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果燦讀《維摩經》〈佛道品第八〉

9-果燦讀《維摩經》〈佛道品第八〉

《維摩詰所說經》
 ──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

        〈佛道品第八〉

 [經文]: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于地獄無諸罪垢。至于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至于餓鬼而具足功德。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閡。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懃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梁。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示入刑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姓中具諸功德。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資生而恒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   *   *

「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道」(Mārga) 在佛教是指通往修行終極目的,涅槃的通道、軌道、法則。「道」是通道,能通、無礙自在之義,善業可使人通往善處,惡業使人通往惡處。故不論善業惡業,都稱為「道」。其所通往之處也稱為「道」,如天道、人道、地獄道等等,此是有漏之道。另使人通向涅槃之道,如聲聞道,菩薩道,佛道等等,是無漏之道。
「佛道」就是通往究竟涅槃之道,而「非道」是非佛之道,是「外道」。菩薩入世普度眾生,顯眾生相,和眾生一樣有生老病死,是「行於非道」,目的是教化眾生,度眾生「通達佛道」。故「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等等。
本品主要是說明:「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而「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因為「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

「地獄、畜生、餓鬼」:
此是六道中之「三惡道」。(見〈佛國品第一〉之「五道」)
「地獄」稱「那落迦」或「泥梨耶」(Naraka或Niraya)等,意為「不樂」「無有」或「苦具」等等。
據〈大毘婆娑論〉及〈俱舍論〉載,南贍部洲之下五百由旬至八萬由旬處,有造十惡五逆等大罪之眾生下墮之處,屬於六道之一。因是在「須彌山」的「地」之下,故稱「地獄」。地獄有三類:其一是「根本地獄」亦稱八寒地獄、八大地獄,相對於八寒地獄而又稱八熱地獄等。其二是「近邊地獄」,指遊增地獄等。其三是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等的「孤獨地獄」等。
〈智度論〉又有把八寒八熱地獄歸「近邊地獄」的。每一大地獄又分若干眾多小地獄。在世時犯不同大罪者,下墮不同地獄接受不同果報,或重或輕,或長或短,或無間斷。「無間地獄」或稱「阿鼻地獄」(Avici naraka),亦譯阿毘地獄,是最苦最慘且無間斷,五逆十惡者所趣。「遊增地獄」是輪遊在不同地獄輪翻受報,「八熱地獄」是受火熱之苦,「八寒地獄」(Astashita naraka) 是受寒冰之苦。《地藏經》《涅槃經》等都對地獄有所描述。 
中國民間認為地獄有閻王和牛頭馬面等獄卒,而西方外道認為天堂有上帝天使。人死後就根據其生時之表現,或由天使引領上天堂,或由獄卒押入地獄。這種信仰与佛教緣生緣滅的理論是相違背的。佛法認為,眾生死後的去向,都是由自身的業力所感,並非由任何他力之牽引。
聖嚴師父說:「佛教相信,就凡夫而言,除了福業特別大的人,死後立即上生六欲天,定業深的人,死後立即上生禪定天,罪業持別重的人,死後立即墮地獄,至於一般的人,死了之後尚有四十九日的緩衝期,等待業緣的成熟,再決定輪迴的去向。」(正信的佛教P38)而「除了五淨居天及彌勒的兜率內院,其他三界二十八天尚在輪迴生死的凡界。」 
