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姚秦-鳩摩羅什 譯 ──
* * * * * *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 * * * * *
然燈佛
「然燈佛」(Dipamkara buddha) 又稱定光佛、燈光如來等,亦有譯成「燃燈佛」。為古佛之一,曾為釋尊授記,預言釋尊能于現世善報成佛。《金剛經》載,然燈佛為釋尊授記說:「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 * * * * * *
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上面說過:「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又說:「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故然燈佛也實無法可說。有所得,就是有相有執,還在生死無明。故無相無執,才是成佛。
「得」在此是「得到」,是目的,也就是指「求得」修行的「果報」。聖嚴師父說:「對凡夫來說,未知佛法者,希望求得名利物欲的滿足。初知佛法者,希望得到功德和福報。深知佛法者,希望求得佛法求得智慧,求得解脫求得聖果。禪宗的行者,希望求得開悟,明心見性。」(心的經典P70)這便是有為的,有漏有執的,便是「有得」。
當然,為了使凡夫逃出「火宅」,脫離生死苦海,必須讓他們有一個目標,有一個「果位」可求。但那僅是一種方便法,一旦逃出「火宅」,解脫自在後,就會發現如本經所說的「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那便是「無智亦無得」,便是解脫自在。
《涅槃經》說:「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又說「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得,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對實相無相的真理,心中無執著無分別,稱為「無所得」,亦稱「無所有」。是無分別智,也即是空慧。「無所得」是「空」的異名,故亦稱「無所得空」或「不思議空」。
〈大智度論〉說:「有所得者,所謂以我心於諸法中取相故。……諸有二者是有所得,無有二者是無所得。」又說:「諸法實相中,受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
〈勝鬘經寶窟〉說:「龍樹雲,空有三,一外道邪道空,二者但空,謂二乘空智,三者無所得空,謂菩薩空智也,今此無所得空智,非二乘所知,故言不思議。」
更深一層來看,依照《壇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明心見性,顯現了佛性,這「佛性」是人人本來就有的,只是為無明煩惱所遮蓋。「佛性」並非外來的,所謂「證得」,僅是把本具的「佛性」顯現,故實則不存在「得」或「失」。「無所得」才是真正的「得」。故本經說:「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因佛法是本具的,並非外求,如果向外求,「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心經》裡說「無智亦無得」,因為證了阿羅漢果而入涅槃後,有涅槃在,是覺得三界苦,有凡人有聖人有生死和涅槃的分別,所以阿羅漢是厭離生死,願意永住涅槃而不再來世間受生死。故阿羅漢還不是究竟無分別的。證阿羅漢果而入涅槃,到了這個境界,還有分別,還覺得「我」自己住於涅槃,「有我」「有智」仍在小乘境界,仍未見佛。
聖嚴師父說:未悟之前求悟,悟了以後,如果仍認為從悟境得到了具體的什麼東西,那就不算是開悟。因為開悟就是見性,未見性前必然有一個「性」在,但當你見到了性,這個清淨的「性」就不存在了。因為性就是實相,而實相是無相的。(禪的生活P129)《壇經》說:「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定慧品)「有所得」「有衆生可度」,是誰「得」,是誰「度」?是「我」,也即是「有我」。只有到「無所得」「無衆生可度」,才是真正「無我」。到了「無我」的境界,才真正自在。
