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1日 星期三

果燦讀《維摩經》〈菩薩行品第十一〉

12-果燦讀《維摩經》〈菩薩行品第十一〉

《維摩詰所說經》
 ──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

        〈菩薩行品第十一〉

 [經文]:

        是時。佛說法於菴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
        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維摩詰即以神力。持諸大眾并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遶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匝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坐。即皆受教。

*   *   *

「以何因緣有此瑞應」:
「瑞」指「瑞相」。「端相」原指佛菩薩圓滿莊嚴的形像,亦指光、華、香、聲等勝景。在此,是因為「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一切都變成莊嚴的金黃色,以顯吉祥。此是佛陀神力所現。

「稽首佛足,右遶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稽首佛足」亦稱「頭面禮佛」「頂禮」或「頂禮膜拜」。「頂」是「頂額」,頂禮是以額觸足,是最虔敬的儀式。通常以額觸地,翻雙掌是表示承尊者之足,是極尊貴的禮拜,亦有承法之意,稱為「頭面接足禮」。因為「頭面」是身體最尊貴之部份,「足」是最卑下之部份,以自己最尊貴頂對方最卑下,那是最最尊敬的禮節。(另見〈佛國品第一〉之二 「頭面禮足」)
「右繞」與通常所說的「萬字相-卍」有關。「卍」是 Shrivatsa「室利靺蹉」或 Shrivatsa laksana「室利靺蹉洛剎曩」,意為欣悅之相。此是古印度的一種吉祥符號,故是「相」而非「字」。此符號意為吉祥海雲,指佛陀胸臆前的吉祥德相。羅什玄奘諸師譯為「德」字,菩提流支等譯為「萬」字,皆取其吉祥義。史載,至武則天長壽二年(西693年)始定為「萬」字。「萬」字「卍」,是吉祥海雲相,是功德圓滿之義,其形是右旋「卍」,即是順時針方向。
大乘經說,「卍」是佛及第十地菩薩及轉輪聖王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如佛的毛、髮、眉等右旋,故亦稱為吉祥喜旋。小乘說是梵天家之吉相,梵天法以火為最大清淨,最大吉祥。「卍」為火炎上之形相。  
考印度鹿野苑現存阿育王時代佛教古塔之上,「卍」符號全為右旋。古佛像上的「卍」符號亦是右旋,故佛教的吉祥符號應是右旋無疑。此符號除古印度外,古波斯古希臘亦有類似符號。
前德國法西斯納粹黨亦用相似符號,但却是左旋「卐」,即是逆時針方向,說是象徵「爭取雅利安人勝利的鬥爭使命」云云。
「卍」和「卐」,形似而方向不同,很易引起外行誤會,必須留意。有人見個別「佛像」的「萬」字相是左旋,於是想當然認為左旋亦是佛的吉祥相。不知二千多年來造像無數,偶然有個別工匠無知造錯,豈可將錯就錯?
禮佛時,順時針方向,往右邊繞佛塔佛像,是表吉祥歸敬。浮屠佛塔是供奉安置舍利經卷和法物之處,故右繞三匝,表示對佛和佛法的恭敬朝拜。對有道的高僧大師「右繞三匝」,亦是非常恭敬的禮數。「稽首佛足,右繞七匝」,那就是更加恭敬。何曾見過哪一部經是說「左繞」的?
「在一面立」,是恭敬的站在一旁侍候之意。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眾坐已定。佛語舍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唯然。已見。於汝意云何。世尊。我覩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難言。此所從來。曰。是長者維摩詰從眾香國取佛餘飯於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難問維摩詰。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詰言。至此飯消。曰。此飯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于七日然後乃消。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

*   *   *

「我睹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止觀〉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仁王經》說:「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三論玄義〉說:「諸法實相,言亡慮絕。」〈大乘義章〉說:「斷一切語言道,滅一切心行,名為諸法實相。」〈中論〉〈觀法品〉:「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說:真如法性究竟之真理,是不可言說,不可思慮的。「不可思議」指此種事理微妙深奧,境界之高無法想像,無法用心思和語言文字去形容和感受。一句話:「實相」「真如」「法性」「佛」,是無言語可以談,非思慮所能及,無法可以形容的。故說「不可思議」。或說「諸法實相」非凡夫可知,非二乘所知,故言「不可思議」。
「非意所圖,非度所測」,指維摩詰大士的神通法力,是不可思議的,是不可想像和預測的。