以上所指總總,都是死後的去向。其實正如人不一定是死後才能証得涅槃一樣,也不一定非死後才會下地獄。泰國佛使比丘說:「地獄的意思是焦慮,當人經歷像被火燒烤一樣的焦慮時,當下就化生為地獄眾生,這是『心靈的投生』。」(一問一智慧P157)在泰文,「地獄」的字義是「灼熱的心」,是焦慮之意。當人因某種原因而焦慮萬分,心靈上如火燒般傷痛時,當下其心就已墮入地獄。佛使比丘把此情形稱為「心靈的投生」。大師說:「佛陀不是個唯物論者,他不會以身為準則,以致於說地獄是一個用銅鍋煮人或煎人的地方,佛陀以心為準則。」(同上)遊過四川「豐都鬼域」的人一定有所體會。
這也使我記起一部西方電影:兩個孩子乘保姆開的車去上學,因車禍遇難。孩子的母親因為不是親自開車送他們而深感內疚。而後其丈夫又在為她送畫途中交通意外死亡。這種極度的內疚不僅使她精神崩潰,而且使她在死後墮入「地獄」而無法自拔。後經其丈夫親自「下地獄」開解,使她開悟,而和丈夫一同昇上「天堂」。這雖然是一部以西方的文化角度來看地獄和天堂的電影,但那女人的遭遇近似佛使比丘所說的「心靈的投生」,因為她並非犯大罪,僅是極度的「內疚」。 
佛經上提到的有關地獄的情形,應該是佛法因果論的方便說。人死後色身已灰滅,那下「地獄」上「天界」的僅是神識,如何可能像豐都鬼域和某些寺院牆上的壁畫那樣的「血淋淋」?佛使比丘說:「我們被教導而相信臨終才可能墮惡道,卻從來沒人說我們天天墮惡道。這種惡道比寺院牆上的惡道更真實更重要,千萬別掉入!如果你現在不墮惡道,死後必定不會墮惡道。」(一問一智慧P157)
所謂白天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也不驚。生時不是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為何會怕死後入地獄?生時不是貪得無厭,損人利己,為何會怕死後輪為餓鬼?
只要你留心觀察,不難看到社會上形形色色「活」的地獄眾生和餓鬼,人不一定死後才輪迴六道的。斯里蘭卡的達摩難陀法師說:「佛陀告訴我們,天堂和地獄不在世界以外,就在這個世界。……佛陀有一次這樣說過:『有一個平常無知識的人做了一個斷言,他說海洋底下有一個地獄,這一宣佈是錯誤而無根據的。地獄是一個名詞,其意義是指身體上的痛苦感受。』佛教不接受天堂和地獄是一個特定的現成地方。這個世界的地獄之火要比世界以外的地獄更為灼熱。沒有比瞋恨、貪慾、愚痴三毒火燒更熱。佛陀說:我們凡夫被十一種火燒,貪、瞋、痴、病、老、死、憂慮、悲哀、身心上的病苦、悶鬱和悲傷。人們可以用這些情慾中的任何一種火都能燒毀整個世界。……天堂是暫時的居所,因為他們造了善業,所以享受較長的感官快樂。地獄也是暫時的地方,他們造了很多惡業,所以身心感召痛苦。……每一個人按照他的善惡業力去決定一切。佛教不以煉獄去恐嚇世人或指定有一樂園快樂去取悅人們而介紹佛教,信佛主要信念是修心養性。」(佛教的天堂和地獄的觀念
唯識法相宗認為,心外本無法,一切「法」是「心」所起。故說「三界所有,唯是一心」。依唯識宗,所謂「天堂」和「地獄」都是唯心所現。在古代,中國有中國的「天堂」和「地獄」。西方有西方的「天堂」和「地獄」。中國的「天堂」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地獄」有閻王獄卒加上孟婆等等。而西方的「天堂」有他們的上帝和聖母,「地獄」一樣有獄卒等等。到現代,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已逐漸互通,年青人已結受了西方文化。唯心所現,現在的「天堂」和「地獄」已非常「現代化」了。
後面〈香積佛品第十〉說:「淨土」「三界」「六道」等等,皆是佛的「方便說」,因為「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
三界中,欲界最低,色界好些,無色界最殊勝。欲界凡夫以生於色界甚至無色界為殊勝。但就算生於無色界,卻還在生死輪迴之中,乃未脫離三界。菩薩為度眾生而以方便力入三界,深明此理,故「不以為勝」。整段三十一句都是說明「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這個道理。

「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梁」:
「憍慢」是驕傲、傲慢。「橋梁」是忍辱負重,任人踐踏。前面是為調伏剛強眾生而示現的方便相。後面是內心的大慈大悲。

「那羅延」:
「那羅延」是天上「力士」的梵名,〈大日經疏〉稱為「毘紐天」。鳩摩羅什說「端正猛健」。在此,相對於「醜陋」而指威猛莊嚴的身相,故說:「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入為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曰。何謂也。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疇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返復。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   *   *