既然萬法皆空,諸法實相畢竟空,因緣和合而成的眾生也是空,僅是個假名,甚至因緣和合本身也是空,那麼為甚麼佛還說度眾生,還說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等等如許佛法?維摩詰大士在《維摩詰經》說:「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佛菩薩是大慈大悲的,是不忍眾生沉迷苦海的。
如〈大智度論〉所說:因為「凡夫顛倒心故,於法皆作顛倒異見,乃至不見一法是實。凡夫於夢中著夢,得夢見夢者,亦著夢中所見事。……是菩薩方便力故,於顛倒中拔出眾生著破顛倒法中。譬如慳貪是顛倒,以布施破慳貪法;而眾生著是布施故,為說布施果報無常實空,從布施拔出眾生令持戒;持戒及持戒果報中拔出眾生,語眾生言,天福盡時無常苦惱,拔出眾生令離欲,行禪定,而為說禪定及果報虛誑不實,能令人墮顛倒中。種種因緣為說布施、持戒、禪定無常過失,令住涅槃。……菩薩方便力故,先教眾生捨罪,稱讚持戒布施福德,次復為說持戒布施,亦未免無常苦惱,然後為說法空,但稱讚實法,所謂無餘涅槃。」(釋四攝品第七十八)種種法門,僅是誘使眾生逃出「火宅」的方便法,是權宜之計。
* * * * * *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住生心」是《金剛經》的要旨和精髓。
「住」是安住,是停留不動,是不變易,也就是指「執著」。「無住」是涉境而不住,不執著於境,是破執掃相,唯有「無住」自性才能顯現,才能「生其心」。這「心」是自性清凈心、佛心,「無住生心」就是顯現自心佛性,就是開悟成佛。
《維摩經》〈觀眾生品〉說:「法無自性。緣感而起。當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無所住。無所住故則非有無。非有無而為有無之本。」同品中舉一例:「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天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爾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華。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形象地說明「住」與「不住」的區别。
聖嚴師父說:「住是執著之意,因為人在尚未解脫之時,心便執著於自我中心及自我價值的判斷。解脫後的人,心就沒有自己一定要堅持的立場了,只有隨順因緣境界本身的事實而作適如其分的因應。也就是說,開悟後的人,或已得解脫慧的人,他雖不給自己一個定點定位定向,卻能為了利益眾生而活用無窮,所以他絕不等於石頭枯木。」(禪的世界P28)
「誰」無所住,「誰」不執著?也還是「我」,「我」無所住了,「無我」了,無漏的智慧心就顯現了。六祖惠能就是聽到《金剛經》中此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澈大悟。整段經文如下:「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無所住」便是心無執著。「心」不應執著,「應無所住」,不執著於一切,包括有無空和一切法,一切方便等等,這樣即可生智慧,也就是顯現佛心。《壇經》所指「不思善,不思惡」,這樣就可「明心見性」,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見到與佛無二無別的自性佛。
人人從無始以來本有清凈的佛心,因被無明煩惱這汚垢所遮蓋,故無法顯現。心不執著,佛心就可以顯現出來了,就顯出智慧了,有智慧就能自我解脫。所以「應」是對「生」說的,「生」不是產生,而是顯現,因為佛性原本就存在,只是被遮蓋了,無所謂產生不產生的事。
