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金剛經》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5-果燦讀《金剛經》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姚秦-鳩摩羅什 譯 ──  
*   *   *   *   *   *   *[經文]: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   *   *   *   *   *   *
        慧眼

        「慧眼」是「五眼」之一。我們凡人的眼,遇障礙就不能見,遇昏暗就不清楚,稱為「肉眼」。我們常見某些佛菩薩像或民間神話故事中,如二郎神等神像,在其眉心對上有第三眼。其實這只是一種象徵,並非真的長出第三眼,而是指有比肉眼能力更强的一種「心眼」。是凡夫或天人鬼神所修得或報得的,一種比天眼通還要強的特殊功能,稱為「天眼」。
        〈智度論〉說:「天眼所見,自地及地下六道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麤若細,諸色莫不能照。」(「麤」通「粗」,音同)是能見肉眼所不能見,三界過去現在未來各種事物的一種功能。「天眼」的能力越強,所「見」的事物越多,越久遠越精細。凡人可憑修行而得「天眼」,天人及鬼神因無肉身束縛和障礙,所以可報得更深之「天眼通」,境界越高功能越強。但阿羅漢己離人我執,離五蘊出三界,故所得稱為「慧眼」。初地以上菩薩己離法我執,得見萬法本性,所得稱「法眼」。而佛具圓滿究竟無礙的智慧,所得稱「佛眼」。以上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五種,統稱「五眼」。須菩提是大阿羅漢,故說有「慧眼」。

*   *   *   *   *   *   *
        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

        當年六祖惠能就是「得聞是經」,聞《金剛經》而「信心清淨,即生實相」,開悟見佛性的。
        「實」就是非虛妄,「實相」指諸法常住不變的真實相狀,一切存在現象的確實情態。因萬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唯此獨實,故稱「實相」。又稱真如、法性、法界、涅槃、如來藏等等。
        〈大乘玄論〉說:「大聖隨緣善巧,於諸經中說名不同,故於涅槃經中名為佛性,則於華嚴名為法界,勝鬘中名為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楞伽名為八識,首楞嚴經名首楞嚴三昧,法華名為一道(或實相),一乘大品名為般若、法性,維摩名為無位、實際,如是等名,皆是佛性之異名也。」異名同體。也是指佛的本來面目,或佛真實無二之理,又稱一實相,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
        〈大智度論〉說:「諸法實相即是佛。」〈大乘大義章〉說:「斷一切語言道,滅一切心行,名為諸法實相。」〈頓悟入道要門論〉說:「法性空,即一切處無心是,若得一切是無心時,即無一相可得,何以故,為自性空故,無一相可得,無一相可得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是如來妙色身相也。」〈三論玄義〉說:「諸法實相,言亡慮絕。」言語亡思慮絕,謂「實相」,是無言語可以描述,非思慮所能及,也就是「不可思議」的真如、法性、佛。 

*   *   *   *   *   *   *
        不足為難

         雖然須菩提得親聞釋尊講《金剛經》,很受感動,但起碼他有緣親聞,可以即時請教,所以說「不足為難」,還不算太困難,還易於理解。但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末法時代」的人,能「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因為此人必「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人」希有,「甚深」《金剛經》亦希有。
        釋尊肯定了須菩提的說法,「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此處的「如是如是!」是肯定,指須菩提所說是「對的!對的!」 