「如來種」:
「如來種」是指成佛之種子,是「佛性」。故說「一切煩惱,為如來種」。
《壇經》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龍樹說:「生死不異涅槃,涅槃不異生死。」
本經舉了十種比喻,說明「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入為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
「有身」「無明」「愛」「貪恚癡」「四顛倒」「五蓋」「六入」「七識處」「八邪法」「九惱處」「十不善道」,都是「煩惱」。故說:「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皆是成佛的「種子」。總而言之「高原陸地,不生蓮華」,「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有身」,因為修行的是人的色身,而色身是眾苦的根源。
「無明」就是暗,是痴鈍,是不明瞭諸法事理,不明真如實性。《本業經》說:「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圓覺經》說:「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轉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過去無始之愚昧無知,能引起貪瞋痴等煩惱,能起善惡之業,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故亦稱為「無始無明」。 
「有愛」,有愛必有厭欣,有厭欣必有煩惱,有煩惱必會造業。
「貪恚癡」也就是貪瞋癡「三毒」。
「四顛倒」見〈方便品第二〉有關「顛倒」。
「五蓋」見〈佛國品第一〉有關「蓋纏」。
「六入」見〈菩薩品第四〉有關「陰界入」。
「七識處」,一般指眾生於三界六道受生,「業識」所趣的七處所。指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的初禪天,二禪天和三禪天,加上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和無所有處,共「七處」。
「八邪法」,「八邪」是「八邪行」,是「八正道」的相反面。「八邪行」指邪見、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見〈菩薩品第四〉之「正行善法,起於淨命」)
「九惱處」是將「愛我怨家、憎我知識、惱我己身」三種煩惱,分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故共有「九惱處」。
「十不善道」是「十不善」是「十善」的反面。(見〈佛國品第一〉有關「十善」)
「六十二見」為外道的邪見,各經論所舉不盡相同。《阿含十四梵動經》說:「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入六十二見中。」一般以「六十二見」代表邪見,總之是非佛的見解。

「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為什麼佛陀說「人生難得」,因為人間是「苦海」,周圍大都是「剛強難化」的眾生,所見所處都是貪瞋痴慢疑惑業煩惱,而「一切煩惱,為如來種」,這正是修行的好環境。因為俗話說:「生活太安裕了,工作就被拖累了」,生於天界,是不易修行的。生於此「五濁惡世」,正是考驗行者的好環境好學校。

「五無間」:
「無間」是不間斷、無間隔。「五無間」指「無間地獄」的五種「無間」。
八大地獄中之「阿鼻地獄」(Avici naraka),是最苦最慘且無間斷,五逆十惡者所趣,故名「無間地獄」。
「五無間」有不同說法,《地藏菩薩本願經》是說:一,受苦無間;二,身形無間;三,罪器無間;四,眾類無間;五,時無間。另一說是:一,趣果無間;二,受苦無間;三,時無間;四,命無間;五,形無間。
《俱舍論》說:「無間道者,謂此能斷所應斷障;解脫道者,謂已解脫所應斷障最初所生。道義云何,謂涅槃道,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聲聞諸結斷者」:
「結」是繫縛,因為煩惱能繫縛眾生的身心,使不得解脫,故「煩惱」稱為「結」。聲聞乘是斷盡煩惱而入涅槃,故稱為「諸結斷者」。聲聞有很強的厭離心,入了涅槃就不再入世,不行菩薩道,故「大迦葉歎言」:「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因為「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

        智度菩薩母  方便以為父 一切眾導師  無不由是生 
        法喜以為妻  慈悲心為女 善心誠實男  畢竟空寂舍 
        弟子眾塵勞  隨意之所轉 道品善知識  由是成正覺 
        諸度法等侶  四攝為伎女 歌詠誦法言  以此為音樂 
        總持之園苑  無漏法林樹 覺意淨妙華  解脫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  定水湛然滿 布以七淨華  浴此無垢人 
        象馬五通馳  大乘以為車 調御以一心  遊於八正路 
        相具以嚴容  眾好飾其姿 慚愧之上服  深心為華鬘 
        富有七財寶  教授以滋息 如所說修行  迴向為大利 
        四禪為床座  從於淨命生 多聞增智慧  以為自覺音
        甘露法之食  解脫味為漿 淨心以澡浴  戒品為塗香 
        摧滅煩惱賊  勇健無能踰 降伏四種魔  勝幡建道場 
        雖知無起滅  示彼故有生 悉現諸國土  如日無不見

