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果燦讀《壇經》〈疑問品第三〉

3-果燦讀《壇經》〈疑問品第三〉

《六祖法寶壇經 》
── 宗寶 整理 ──

        〈疑問品第三〉

*   *   *

[經文]: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
        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師曰。是。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   *   *

「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
這裡稱六祖為「和尚」,是什麼意思?
佛門「七衆」,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前「五衆」為出家人,後「二衆」為在家人。出家人也稱「和尚」或「沙門」,在家又稱「居士」。
出家在印度稱為 Srāmana「沙門」。這並非佛教專有,在古印度「沙門」是對各類出家人的通稱,意思是「息心」或「淨志」。聖嚴師父說:佛教為別於如「沙門婆羅門」等外道沙門,稱佛教的出家人為「沙門釋子」,釋迦座下的出家人的意思。
而「和尚」是從梵文「優婆陀耶」(Upādhyaya) 音譯過來的,原亦譯為和上、烏社、和社等,指受戒者的教師,或為弟子者對師父的尊稱,出家人中之德高望重者。藏傳佛教中僅次於達賴和班禪的「大喇嘛」,為寺院之住持者,並非泛指比丘。專職傳戒的和尚稱「傳戒和尚」或「戒和尚」(為居士傳授五戒,為沙彌傳授十戒,為比丘傳授具足戒或大戒)。為僧人的軌範師的高僧稱「阿闍梨」,專職教授矯正僧人弟子的行為,密教指為灌頂師。《四分律》將阿闍梨分為出家、受戒、教授、受經、依止等五種「阿闍梨」。
故「和尚」是對為師的出家人的尊稱,並非所有出家人都可稱「和尚」,更不一定能稱為「大和尚」。「大和尚」是對道行高深的和尚的尊稱,或高德的寺院主持者。

「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指此種事理微妙深奧,境界之高無法想像,無法用心思和語言去感受和形容。
〈大智度論〉載:「經說五事不可思議,謂眾生多少、業果報、坐禪人力、諸龍力、諸佛力,於五不可思議中,佛力最不可思議。」
《增一阿含經》載:「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為四,世界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土境界不可思議。」
〈淨土論註〉所說與〈大智度論〉相同。 
「眾生不可思議」指眾生如恆河沙數,無始以來生生死死無法計算,種類數字亦無法計算,不可思議。
「業力不可思議」指業識是無始以來累世的累積,其業力之果報不可思議。
「龍不可思議」,龍為天上最大力者,其力變化不可思議。
「世界不可思議」指宇宙之大無界無邊,有無數的雲河系,無數的三千大千世界,其時空、範圍、內容等等不可思議。
「佛土境界不可思議」,指佛的法力不可思議,佛的境界亦不可思議。
〈三論玄義〉說:「諸法實相,言亡慮絕」。言語亡思慮絕,謂「實相」。〈大乘義章〉說:「斷一切語言道,滅一切心行,名為諸法實相」。「實相」是無言語可以談,非思慮所能及的,也就是「不可思議」的真如、法性、佛。

「武帝心邪,不知正法」:
南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西527年),菩提達摩經海路來華,駐鍚廣州光孝寺。曾北上梁都建康(今南京)會見梁武帝。武帝是一位虔誠信佛的帝王,做了不少建塔齋僧的善舉。據說帝因此問師:「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師答:「實無功德。」因此和武帝「與語不契」。
(另見〈行由品第一〉「因地」与〈咐囑品第十〉「達摩」條)
達摩祖師沒有答錯,只是梁武帝未達那個境界。六祖說:「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心邪」指為邪見所蒙蔽,故有錯誤的見解。故此師說:「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功德在法身中」指真正的「功德」是徹悟自性真如,故功德在自性法身中。
聖嚴師父就達摩禪師的故事說:「澈悟的人觀察瞭解到其實根本無功德可言,功德只是因為自我而存在。開悟的人已經體證到空性,他們的功德已經轉化為智慧。開悟的人也會說沒有所謂智慧或成就。開悟不是由於智慧與功德,因為智慧與功德這些觀念涉及自我。」(禪的智慧P124)
對未開悟的眾生而言,不論做了什麼,都是有漏的有執著的,都會造業。做了好事善事,就會造善業,累積福德,就會產生福報。做了壞事惡事,就會造惡業,就會產生惡報。這就是因果法則,就是緣起法。但對已開悟的衆生,所思所作所為,都是無執無漏的,都是三輪體空的,行動本身、行動者、行動的結果都是空的。因為是從果位回過頭來看因位,故沒有功德,甚至沒有佛,也沒有阿羅漢和菩薩。禪宗是不執著次第功德的,不為福報而做功德才是無上功德。
《金剛經》中說:「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佛陀說,其「福德」不如受持《金剛經》「乃至四句偈等」,並「為他人說」。因為「是福德即非福德性」。就是說:以財物布施,其福德是外在的,有為的。而「受持《金剛經》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德是內在的,無為的,是超越於一般「福德」的「福德性」,故「其福勝彼」。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修布施等善業,如種福田,而能生善根,即種福田而生善根之德,稱為「福德」。大師說:「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又說:「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
也就是說: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只是修福求福報,是向自性以外去求的,是為「福德」。而「功德」是在法身中,是在自性內去求的,不假外求。此是「福德」和「功德」之分別。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剌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
        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此段經文通行本是:「世尊在舍衛城說《觀經》有阿彌陀佛,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億剎,即身中十惡等障,便是說遠」
        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   *   *