*   *   *   *   *   *   *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金剛經》強調破執掃相,破執掃相即可顯現自心佛性,即成佛,故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的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   *   *   *   *   *   *
        忍辱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是菩蕯道的「六波羅蜜」之一。
        「波羅蜜」是「波羅蜜多」(Pāramitā) 的略稱,是度、出離、超越、解脫,到彼岸之義。就是由生死迷界的此岸到達究竟涅槃,解脫的彼岸。《壇經》說:「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大智度論〉說:「波羅,秦言彼岸,蜜,秦言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
        「六波羅蜜」(Satpāramitā) 是指「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波羅蜜」。因能助人度生死海,故亦稱「六度」。「度」通「渡」,「六度」包含了一切「波羅蜜」的法門,故稱「萬行」,是修行菩薩道之法門。 
        一,「佈施波羅蜜」(Dāna pāramitā),Dāna漢譯為「檀那」,意為「佈施」,指以福利施與他人。一般包括以佛法度人稱為「法施」,以財物施人濟貧等稱為「財施」,消除眾生恐怖稱為「無畏施」。聖嚴師父說:「佈施如挖井」,挖得愈深,水出得愈多。(禪的世界P232)但師父也說:佈施是要有智慧的,愚蠢的不問青紅皂白,不辨真假的佈施錢財是好心做壞事。 
        二,「持戒波羅蜜」(Shila pāramitā),Shila漢譯為「屍羅」,意為「戒」。廣義而言,防止和斷絕身語意一切為惡的行為及思想,稱為「戒」,具體而言是「防非止惡」。「持戒」就是防禁身心之過,是受持佛所制的戒規而不觸犯。「戒」不僅能止惡,而且可以向善,故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身語意三業似火,持戒可以使心無熱惱而得清靜,故「戒」又稱為「清涼」。聖嚴師父說:「戒的功能是在斷絕生死道中的業緣業因。……所以戒律的制定,不是佛陀對於弟子們的一種束縛,實是佛子的解脫道,也是僧團的防腐劑。」(戒律學綱要P22)
        三,「忍辱波羅蜜」(Ksānti pāramitā),Ksānti漢譯為「羼提」,意為「忍」。「忍」有多義,主要指忍耐、忍受、安忍、安住。「忍耐」是對反面的逆境而言,能對一切違逆之境、毀譽得失等等而不起瞋心,包括忍受一切有情之打擊,和非情之寒熱渴飢等。「六度」的「忍辱」,並非毫無智慧的忍氣吞聲,例如對大自然的災害,當然要設法避免和控制,盡量減少傷害和損失。業報要接受,但有病當然要醫,也可通過行善佈施放生等福德來轉變和減輕。釋尊住世時,比丘有病釋尊也叫他們去求醫。有病不就醫以求所謂「圓滿」,不僅是邪見,而且形同自殺,是犯了殺身大戒。對於猛獸和瘋狂惡徒的侵犯,要以慈悲心來制止,這不僅可以避免了自己和親人受到傷害,也是救助了對方免於再造惡業,如此等同慈悲救生。所以,「持戒」和「忍辱」是要有「智慧」的,別人打你左臉,沒有必要再把右臉伸過去,忍辱是有一定原則的,否則就成了「執著」,執著於忍辱就相當於「苦行」,並不如法,那就成了「戒禁取見」而不是「忍辱波羅蜜」了。「安忍」是對正面的順境而言,不論是初發菩提心,還是已修行到何種階位,能「安住」於佛理,而不為任何誘惑動心就是「安忍」。
        論典對「忍」有多種解釋。《維摩經》〈方便品〉指「以忍調行攝諸恚怒」,就是以忍心調伏瞋恚。〈大乘義章〉所指「慧心安法」,以般若心安住於佛法,是安住於法的信心毫不動搖。「忍」又分「生忍」和「法忍」。能安忍於一切順逆之境而不喜不瞋,稱為「生忍」,就是「眾生忍」。「生」,指的是眾生,也就是能「安忍」的那個人。「法忍」亦稱「無生忍」、「無生法忍」,指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於諸法實相中信心堅定而不動搖。七地以上菩薩,已證得無生法忍,已斷除一切煩惱業障,不再退轉,稱為法身菩薩或無生菩薩,也就是「無生法忍菩薩」。因其清淨之身已非色身,故稱為「妙行法性生身」。〈大智度論〉說:「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又說:「菩薩住無生忍法,得諸法實相。」

         []:「戒禁取見」(Shila vrata parāmarsha),「戒禁」指戒律和禁制。「戒禁取見」指執取和受持各種邪法邪戒,如各種苦行和邪教儀式,並以邪為正。如持各種苦行,持牛狗等畜牲邪行,並以為乃解脫之道而修習之,稱為「戒禁取見」或「戒盜見」。(另見名相之「五見」)