〈頓悟入道要門論〉這樣解釋六祖所說「不思善不思惡」:「汝若欲了了識無所住心時,正坐之時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惡都莫思量。過去事已過去,而莫思量,過去心自絕,即名無過去事。未來事未至,莫願莫求,未來心自絕,即名無未來事。現在事已現在,於一切事但知無著,無著者,不起憎愛心即是無著,現在心自絕,即名無現在事。三世不攝,亦名無三世也。心若起去時,即莫隨去,去心自絕。若住時亦莫隨住,住心自絕,即無住心,即是住無住處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時,只物住亦無住處,亦無無住處也。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處,即名了了見本心也,亦名了了見性也。只個不住一切處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脫心,亦名菩提心,亦名無生心,亦名色性空,經云證無生法忍是也。」
德山宣鑑禪師說:「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寂而妙。」聖嚴師父說:「『應無所住』是不在乎,不牽掛,不執著,無分別,都很好,沒什麼不好,也沒什麼更好,心已得解脫自在,但是仍有功能,有作用。也就是心中沒有煩惱沒有執著,卻有智慧。」(神會悟境P20)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 * * * * * *
須彌山王
「須彌山」(Sumeru) 原為古印度神話中之山名,後為佛教所用。各經典所述雖略有出入,一般指一小世界之中心,有極高廣的山,名「須彌」。佛教的宇宙觀認為,一「小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的九山八海所組成,而宇宙是由無數無量的「世界」所組成。據〈俱舍論〉等佛教經論載:凡世界最下層為虛空輪,虛空輪之上為風輪、水輪、金輪、地輪共五層,地輪上邊有九山八海,最中心山名「須彌山」。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闊八萬四千由旬,日月繞山而行,山頂為帝釋天所居,半山腰為四王天所居。
須彌山周圍有七重金山,為七重香海所間隔,第七重金山外是咸海,咸海之四方有「四大部洲」(Caturdvipa):東邊的稱「東勝身洲」(Pūrvavideha);南邊的稱「南贍部洲」(Jambudvipa),就是人類所居之地;西邊的稱「西牛貨洲」(Aparagodāniya);北邊的稱「北俱盧洲」(Uttarakuru)。咸海之外為鐵圍山所圍繞,總稱為「九山八海」。
因須彌山極高極大,故《金剛經》中以須彌山比喻巨大莊嚴,稱「須彌山王」。「由旬」是印度計算距離的單位,每一「由旬」約四十里,佛經中常以若干千萬由旬來比喻無法計算的巨大空間,就好比用若干「劫」來比喻無法計算的特長時間。
釋迦世尊住世說法時,為了使人們更易明瞭佛所說法,很多時應用了當時印度的民間神話故事而行方便法。此「須彌山」是一例,在佛經中,此類故事不少,我們學佛不必如「箭喻」去追究其出處和科學性。不能以現代人類的天文學知識去對比佛的「方便說」。
* * * * * * *
人身-非身-大身
印順法師就佛陀所指「人身」說:「體悟空相的菩薩身,從證得法性所引生,從大悲願力與功德善業所集成,名法性生身,非常的殊勝莊嚴。」就所指「非身」「大身」說:「身,梵語伽耶,即和合積聚的意義。和合積聚,即緣起無自性的,所以即是非身。非身所以名為大身。」(〈妙雲集〉之〈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講記〉)
* * * * * * *
天人阿修羅
「天」指「天界」的「天神」。「人」指「人界」的「人類」。「阿修羅」指「修羅界」的「阿修羅神」。以上所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句,是說「受持」《金剛經》乃至「四句偈」,或為他人講解經文,當知其說法之「處」,「天人阿修羅」等都應該把該「處」視為猶如「佛塔廟」那樣恭敬地「供養」。
「天、人、阿修羅」是「三界六道」之其中「三道」。
「三界」(Trilokya)的「界」是界別界限,或指一限定的範圍內外。佛教把眾生依本身業力趣向輪迴往返之道,稱為「六道」。其中,依其境界而分「欲界」「色界」「無色界」。「欲」是指有貪愛之心,「色」是指有形象的物質。