「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
六祖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所指「經文」的「經」,是《淨土三經》中的《觀無量壽經》。此段經文如下:「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除了「修三福」,世尊在《觀經》還教了韋提希十六種「觀想」「極樂國土」「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之法。每講一種「觀想」之法,再三提醒說:「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最後還展視了「九品往生」的境界。世尊講了如此多種觀法,特別重點強調:「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法界」就是真如實相,就是佛性。「法界身」就是佛的法身。因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佛」「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你「心想」佛,你自身的佛性就會顯現,就會明心見性。
所以六祖用了「引化」這個詞,也就是說世尊「廣說眾譬」以「引導」和「度化」眾生。

「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此段經文出自《維摩經》〈佛國品〉:「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聖嚴師父說:「《華嚴經》說:『萬法唯心造』。如果我們的心改變,因緣也會隨著改變。不管心往何處轉變,因緣也會隨著轉變。態度改變,感受也會改變。如果不努力改變生命和心靈,就會被自己以往造作的行為意念所影響。如果我們採用佛法來看世界,那麼因緣就會轉變方向,生命中的事物也會改變。」(禪的智慧P64

「隨所住處恆安樂」:
隨身所在,不論住足何處,都同樣永遠安樂。
六祖說:「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這並不是六祖否定了世尊所展視的「西方極樂世界」,相反,六祖是糾正了世人對世尊所說《淨土三經》的誤解。世尊說了:「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西方淨土」實則也是「心之所生」。涅槃的境界為「極樂」,故涅槃的境界就是「極樂世界」。很多修淨土行者,不求甚者,一心只想去遙遠的「西方世界」,不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不論修「難行道」「易行道」,修「淨土」修「頓教」,到了明心見性,到了開悟涅槃,那個境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彌陀淨土」並不在遙遠的「西方」,而在你自個的心靈深處。
《壇經》〈疑問品〉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遠。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古德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就是這個境界。 
六祖惠能並非常人,他不是以世俗學者的學識去分析佛經。早在見無盡藏尼時,六祖就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在見法達時說:「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機緣品第七)。六祖是見了諸法實相的聖者,諸佛妙法都在他心中,諸佛妙理自然的從他口中流出。世尊講《觀無量壽經》,不僅講給韋提希聽,而是講給「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聽的。不僅為「上根大智」人講,也為「下根小智」」人講,這是佛的方便說。故在《觀無量壽經》中,世尊說:「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維摩經》說:「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極樂世界」就是凡人心之所「欲」。

「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
大師說:「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這句話和釋迦世尊說過的:「如果河水可以洗淨人們的罪惡,那麼河裡的魚蝦就不會有罪了。」實為異曲同工。
巴利文《中尼加耶第二經》(Majjhima-nikaya No.2-Vatthupama Sutta)〈一塊布的寓言〉裡,世尊回答一個婆羅門「巴雅華沙」(Sundarika-Sbharadvaja),有關很多人在被公認為清淨神聖的巴可加河(Bahuka)裡,清洗他們的罪的問題時說:「做了惡業的愚人,可能每天都跳進水裡,但是永遠都得不到清淨。那辛特利加河畢也加河或巴可馬地河,可以有些甚麼作用呢?它們清洗不了一個有著仇恨和邪惡罪行的人啊!對那些清淨的人來說,每一日都是吉祥的,每一日都是神聖的……所以婆羅門,來這裡清洗吧。愛一切眾生,假如你不說謊不殺生不偷盜,不做貪嗇的人,而又生活在誠實信任中,為甚麼要去加耶河?你的家已經是加耶了。」也就是說,能持五戒清淨,本身已沒有罪惡,根本不需要去清洗。故大師說:「常行十善,天堂便至。」故「心淨即無罪」。