*   *   *

「智度菩薩母」:
「智」是般若,「度」是波羅蜜,故「智度」是「般若波羅蜜多」,是究竟涅槃的彼岸。所謂「般若是三世諸佛之母」,故「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道品善知識」:
「道品」指「三十七道品」。「道品善知識」是說三十七道品是善知識,能幫助行者「由是成正覺」。
(見〈佛國品第一〉之二「三十七道品」及有關「知識」條)

「四攝為伎女」:
「伎」「妓」「技」「忮」等字在古文中是通用的。「伎女」不等同現在的「妓女」,「伎」是指技藝,技能,古時是指歌舞的藝人。是如日本的所謂「藝伎」,是賣藝不賣身的。更不是「引諸好色者」的「婬女」。故說:「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
(「四攝」見〈佛國品第一〉之二「四攝法」)

「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
此指沐浴在佛法的薰習之中。「八解」是指「八解脫」。
「七淨華」亦稱「七華」,指戒淨、心淨、見淨、度疑淨、分別道淨、行斷知見淨、涅槃淨。
(見〈弟子品第三〉之「入八解脫」)

「象馬五通馳」:
在陸地上象最大力,馬跑得快。「五通」是五神通,僅說「五通」,因為菩薩入世度眾生,故不說「漏盡通」。

「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
「七財寶」亦稱「七寶」。佛經中常以七種寶物裝飾以示莊嚴珍貴,經論中所指「七寶」各有同異。
《法華經》指金、銀、瑠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無量壽經》指金、銀、瑠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阿彌陀經》指金、銀、瑠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等。《般若經》指金、銀、瑠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等。
這些只不過是佛陀針對當時眾生的貪慕心態而作的方便說,都屬虛幻。何況這些寶物至今大都已不算最珍貴。
「硨磲」是一種巨大的海洋蛤蜊,殼大而美麗。「瑠璃」即是琉璃,是用礦石燒成陶器上的釉彩。
在《彌勒下生經》中所載:「爾時法王出現,名曰儴佉,正法治化七寶成就,所渭七寶者,金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兵寶、守藏寶,是謂七寶,鎮此閻浮地內,不以刀仗自然靡伏。」此是轉輪聖王統治世界的七寶。
「相由心生」「萬法皆空」,所謂「七寶」畢竟是空。佛經中所舉一切寶物,都是方便法。
維摩詰大士所說「富有七財寶」,並非以上所舉物質的「七寶」,是指佛法之「寶」。故「教授以滋息」,教化眾生就是所生之「息」。「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

「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
「四種魔」亦稱「四魔」。指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子魔。除「天子魔」為他化自在天的「魔王」外,其他三魔皆為心魔。
降伏了四種魔,就高舉勝利的旗幟,建立佛法道場。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供養於十方  無量億如來 諸佛及己身  無有分別想 
        雖知諸佛國  及與眾生空 而常修淨土  教化於群生 
        諸有眾生類  形聲及威儀 無畏力菩薩  一時能盡現 
        覺知眾魔事  而示隨其行 以善方便智  隨意皆能現 
        或示老病死  成就諸群生 了知如幻化  通達無有礙 
        或現劫盡燒  天地皆洞然 眾人有常想  照令知無常 
        無數億眾生  俱來請菩薩 一時到其舍  化令向佛道 
        經書禁呪術  工巧諸伎藝 盡現行此事  饒益諸群生 
        世間眾道法  悉於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  而不墮邪見 
        或作日月天  梵王世界主 或時作地水  或復作風火 
        劫中有疾疫  現作諸藥草 若有服之者  除病消眾毒 
        劫中有飢饉  現身作飲食 先救彼飢渴  却以法語人 
        劫中有刀兵  為之起慈心 化彼諸眾生  令住無諍地 
        若有大戰陣  立之以等力 菩薩現威勢  降伏使和安 
        一切國土中  諸有地獄處 輒往到于彼  勉濟其苦惱 
        一切國土中  畜生相食噉 皆現生於彼  為之作利益 
        示受於五欲  亦復現行禪 令魔心憒亂  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蓮華  是可謂希有 在欲而行禪  希有亦如是 
        或現作婬女  引諸好色者 先以欲鉤牽  後令入佛道 
        或為邑中主  或作商人導 國師及大臣  以祐利眾生 
        諸有貧窮者  現作無盡藏 因以勸導之  令發菩提心 
        我心憍慢者  為現大力士 消伏諸貢高  令住無上道 
        其有恐懼眾  居前而慰安 先施以無畏  後令發道心 
        或現離婬欲  為五通仙人 開導諸群生  令住戒忍慈 
        見須供事者  現為作僮僕 既悅可其意  乃發以道心 
        隨彼之所須  得入於佛道 以善方便力  皆能給足之 
        如是道無量  所行無有涯 智慧無邊際  度脫無數眾 
        假令一切佛  於無量億劫 讚歎其功德  猶尚不能盡 
        誰聞如是法  不發菩提心 除彼不肖人  癡冥無智者

