學綱要P294)又說:「懺悔的作用,是在亳不容情地自我反省和自我檢束。是在自覺心的警惕和自尊心的洗瀝,從此之後再不復犯。只要能有改過自新的決心,往事已過,不復追究,心地便會從罪惡感中得到解救,恢復平靜,這就是懺悔的功能。犯罪之後,必須坦誠地發露(以情節輕重,分向眾人、向三數人、向一人、乃至自對良心,吐露所犯的罪行,懇切悔過,決志不復再犯),否則,這一罪惡的陰影,勢將永藏心底,也就成為他日感受報應的種子。懺悔之後,這一罪惡所感的種子,也就隨即消失。......佛教的懺悔是在洗刷染污了的心,使之恢復清淨。」(正信的佛教P32)

「無相」:
所謂「無相」,是於一切諸法中,畢竟無心想,心相寂滅,畢竟不生,也就是空。故以般若的諸法皆空為宗的「空宗」,也被稱為「無相宗」。諸法實相是無相的,故佛法的偈頌,也是無相的。《壇經》中六袓用了「無相偈」「無相頌」「無相懺悔」「無相三歸依戒」等等。
《涅槃經》載:「涅槃名為無相,以何因緣名為無相,善男子,無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無如是相,故名無相。」
〈大乘義章〉載:「言無相者,釋有兩義,一就理彰名,理絕眾相,故名無相,二就涅槃法相釋,涅槃之法離十相,故曰無相。」

「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
「懺」是「發露」,「悔」是「悔過」。也就是向眾人或佛菩薩表露自己的過錯,「陳露先惡」,「懺其前愆」,然後「改往修來」。所以「懺悔」不是「後悔」。「後悔」並不一定能改過,「懺悔」卻是「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
「前愆」的「愆」,音「牽」,指過失。「前愆」就是過往的過失、罪過。故說:「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

「三世」:
指過去、現在、未來。佛教認為凡人的罪業,是生生世世因果報應的,稱為「三世罪」。

「三業」:
「三業」(Trini-karmāni)指身、口、意,也就是行為、語言、思想所造之業。
佛教認為,凡人的一切「業」,都是身口意所造作,所生。「業」有善業、惡業及不善不惡,屬於中性之無記業。「身業」指身體行為所造作之業,「口業」指通過語言所造作之業,「意業」指意念之動所造作之業。
善業必獲福報,惡業必受苦報,這是因果定律。因為身、口二業是行為,意業為意念、思想,故身、口二業必受意業的支配。意業為內在之業,身、口為外在之業,三者雖有支配和被支配的關係,但不分先後,是共同生發的,故是「共業生」。

「憍誑」:
傲慢及誑語惑騙。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  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  
        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  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即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
        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
        又。無上佛道誓願成。即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   *   *

「四弘誓願」:
「願」在佛教的修行非常重要,經論中把修行和誓願比作鳥的雙翼,任少一翼都無法飛行。
「願」指誓願,也就是發誓立願。願有兩類,一是總願,一是別願。一切菩薩在初發心時必發的共通的誓願,稱為「四弘誓願」。因為此是諸菩薩的通願,故稱為「總願」。
「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除了總願,諸菩薩還有各自的誓願,如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比丘時所發的四十八願,藥師佛為眾生解除身心之疾苦,治無明之箇疾的十二願,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弘願,普賢菩薩的十願等等,因為此是每尊菩薩各自的誓願,故稱為「別願」。
「四弘誓願」梵文為「摩訶僧那僧涅陀」,略稱「僧那」。關於「四弘誓願」,各經論所譯所舉各有不同,以上「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是依《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所舉,也最為通行。
六祖大師強調「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自性自度。」故《壇經》中的「四弘誓願」,在每一個願之前加上「自心」或「自性」。聖嚴師父說:「《六祖壇經》在四弘誓願之上多加了『自心』和『自性』的觀念,因為自心是無量廣大的智慧心,自性是清淨不動無障礙的佛性,所以發願度無量衆生不是心外真有衆生可度,斷一切煩惱不是心外真有煩惱可斷,修學一切法門不是心外真有法門可學,成無上佛道不是心外真有佛道可成。如果不是這樣,便成了心外有衆生、有煩惱、有法、有佛,那是二法,不是不二法;那是執著攀緣,不是解脫自在。」(禪與悟P314)師父說:「發願度眾生,不是度外邊的眾生,心外無眾生,而是自心內的眾生。斷煩惱,不是說我們有來自心外的煩惱,而是斷自心的煩惱。佛法非由佛說,乃是自心本具,故學自心的佛法。佛也不在心外,自心中原有佛性,所以是成自心的佛道。」(禪鑰P53)

