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果燦讀《維摩經》〈觀眾生品第七〉

8-果燦讀《維摩經》〈觀眾生品第七〉

《維摩詰所說經》
 ──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

        〈觀眾生品第七〉

[經文]: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焰。如呼聲響。如空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無色界色。如焦穀牙。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羅漢三毒。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如佛煩惱習。如盲者見色。如入滅盡定出入息。如空中鳥跡。如石女兒。如化人起煩惱。如夢所見已寤。如滅度者受身。如無烟之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   *   *

「眾生」:
「衆生」(Sattva) 漢譯「蕯埵」。〈大乘義章〉說:「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廣義而言,世間出世間,一切集衆緣而生者,名為衆生。佛教指的眾生,一般是指有情識的動物,故稱為「有情衆生」。〈成唯識論述記〉載:「梵云蕯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今談眾生,有此情識,故名有情。」一般將「有情」和「衆生」視為新舊譯法,嚴格來說,「有情」者是「衆生」,但「衆生」未必「有情」,甚至是「非情」。另有指「衆生」在三界六道之中經衆多次的生死,故亦稱為「六道衆生」。
佛教看眾生,不僅看當下,而是看累世。故廣義而言,世間出世間,一切集衆緣而生者,名為衆生。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道都是「有情衆生」;其他的草、樹、地衣,包括微細生物等,雖然也有生命,但只有本能,無思想情識,稱為「非情」或「無情衆生」。
「菩提」(Budhi),是覺悟,指斷絕煩惱成就涅槃的智慧。「菩薩」是「菩提薩埵」(Bodhi sattva)的略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稱為「覺有情」。
狹義而言,「衆生」或「有情衆生」指的是人類。因為唯有人類,才擁有「有情」的所有條件:包括由新陳代謝的細胞組識構成,有神經系統,有思考和推理分析能力,有語言、記憶和創造能力,有七情六慾和對生命的執著,更重要的是有道德和善惡的標準。比人類次等的動物雖也有某些分辨好壞的能力和特性,甚至有很不錯的記憶力,但不可能擁有人類的全部條件。也因此,一般的動物只是隨業受報,甚至為生存而相互殘殺,也不算造業。佛法說唯人類能造業,故亦唯人類能有學佛修道的能力和條件,但並非說其他神祇和生靈絕對不能修行,個別的情況下,某些神靈甚至個別的動物,是有修行的能力,但沒有人類那麼好的、全面的條件,故說「人身難得」。 
佛經所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眾生」,是指有情眾生。佛、菩薩、阿羅漢和凡界眾生,實為同體,其區別僅是覺悟境界的高下。凡界眾生迷昧未覺,阿羅漢雖悟而尚有漏,菩薩是大覺而一分未盡,唯佛是圓滿究竟。

「幻師見所幻人」:
「幻師」「幻人」以及「水中月」「鏡中像」等等,都是比喻。「幻師」是魔幻師,「幻人」是「幻師」變現出來的虛幻的人。後面維摩詰所舉一切,都是虛幻的,都不可能的。
「觀」是觀察、看待。因為「眾生」是虛幻不實的,「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並非僅指「眾生虛幻不存在」,而是菩薩不著眾生相的。

「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
「芭蕉」的樹幹是鬆軟不堅固的。「第七情」的「情」即是「根」,人體的根本器官僅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無色界」是色、相俱無,即無形體、物質,無國土宮殿,故「無色」。「焦穀芽」是乾枯了的穀子,是不能再發芽的。因為「須陀洹」為斷盡三界見惑煩惱,初入聖位,故不可能有「身見」。「阿那含」意為「不還」、「不來」,即是不再來欲界受生,故不可能再「入胎」。「阿羅漢」是斷盡三界見思二惑,解脫生死,永入涅槃,不再來受生,故不可能再受「三毒」。「石女兒」指因生理的缺陷天生不能受胎生育的女人。「七根」「芭蕉堅」「電久住」等等,都是不存在的。