「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
「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
「正位」在此指聲聞的果位,未見道者指入至初果位時,已見道者即指入更高果位時,或阿羅漢果時。已發菩提心的,到十地證了無生法忍時,或到一生補處等覺位時,「然後乃消」。
「一生補處」略稱「補處」。住世的佛入滅後,繼承前佛下生世上成佛而補其處的菩薩,稱「補處菩薩」。
通常是指彌勒菩薩,因為釋尊住世時,曾為彌勒授記,預言彌勒在兜率天天壽四千歲盡時,將下生人間在龍華樹下成佛。所以彌勒菩薩被稱為「補處菩薩」。因為補處菩薩是再隔一生就可成佛,或說尚有一分變易生死未了,故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從菩薩五十二階位來看,「補處」應指的是「等覺」階位。
在釋尊入滅後至彌勒下生成佛前這一段時間,無佛住世,稱為「無佛世界」,此期間是由地藏菩薩替佛教化眾生。「無佛住世」也並非世上無佛,只是佛不以「佛」的形象出現,世人也沒有能力認出「佛」來。
經論說兜率天一晝夜為人間四百年。兜率天四千年,一般經論說是人間五十七億六百萬年。其實宇宙間不同星系不同時空有不同「時間」,不能純以地球人間的時間來計算。中國神化傳說都有「山中一局棋,世上幾十年」的故事。兜率天的一年也未必是三百六十五天。世尊住世時距今才二千五百多年,到彌勒下生,可能己到地球的「壞劫」時,彌勒佛到時是為救度尚未出離三界的眾生來的。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臺觀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   *   *

「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聖嚴師父說:「所謂佛事是學佛之事,弘揚佛法之事,主要對象是人。課誦、聞法、講經、佈施、持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羅蜜,都是佛事。」就是做法事,弘法、修行、誦經、講經、齋會等等。
在此段經文,指「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就是以菩薩的功德,以佛所化現的化人等等來成就佛事。

「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三十二相」的「相」指身相,身體的形貌特徵。因為三十二相不限於佛,具此相者,在家為轉輪聖王,出家成無上覺,故總稱「三十二大人相」。據古印度傳說,當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有轉輪聖王出世,具有三十二種奇妙莊嚴身相。據說釋迦牟尼佛出世時就具有此三十二相,時有仙人為釋尊看相,說如果釋尊不出家,必成轉輪聖王。
據〈大智度論〉說,三十二身相是指佛陀身體形貌上的足安平相、垂手過膝相、身毛右旋相、身金色相等等三十二種莊嚴特徵。
《金剛經》說:「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也就是不可「以佛的形象或佛的語言」來「見」佛。
這個「見」有兩層意思:其一,是在佛陀住世時,是「覲見」當時的釋迦世尊如來。雖可見到當時佛陀的外在色身形相,但不等於見到如來的真如實相。其二,是在佛陀入滅之後,是「顯見」自心佛性。道理非常清楚,因為諸相非相,「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佛陀還一再強調:「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三十二相」是指佛陀身相的三十二種比較顯著的特點。「八十種好」是指佛陀身相的八十種不太顯著的特點。故亦稱「八十微妙種好」等。

「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
「寂寞無言無說」是「空解脫」。「無示無識」是「無相解脫」。「無作無為」是「無作解脫」。「空、無相、無作」是「三解脫門」。

「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佛佛一如,「諸佛如來功德平等」,各佛土表面的「不同」,不過皆是諸佛如來「為教化眾生故」而「示現」的。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性。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陀。
        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
        阿難白佛言。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難。汝等捨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詰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

*   *   *

「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也,其無礙慧無若干也」:
每一尊佛雖各有一方佛土,但虛空常寂光是無形的。佛的化身無數,但佛無礙的智慧是平等無二的。
佛舉「諸佛色身、威相、種性、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等等等等,說明「悉皆同等」,皆「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陀」。

「三藐三佛陀、多陀阿伽度、佛陀」:
「佛陀」(Buddha) 在梵文便是「大覺」,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指發菩提心,依般若波羅蜜多修六度萬行,經三大阿僧祗劫,功德圓滿,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覺者。或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覺知諸法實相的覺者。
「多陀阿伽度」(Tathā-āgata) 漢譯「如來」,是佛的十大尊號之一。而Tathā-gata 漢譯「如去」。佛原本一直都在,隨時隨處都在,從宇宙萬法來說,是徧一切處,從未離開過,無所謂來或去。從個人來說,佛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從未離開過,無所謂來或去。你原本就是佛,佛與凡人僅是已悟與未悟的區別。就如諸法實相也即是空相,空相是如如不動,是寂滅相,無所謂來去。
故《金剛經》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又說:「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三藐三佛陀」(samyak sambudha) 指正徧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Anuttara samyak sambudha),也就是「佛陀」。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yak sambudhi) 指無上正等正覺,佛陀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淨土論註〉說:「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徧,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徧道。」「阿耨多羅」為「無上」,「三藐三菩提」為「正徧智」或「正徧覺」,覺知諸法一切智,圓滿而無所不包含。
「菩提」(Budhi) 是覺智、覺悟,斷絕煩惱成就涅槃的智慧,也就是佛道。「菩提心」(Budhi citta) 指無上道心,佛心,成就佛果之智慧心。故「正徧智」「正徧覺」「正等覺」「正等正覺」「無上智慧」「無上菩提」等等,同體異名,漢譯梵音都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菩薩和聲聞緣覺所證之果皆是「菩提」。但佛的菩提是無上究竟的,稱為「無上菩提」,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玄應音義〉說:「三耶三佛,大品經作三藐三菩陀,此云正徧知也。」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稱「三藐三菩陀」或「三耶三佛」等。
故說:「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陀。」這些都是佛的十大尊號之一。
再強調,漢譯佛典中某些專用名詞,使用漢語的數字,如「一闡提」(Ecchantika)的「一」,以及「三昧」(Samādhi)、「三藐三菩提」(samyak sambudhi)等等的「三」,都不是數詞,而是原梵文的直接音譯。又例如民間有誤把《心經》稱為「多心經」的,那是不明「波羅蜜多」的「多」,是從梵音pāramitā最後一個音節tā,直接音譯過來的緣故,「多」並非指「數」多。