「眾生無邊誓願度」:
「眾生」梵文是Sattva(蕯埵),一般指有情感的生物,故亦稱「有情」。
〈成唯識論述記〉載:「梵云蕯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今談眾生,有此情識,故名有情。」〈大乘義章〉說:「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
一般將「有情」和「衆生」視為新舊譯法,嚴格來說,「有情」者是「衆生」,但「衆生」未必「有情」,甚至是「非情」。另有指「衆生」在三界六道之中經衆多次的生死,故亦稱為「六道衆生」。佛教看眾生,不僅看當下,而是看累世。故廣義而言,世間出世間一切集衆緣而生者,名為衆生。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道都是「有情衆生」。其他的草、樹、地衣,包括微細生物等,雖然也有生命,但只有本能,無思想情識,稱為「非情」或「無情衆生」。 
「菩薩」全稱「菩提薩埵」(Bodhi sattva)。「菩提」(Budhi)是覺悟,指斷絕煩惱成就涅槃的智慧。「菩薩」是「覺有情」,「菩提薩埵」覺悟的有情。
聖嚴師父說:「佛教把一切有生命意義的,稱為有情眾生。植物、礦物稱為無情眾生。所謂情,是指對生命的執著。我們可以把生命的執著分成三個層次:第一,有細胞和神經。第二,有細胞、神經再加有記憶。第三,有細胞、神經、記憶再加思想的能力。如果僅有細胞及細胞所構成的纖維組織,包括單細胞的生物和植物,它們雖有生命現象但無生命的執著,所以叫無情眾生。……這裡所講的情不僅是感情的情,其範圍可分為三種層次,即情緒、情感和情操。唯有人類三情皆備。高等動物僅有情緒和情感。低等動物只有情緒,也就是本能的衝動和要求。……佛法把有情眾生的生命現象和過程分為生、老、病、死四個階段,把屬於無情眾生的植物及眾生所處環境的物理世界分為成、住、壞、空四個現象。」(禪與悟P249)
所以狹義而言,「衆生」或「有情衆生」指的是人類。因為唯有人類,才擁有「有情」的所有條件:包括由新陳代謝的細胞組識構成,有神經系統,有思考和推理分析能力,有語言記憶和創造能力,有道德和善惡的標準,更重要的是有七情六慾和對生命的執著。比人類次等的動物雖也有某些分辨好壞的能力和特性,甚至有很不錯的記憶力,但不可能擁有人類的全部條件。也因此,一般的動物只是隨業受報,甚至為生存而相互殘殺,也不算造業。佛法說唯人類能造業,故亦唯人類能有學佛修道的能力和條件,但並非說其他神祇和生靈絕對不能修行,個別的情況下,某些神靈甚至個別的動物,是有修行的能力,但沒有人類那麼好的、全面的條件,故說「人身難得」。師父說:「佛經談到其他動物也能修行,但佛經解釋說這些動物是佛菩薩的化身,而不是尋常的動物。」(禪的智慧P42)
師父又說:「佛教關切的是有情衆生,特別是人類,如何處理他們的痛苦與煩惱,教人如何認清、處理並終結煩惱,解脫痛苦。……有情意謂著生靈有感情。如果生靈沒有自我中心的感情,也不執著於觀念,就能解脫輪迴,擺脫所有的煩惱和因果。然而,如果生靈依然執著於觀念或感情,就依然在輪迴中,依然是一般的有情衆生。……如果超越了輪迴,並不表示就是無情,而是意謂超越了執著與生死,解脫了輪迴。這就是開悟的有情衆生的處境:依然是有情衆生,具備有情衆生所有的作用。要記住,諸佛也是有情衆生。」(同上P47-49)
《壇經》中,惠能大師所指的「眾生」是「心中眾生」,所以「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妬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心中眾生」也就是「心的執著」。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
        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   *   *