「欲界」(Kāmadhātu) 是有淫欲食欲睡眠欲的有情眾生所居之境界。包括上自六欲天(天界),中自人畜所居人間四大洲(人界),下至八大地獄(地獄界)。因男女雜居,多諸染欲,故亦名「五趣雜居地」。「欲界」除了「人間」和「地獄」,還有六個層次的「天」,稱為「六欲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兜率天」分內外兩院,外院為天人欲樂之天界,釋尊生母摩耶夫人死後亦居於此。內院為補處菩薩最後身之居處,就是彌勒菩薩居處。
天人的壽命,也一「天」比一「天」長,最下的「四天王天」,一晝夜為人間五十年,壽五百歲。依次遞增,「兜率天」一晝夜為人間四百年,壽四千歲,至「他化自在天」,一晝夜為人間一千六百年,壽一萬六千歲。但「天人」不論壽命有多長,仍未解脫生死,未脫離三界,故天福享盡,還得返回下五道受報。
「色界」(Rūpadhātu) 是修四種禪定者所生的四種「禪天」,此處是已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如形體宮殿等的有情眾生所居之境界。在欲界的「六欲天」之上。此界無欲染,無女體,眾生皆由化生而成,依其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稱為「四禪天」。是「捨念清淨地」,意為「四靜慮天」。其中「初禪天」離欲界之惡而生喜樂二受,稱「離生喜樂地」。「二禪天」是由勝妙之禪定生心識之喜樂,稱「定生喜樂地」。「三禪天」是離二禪天麤動之喜受而住於勝妙之樂受,稱「離喜妙樂地」。「四禪天」是僅有與捨受相應意識,是證不還果之阿那含聖者所生之處。
「色界」在「欲界」的「六欲天」之上,有十八個層次的「天」。包括「初禪」的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的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的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四禪」的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總稱為「十八天」。從初禪至四禪十八天,宮殿高大精妙,由色所化生,故名「色界」。
「無色界」(Arūpadhātu) 是色相俱無,即無形體無物質,唯存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中。「無色界」在「色界」之上,包括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四無色天」或「四空處」「四空天」。
此界唯存受想行識而無色身,無國土宮殿,故名「無色」。既是無任何物質的世界,就只知其果報在色界之上而不能定其方處,只能依其禪定壽命等之深淺勝劣而立其差別。
「三界」除了「五淨居天」及彌勒的「兜率內院」外,其他都為凡夫生死往來之境,其果報雖有優劣苦樂的差別,但仍未脫離三界六道。故佛教行者都以跳出此「三界」為目的。其中色界無色界和欲界之六欲天,是屬「六道」中之「天道」,欲界之四大洲屬「人道」,而欲界之「四惡趣」屬修羅畜牲餓鬼和地獄道。
合起來,「三界」一共有二十八天。其中「欲界」的四王天和忉利天,因依須彌山地界而居,故稱「地居天」。「夜摩天」以上,凌空而處,故稱「空居天」。而「色界」四禪天的「無煩天」以上五天,是證得阿那含(不還果)的聖者所生之處,稱為「五淨居天」。包括無煩雜的「無煩天」、無熱惱的「無熱天」、能現一切勝法的「善現天」、能見一切勝法的「善見天」、色界天最勝處的「色究竟天」等。
