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 星期六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解行並重,活出佛法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解行並重,活出佛法
── 聖嚴法師著 ──

        〈第九天:上午〉
        解行並重,活出佛法
  
  一、參話頭如爬玻璃山
  
  參「什麼是無?」結果沒有這樣東西,是空。真是奇怪,既然是無、是空,那還要參,這不是很好玩嗎?
  
  因為眾生愚癡,不知道什麼是無、什麼叫做空,所以自古以來,善知識們就用一樣東西,讓人去發現什麼叫做無。我常常比喻為賽狗場的狗追電動兔子:狗跑得快,兔子跑得更快;跑到目的地時,兔子不見了,而狗也已經到達目的地。但是,必須先讓狗練得會跑,否則狗不知道要跑,也不知道要跑多快。
  
  另外,用話頭、參話頭也好像在爬玻璃山:山是玻璃做的,不但非常光滑,而且塗了很多油,每次爬的時候,爬不到兩步一定會掉下來,因為這座玻璃山又滑又沒有著力點或使力處,明明知道很難爬,甚至爬不上去,但就是要你爬上去。
  
  在什麼時候爬呢?在夢裡爬玻璃山,而你也相信爬到玻璃山頂時,一定有世界上最好、最珍貴、最重要的一顆寶珠在上面。這顆寶珠比阿拉丁神燈更有用,得到它之後,就能要什麼有什麼、想到哪裡就到哪裡。
  
  有人說:「我去過,我現在就已經有了這顆寶珠,但是只能自己用,沒辦法給別人用。」想要得到那顆寶珠,必須親自去爬玻璃山,而且要不顧一切地、全部身心投入地爬。無論如何,不管爬得上或爬不上,一定要不斷地爬,一次一次的掉下來,一次一次的再爬。
  
  到最後,突然間這座玻璃山不見了、寶珠消失了,想求得寶珠的心也沒有了,那麼,到底得到了什麼呢?得到了寶珠的所有功能,而這個時候夢也醒了,也就是開悟、見到佛性了。佛性是空性、是無,是大慈悲、大智慧的功能。
  
  二、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空,見空即見佛
  
  為什麼將「空」稱為「佛性」?在《中阿含經》裡,有一篇用象的足跡做為譬喻的經文,叫做〈象跡喻經〉,其中說到︰「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到了《佛說大乘稻芉經》則說:「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而《佛性論》說:「空是佛性。」《中觀論》也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將以上經論所說的整理之後,演化如下:「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空;見空,即見佛。」
  
  其中,「若見緣起,便見法」,所見的法是指緣起法,實際上等於是見到了佛。空是空性,而空性是佛性,所謂「見空」,也是指見到佛。因此,我們說「見性」,見的是緣起法,其本身是空。
  
  禪宗的祖師沒有這麼說,因為恐怕引生誤解:「既然空了,那還有什麼好修行的?」實際上,當我們強調佛性就是空性的時候,大家才會相信每個眾生都有佛性,因為誰沒有空性?這在一切無情眾生中是「法性」,在有情眾生中則是「佛性」——有成佛的可能性、有見空性的可能性。
  
  問題是,佛發現了緣起,發現了一切法、一切現象都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所以成了佛,而佛將這些真理告訴我們之後,大家都聽到了、聽懂了,也願意接受了,但是我們的煩惱還是在,並沒有因此減少。
  
  有很多學者專家研究佛教,專門研究佛性,或是某經、某論,他們可能懂得很多,但是煩惱可能也還是很多。因為他們雖然研究得多、知道得多,但分別心也多了,執著也相對地增加,所以變得非常在乎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若是不贊同他人的意見時,很可能就會將對方當成了敵人。
  
  三、將佛法與生命結合
  
  以如此的態度研究佛學,跟自己的生命是完全沒有關係的,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沒有真正經過禪法的修行、沒有實踐的工夫,而僅僅是從佛法名相上、思想上知道,卻沒有真正的體驗,所以煩惱還是很重。當然,也有研究佛教的學者,知道有這種狀況或問題,所以他們會修行。在日本和美國,我都遇到過這種行解並重的學者,既懂得佛法的道理,也確實地修行和實踐,如此才能真正將佛法與自己的生活、生命相結合。
  
  前面所講解的佛性、緣起和空性,這些都是義理、道理,但是一定要加上實踐。所以,你們在這裡參話頭就是在實踐,看起來好像很無聊,但卻是非常有用的。就好比賽狗場的狗,如果不經訓練,牠跑得沒這麼快,所以需要很用心、很耐心地不斷訓練,狗才能夠得到冠軍;如果狗老是吃得肥肥胖胖的,那牠就只能讓你抱在手上,沒有辦法跑得飛快。
  
  既然已經說穿了,佛性就是空、就是無,為什麼我們還要問、還要參?這在佛經裡有一個比喻:如果聽懂了名相、聽懂了道理,自己也會說,卻不去實踐、不去體會,就像是「說食數寶」。
  
  「說食」的意思,是將餐館裡所有的菜單、食譜都背得滾瓜爛熟,每道菜的名稱、配料、味道、營養成分,乃至烹調方式等,都記得清清楚楚,研究得透透徹徹,也能講得頭頭是道,但是自己卻沒有吃過。「數寶」則是替別人數財寶,即使你數過了珍珠、鑽石、紅寶石……等,但這些財寶都是別人的,所以數完以後,最後都不是你的,一件也不能帶走。反之,如果去實踐的話,你必須真正地品嘗每一道菜,好好地消化它,將它變成是你的營養,這道菜對你而言,才是有用的。
  
  四、一門深入,修行實踐
  
  在實踐時,必須要一門深入。《楞嚴經》中有二十五位菩薩和阿羅漢,每一位有一種專修的法門,對他們而言,每一種法門都是最好的法門。他們在因地,也就是開始發心修行的時候,老師最初所教的方法,他們就一直用下去,而且用得滿得力的。要用多久呢?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世、兩世,而是幾大劫的時間。最後,一門通,其他的也都通了,這就叫做「圓通」,亦即進入一門圓通的時候,對於其他的二十四門都是相通的。
  
  在「老鼠啃棺材」的例子中,老鼠比我們還聰明、有智慧。我們可能今天啃一啃這個地方,明天換另外的地方再啃,後天又到其他地方啃,如果這樣的話,就算啃到死也不可能啃穿它。但是老鼠認定了一個地方,會每天都啃同一處,就是啃!結果連棺材都可以啃穿。如果二十五門,我們每天都去摸門,今天摸摸這個門沒有開,明天再敲敲那個門也沒有開,後天又去敲其他的門,老是輪流地敲這二十五門,結果連一門也進不去,那真是很可憐。
  
  用定一個話頭就是一個,千萬不要認為:「怎麼還沒有開悟啊,那我再換一個吧!」你的本參話頭就是你現在用的這個話頭,一輩子都要用它,甚至下輩子再來,你還是要發願用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