「無相三歸依戒」:
「三歸依戒」:皈通歸,故「三皈依」就是「三歸依」,是歸投、依靠佛、法、僧三寶。三世諸佛,包括象徵佛的佛像是佛寶,三藏經典是法寶,剃度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是僧寶。
聖嚴師父說:「三歸也是戒,因為戒是禁止的意思,三歸之後,也有三種禁止:第一,歸依佛,盡形壽不歸依天魔外道。第二,歸依法,盡形壽不歸依外道邪說。第三,歸依僧,盡形壽不歸依外道徒眾。」(戒律學綱要P12)
三歸儀式首先禮請歸依師敷座。歸依師開示三歸依的意義。恭請十方三寶護法龍天護戒監證。懺悔往昔業障納受三歸戒體。發誓三歸三結,發無上菩提心,回向,謝師。
  聖嚴師父擬的「三歸儀式」如下:

    禮請歸依師禮佛敷座,受歸依者雙膝長跪兩手合掌,恭請十方三寶護法龍天。
    歸依師開示歸依三寶的意義並領念悔過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三遍三拜)

    受三歸依: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盡形壽歸依法,盡形壽歸依僧。(三遍三拜)
    我某甲,歸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天魔外道。
    我某甲,歸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外道邪說。
    我某甲,歸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外道徒眾。(三遍三拜)

    發「四弘誓願」:
    我某甲,眾生無邊誓願度。
     我某甲,煩惱無盡誓願斷。
     我某甲,法門無量誓願學。
     我某甲,佛道無上誓願成。(三遍三拜)

    歸依師開示歸依功德,並領念回向偈:
    歸依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諸佛淨樂土。
    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歸依儀式功德圓滿,禮謝歸依師。(戒律學綱要P63)

惠能大師說:「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故歸依佛、法、僧,即是歸依(大)覺、(正)道、(清)淨,也就是「歸依自性三寶」。因為「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故應「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大師稱為「自歸依」。師在下段說:「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妬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三歸依」是「盡形壽」受持的,菩薩戒是「盡未來際」受持的,兩者在時空上是不同的。「盡形壽」受持,指盡此一生一世,此生命終即捨戒。「盡未來際」受持,指生生世世,命終不捨戒,所以來生戒體仍在。
聖嚴師父說,歸依三寶的好處有以下八種:「一,成為佛的弟子。二,是受戒的基礎。三,減輕業障。四,能積廣大的福德。五,不墮惡趣。六,人與非人均不能嬈亂。七,一切好事都會成功。八,能成佛道。」(戒律學綱要P67)又說,四王天會派遣三十六位善神,此三十六位善神有恆河沙數眷屬,隨身護持歸依了三寶的佛門弟子。將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號隨身攜帶,可辟除邪惡,出入無畏。 

「兩足尊」:
「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名兩足尊。」佛寶為福慧具足,覺行圓滿之尊。「兩足尊」是〈法華玄贊〉等經論中對佛的尊稱,因有兩足如人天以及佛,能入道,故為「尊」。

「離欲尊」:
「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名離欲尊。」法寶離欲,為正道之尊。

「眾中尊」:
「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僧寶離欲清淨,為眾人之尊。

「南無」:
「南無」(Nāmo) 是歸命,歸敬,也就是歸依或皈依。「佛陀」(Buddha) 指三世諸佛。「達摩」(Dharma)指佛法。「僧伽」(Samgha) 是和合僧或僧眾。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
        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河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迴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   *   *