「忍菩薩貪恚毀禁」:
「忍菩薩」是指「無生法忍菩薩」。
「忍」(Ksānti)「羼提」。忍有多義,主要指忍耐忍受和安忍安住。「忍」又分「生忍」和「法忍」。「法忍」亦稱「無生忍」「無生法忍」,指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於諸法實相中信心堅定而不動搖。
〈大智度論〉說:「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能安忍於一切順逆之境而不喜不瞋,稱為「生忍」。
七地以上菩薩,已證得無生法忍,已斷除一切煩惱業障,不再退轉,稱為「法身菩薩」或「無生菩薩」,也就是「無生法忍菩薩」。「忍菩薩」是不可能有貪恚等毀壞禁戒的行為的。

「滅盡定」:
「滅盡定」是滅盡六識的心心所,而不使起的禪定,因先以滅受想二心所,最後並六識心所皆滅,故亦稱「滅受想定」。這是聲聞聖者所修甚深的禪定,入定的時間可以很長,形同死了一樣,已沒有呼吸出入,所以不可能有「出入息」。
《中阿含》的《法樂比丘尼經》中有一段如此問答:「復問:『賢聖,若死及入滅盡定者有何差別?』法樂比丘尼答曰:『死者壽命滅訖,温暖已去,諸根敗壞。比丘入滅盡定者不滅訖,暖亦不去,諸根不敗壞。』」
雖然諸根不敗壞,但畢竟是肉身,太長時間不吃不喝,加上自然界各種細菌微生物的侵蝕,還可「金剛不壞」並不合自然規律。所以羅什在〈大乘大義章〉中說:「若入滅盡三昧時,過於生理,身則毁壞,無復身因,起定即無,若入餘定,則無此事。」並舉一例說:「如一比丘欲入滅盡三昧,作起心因緣,願打撻椎時,當從定起,有賊來破壞僧坊,十二年中,無楗槌音,此比丘猶在定中,後檀越還修立僧坊,打揵槌,比丘便覺時,即死也。」(第十八章)十二年時間,肉身不腐也早風乾了,雖然「未死」,但和死人已無多大分別。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無諍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行不壞慈畢竟盡故。行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覺眾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法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無所悕望。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又問。云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   *   *

「慈、悲、喜、捨」:
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若菩薩作是觀眾生者」「雲何行慈」「何謂為悲」「何謂為喜」「何謂為捨」。此「慈、悲、喜、捨」是「四無量心」(Caturapramāna)。指依四禪定而修的慈、悲、喜、捨四種梵行。
〈俱舍論〉說:「無量有心,一慈二悲三喜四捨。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
「慈」指使眾生歡樂,「悲」指使眾生脫苦,「喜」指因眾生離苦得樂而喜悅,「捨」指對眾生怨親平等,不存偏見。依四禪定而修此四無量心,可生色界梵天,故又稱「四梵行」「四梵住」等。 
故維摩詰答:「慈」即是「當為眾生說如斯法」,因為「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法施」「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使眾生覺悟為「慈」。「悲」即是「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因為眾生陷於生死苦海,使眾生解脫生死苦海為「悲」。「喜」即是「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使眾生離苦得樂,故「喜」。「捨」即是「所作福祐,無所希望」,這是「三輪體空」的無分別心,平等心為「捨」。
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也就是《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另見〈佛國品第一〉之二「四無量心」)

「行寂滅慈,無所生故」:
這一段經文,舉了二十九個例子,說明了「菩薩之慈」是「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
「寂滅」是不生不滅,故「無所生」是「寂滅慈」。「煩惱」是「惱熱」,故「無煩惱」是「不熱慈」。「阿羅漢」是「是斷盡三界見思二惑」,就是「殺盡煩惱之賊」,亦稱為「殺賊」。故「破結賊」即是「阿羅漢慈」,等等。

「生死畏」:
不僅凡人有生老病死,菩薩為度眾生而降生為人類,當然也受諸生死。凡人會「畏生死」,菩薩雖已解脫生死,不再受生死支配,不可能有「生死畏」。但却處於「生死畏」的眾生中,故才有「菩薩當何所依?」之問。「當依如來功德之力。」也就是依佛的教法,「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無住」就是無執著,就是真如實性、法性。「本」指本源、根本。因為「色身」的本源是「欲貪」,「欲貪」的本源是「虛妄分别」,「虛妄分别」的本源是「顛倒想」,「顛倒想」的本源是「無住」。而「無住」既是真如實性,是徧滿虛空的,故是「無本」的。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去華。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   *   *