「淨土」:
「淨土」是佛的願力和功德所成的國土,清淨莊嚴的佛的世界。三世諸佛有無數的淨土,釋迦牟尼佛有「靈山淨土」,阿彌陀佛有「西方極樂淨土」,阿閦佛有「東方妙喜世界」,藥師佛有「東方淨流璃世界」,大千世界兜率內院有「彌勒淨土」等等。在《阿彌陀經》,世尊舉了數十佛土。聖嚴師父說:佛的法身所居的稱為「法身土」。佛的報身,也就是佛的功德身和聖位菩薩所居的稱為「報身土」。聖位菩薩在此淨土繼績成就佛和菩薩的道業。化身佛所居稱為「化身土」,學佛的凡夫離世後所居的佛國淨土也是化身土。未解脫三界的凡夫,雖住生佛國淨土,雖也見到佛菩薩和羅漢聖人,但凡夫所感的淨土和佛菩薩所感不同,此淨土稱為「凡聖同居土」。(禪與悟P121)
東晉時高僧慧遠(西334-417)於安帝元興元年(402年),在廬山虎溪東林寺招集慧永、慧持、道生及劉遺民、宗炳、雷次宗等高僧名儒一百二十三人,依《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經,在無量壽佛像前誓願修西方淨業。因寺側有白蓮池而名「白蓮社」,蓮社又稱蓮宗。
蓮社中有十八翹楚高賢,後世稱為十八賢。包括慧遠、慧永、慧持、道生、曇順、僧叡、曇恆、道昺、曇詵、道敬、覺明、佛馱跋陀等高僧,及劉程、張野、周續、張詮、宗炳、雷次宗等名儒。宋四明石芝曉法師,又將歷代同修淨業之高德立「蓮社七祖」,順序是始祖廬山東林圓悟法師慧遠,二祖長安光明法師善導,三祖衡山般舟法師承遠,四祖衡州雲峰(長安五會)法師法照,五祖新定臺岩法師少康,六祖杭州永明智覺法師延壽,七祖武林照慶圓淨法師省常。另據蓮宗傳還有八祖古杭雲棲法師蓮池,九祖鳳山梵天法師省庵等。傳此為中土「淨土宗」之始。
有說「淨土宗」的實際始創者,是隨唐間的善導(613-681)和道綽。但那已是慧遠以後約距兩個世紀的事了。
《阿彌陀經》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淨土宗」認為,只要至誠念「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便可依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的願力,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因為《阿彌陀經》說:在「彌陀淨土」,「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發願「往生佛國淨土」,「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且「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玫,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阿彌陀佛》Amita buddha,或 Amitābha,略稱「彌陀」。「極樂淨土」又稱「極樂世界」(Sukhāvati)。聖嚴師父說:「極樂世界是由阿彌陀佛願力所成的佛國淨土。但在十方法界之內,有著十方的諸佛淨土。西方的極樂世界,祗是無量佛國淨土中的一個。」......「由於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極樂淨土的蓮池之中,蓮華分為九品,即使造了五逆十惡的人,若能於臨命終時,至心稱念阿彌陀佛,令聲不絕而具足十念者,便可帶業往生極樂世界下品下生的蓮華之中。過了十二大劫之後,蓮華開放,得見觀音勢至二大菩薩為之說法,開示諸法實相,即緣生性空的道理。」但《阿彌陀經》亦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故師父說:「可是,彌陀經說,不可能以微少的善根之因及微少的福德之緣,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彌陀的願力雖大,仍要依靠各自在平日的修善積福。否則到了臨命終時,恐怕連念佛的能力都沒有了。那時候,阿彌陀佛雖願伸手救濟,也是愛莫能助了。」(正信的佛教P57-58)
以上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以為只要臨命終時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往昔所造惡業就可以一筆勾消,因此有持無恐,在生時可以肆無忌憚,無惡不作,有意造惡業,那就大錯特錯。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有個前提。「放下屠刀」僅是「浪子回頭」的開始,也就是「回頭是岸」,向著「岸」總比向「深海」有指望。在佛教,「屠刀」不是指「凶器」,是指「貪瞋癡」三毒,因三毒能毀壞法身慧命。就好比稱阿羅漢稱為「殺賊」一樣,「殺賊」並非指「殺」了偷東西的「賊」,而是比喻「殺盡煩惱之賊」。「放下屠刀」就是「改邪歸正」,「立地」是指修行佛法的「起步點」,從此信仰佛法僧,實踐戒定慧,解脫貪瞋癡,至到「諸漏已盡,生死已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才能明心見性而「成佛」。正如師父所說,如果有持無恐知法犯法,臨命終時根本沒有機會得到接引。既造了業,必定要受報,這是因果定律,否則就不如法。 
就算得阿彌陀佛慈悲的接引,帶業往生極樂世界,受到佛法薰習,證悟了諸法實相,再來人間行菩薩道時,其凡夫身也一樣要受業報,以償還宿世所造之業。但是此時已是證得聖果,再入娑婆之身,雖還會和眾生一樣受人世間種種苦難,但感受就完全不同。對凡夫眾生而言是苦厄。對聖者而言,雖也是受報,并不以為苦了。
不同根性者往生至彌陀淨土蓮池中,亦有九個不同品別。《觀無量壽經》中詳細列出「九品」境界。《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載:「無量壽國在九品淨識三摩地,是即諸佛境界,如來所居,三世諸佛從是成正覺,具足三明,增長福慧。其九品境界,上品上生真色地,上品中生無垢地,上品下生離垢地,中品上生善覺地,中品中生明力地,中品下生無漏地,下品上生真覺地,下品中生賢覺地,下品下生樂門地,是名曰九品淨識真如境。」因為是往生淨土的九種不同差別,故也稱為「九品淨土」。
因往生淨土有九品之別,往生者為九品的機緣所感,故所見「阿彌陀佛」的尊形也有九品之別,稱為「九品彌陀」。到了彌陀淨土,還得一品一品往上修,修至終極才能成佛。這和「難行道」的歷經多劫修行才能成佛是同一道理。唯一區別是在「淨土」修行,時時和諸佛菩薩在一起,有緣時時聞佛法,不受貪瞋癡煩惱干擾。而在「穢土」,則很難避開貪瞋癡煩惱。
據《無量壽經》的描繪,「極樂世界」是由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等七寶所鋪成,富麗堂皇,四季宜人,居者具有超凡智慧,人人都無煩惱。這只是佛的方便說,當人超凡入聖之時,已是萬法皆空,西方世界是否富麗堂皇已不重要。如果人們是為了西方世界的富麗堂皇才去追求,那就成了執著。故聖嚴師父曾說:「以佛菩薩接引往生而言,絕對是有相的,既是有相,則屬虛妄,既是虛妄,為什麼願求往生呢?因為如不往生淨土,在穢土中難保不造惡業。」(學佛群疑P85)
