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果燦讀《壇經》〈坐禪品第五〉

5-果燦讀《壇經》〈坐禪品第五〉

《六祖法寶壇經 》
── 宗寶 整理 ──

        〈坐禪品第五〉

[經文]: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
        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淨。即障道也。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
        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   *   *

「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
「坐禪」的「禪」,原是古印度一種「定」的修行方法和修行經驗。傳到中土以後,演化成一種修行的心法,形成中土禪宗。「禪」(Dhyāna),禪那,是心專注一境,靜心息慮的一種定心之法,故稱「靜慮」,亦是思惟所對之境,故亦稱「思惟修」。「定」(Samādhi),三摩地、三昧,是心定止於一境而離散動,所謂「攝心住緣,目之為止。」故亦稱為「止」。
惠能大師說:「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又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因為,「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在〈機緣品第七〉中玄策對智隍說:「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定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六祖證實說:「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
〈大乘義章〉說:「禪者是中國之言,此翻為思惟修習……心住之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定如前釋,離邪亂故說為正。」〈頓悟入道要門論〉載:「問,云何為禪,云何為定,答,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本性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八風者,刑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名八風,若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禮記大學〉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聖嚴師父說:「禪宗固然主張參禪習定,」但卻「重於悟而不重於定。」(正信的佛教P117)又指出:「禪宗的修行不一定要打坐,《六祖壇經》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因此,打坐不一定是禪宗的禪,倒是吃飯、睡覺、屙屎、撒尿等的日常生活,是禪門修行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走路時,就一心一意地走,睡覺時,就一心一意地睡,做任何事都是一心一意地做。」(拈花微笑P118)禪是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衣、食中。
「空心靜坐」,表面上是「百無所思」,其實正是執著空相,故說是「即著無記空」,是「邪見」。六祖多次提到,不主張靜坐,打坐。認為,「人性本淨,由妄念故。」所以,「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反而「起心著淨,卻生淨妄」。在〈宣詔品第九〉,大師曾對武則天的內侍薛簡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六祖的弟子南嶽懷讓,曾在湖南南嶽見到馬祖道一禪師坐禪,懷讓就故意在他面前磨一塊磚。馬祖好奇問他做什麼,懷讓說磨磚做鏡,馬祖奇而問:「磨磚如何成鏡?」懷讓就反問他:「坐禪如何成佛?」馬祖因此開悟。「坐」不僅是姿勢,而是指心態,心念不起不動,才是坐禪;身坐不動而心動,就起妄念,起障礙,那就不是禪宗的坐禪。「盤腿」、「打坐」,就如練氣功的「氣納丹田」,是有相的,並非「識自本心」的修行,是「求悟而不得悟」。聖嚴師父說:「初學者,端坐是必要的,六祖所講:『道由心悟,豈在坐也。』是直指心源,不假修持的頓悟法;打坐則是達成頓悟目的之前方便,是修行生活裡的一種方式。打坐只是修行,不是為了開悟;如將打坐當作開悟的方法,就如磨磚做鏡,永遠也開不了悟。『悟』是去掉一切的攀緣心和執著心,而從自我中心得到自在解脫。」(禪的生活P211)

「起心著淨,卻生淨妄」:
「起心」是起念頭。「起心著淨」,既「起心」就有個「相」在,等於把「淨」當着「相」來執著,所以「障自本性,卻被淨縛。」這就猶如聖嚴師父說的:「求悟不得悟」,因為「求悟」也是執著。著「淨」也是一種執著。

「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
就是不執著,是「不思善,不思惡」,是「無相」,故是「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唯有如此,才是真正「自性不動」。故大師說:「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菩薩戒經》:
是指姚秦鳩摩羅什所譯《梵網經》中的十重禁四十八經戒。全稱《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Brahmajālasūtra),是「菩薩戒」的根本,故稱為《菩薩戒經》。
據載:羅什當時於長安譯出此「梵網戒」後,道融道顯等三百餘人即受菩薩戒。

「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菩薩戒經》說:「我本元自性清淨。」
六祖在〈行由品〉開宗明義就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故能「自見本性清淨」,就明心見性,就可轉識成智,「自成佛道」了。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