「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
因為佛說了「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使「阿難」感到自己枉被稱為「智慧第一」,佛就告誡他,「勿起退意」,因為阿難是「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而「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捨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
        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惓。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志常安住方便迴向。求法不懈說法無悋。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墮煩惱者令發正念。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不著己樂慶於彼樂。在諸禪定如地獄想。於生死中如園觀想。見來求者為善師想。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見毀戒人起救護想。諸波羅蜜為父母想。道品之法為眷屬想。發行善根無有齊限。
        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行無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惡淨身口意。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行。於世間法少欲知足。於出世間求之無厭。而不捨世間法不壞威儀法而能隨俗。起神通慧引導眾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善別諸根斷眾生疑。以樂說辯演法無礙。淨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無量開梵天道。勸請說法隨喜讚善。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滅。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
        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授藥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諸正士菩薩以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并諸菩薩已。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   *   *

「諸佛方便不可思議」:
香積國諸菩薩沒見過如此「娑婆」世界,見釋迦如來為度此頑劣眾生而下生此世,以不可思議「方便法」度眾生,非常欽佩。臨走說:「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歎未曾有」。

「有盡無盡解脫法門」:
「有盡無盡」的法門,就是「有為法無為法」。
「為」就是行為,「有為」就是有所作為,有所造作。一切因緣和合所造作的,生住異滅變化的現象,是「有為法」(Samskrtadharma),世間法。〈俱舍論光記〉說:「因緣造作名為,色心等法,從因緣生,有彼為故,名曰有為。」有為法可分色法心法和非色非心法。
「色法」是指物質的,包括色身的六根,和所對的六塵等,一切「地水火風」四大所成的物質現象。「心法」是指一切意識的心裡的活動。「非色非心法」是指既非四大所成(非色),也非與心相應(非心)之法。
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都是無常,是虛幻,是空,如雨後彩虹,如海市蜃樓。故《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總之,一切因緣生滅之法皆是「有為法」,世間法。
相反,無因緣和合,無生滅變化,超脫生死,進入常住不變涅槃寂靜,是「無為法」(Asamskrtadharma),出世間法。一切因緣生滅之法,皆是假有,是假生假滅。故此無為即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涅槃寂靜、實相、真如、法性、法界等等,異名同義。故離一切因緣造作之法稱「無為法」。
「涅槃」為聖者之安宅,故稱「無為舍」,也就是淨土門所稱「極樂」。
〈大乘大義章〉說:聖人不起有漏業受分段報,故聖人所有生死稱「無為生死」。也就是說,凡夫的分段生死稱「有為生死」,菩薩的變易生死稱「無為生死」。〈勝鬘寶窟〉說:「分段名曰有為,變易名曰無為,分段之因名為有漏,變易因名為無漏,分段果名有為,變易果為無為,對界內有漏,語界外為無漏,然實是有漏,對界內有為,名界外無為,然實是有為。」
佛陀說:「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有生滅變化的是有為法。不生不滅的是無為法。有盡是有為,無盡是無為。

「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不盡有為」就是「如菩薩者」,「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惓。」「不住無為」就是「如菩薩者」,「修學空,不以空為證。」等等。
佛陀所舉諸法,從字面上好像不難理解,但每一法,要做到並非易事。就「不盡有為」一句「不輕未學,敬學如佛」,又有幾人做到?「見來求者,為善師想」,又談何容易?更勿說「不住無為」之法。總之「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

「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
「陰」同「蘊」。「出陰界入」就是指出入於五蘊、十八界、十二入。
「色、受、想、行、識」為「五蘊」。「十二入」又稱「十二處」(Dvādeshāyatana),是指「十八界」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因為原梵文的 Āyatana 意為「入」,指「六根」與「六境」相互涉入,故舊稱為「十二入」。生理的內「六根」為「內入」,外界的「六境」又稱「六塵」,為「外入」。「五蘊」「十八界」「十二入」,經論稱為「陰、界、入」,總稱「三科」。

「於世間法,少欲知足;於出世間,而不捨世法」:
這指「菩薩不住無為」,為度眾生住世間,不受世間法熏染,「少欲知足」,但「轉識成智」出世間,卻「不捨世法」,自度度人行菩薩道。

「淨十善道,受天人福」:
修行實踐清淨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十善道」,可受得人天之福報。

        ── 行者 果燦  ──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