《維摩經》〈佛國品〉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六祖說:「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疑問品第三)
大師在〈機緣品〉中說:「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佛法是不二之法,「唯一佛乘,無有餘乘」。
《法華經》〈方便品〉中佛陀對舍利弗說:「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因此說:「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佛陀強調:「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故,「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故在〈譬喻品〉中,佛說了「火宅?」之後對舍利弗說:「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曾經有人答他的信徒問,臨命終時如何區別是否阿彌陀佛來接引時,說:「你若跟釋迦牟尼佛去了,是你自己錯了。因此,念佛人臨命終時,如果不是阿彌陀佛來接引,任何佛菩薩現前都不理會就沒事。」(學佛答問三P59)但願此段文字是整理抄錄者的誤解,否則不僅不如法,更是謗佛。
《壇經》說:「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是常寂光,是無相的,「相由心生」,能被凡人「見」到的,就不是真正的「佛」。「淨土法門」是佛的方便說,是希望借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往生淨土」,就是「自見本性」。
聖嚴師父在提到有人認為,有能力閱讀佛經就不必歸依時說:「佛經是由佛陀所說(也有是出於佛的弟子們所說),再由佛的出家弟子們結集成篇,傳之後世。如說只知佛經而忽略了說法的佛寶,以及流傳法寶的僧寶,充其量,只是歸依了法寶,這是忘恩的行為!」(戒律學綱要P46)
佛佛一如,《淨土三經》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給世人認識的。別說凡夫分不清是哪一尊佛,如果說,跟來接引的「本師」和「介紹人」去,「是你自己錯了」,借師父的話說,那簡直就是「忘恩」。
師父說:「淨土法門,被稱為橫出三界的未曾有法,要求修行者以信願行三個條件,往生西方淨土。著力點則在仰『信』阿彌陀佛,於因地時發過四十八願,成就眾生,成就國土,眾生雖造十惡五逆,若能乃至臨終,十念阿彌陀佛聖號,必得往生西方淨土。信後起行,行的主力即在持名念佛,同時發願往生西方。」(拈花微笑P47)師父又說:「如何知道是魔境的干擾或是佛菩薩的接引?不在於臨命終時的觀察和認知,而在於平時的願心和修行。平時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且以修善、積福、持戒、修定和聞法等的薰習,成長善根力量,到臨命終時,自然感得阿彌陀佛和觀音、勢至等的化身來臨。」(學佛群疑P85)
六祖在提到「無念、無相、無住」時說:「學道者思之,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定慧品第四)。《六十華嚴經》〈賢首菩薩品〉說:「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學佛首要是對佛法有信心,既有心修唸佛法門,修「般舟三昧」,天天念佛時時念佛,臨命終時,卻對佛菩薩現前接引的信心一點都沒有,還一心準備著以「分別心」去把三世諸佛分門分派,那是不如法的。
「淨土」有「三經」「五經」「七經」,以及「三經一論」之說。《淨土三經》又稱「三部經」,「彌陀三部」,包括《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亦稱《大阿彌陀經》,二卷)。「五經」是「三經」加上唐時般刺密諦譯的《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唐罽賓國三藏般若譯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七經」是「三經」加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稱讚淨土攝受經》《鼓音聲三陀羅尼經》《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三經一論」是「三經」加上北魏時菩提流支所譯世親著的〈往生論〉,也就是〈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但一般以「三部經」為主。
《無量壽經》(Aparimitāyur sūtra)原經題是 Ārya Amitābha vyūhanāma mahāyāna sūtra,二卷。因內容比《阿彌陀經》多,故稱為《大經》或《大無量壽經》。歷來有多種譯本,現存的譯本,有些無法肯定譯者。如被稱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或稱《平等覺經》的,有說是西元二世紀支婁迦讖所譯,也有說是三世紀時帛延所譯,亦有說是西晉時竺法護所譯。另有稱為《佛說無量壽經》或稱《大無量壽經》的,有說是三世紀康僧鎧所譯,亦說是五世紀時佛陀跋陀羅與法雲共譯。另有支謙譯的《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或稱《大阿彌陀經》。八世紀時菩提流支譯的《無量壽如來會》,十世時法賢譯的《大無量壽莊嚴經》或稱《莊嚴經》等。
《無量壽經》講述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來歷原由,主張信仰彌陀四十八願,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十念乃至一念,依願修行,縱然是惑業凡夫,也必定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 
《觀無量壽經》(Amitāyurdhyāna sūtra) 是五世紀南宋時畺良耶舍譯,一卷,略稱《觀經》。主張以十六種觀想法門,要求持戒修福發菩提心,用觀想三昧及念佛三昧等的修持,達成三階九品的往生目的。
淨土思想是依仗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這似乎是「他力救拔」,與「自性自度」的佛法有矛盾。但這應視為是佛的慈悲,是對根機淺薄凡夫的一種「方便說」。
《阿彌陀經》(Amitābha sūtra) 原經題是Sukhāvati vyūhanāma mahāyāna sūtra,相對於《無量壽經》為《大經》而稱為《小經》。現存有五世紀初鳩摩羅什譯的《佛說阿彌陀經》一卷,和七世紀時玄奘所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主張以信願行,執持彌陀名號,要求持名至一心不亂,求願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