        四,「精進波羅蜜」(Virya pāramitā),Virya漢譯為「毘梨耶」,意為「精進」。指不懈怠、勤奮、努力、修習不懈。
        五,「禪定波羅蜜」(Dhyāna pāramitā),Dhyāna漢譯為「禪那」,意為「定」。指心注一境而不邪亂,意為「靜慮」。
        「定」可摒除雜念,明心見性,通常包括和外道共通的四禪八定,加上阿羅漢修證的滅受想定,共九個階次。修完無漏的解脫慧,才能出三界生死。四祖道信說:「內外空淨,即心性寂滅。」聖嚴師父解釋:「不但環境空,身空,雜念空,連統一的一念心也要空。」(禪的世界P25)〈頓悟入道要門論〉載:「問,雲何為禪,雲何為定,答,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本性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八風者,刑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名八風,若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禪宗的「禪」,是在行住坐臥等日常生活中。
        六,「智慧波羅蜜」(Prajnā pāramitā),Prajnā漢譯為「般若」,意為「智慧」。佛經所提「智慧」,不是指凡人的學識聰慧,而是指佛的知見,真如實相。「智慧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慧」能顯發本性,斷除煩惱妄惑,去惑證理,見佛實相。「慧」可分為有漏和無漏兩類,有漏慧是有我的,到小乘初果,大乘初地才顯一分無漏慧,至到小乘四果,大乘八地以上,才能出現純無漏慧,到此階位才徹底解脫,這個過程是「漸修法門」。(另見「十二畫」之「智慧」)

*   *   *   *   *   *   *
        歌利王—忍辱仙人

        「歌利王」是傳說中古印度波羅奈國一代暴虐無道的國王。《本生經》說:世尊過去世在山中修「忍辱」行時,一日遇歌利王遊獵,隨行的宮女見到「忍辱仙人」,就圍著問法。歌利王知道後起瞋心,怪罪宮女,有意為難世尊,說既然修忍辱道,應能忍受痛苦,命下屬截割世尊的身子。世尊受截割而不起瞋恨,歌利王因此拜服,並皈依了世尊。「忍辱仙人」就是指佛陀於過去五百世修「忍辱」行之時。
        「仙」梵文是「哩始」,意為「長生不老」。經論中所稱的「仙人」,在佛教之前的古印度早已存在,通常是指古印度修梵行的「梵志」而有成就者。因為據傳「仙人」是「長生不老」的,故阿羅漢、菩薩、佛,亦可稱為「仙人」。究其果位,最高相當於佛教所稱的「緣覺」,也就是「獨覺」「辟支佛」。中國道教修「長生不老」術,成道者亦稱「神仙」。

*   *   *   *   *   *   *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前面的「住」是「執著」,後面的「住」是「安住」。若心執著於相,執著於六塵,就稱為「非住」。因為「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了成佛的菩提心還「執著」於六塵,不能「安住」於菩提心,就無法利益一切眾生,無法成佛。菩蕯道是必須自度度人,福慧雙修的。

*   *   *   *   *   *   *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既然「萬法皆空」,如來也是空,那麼又為什麼又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這是兩回事。眾生,包括佛菩薩也是空,萬法皆空,但佛法的義理卻是千真萬確的,故說「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萬法是因緣所生,故「無虛」,諸法空相,所以「無實」,故說「無實無虛」。如來所說教法,是「千真萬確」的,「無實無虛」的,故說是「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   *   *   *   *   *   *
        如人入闇,即無所見

        佛說:「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此「法」指心外一切現象,一切存在。因為「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住」就是執著。因為「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就是有我的,有所求的,故是「即無所見」的。「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就是無我的,不求回報的,故是「日光明照」的。《金剛經》中處處提到破執掃相,無住生心。

*   *   *   *   *   *   *
        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整部《金剛經》,釋尊一再強調此經的功德以及「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一法等於一切法,能「受持讀誦」及「為他人說」《金剛經》等等佛經,「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   *   *   *   *   *   *
        恆河沙等身布施