「此華不如法」:  
因為比丘戒有「不著香華蔓,不香油塗身」之戒,佛的大弟子們是聲聞比丘,「天華」落在身上「不能令去」,故有「不如法」之說。「天女」教化舍利弗:「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分別想」就是有妄想分別心,就是「有住」。故《金剛經》說:「應無新住而生其心。」
《壇經》〈行由品〉中,六祖惠能「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心動」就有「分別想」,就「有住」。故說:「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結習」就是煩惱餘存的習氣。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
這裡的「便」是乘便、乘機。乘人「畏生死」之便,「心魔」便乘機而入了。
猶如世俗所說:人身體虛弱時,時運低時,靈界眾生便可「附體」;人健康時,時運旺盛時,靈界眾生非人都不能近身。也好像皈依三寶受了戒的佛門弟子,因為有護法龍天的護佑,任何靈體都不能近身。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舍利弗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舍利弗言。不復以離婬怒癡為解脫乎。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即於佛法為增上慢。

*   *   *

「言說文字,皆解脫相」:
因為「煩惱即菩提」,言說和文字皆是有相的。解脫是「破了相」,故說「言說文字,皆解脫相」。

「耆年解脫」:
「耆年」一般指已逾花甲之年的老人。因舍利弗當時是已入「長老」行列的長者。「解脫」是無時間相的,「耆年解脫」並不是說「多年前得解脫」,而是說「就如你老人家得解脫」那樣,是「無時間相」的。故天女反問一句:「耆年解脫,亦何如久?」舍利弗語窒。

「增上慢」:
「慢」(Māna) 是傲慢自負。比當下法力更強盛,更增進,或加上助力,叫做「增上」。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稱為「增上慢」。
「增上慢」人是劣根者,佛僅能為其方便說聲聞法,故「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對於上根人,「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因為「煩惱即菩提」。菩提是「無所得」的,故「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
「婬怒癡」就是「貪慎痴」三毒的另一種說法。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眾寶積滿。賙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

*   *   *

「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
親聞佛之聲教,聞佛說四諦之法,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而覺悟者,稱為「聲聞」。釋迦世尊初轉法輪所說「四諦」之法即為聲聞法。
於無佛住世時,因宿世因緣,根機敏銳獨出智慧,自行觀十二因緣法而悟道者,或觀諸法生滅,飛花落葉等因緣而自行悟道者,依緣得覺,故稱「緣覺」,亦稱「獨覺」。「緣覺」依梵文音漢譯為「辟支迦羅」,或缽羅翳迦佛陀(Pratyeka buddha),故亦稱為「辟支佛」。「辟支佛」是因「緣起法」而得道。
「菩薩道」是以大慈大悲自度度人,因其包容之廣大,喻能載衆多人的大車,而稱「大乘」。

「如人入瞻蔔林」:
「瞻蔔」據說是一種有特殊香味的花樹,故此入了「瞻蔔林」不聞餘香。就如中文所說的「入芝蘭之室」那樣。此是一種比喻,說明「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