「舍衛城」:
「舍衛城」原是古印度憍薩羅國或譯成拘薩羅國(Kosala) 的都城舍衛城,又名舍婆提城。後為了有別於當時印度南部另一同名之國,故以都城為國名,稱舍衛國(Shrāvasti)。釋尊成道後第五年,舍衛國波斯匿王禮請釋尊到該國弘法。舍衛國都城為佛教著名聖地,地處今印度西北部拉普地河南岸,建有佛教史上最著名的「祗園精舍」,此地為釋尊居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據說有二十五年之久。〈大智論〉載:阿含部諸經,《彌勒上生、下生經》《大寶積經》《阿彌陀經》《金剛般若經》等諸經都是釋尊在此處說的,傳在釋尊講經時,除眾僧雲集,且有數千獮猴和飛鳥前來聽法,寂靜無聲。

「十萬八千」:
佛經中往往有「十萬八千」「八萬四千」「十萬億剎」甚至「恆河沙數」等等數字,此並非確實數字,只為比喻數量非常非常多,或距離非常非常遙遠。

「十惡八邪」:
「十善」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占察善惡業報經》說:「言十善者,則為一切眾善根本,能攝一切諸餘善法。」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說:「成就如是十種輪故,得名菩薩摩訶薩也。於一切惡皆能解脫。於一切善,隨意成就,速能盈滿大涅槃海。以大善巧方便智光,成熟一切眾生之類,皆令獲得利益安樂。」此「十輪」就是「十善」。
聖嚴師父說:十善法不僅「是人天善法,也是聲聞緣覺乃至成佛基礎的五乘共法。」「十善不僅是佛教的五乘共法,也當是與世間諸外道師共同遵行的善法。也可以說,任何人不論信佛不信佛,都當遵守十善法。任何時代任何地方,不論有佛教沒有佛教,都當遵守十善法。所以十善法是一切善法的基礎,也是一切律儀戒的基礎,更是無上佛道的基礎。」(菩薩戒指要P79、82)「十善」也是「戒」。
「十善」亦稱「十善業」,其中殺盜婬是「身業」,故不殺、不盜、不邪婬,稱為「善身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口業」。故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稱為「善口業」。以上合成《涅槃經》所說的「身口七」。另外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為「意業」。
「十惡」指殺生、偷盜(貪取、強取)、邪婬(婚外婬)、妄語(欺騙)、兩舌(離間)、惡口(粗言穢語)、綺語(婬語)、貪欲(包括賭博)、瞋恚、邪見,是「十善」的反面。
「八邪」指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是「八正道」的反面。

「悟人在處一般」:
覺悟了的人,不論身在何處,都一樣是淨土。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

        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遠。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此段經文通行本是:「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億剎,即除十惡等障」 )
        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
        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   *   *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遠」: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遠。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修行在修心,時時刻刻要懷善心。

「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
《雜阿含經》說:「比丘們!假使一個比丘,雖然繫在我外衣的邊緣,亦步亦趨的跟隨著我。但是,假使他心中具有貪心,強力地貪著五慾之心,具有不正和墮落的思念和目的,並且雜亂,怠慢而不能沉思,慌張而不能鎮定,五官不能控制的人,他則遠離了我,我也遠離了他。比丘們!假使一個比丘,他居住在百里之外,然而,他不貪婪,沒有強烈的五慾之心,沒有邪念,沒有墮落思念和目的,他的心念堅定,精進而專心,他的思想專注而自製於五根,如此,他是接近了我,我也接近了他。」
故六祖大師說:「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欲,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又說:「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
故說:「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無生法忍」:
涅槃的真理,不生不滅,真如實相之理體,遠離生滅,故稱為「無生」。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於諸法實相中信心堅定而不動搖,也就是到了「不退」的境界,稱為「無生忍」,亦稱「無生法忍」。七地以上菩薩,已證得無生法忍,已斷除一切煩惱業障,不再退轉,稱為法身菩薩或無生菩薩,也就是「無生法忍菩薩」。因其清淨之身已非色身,故稱為「妙行法性生身」。頓悟「無生」之法,稱為「無生頓法」。到那個境界,就「如執明鏡,自見面像」,因為你自個就是「佛」,「極樂世界」就在你心中。是你「轉經」,否則,你就是被「經轉」。

「色身是城」:
此是比喻,出自《大般涅槃經》。經說:「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為卻敵樓櫓,目為竅孔,頭為殿堂,心王處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前五是對外的城和城門,在內的是意門。