        「布施」見前面「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之「布施」。
        「恆河沙」就是「恆河沙數」,恆河的沙是無法計算的多,而「恆河沙數恆河沙」,恆河的沙已無數,恆河沙數那麼多的恆河裡的沙,那就更加無法計算的多了。
        佛經中還有形容無法計算的,非常非常巨大數量的單位叫「阿增衹」(Asankhya),漢譯為「無央數」,無法計算的數目,無窮無盡。「阿僧祇劫」就是無數劫。另一古印度的數量單位為「那由多」(Nayuta)或「那庾多」(Niyuta)等等,其確實數目在經論中眾說不一,有說指億或千億,或指百萬,總之是指非常非常多。

*   *   *   *   *   *   *
        無量百千萬億劫

        「劫」是「劫簸」(Kalpa)之略,指從天地的形成到毀滅的非常長遠的時間。〈祖庭事苑〉說:「日月歲數謂之時,成住壞空謂之劫。」「劫」本為古印度用於指無法計算的極長時間單位,為佛教所引用,但並非無量無央。佛教所指的「劫」,是有窮盡的。經論雖各有說法,一般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分。
        佛教把宇宙中各雲河星系各「世界」從形成至毀滅,分為「成、住、壞、空」四個時段,配合從人壽十歲起,每百年增壽一歲,一直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稱為「增劫」。然後又從人壽八萬四千歲起,每百年減壽一歲,一直減至人壽十歲,稱為「減劫」。〈俱舍論〉說:每一增劫或每一減劫各為「一小劫」,合一增一減為「一中劫」,「成、住、壞、空」每一時期為二十中劫,故四個時期共八十中劫,稱為「一大劫」。
        〈大智度論〉說: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成、住、壞、空每一時期為一中劫,故四個時期共八十小劫為四個中劫,合共為「一大劫」。故歸納〈俱舍論〉和〈智度論〉之說:每一大劫共有八十小劫,分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每一階段二十小劫。
        其實宇宙間不同星系不同星體,有不同的時間單位,古有「山中一局棋,世上幾十年」之說。不同時空的其他星球的一年,並不一定等如地球的三百六十五天。「劫」只是佛經中用來比喻非常長遠的一個時間單位,就好像用「那由他」或「恆河沙數」來比喻非常巨大的數目一樣。至於如何計算「增歲」和「減歲」,無法考據。但經論說:「當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有轉輪聖王出世,具有三十二種奇妙莊嚴身相。又說:釋迦牟尼佛出世時,就具有此三十二相,時有「仙人」為釋尊看相,說如果釋尊不出家,必成轉輪聖王。也就是說,在釋迦世尊出世當時,應該是「人壽八萬四千歲時」。而二千五百年前,古印度世人的「壽命」也不過百歲左右,故此,「八萬四千歲」的應該不是指我們地球「世人」的壽命,經論中唯有「天人」才有此壽,這「增歲」和「減歲」之說,可能只是一種計算方法。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大劫中,每一大劫各有一個「住劫」,過去的「住劫」有千佛出世,始於華光佛,終於毘舍浮佛。千佛出世莊嚴其劫,故過去的住劫稱為「莊嚴劫」。現在的「住劫」亦有千佛出世,始於拘留孫佛,接下來是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師子佛等等共一千佛。因過去千萬劫空無有佛,這住劫有千佛出世,諸淨居天歡喜,故現在的住劫稱為「賢劫」或「善劫」。未來的「住劫」同樣有千佛出世,始於日光佛,終於須彌相佛,千佛的出世,如天上的星宿,故稱為「星宿劫」。
        前面說過,「成、住、壞、空」四個階段稱為「四劫」,四個「劫」加起來稱「一大劫」,此是佛教對宇宙生滅變化的理論。指無始以來,宇宙間的微塵和其他眾多細小星體相互牽引,聚合而成一星球,叫做「成」(Vivartakalpa),也就是「成劫」。在「成劫」,其中某些星球加上距離、時間、水份、空氣、陽光等等眾多因緣,發展成為適合眾生居住的地方,叫做「住」(Vivartasiddhakalpa),也就是「住劫」。在「住劫」,他方世界有共同業力的眾生,被「共業」牽引來居住。不同的他方世界的眾生的形體不盡相同,但因每一劫的時間是數以千百億年那麼長,在同一星球,相同因緣之下的眾生,就漸漸進化發展成相近相似的形體,故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人類的進化過程,考古學也還只考證到一些表面皮相。後來眾生的共業,加上該星球本身的因緣變化,星球開始發生人為的和自然的災難,使眾生無法居住下去,叫做「壞」(Samvartakalpa),也就是「壞劫」。在「壞劫」之初,一切未脫離三界的眾生,會遷到他方世界去。最後因緣成熟,星球爆炸成無數小星體和宇宙微塵,叫做「空」(Samvartasiddhakalpa),也就是「空劫」。「成、住、壞、空」形成一個循環。   
        在「住劫」中有二十個增減劫,在「減劫」之終,會有「小三災」和「大三災」生。據〈俱舍論〉載:「從諸有情起虛誑語,諸惡業道後後轉增故,此洲人壽量漸減,乃至極十小三災現,此小三災中劫末起,三災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饑饉……刀兵災起極唯七日,疾疫災起七月七日,饑饉七年七月七日,度之便止。」以上是「小三災」。「住劫」末「壞劫」起,有「大三災」:「初火災興,由七日現,次水災起,由雨霖淫,後風災生,由風相擊,此三災力,壞器世間乃至極微,亦無餘在。」
        《仁王經》載:「劫火洞然,大千俱壞。」火災之後是水災,據說水災時地下水輪水湧沸,天上大雨頃盆下,「二禪天」以下盡為水浸破壞。據佛教的理論,逢「減劫」人的壽命由八萬四千歲減到二萬歲後,災禍出現,人世出現了五種渾濁不淨之法,稱為「五濁」,那個時期,佛教稱為「五濁惡世」。
        《法華經》〈方便品〉說:「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
        「劫濁」指天災人禍等災難,「見濁」指人類產生各種邪見,「眾生濁」指人類眾生的素質下降,道德輪落,「煩惱濁」指人類因各種惡見惡德的出現而產生各種煩惱,「命濁」指人類壽命逐漸縮短。「劫」是自然規律,也是眾生的「共業」所成,是「在劫難逃」的。

