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 星期六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念念時中,不住一切法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念念時中,不住一切法
── 聖嚴法師著 ──

        〈第八天:晚上〉
        《六祖壇經》:念念時中,不住一切法
  
  一、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我們只剩下了兩個整天了,(普賢菩薩警眾偈)中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如果能將這四句話牢牢地貼在心上,你會非常珍惜自己的時間。
  
  中國人有一句諺語:「不見棺材不掉眼淚。」眾生很愚癡,一直要到快進棺材之前,才知道時間不多了,才會覺得:「很可惜,我這一輩子要做的事情,怎麼還沒有做?要完成的心願,都還沒有完成。真是遺憾!如果曉得這麼快便要死了,我老早就好好用功、好好努力了。」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三十年前,我去探望一位快要往生的老法師時,他說他對我感到很抱歉:「聖嚴,我真覺得對不起你,當你閉關修行,以及去日本求學的時候,我一點都沒有幫助你。雖然那時我是有餘力的,但是總覺得不知道這個年輕人將來真的有用嗎?所以沒有真正地去幫助你。」結果,他看到我從日本留學回來,在大學裡教書,並且開始帶禪修了,這時他覺得很抱歉、很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幫助我?
  
  他接下來又講:「如果我現在不死的話,我會好好地幫助你弘揚佛法。」結果,沒過幾天他就往生了。雖然這位老法師當初不看好我,心中猶豫是不是值得栽培我,至少,他最後還是想要幫助我,而他的祝福我還是收到了,所以我很感恩他。
  
  人的一生之中,想做、當做的,若沒有馬上做,機會一失去便沒有了,後悔莫及,所以,你現在能做的馬上做,現在能有修行的時間,要馬上精進修行。
  
  我相信有很多人到臨死的時候,都會有很多的遺憾:「當時我如果是那樣子的話,該有多好!」因此,在參禪、修行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你的每一個機會、每一點時間,來成長你自己,讓修行更深入,讓善根更深厚,這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雖然我們說有來生,這一生修不成下一生再來,但是來生不一定還是人。並不是任何一類眾生都可以修行的,眾生之中,只有人可以修行,所以佛說人身是修道的工具,叫做「道器」,而其他的眾生則是「非器」,不是修行的工具。因此,現在我們擁有這個人的身體,要好好的珍惜,以做為修道的工具。
  
  那麼,修行是不是一定要出家?不一定,這要看個人的根器和意願,如果能夠出家當然很好,釋迦牟尼佛是出家的,他的大弟子們也都是出家的,但是佛弟子之中,還是有很多很有名的在家居士。
  
  另外,《華嚴經.入法界品》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大家或許認為善財童子是個小孩子,其實他是青年人,因為還沒有結婚,所以稱「童子」。善財童子所參學的五十三位大善知識,都是菩薩,有著各種各樣的身分:其中只有六位出家人,五位比丘、一位比丘尼;而在家人之中,有十九位是女性,其他的是男性。這表示在大乘佛法中,居士是一樣可以成就的,端視你以什麼心態來做在家人。
  
  若以染污的、貪戀世俗的心態來做在家人,那只是普通的在家凡夫;如果是以參與世間的心,雖然擁有妻兒、子女、財產、事業,但是幫助相關的人,使他們也能學佛、成就菩提道的話,這即是接引眾生的方便門,是修行佛法的在家菩薩。譬如很多人來聽我說法,但都不是我去找來的,而是居士們一個帶一個來的。所以,不一定非得出家不可,但是能夠出家也很好。
  
  二、念念不住,連一念都不要住
  
  《六祖壇經》說:「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繫縛。於一切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無住」的意思,是念念不住,也就是念念對一切現象、一切法不起執著。所謂「法」,包括世間的法及出世間的法:世間的法是世俗的人事和想法、觀念,出世間的法則是解脫,但若是認為有「解脫」這樣東西可以追求,或者是執著有解脫可得,這也叫做「住」。
  