《法華經》將三界形容為:「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佈畏。」聖嚴師父說:「色界與無色界未必是特定的地方,而是心境。色界與無色界相應於不同層次的禪定。」(禪的智慧P44)可見「色界」與「無色界」原則上是「欲界」的人修禪定時的一種「心的境界」,並非一定真正有那樣的「地界」。所謂「萬法唯心」,心的「境界」也是唯心所造。故師父在上段話之前說:「有人進入深層次的禪定時,心理處於色界或無色界,但肉體依然處於欲界。當禪力消退時,心理就回到了欲界。」也就是說,所謂在「色界」或「無色界」的,只是其心識所造的境界,而其色身實則乃在「欲界」,甚至「欲界」也是唯心所造。故《八十華嚴經》說:「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六十華嚴經》〈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的「唯心偈」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不造作,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所謂「三界」,實則是唯心所造。在前面「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條所舉,維摩詰大士在《維摩詰經》所說,可以參考。
「六道」指天道、修羅道、人間道、畜生道、鬼道、地獄道。是指眾生依本身業力趣向往返之道,因是眾生乘業趣向之處,故也稱「六趣」。「趣」通「趨」,因為佛法是心法,故古人把它譯成「趣」。「道」和「趣」都是 Gati,僅是漢譯的不同,都是心向之意。
〈大毗婆沙論〉說:「所往義是趣義,是諸有情所應往,所應生結生處,故名趣。」原小乘各派大多數僅取五道說,後來北傳佛乘加上「阿修羅」而成六道說。其中天、人、修羅為「三善道」。畜生、鬼、地獄為「三惡道」。因修羅亦正亦邪,故也有將修羅歸入畜生鬼地獄而成「四惡趣」的。六道有胎、卵、濕、化四種生法,稱為「六道四生」。
「天道」(Deva gati) 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天人所居之處。是修禪定或有大善業者所趣生的世界。「天」是「提婆」(Deva),是光明清淨自在之義,是六趣中最上最勝妙之果報。也是包括欲界六重天(六欲天)和色界無色界諸天天人的境界。六欲天的第四天「兜率天」,為補處菩薩最後所居之內院。天道是享天福的果報之處,在天道沒病苦,沒煩惱,想要什麼有什麼,是天人極盡享樂的世界,因太沈醉於享受了,故並不思修持,天壽雖長,但因未脫離三界,故天報享盡,還得隨業力的趣向而到另五道受果報。
「阿修羅道」(Asura gati) 略稱「修羅道」,是因瞋、慢、疑而生的果報之處,也是亦善亦惡,亦正亦邪的大力神「阿修羅」(Asura)所居的世界。阿修羅屬六道之一,亦是天龍八部眾之一。阿修羅的果報似天而非天,故亦稱「非天」。雖有福德而性憍慢執著,好爭戰,故也有將阿修羅歸入惡道者。
「人間道」(Manusya gati) 為修五戒十善者所趣,是人類居住的世界。
「畜生道」(Tiryagyoni gati) 的「畜生」,除了畜養的家禽牲口,還包括一切野生禽獸,昆蟲水族。因屬非人天正道,故佛教稱其為「旁生」。〈釋氏要覽〉說:「辯意經云,有五事作畜生,一犯戒私竊,二負債不還,三殺生,四不喜聽受經法,五常以因緣艱難齋會。」
「鬼道」(Prela gati) 是鬼類所處的陰間。「鬼」(Prela)「荔薜多」,生前因貪得無厭、嫉妒、偷盜欺詐之因緣,死後墮鬼道。鬼類有夜叉羅剎等大威力者,但以餓鬼為最多,故鬼道也稱為「餓鬼道」。餓鬼常飢不能食,恐怯多畏,形像醜惡,棲山林海底墳場洞窟,樂少苦多而壽長劫遠。泰國高僧佛使比丘說:餓鬼是無法滿足欲望的長期的心靈飢餓者,「腹大如山,口細如針,是餓鬼的表徵,因為所吸取的從未滿足他的飢餓感,所以一直是個餓鬼。」
「地獄道」(Naraka gati) 是犯五逆十惡者受惡報之處。據〈大毘婆娑論〉及〈俱舍論〉載,南贍部洲之下五百由旬至八萬由旬處,有造十惡五逆等大罪之眾生下墮之處,因是在「須彌山」的「地」之下,故稱「地獄」。「地獄」有八大地獄等等,生前罪大惡極者,因不同之罪惡因緣而下墮不同的地獄接受苦報。
「輪迴」梵文為 Samsāra,所謂「六道輪迴」,並非一道一道輪著來,因為來生趣向哪一道,是視你自身業力的牽引,善有福報,惡有苦報。佛教認為,萬法皆空,諸法唯心,所以人不一定是死後才輪迴六道的。生時,你的心態向哪一道,你的所作所為属於哪一道,當下就在哪一道,死後也原則上趣向哪一道。