*   *   *   *   *   *   *
        大乘-小乘

        「大乘」(Mahāyāna)和「小乘」(Hinayāna)是佛教的兩大流派。佛教分裂成大小乘的原因,有幾種說法:
        其一:據說佛陀涅槃後三個月,佛的大弟子大迦葉為防異端邪說滲入佛法,召集眾比丘在王舍城靈鷲山七葉窟「結集」。因人數眾多,由大迦葉選出五百位已證阿羅漢果之大比丘入窟,而大部份未能入窟之比丘就在窟外另行結集。這便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結集」。
        據說當時因阿難未證得阿羅漢果而被大迦葉拒於窟外,阿難於是當夜斷盡諸漏證阿羅漢果,並以神通入七葉窟,登師子座 (高座) 誦出佛陀所說經典。窟內的大多是上座長老比丘,故後來稱為「悉他毘羅婆多部」(Sthaviravāda),也就是「上座部」。而在窟外結集者人數比窟內眾多,故後來稱為「摩訶僧祇部」(Mahāsanghika),也就是「大眾部」。但當時屬於原始佛教時期,不論在窟內或窟外,所誦出的同樣是原始佛教的經典,雖然可能埋下佛教分裂的伏線,佛教的分裂並非如此簡單。  
        其二:據南傳佛教的說法,在佛陀入滅後一百年,眾比丘在戒律問題上引起了爭執,據說當時毗舍離城僧團的比丘,在乞食時可以收受金銀,引起西部僧團不滿。當時西部僧團的耶舍招集了七百比丘集會,反對毗舍離僧團此一違反傳統戒律的做法,這是佛教歷史上的「第二次結集」,因參加的有七百比丘而被稱為「七百結集」。但「七百結集」的裁決不為毗舍離僧團承認,他們另行招集了萬人比丘開會反對,於是佛教分裂成兩派。因為「七百結集」的參加者大都屬上座部比丘,故稱為「上座部」。而毗舍離僧團所招集者人數眾多,故稱為「大眾部」。
        其三:據北傳佛教的說法,佛教的分裂是因為各僧團對「阿羅漢果」的不同看法。佛陀住世時說法,是按不同根機的對象說不同的道理,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原始佛教時期佛教徒修行的目標是阿羅漢果,他們認為修行達阿羅漢果就可斷煩惱,解脫生死,佛陀入滅後有人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佛滅後百年有個Mahādeva「摩訶提婆」(漢譯為「大天比丘」),認為阿羅漢仍有無知、無明、煩惱未斷盡,並還存有本能慾念等,提出五種新說,史稱「大天五事」。結果引起僧團內一批長老比丘的反對,並引起了一場大論爭,僧團於是分裂成以長老比丘為首的「上座部」和以大天為首的「大眾部」兩派,「大天」也因此被認為是大眾部始祖。
        當然,佛教的分裂原因遠比以上三說復雜得多。世尊入滅一百年後,據南傳佛教所說,佛教分裂成十八部,而據北傳佛教所說,是分裂成二十部。釋迦世尊傳法四十五年,弟子無數,有已證果的,有尚未證果的。據說,佛說《法華經》時,就應聲聞眾的上、中、下三種根性,而前後分別說了三周(三遍),每一周又分別說了正說、領解、述成、授記四段。第一周說了「方便品」和「譬喻品」,是為上根的舍利弗一人直說妙法的實理,稱為「法說周」。第二周說了「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喩品」和「授記品」,是為中根的大迦葉等四人說三車的譬喻,稱為「譬喻周」。第三周說了「化城喩品」「五百授記品」和「人記品」,是為所有下根的聲聞,說過去大通智勝佛時的因緣,稱為「因緣周」。三段次第度了上、中、下根者,使其悟入一乘。這便是經論上的所謂「法華三周」。
        後世弟子的「結集」,是把世尊四十五年中所說法,凡記得的(或理解的)都誦持了,並不詳細區分。而且在世尊入滅前,已有弟子四處傳法,世尊入滅後,更是有不少弟子或再傳弟子各處傳法。各人對佛法的理解和悟性都有些出入,加上最初幾百年,佛經都是靠死記硬背,口口相傳的。那麼長時間,那麼多代的傳人,背誦經典不可能沒有增減,後代弟子在理論上造成分裂是在所難免。