「慈悲即是觀音」:
觀世音菩薩(Āryāvalokite shvara bodhisattva),略稱Avalokite shvara,觀世音自在菩薩,簡稱觀世音,觀音等。《法華經》〈普門品〉載:「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觀世音菩薩為四大菩薩之一,與大勢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稱為西方三聖。佛經載,觀世音菩薩居南海(印度南部)補陀落山,又稱寶陀洛迦山,寶陀巖,光明山等。《六十華嚴經》五十一之〈善財童子之南詢〉載:「漸漸遊行,至光明山,登彼山上,周推求,見觀世音住山西阿。」中國浙江舟山群島普陀山傳為觀世音菩薩的道場。顯教以觀世音為阿彌陀佛之弟子;密教以觀世音為阿彌陀佛之化身。依密教的三輪身,則阿彌陀佛為自性輪身,觀世音菩薩為正法輪身,馬頭明王為教令輪身。
聖嚴師父說:「觀世音是一門深入專修耳根圓通的大菩薩,修成之後,對他自己能心無罣礙,對於眾生則能觀一切世界的音聲自在,能循聲救苦,處處應現,即所謂普門示現得自在。」(心的經典P117)
「普門」就是普開慈悲救贖的大門。觀世音菩薩法身清淨,已無相可得,世俗的觀世音菩薩像,歷史上稱為「觀音大士」。原來並非女相,唐朝以前是男性形相,元朝以後才漸為女相。藏於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明代吳彬的觀音大士像,形像是有鬚男士,不知出自何典。而「觀世音」略稱「觀音」,是唐朝人諱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始。觀世音菩薩能示現眾多形相,從佛菩薩天人至眾生形相等等,無處不至,上天下地,地獄人間,隨類化生,因材施教,以各種方便攝化眾生。
據「大悲咒」載,觀世音菩薩在過去無量劫,曾從千光王靜住如來受《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立誓要利益一切眾生,故即時生出千手千眼,所以觀世音亦稱「千手千眼觀音」(Sahasrabhujasahasranetra avalokiteshvara)。「千手千眼」是一種象徵,說明觀世音的大悲願力能攝化一切眾生,隨類化生,因材施教。現世的觀世音形像多為女相,顯女相只是一種方便,以顯母性的慈悲。觀世音信仰始自印度,隨密教盛行而傳至西域各國、中國、西藏、南亞、日本等地。觀世音菩薩真言就是: 唵 瑪 呢 叭 彌 吽 ( Om ma ni pad me Hum),即是「六字大明咒」。此神咒和同是觀世音菩薩宣說的《大悲咒》,是佛門弟子最常誦持的神咒。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自古印度,僧俗顯密,普遍都信仰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故說自性「慈悲即是觀音」。

「喜捨名為勢至」:
大勢至菩薩(Mahā sthāma prāpta),也稱勢至菩薩,密號為持輪金剛。《觀無量壽經》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大勢至菩薩是智慧的化身,因菩薩所到之處,四方震動,具大威勢,故名「大勢至」。大勢至與觀世音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稱西方三聖,勢至菩薩侍於阿彌陀佛之右脅,主佛之智慧門,在真言乘以大勢至菩薩為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嘉祥法華經疏〉載:「有經云,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故大勢至菩薩又稱「寶吉祥天」。〈俱舍論〉說:「無量有心,一慈二悲三喜四捨。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慈」使眾生歡樂,「悲」使眾生脫苦,「喜」指因眾生離苦得樂而喜悅,「捨」指對眾生怨親平等,不存偏見。慈、悲、喜、捨四種梵行稱為「四無量心」(Caturapramāna),大勢至菩薩有無量喜捨之行,故自性「喜捨名為勢至」。

「能淨即釋迦」:
西元前五百六十多年前(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古印度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u,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王子悉達多•喬達摩(Siddhārtha Gautama)出世,他便是後來的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Shākyamuni)。王太子青少年時雖然享盡富貴榮華,但也看到了民間疾苦,在王宮學到的知識,無法解決對人類生老病死的煩惱,在他二十九歲時毅然離開王宮,出家學道。悉達多太子在深山苦行六年之後,覺悟到苦行為徒勞,於是在尼連禪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供養,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禪坐,發誓:「不成正覺,不起此坐。」觀想七晝夜,終於悟出「四諦」和「緣起法」,解脫了一切煩惱,得道成佛。因世尊屬釋迦族人,故被尊稱為「釋迦牟尼」。
此後四十五年時間,世尊走遍恆河兩岸,傳道說法,由於當時印度普羅大眾對婆羅門的種性制度非常不滿,故佛教的眾生平等學說深受歡迎,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都皈投在佛陀門下,佛教鼎盛一時。佛陀傳法的方式不僅多樣,而且和同時代的孔子(西元前551年生)一樣「有教無類」,並且善於引用民間故事和寓言,應用善巧的方法傳法。世尊一生度人無數,給後世留下浩瀚的三藏聖典,世尊八十歲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亦稱阿恃多伐底河)河邊沙羅雙樹之間,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畢,頭北面西,右脅而臥入滅。
「釋迦」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忍」「寂」等,故「釋迦」亦稱為「能仁」「能寂」等,六祖說是「能淨」,故自性「能淨即釋迦」。