「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
這是代表「十方無量諸佛」。 
「釋迦牟尼佛」:西元前五百六十多年前(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在現今尼泊爾境內畢柏羅婆(Piprāvā)地區,有一個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u),國王「淨飯王」(Shuddhodana)的王子「悉達多•喬達摩」(Siddhārtha Gautama)出世。王太子青少年時雖然享盡富貴榮華,但也看到了民間疾苦,在王宮學到的知識無法解決對人類生老病死煩惱的解脫,在他二十九歲時毅然離開王宮,出家學道。悉達多太子在深山苦行六年之後,覺悟到苦行為徒勞。於是在「尼連禪河」(Nairanjanā)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供養,於「畢鉢羅」(Pippala)樹下結跏趺坐觀想,發誓「不成正覺,不起此坐」。終於悟出四諦和緣起法,解脫了一切煩惱,得道成佛。因世尊屬釋迦族人,故被尊稱為「釋迦牟尼」(Shākyamuni)。時,釋尊三十五歲。後世稱該畢鉢羅樹為「菩提樹」,該地被稱為「佛陀伽耶」(Buddha Gayā)。 
此後四十五年時間,世尊走遍恆河兩岸,傳道說法。由於當時印度普羅大眾對婆羅門的種性制度非常不滿,故佛教的眾生平等學說深受歡迎。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都皈投在佛陀門下,佛教鼎盛一時。佛陀傳法的方式不僅多樣,而且和同時代的孔子(西元前551年生)一樣「有教無類」。並善於引用民間故事和寓言,應用善巧的方法傳法。世尊一生度人無數,給後世留下浩瀚的三藏聖典。世尊八十歲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亦稱阿恃多伐底河)河邊沙羅雙樹之間,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畢,頭北面西,右脅而臥入滅。
「阿彌陀佛」(Amita buddha或Amitābha)略稱「彌陀」,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也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等。《無量壽佛經》稱之為「燄王光佛」。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隨世自在王佛修行時,為度眾生而發四十八大願。因能接引念彌陀名號之人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故亦稱為「接引佛」。為淨土宗的信仰對象。
阿彌陀佛以觀音和勢至兩尊菩薩為其左右脅侍,稱為西方三聖。密教以阿彌陀佛象徵大日如來的法身,稱「甘露王」。《法華經》〈藥草喻品〉說:「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穩眾生,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說涅槃。」阿彌陀如來化身說法,如下甘露之雨,故彌陀亦稱「甘露王如來」。彌陀之咒,也稱為「甘露咒」,「阿密栗多」(Amrita)「甘露」亦為阿彌陀佛的別號。
據說宋初永明延壽禪師,日誦彌陀聖號十萬,他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為了念念與佛相應而日誦十萬「阿彌陀佛」,故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都在念佛。因此當他和人打招呼應對時,出口就是「阿彌陀佛」。此念念念佛的方法流傳下來,成了規矩,此是「淨土不離心」「念佛心是佛」。所以我們如今都以「阿彌陀佛」佛號來應對打招呼。
「阿閦佛」全稱「阿閦鞞佛」(Aksobhya buddha),「阿閦佛」是略稱(「閦」音 Chuˋ 觸)。「阿閦」意為不動,或無怒、無瞋恚,故亦稱為「不動佛」「不動如來」。
(另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女身。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身。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   *   *

「求女人相了不可得」:
「求女人相了不可得」是說徧尋女人之相而找不到。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幻,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因為此「天女」是法身大士,已視一切萬法平等,無有分別。心中「無相」,不管男相女相,都「了不可得」。故「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這說明了佛菩薩是無相可得的,對男相女相是無分別的。世俗所謂必須變女身為男身始能成佛之說,是「不如法」的。同樣視觀世音菩薩為「男身」或「女身」之說,亦「不如法」的。 
「一切諸法,非男非女」,而「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因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諸法既不存在又無處不在,「女身色相」亦是諸法,故「亦復如是」。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提到:佛前世為國王時,得當時為「仙人」的提婆達多「宣說」了《法華經》。「佛告諸比丘:『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而「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佛在說此〈提婆達多品〉時,「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靈鷲山,住在虛空。」其中有文殊師利菩薩提到「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能至菩提。」而「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現於前。」當時會中,「時,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品,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是為破「一闡提和女人不能成佛」說的。俗世有人斷章取義,僅取舍利弗當時的聲聞見解,反認為女人有舍利弗所說「五障」,就是指女人身所具有的五種成佛的障礙。這顯然是違反《涅槃經》的「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說的。因為佛說眾生平等。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曰。無所得故而得。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   *   *

「佛化所生,吾如彼生。」「佛化所生,非沒生也。」:
「佛化所生」是「如佛的化身那樣隨類化生」。「沒生」是此生滅了而再生。佛是不生不滅的,故說「非沒生」。

「無所得故而得」:
《涅槃經》說:「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又說「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得。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對實相無相的真理,心中無所執著,無所分別,稱為「無所得」,亦稱「無所有」。是無分別智,也即是空慧。
〈大智度論〉說:「有所得者,所謂以我心於諸法中取相故。……諸有二者是有所得,無有二者是無所得。」又說:「諸法實相中,受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
「得」在此指「得到」,也就是指修行的果報。《金剛經》說:「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無智亦無得」便是解脫自在,是「無所得故而得」,因「無所得」故而證得「菩提」。

        ── 行者 果燦  ──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