        據說,佛入滅後三個月的第一次結集,佛的弟子們憑記憶,背誦和鑑定了佛的教法和戒律,並分配給不同的長老和他們的傳承弟子,口傳下來以令到未來的後代獲益。為了使口傳教經律能長久地維持真確完整,不會受到改動修改和增刪,故必須定期和有系統的集體念誦。文字的記錄尚且會有錯漏,何況僅靠背誦?
        斯里蘭卡羅睺羅法師說世尊的教法首次用文字記錄下來,是在西元前一世紀(佛入滅後四百年),在錫蘭以巴利文記錄。以上種種,也是後來不同佛經出現理論上某些矛盾之因。不論何種說法較準,佛教後來確是分裂了,而且釋尊早有預言。
        《文殊師利問經》載:「佛告文殊師利,初二者,一摩訶僧祗,二體毘履,我入涅槃後一百歲,此二部當起。
        僅對「大眾部」和「上座部」的名稱,也有不同解釋,除以上分法外,也有引《大集經》載:「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廣博遍覽五部經律,是故名為摩訶僧祗。」認為佛所說「摩訶僧祇」是四律五論中的「摩訶僧祗律」,是「大眾」之義,說窟內的上座部雖五百人亦大眾故。
        總之,佛滅一百至五百年間,經過數次結集分裂和調整後,佛教發展形成了較為傳統保守的「上座部」和較為革新寬容的「大眾部」兩大派,那是事實。
        《維摩經》:「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上面特別提到「或理解的」,因為佛說法時,不同根性不同境界的弟子,會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在佛陀講菩薩道時,在坐的聲聞弟子聽不到。那是境界根性高低的問題,所以,聲聞弟子只能「結集」聲聞法。菩薩弟子暫時隱於山林。菩薩乘法要在佛滅幾百年後,才在因緣成熟時,由後代弟子慢慢發掘和整理面世。
        「上座部」以《阿含經》等巴利語系經典為主,只重視個人修持解脫,不重利他,故被稱為「小乘」,就是喻為僅載一人的小車子。其最高果位是阿羅漢果或稱辟支佛,保持原始佛教托缽化緣,雨安居,過午不食等傳統。這一派從原印度北方往南發展至斯里蘭卡、泰國、柬浦塞、緬甸、老撾、越南南部以及我國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等,所以稱為「巴利語系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
        「大眾部」以梵文經典為主,重視利益眾生,自度度人,強調人人都可成佛,故稱為「大乘」,就是喻為能載眾多人的大車。大乘雖然不完全由大眾部產生,卻是產生自大眾部盛行的區域,其最高果位是佛果。大乘從恆河流域往北發展至中國 (包括西藏和內蒙),還有朝鮮、日本、蒙古、越南北部等,所以稱為「北傳佛教」。
        北傳大乘佛教,特別是中國佛教,雖然戒律和儀軌上和小乘基本相同,但大部份寺廟由京城大鎮漸漸移至深山,因為不便化緣,原始佛教的托缽乞食改為寺廚供應,因此擁有寺產。時至今日,某些佛教團體甚至以商業企業方式經營,雖說為了弘法和生存,大勢所趨,但已和原始佛教在傳統方面有所不同。日本佛教和藏傳佛教某些教派的僧人,甚至可以娶妻傳宗接代,距佛教傳統已相去很遠。
        北傳佛教自稱「大乘」,稱南傳佛教為「小乘」,其實大乘中有小乘,小乘中也有大乘,現在以大小乘相稱已不合時宜。自佛陀入滅至今逾二千五百年,佛教雖然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再到大小乘佛教三個階段,後期還包括了密教等。盡管各個時期對佛法的理解都有論爭,可是佛教徒都慈悲為懷,教派之間從來沒有過激的衝突,更不會因此引起戰爭。但逾二千五百年的時間,佛教的確滲雜了太多非佛的成份,今後正信的佛門弟子是任重道遠矣。