「平直即彌陀」:
阿彌陀佛(Amita buddha),略稱「彌陀」(Amitābha)。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等,《無量壽佛經》中則稱為「燄王光佛」。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隨世自在王如來修行時,為度眾生而發四十八大願。
阿彌陀佛為淨土宗的信仰對象,因能接引念彌陀名號之人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故亦稱為「接引佛」。《無量壽經》說:「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嘆。」阿彌陀佛以觀音和勢至兩尊菩薩為其左右脅侍,稱為「西方三聖」。密教以阿彌陀佛象徵大日如來的法身,稱為「甘露王」。《維摩經》〈佛國品〉說:「大覺之道,寂滅無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甘露」比喻如來的教法,故涅槃之門稱「甘露門」。《法華經》〈藥草喻品〉說:「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穩眾生,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說涅槃。」阿彌陀如來化身說法,如下甘露之雨,「甘露」為阿彌陀佛的別號,故彌陀亦稱「甘露王如來」,彌陀之咒,稱為「甘露咒」。
〈無量壽修願行供養儀軌〉載:「無量壽如來心真言曰:唵 阿 密 栗 多 帝 際 賀 囉 吽。此真言能誦十萬徧滿,得見阿彌陀如來,命終決定得生極樂。」咒中「阿密栗多」(Amrita),梵文之意就是「甘露」,此咒本名「阿彌陀如來根本陀羅尼」。《平等覺經》說:「速疾超便可到安樂國之世界,至無量光明土,供養無數佛。」阿彌陀佛亦稱無量光佛,西方極樂淨土也就是無量光佛的淨土,故也稱為無量光明土。
聖嚴師父說:現今佛門僧俗弟子常以「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作應答,據說源自宋初永明延壽禪師。師日誦彌陀聖號十萬,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為了念念與佛相應而日誦十萬「阿彌陀佛」,故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在念佛,因此當他和人打招呼應對時,出口也就是「阿彌陀佛」。此念念念佛的方法流傳下來,成了習慣和規矩,此是「淨土不離心」,「念佛心是佛」,所以我們如今都以「阿彌陀佛」佛號來應對,互相問候。
「平直」即是「直心」,《淨名經》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故大師說自性「平直即彌陀」。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欲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   *   *

「人我是須彌」:
「人我」指人我見。「須彌」是須彌山。在此形容「人我見」危害之大如須彌山,障礙佛道。故自性「人我是須彌」。
(另見〈般若品第二〉之「一切大海,須彌諸山」)

「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鼈,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這和「人我是須彌」一樣,都是形容各種佛道之障礙。有「貪欲」不僅如大海一樣「貪」無止盡,也自制了大海一樣的障礙。「煩惱」是時起時伏如「波浪」。「毒害」在此指惡毒之心,如「惡龍」那樣興風作浪,害人害己。「鬼神」指不可捉摸,虛幻不實,「虛妄」之心會障蔽人的本性。「塵勞」是「煩惱」,使人如「魚鼈」般不得安寧。「貪瞋」和「愚癡」指貪瞋癡三毒,使人墮入三惡道。
故說:「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欲,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

「常行十善,天堂便至」:
為什麼僅說「天堂便至」,不說到「西方極樂」,也不說「成佛」?
佛教的修行,從境界層次可分為「人天道」「聲聞道」和「菩薩道」。聖嚴師父說:「佛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說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稱為人天乘。對於厭世觀念很濃的人,便說解脫生死的方法,稱為聲聞的小乘。對於根器深厚而有悲願化世的聽眾,便說菩薩的大乘。」(正信的佛教P8)就是說,佛陀是根據聽眾的不同根性,說不同層次和不同境界的「法」。修行的層次不同,結果的境界也就不同。 
其一,對「根器淺薄」的凡人,佛陀只說「做人的根本道理」,那是最低的層次,最多僅能在來生升「天道」享天福,或再生為「人」,故稱為「人天道」或稱「人天乘」。主要是修三皈持五戒修十善,也就是至少做到基本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天壽盡時還得返回下「五道」受生死,故「人天道」並未解脫生死,還在三界之內。
其二,對看到人生之苦,而有「厭世觀念」的人,佛陀就教他們如何解脫生死,使他們可以出離三界,故稱為「解脫道」。也就是教他們如何修「四諦」法,「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證「阿羅漢」果而入涅槃。  
其三,對「根器深厚」而有「悲願化世」的人,佛陀就直接說入世普度眾生的「菩薩道」。使行者修「六波羅蜜」,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覺覺他而最終成「佛」。
修十善,最多會升天界,未出三界,故說:「天堂便至」。

「六門」:
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明心見自性即「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