「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佛教不同派系,甚至不同經典,對「佛身」的說法各有異同,但通常指「法、報、應」為「三身」。「三身」也就是指佛的「法身」(Dharma Kāya)、「報身」(Sambhoga kāya)、「應身」(Nirmāna kāya)。佛具有福德的自身稱為「法身」或「真身」。從菩薩初發心修至五十二階位之行圓滿,成就佛果所得果報之身,稱為「報身」。佛為教化眾生,應眾生之根機而化現之身,稱為「化身」。「佛」為便於弘法及教化眾生而投胎生於世間,此為法身的應替之身,稱為「應身」或「生身」。「應身」是應他緣而化現的佛身,也是與真如相應的佛身。這和「化身」大同小異,故一些論著並不分化身和應身,甚至認為化身即應身。
《最勝王經》說:「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光明經》說:「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日。」《涅槃經》說:「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金剛身品)天台〈光明玄〉說:「法報應是為三,三種法聚故名身,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止觀〉說:「就境為法身,就智為報身,起用為應身。」〈大智度論〉說:「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毋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亦滿虛空。」
因法性是真如實相,佛的法身也是實相真如,故稱「法性身」。佛及大菩薩所受界外化生之身,為「法性生身」,不同於惑業所感的肉身。各宗對法身的解釋互有同異,有說有相,有說無相,有說是三性中之圓成實性,是依他起性,有說以真空為法性,有說真如即法性等等。
聖嚴師父在答丹增喇嘛問什麼是「真正的佛」時說:「真正的佛是空性,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叫做『真正的佛』,你所見到的不論是報身也好,法身也好,法身無身,報身佛則是如幻如化的佛。如果真正的法身佛能被見到的話,那一定不是法身佛。真正的佛是常寂光,常寂光是沒有東西的,也沒有可見的。不是用我們的心意識所能體會和解釋的,唯有離開心意識所見到的佛才是真正的佛。」(漢藏同異P38)所謂「常寂光」,「常」指真身離生滅之相,「寂」指解脫一切煩惱,諸相永寂,「光」指般若智慧。天臺宗所立四佛土之一的「常寂光土」,就是指諸佛如來所依所居之佛土,又稱秘密藏。台家的「四佛土」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和常寂光土。 
〈大乘大義章〉中羅什答慧遠說:「佛法身者,同於變化,化無四大五根。……經言法身者,或說佛所化身,或說妙行法性生身。妙行法性生身者,真為法身也。如無生菩薩,捨此肉身,得清淨行身。……真法身者,遍滿十方虛空法界,光明悉照無量國土,說法音聲,常周十方無數之國,具足十住菩薩之眾,乃得聞法。……佛法身者,出於三界,不依身、口、心行,無量無漏諸淨功德本行所成,而能久住,似若泥洹。真法身者,猶如日現,所化之身,同若日光。」(第一章)
「妙」指不可思議,「妙行法性生身」指佛的不可思議的真如法身,也就是諸法實相。羅什又說:「法身有二種,一者,法性常住如虛空,無有為無為等戲論。二者,菩薩得六神通,又未作佛,中間所有之形,名為後法身。法性者,有佛無佛常住不壞,如虛空無作無盡。」(第四章)又說:「法相義者,無有無等戲論,寂滅相故。得是法者,其身名為法身。如法相不可戲論,所得身亦不可戲論若有若無也。」故說:「先言無四大五根,謂三界凡夫粗法身。如法相寂滅清淨者,身亦微細,微細故,說言無。……雖有而微,微故不現。菩薩四大五根,復微於此,凡夫二乘,所不能見,唯同地以上諸菩薩,及可度者,乃能見耳。」(第七章)
羅什認為,低層次的不能見高層次的,那是因為層次粗細不同。〈大智度論〉說:「佛為諸大菩薩說《不可思議解脫經》,舍利弗目連在佛左右而不得聞,以不種是聞大乘行法因緣故。譬如坐禪人入一切處定中,能使一切皆水皆火,而餘人不見。」
《不可思議解脫經》就是《華嚴經》。聖嚴師父說:諸法實相是常寂光,是般若智慧,是無相的。佛的法身,十住之前的菩薩尚不可見。佛的法身說法,十住之前的菩薩尚不可聞,何況凡夫?故未達那種境界,不應妄加臆測。
惠能大師說:「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外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機緣品)強調佛在自性中,故「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又說:「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懺悔品)認為「三身佛在自性中」,「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
在此品此段,大師一再強調,你自性是「佛」,所謂佛的三身,就在你自個自性中。皈依佛,就是皈依「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因為「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
        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   *   *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愚痴迷惑的人只知修福報而不懂修解脫道和菩薩道,還以為修福報便是佛道。布施和供養雖然有無邊的福報,但心中原有的貪瞋痴三毒並未能因此消除。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原想以修福來滅除一切罪業,怎知來世雖得福報,但原先的罪業並未消除。唯有在心靈深處拔除罪業的根緣,從自性中真誠懺悔才是正實善法。
以上和大師強調過的功德和福德別,道理一樣。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突然頓悟大乘真正的懺悔之法,除棄邪念行正道即可消罪。學佛道要慣常從自性觀照,一旦大悟即與諸佛無二無別。

「吾祖唯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達摩祖師東來唯傳此頓悟之法,普願天下眾生都明心見性成就佛果。若要於未來找到自心法身,脫離世間萬相以顯清淨自性。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精進修行自見本性勿虛度光陰,當身死念絕這一生就玩完了。如若欲頓悟而明心見性,那就虔誠恭敬的向自心中求吧。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