*   *   *   *   *   *   *
        荷擔

        「荷擔」就是「承擔」「擔負」,就是承擔如來的家業,擔負起傳播佛法,以佛法教化眾生的責任。
        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   *   *   *   *   *   *
        樂小法者

        「樂小法者」是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金剛經》的,因為他們「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有某些註釋把「樂小法者」解為是小乘聲聞行者,那樣說是不如法的。在前面說:「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聲聞行者既能修成四果阿羅漢道,他們必然不會「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更何況釋尊有眾多的聲聞羅漢弟子,都是親聞釋尊的聲教而成道的。所以「小法」應該是指非佛的外道法或邪法。
        近年有人彼著迦裟「講法」,但他無論講得如何的天花亂墜都不是佛法,只能曲解佛法。他的外貌無論扮成什麼樣,其境界都達不到。因為《金剛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在此「末法時代」邪道橫行。指其為「樂小法者」,是已相當慈悲的說法。《大般涅槃經》〈卷第七〉說:「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沮壞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復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像優婆夷像。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佛藏經》〈卷中〉說:「舍利弗,惡魔於今猶尚隱身,佐助調達,破我法僧,如來大智現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惡。當來之世惡魔變身作沙門形,入於僧中,種種邪說。令多眾生入於邪見,為說邪法。」
        泰國佛使比丘(Buddhadāsa)說:「我們要學習釋尊親證的法,乾淨俐落的,直指佛法核心的法,沒有後代附會上去衆多添加物的法。」法師提醒我們:「千萬不要掉入某些自命高深的人的圈套。」又說:「佛教徒最可悲的事是錯誤地詮釋佛陀的教導,並使用愚癡的方法修行。」(一問一智慧P160)
        「樂小法者」就是以「愚癡的方法修行」。故此佛門弟子要學正信的佛法,以智慧善於分別正邪真假,勿為邪師外表所迷惑!

*   *   *   *   *   *   *
        作禮圍遶

        在法會中,或到寺院朝山等,對佛像塔廟,順時針右遶三匝,就是三圈,是為佛教恭敬之禮法。見上「塔廟」條。 

*   *   *   *   *   *   *
        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一而再的強調,「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金剛經》的功德是大到不可思議的。


        ── 行者 果燦  ──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