「六欲諸天」:
「天」Deva 梵名提婆或素羅,是光明、清淨、自在、最勝之義。是六趣之一,受人間以上最勝妙之果報。「六欲天」指欲界的六重天。包括:
一,「四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a) 包括,東方持國天多羅吒(Dhritarāstra)、西方廣目天留博叉(Virūpāksa)、南方增長天毗琉璃(Virūdhaka)、北方多聞天毗沙門(Vaishrāmana或Dhanada)。四天王及其天眾各護一方天下,故稱護世「四天王」。四王天處於須彌山之腰,名犍陀羅山,山有四峰,各為四天王及其眷屬所居,一畫夜為人間五十年,壽五百歲。
《長阿含經》載:「東方天王」名提多羅吒,意持國,能護持國土,為帝釋天的主樂神,像身白色,手持琵琶,率領乾闥婆及毘舍闍諸神將,保護東勝身洲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毘琉璃,意增長,能令人善根增長,像身青色,手持寶劍,率領鳩槃荼(雍形鬼)及薜荔(餓鬼) 諸神將,保護閻浮提洲人。「西方天王」名毘堊博叉,意廣目,能以淨眼觀察護持人民,像身紅色,手繞一龍,率領諸龍及富單那(臭餓鬼),保護西牛貨洲瞿那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門,意「多聞」,具大福德,能保護人民的財富,像身綠色,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率領夜叉羅剎諸神將,保護北俱盧洲鬱單越人。其中多聞天又稱毘沙門天,此天恆護如來道場而聞法,故名「多聞天」。在印度古神話中,毘沙門天與吉祥天傳為夫妻或兄妹。在中土,把多聞天和民間神話的托塔天王等同。
二,「忉利天」(Trāyastrimshā)處於須彌山之頂,閻浮提之上,故又稱「地居天」,天主為帝釋天(Shkra derānām Indra),亦稱天帝釋。忉利天中心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峰,每峰各有八天,合為三十三,故亦稱為「三十三天」。包括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頂天、喜見城天、缽私他天、俱吒天、雜殿天、歡喜園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離險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軟天、雜莊嚴天、如意天、微細行天、歌音喜樂天、威德輪天、日行夫、閻摩那娑羅天、連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眾分天、曼陀羅天、上行天、威德顏天、威德燄輪光天、清淨天等。「忉利天」一畫夜為人間一百年,壽一千歲。
三,「焰摩天」(Yāma或Suyāma) 又稱夜摩天、炎摩天等。焰摩天以上四天已居於三十三天之上方虛空間,故都稱為「空居天」,一畫夜為人間二百年,壽二千歲。經論載,夜摩天天界常光明無畫夜之分,且遠離諍鬥,不似三十三天常與阿修羅諍鬥。
四,「兜率天」(Tusita) 意為知足、喜足、妙足等等,因天人五欲皆知足故。「兜率天」為欲界六天之第四天,在夜摩天之上,樂變化天之下。經論中「兜率天」又稱兜師陀天、睹史多天、兜駛多天等等,梵文為Tusita,故「兜率天」的「率」應讀「帥」ㄕㄨㄞ‵,去聲。「兜率天」分內外兩院,外院為天人所居,釋尊生母摩耶夫人死後亦居於此。內院為補處菩薩最後身之居處,往昔釋尊為菩薩身時也居於此。
據《四十八華嚴》之〈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載:釋尊為菩薩身居兜率內院時,曾經足下放光,光照十方世界,時往昔曾植諸善根的地獄眾生得蒙此光照,直脫地獄而生於「兜率天」,聞天鼓所說之法音,而獲至第十地階位,故稱為「兜率天子」或「地獄天使」。兜率內院現為補處菩薩彌勒(Maitriya)之淨土。「兜率天」天眾壽四千歲,一晝夜為人間四百年。釋尊住世時曾為彌勒授記,預言在彌勒壽四千歲盡時,將下生人間於龍華樹下成佛。
五,「樂變化天」(Nirmānarati)「須涅蜜陀」。是欲界六天中第五重天,自以通力自在變化作妙樂而娛樂故名,一畫夜為人間八百年,壽八千歲。
六,「他化自在天」(Paranirmitavashavartin)「娑舍跛提」。欲界六天中第六天,此天不用自己變現樂事,而由下天化作自在遊樂,故名「他化自在」。〈大智度論〉說:「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此天位於欲界諸天之最高處,其天主「魔羅」(Mara),多具眷屬,為佛道之障礙,故稱為「魔天」,天魔之王,為障礙正道之魔王,名波旬。一畫夜為人間一千六百年,天壽一萬六千歲。
自「夜摩天」起層層以上,兜率天樂變化天至最頂的他化自在天,都居於須彌山之上空,故於其所處皆稱為「空居天」。 

「由旬」:
「由旬」為印度計算距離的單位,每一由旬約四十里,佛經中常以若干千萬由旬來比喻無法計算的巨大空間,就好比用若干「劫」來比喻無法計算的特長時間。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
        師言。吾與大眾作〈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   *   *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持戒是為了防止和斷絕身語意一切為惡的行為及思想。「心平」戒就在其中了。
參禪是為了明心見性轉識成智。「行直」就是禪境。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百行孝為先」,尊重和孝順父母及長輩,不使他們蒙羞。那是感恩的表現。
對人講仁義則就會上下和睦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禮讓就會尊卑和睦,容忍就會眾惡平熄。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如有恆心精進修行,環境再惡劣也能修成正果。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勇於懺悔己過必可顯現般若智慧,袒惡護短者的內心定非有德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日常生活常饒益眾生,明心見性成佛道並非只因為施捨了財物。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菩提是在自性中尋求的,「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何必心外去求玄機妙道?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只要依頓悟見性之法修行,天堂樂土就在眼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