泰國佛使比丘認為,社會上隨處都可以見到的這種貪得無厭,永遠不能滿足欲望的人,其實他們早已化生餓鬼道了。例如有些人營商至富,富可敵國,但還貪得無厭,不僅建房子抬高價錢,還偷工減料,做其他生意也使出一切欺詐手段,以劣當優,以假當真,非要把民眾的血汗錢榨乾榨盡不可。這種人的心態其實已成餓鬼,永遠處饑餓狀態,永遠不能滿足。有些人,父母含辛茹苦養育了他,到父母老病之後,卻將父母棄之不顧,這種人的心態其實早已在畜生道。當然,某些得天獨厚的人,所謂「含著金匙」出世的人,他們的生話猶如在天界,幸福如意或榮華富貴。但世事往往不會十全十美,雖貴為天人,也有個壽限,何況一個凡人,如果不懂得惜福,金山銀山也有掏空之日,福報再好也會報盡返墮,主要是看你自已的心態所向。
同樣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看來,有不同的境界和價值。佛經中舉一個例子:同樣是河水,人類看成是可止渴和洗滌的水;魚類看成是牠們的家;天神看成是瓊漿玉液;阿修羅看成是淚水;餓鬼看成是膿血;地獄眾生看成是赤熱的岩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態,對同樣的事物有不同看法,做同樣的事會有不同效果。
* * * * * * *
塔廟
「塔」梵語 Stūpa「窣堵波」,亦譯「塔婆」等。在古印度,是一種用於安置和供奉舍利、經卷和法物的建築物,意譯為「功德聚」。後來稱為「佛陀窣堵波」(Buddha stūpa),漢譯略稱「浮屠」,也就是中土的佛塔或寶塔。
「塔」一般有方形或八角形,用木磚或石料建築,通常層數是單數,塔頂的相輪装飾稱為 Laksatā,漢譯略為「剎」,一般是尖形或傘形等。初時和古印度一樣,僅供奉安置高德僧人的舍利經卷或法物,後來越建越高越大,功用也已不僅是供奉安置舍利、經卷和法物了。
如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建於西元9世紀夏連特拉王朝的千佛塔「婆羅浮屠」(Borobudur),在占地1.26萬平方米的方形基座上,共建了十層,每層建大小佛龕佛塔,共計有佛龕432座,佛塔72座,大小佛像505尊,是世界最大的千佛塔。現存最古的佛塔,是西元前3世紀古印度阿育王所建的「桑奇大塔」,在現今印度中央邦馬爾瓦附近的桑奇村。而中土的佛塔,大多和寺院建築群一起,建於唐代的大小雁塔,位於西安慈恩寺,傳是唐朝為存置玄奘大師從印度引回的經卷法物而建。
因為浮屠佛塔是供奉安置舍利經卷和法物之處,故亦稱為「塔廟」。右繞三匝朝拜,是為佛教恭敬之禮法。
* * * * * * *
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整部《金剛經》,多次強調「受持讀誦」此經及經中的四句偈,並為人說,其功德是大到無可比擬的,「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甚至「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若」是如若、好像、猶如。「經典所在之處」等於「有佛」,故我們應該如若佛的「弟子」尊重佛那樣恭敬禮拜。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 * * * * * *
如來無所說
因為「佛性」是眾生本有的,佛法並非佛陀創造出來的,佛僅是發現了「眾生皆有佛性」,如來僅是引導眾生去顯現本具的佛性,故說「如來無所說」。此「說法」之「法」指佛法。
* * * * * * *
微塵
佛教的所謂「微塵」,並非科學上的原子分子,「微塵」可以無窮盡的小,也可以無窮盡的大,故佛經中有「大千世界出自一毛端」的說法,佛教的「微塵」,是無法定其質量的。
中國古代就有那樣的神話故事:一個人夢見自己到了「蟻國」,當了駙馬做官過了一生,醒來發現屋外樹下有一個小蟻窩。在人類看來,一窩蟻是很小的,但對螞蟻來說,可能是一個大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
同樣,對天人菩薩看來,我們的地球並不如我們人類所感到的那樣大,甚至可能僅是宇宙中一顆小小「微塵」。