*   *   *

「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
「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
「劫盡燒」是劫末的災難,經中所舉「地水」「風火」「疾疫」「飢饉」「刀兵」等等,是在「住劫」末,「壞劫」之時所發生的「小三災」和「大三災」。
據〈俱舍論〉載:「從諸有情起虛誑語,諸惡業道後後轉增故,此洲人壽量漸減,乃至極十小三災現,此小三災中劫末起,三災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饑饉……刀兵災起極唯七日,疾疫災起七月七日,饑饉七年七月七日,度之便止。」以上是「小三災」。
「住劫」末「壞劫」起有「大三災」:「初火災興,由七日現,次水災起,由雨霖淫,後風災生,由風相擊,此三災力,壞器世間乃至極微,亦無餘在。」
《仁王經》載:「劫火洞然,大千俱壞。」火災之後是水災,據說水災時地下水輪水湧沸,天上大雨頃盆下,「二禪天」以下盡為水浸破壞。
此「劫盡燒」非「壞劫」到來,而是指菩薩所變現,目的是讓「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如下面所舉「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等等,都是菩薩所變現。目的是「令發菩提心」,「令住無上道」。
「或現劫盡燒」為「照令知無常」,「或示老病死」為「了知如幻化」等等。維摩詰此偈也說明了身為法身大士,而為何要來此「五濁惡世」協助釋迦世尊教化眾生。
(另見〈不思議品第六〉之「演七日以為一劫」)

「經書禁咒術,工巧諸伎藝」:
「經書禁咒術」是「經、書、禁、咒、術」,就是經卷、書籍、禁戒、咒語、術數,包括「工巧諸伎藝」,也就是西域內外學者,特別是佛教的學僧,都必須學習的所謂「五明」。
「五明」包括:一「聲明」,指語言文字等;二「工巧明」,指一切工藝歷算等;三「醫方明」,指醫術;四「因明」,指判定正邪真偽的論理學等;五「內明」,指自家所崇信的理論等。如婆羅門以「四吠陀」論,佛教以「三藏佛典」等。
菩薩為普度眾生而涉獵「經書禁咒術,工巧諸伎藝」,知己知彼,有助教化,「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
《維摩詰經》說過:「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反觀現代某些佛教門派,閉關自我欣賞,動不動就說為「傳達和實踐本山理念」,把略涉不同宗派的佛學觀點者拒之三門外。真可悲!

「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
對付「憍慢者」,為「消伏諸貢高」是要顯明王惡相,「為現大力士」以降伏的。

「五通仙人」: 
「五通」指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五種「神通」。
在佛陀未降生前的古印度,自行修禪定而得此五種超自然能力的行者,稱為「五通仙人」。他們雖有某些神通,也知過去未來,但他們未斷盡一切三界諸惑,故通常未能解脫生死,未能出離三界。第六種的「神通」稱為「漏盡通」。「仙人」而能解脫三界生死者,是緣覺,亦稱辟支佛。「五通仙人」是修梵行,故「離婬欲」。
(另見〈方便品第二〉之「遊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

       ── 行者 果燦  ──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