  無住,是對於世間的、出世間的任何一法不執著、不把它們掛在心上,因為已經是無心了。若還有東西住在你的心中,或是你的念頭住於一法,讓你的心牽掛著,你就變成有心而不是無心。所以,我們要練習著對世間法不執著,對出世間法、解脫法也不執著,如果有一念執著,等於是念念執著。因為一念有妄念、妄想,就是自我還在,不是無心。自我還在的時候,任何一念都是有住,唯有當自我中心轉成無心的時候,才是念念不住。
  
  只要一念住,就等於念念住,這可以比喻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因為這一顆老鼠屎讓這一鍋粥都污染了,全都不能吃了,你不會認為:「只有一顆老鼠屎而已,有什麼關係!」另外,如果我們這個地方,有一個人得了SARS,你也不可能說:「反正只有一個人得了SARS,我們不會有問題。」再譬如,一個橘子裡有一瓣爛了,整個橘子都會爛,都不能吃。
  
  因此,「不要認為一個念頭而已,有什麼關係,你那麼在乎,真是執著。」這是我的師父東初老人對我說的話,也是和我們的修行有關——念念不住,連一念都不要住。
  
  三、活用方法,不死在方法上
  
  可是我們修行還要不要修?方法還要不要用?話頭還要不要參?當然要,只是你在修行的時候,仍然要練習念念不住。但是,我的師父又跟我說:「聖嚴,你的頭腦裡不能有錢,但是銀行存的錢要多多益善。」我原本聽不懂,心想:「頭腦裡沒有錢,而銀行裡怎麼會有錢?」後來,我見到一位老居士,他一生非常會賺錢,做任何事都賺錢,而他一賺了錢馬上布施、馬上做功德。如果他不布施的話,一定是個大富翁。這位老居士就是頭腦裡沒有錢,也沒有想要儲蓄很多錢,而是把他的錢通通儲存到功德銀行裡去了。
  
  禪中心有一個女眾義工,也是頭腦裡沒有錢,但是她拚命去賺錢,每當我們義賣的時候,貴的東西都被她買去,可是買了以後又送回給我們。我就問她:「你的錢從哪兒來的?」她說:「我去打工。」我又問:「那你自己夠不夠用?有沒有錢儲蓄?」她說:「我可以去打工。」我再問:「你的錢全部捐到我們禪中心裡,那你怎麼生活?」她還是說:「我再去打工啊!」
  
  她沒有錢的觀念,打工是她賺錢的方法,雖然收入不是很多,但是一有收入就捐給我們。我替她擔心,勸告她:「你如果不存一點錢,老了怎麼辦?」她仍然說:「師父說,人的福報是帶著走的,所以我現在還是先種福。」
  
  這是指我們用方法的時候,一定要用得非常好,但是不要執著、不要在乎用得好不好、有沒有進步,因為這只是工具,但還是要用。譬如,頭腦在身體之上,你說:「反正頭腦裡沒有身體,乾脆不要吃飯、不要睡覺、不要洗澡,什麼都不要了。」這不就死了嗎?所以,身體還是要用,但是不要執著它,這即是「無住生心」,也是《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沒有開悟以前要練習,開悟以後則是實證。
  
  你們用方法的時候,頭腦不要死在方法上,禪宗有句話說:「不要死在句下!」句是指文字語言,意思是說,參禪的人若是被文字、語言的觀念所影響,而盯著或是執著文字、語言、觀念,那就不可能開悟了。用方法時,不要轉第二念,不要想像:「什麼是無?大概是真如;什麼是無?大概是佛性;什麼是無?大概是本性;到底什麼是無?佛學名相有很多,我再想想看,還有哪些……」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怎麼能開悟呢?全部的時間都被你浪費掉了。因此,不要執著名相,也不要想像這個「無」是什麼東西,你一想像,就變成住於那個「無」了。
  
  你只管用方法,用方法問,因為不知道,所以要繼續不斷地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