雖然佛法講「成住壞空」,但那僅是一個時空階段,並非宇宙世界的全部和始終,佛法不是「創造論」,所以說「無始」(Anadikalika)。因為「不生不滅」,「無始」故也就「無終」。佛法認為,一個星球的產生,是由宇宙間無數的微塵等事物,在因緣成熟時和合而成的。在因緣未成熟前的「無始」以來,無數微塵早已存在,它是由無數星球「空」而成的,而那些星球,也是「無始」以來無數微塵和合而成,以此類推至「無始」。此是佛教對宇宙世界生滅變化的理論。
「無始」以來,宇宙間的微塵和其他眾多細小星體相互牽引,因緣和合而成一星球,叫做「成」,也就是「成劫」(Vivartakalpa)。在「成劫」,其中某些太陽系中的某些星球,加上星球与星球之間的距離時間水份空氣陽光等等眾多因緣,發展成為適合眾生居住的地方,叫做「住」,也就是「住劫」。在「住劫」(Vivartasiddhakalpa),他方世界有共同業力的眾生,被「共業」牽引而來居住。不同的他方世界的眾生的形體不盡相同,但因為每一「劫」的時間,是數以千百億年那麼長,在同一星球,相同因緣之下的眾生,就漸漸發展而「進化」成相近相似的形體。
後來眾生的共業,加上該星球本身的因緣變化,星球開始發生人為的和自然的災難,使眾生無法居住下去,叫做「壞」,也就是「壞劫」。在「壞劫」(Samvartakalpa)之初,一切未脫離三界的眾生,會以各自的機緣遷移到他方世界去。最後因緣成熟,星球爆炸成無數小星體和宇宙微塵,叫做「空」,也就是「空劫」。
眾多的因為「空劫」(Samvartasiddhakalpa) 爆炸形成的,無數宇宙微塵和其他眾多細小星體,經過極漫長時間,又會相互牽引和合而「成」,故「成、住、壞、空」形成一個不斷的循環。「成住壞空」四劫,廣義來說,指所有星球的形成至毀滅,但並非是整個宇宙。對宇宙的起源,天文學上先說始自「大爆炸」,後說是「暴脹暴縮」,將來還會有新的學說出現,至於「大爆炸」之前是如何?科學還無法肯定。佛法只說是「因緣和合」而成,是「無始」的。
「星球的爆炸」僅是其中一個星球「成、住、壞、空」四個階段中「空」的階段。然後,又重復另一個「成、住、壞、空」的循環。但從狹義說,也就是僅從一個小世界,或僅就一個星球的「壞、空」階段來說,的確是有「毀滅」的一天。不過「毀滅」不等於消失,「爆炸」後的「微塵」還存在,而且那也是僅就某一個星球而言。更主要的是,佛教的「成住壞空」,是自然現象,是眾生的「共業」所感。何況「空」了以後,又再重復另一個成住壞空的循環,永遠不會「終止」。地球人類的科學知識,至目前為止,甚至對我們自己居住的地球的認識而言,還相當膚淺,更不要說對地球以外的太空,凡人的確是太無知的。
但「萬法皆空」,一切法,皆是心之所現,故《金剛經》說:「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 * * * * * *
三十二相
此「相」指身相,身體的形貌特徵,因三十二相不限於佛,具此相者,在家為「轉輪聖王」,出家成無上覺,故總稱「三十二大人相」。古印度傳說,當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有轉輪聖王出世,具有三十二種奇妙莊嚴身相。據說釋迦牟尼佛出世時,就具有此三十二相,時有「仙人」(緣覺辟支佛)為釋尊看相,說如果釋尊不出家,必成轉輪聖王。
〈大智度論〉說,三十二身相是指佛陀身體形貌上的「足安平相」、「垂手過膝相」、「身毛右旋相」、「身金色相」等等三十二種莊嚴特徵。
故佛世尊說:「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見」有兩層意思:其一,是在佛陀住世時,是「覲見」當時的住世的世尊如來。雖可見到當時佛陀的外在色身形相,但不等於見到如來的真如實相。其二,是「顯見」自心佛性。道理非常清楚,因為諸相非相,「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在此經最後,佛陀還一再強調:「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謂「見佛」,是顯現自心佛性,見到自個的本來面目,並非見到外在的佛。故「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 * * * * * *
轉輪聖王
「轉輪聖王」(Cakravartirāja) 亦稱轉輪王。古印度神話傳說的聖王,此王出世,自天感得輪寶,王轉輪寶而降伏四方。另有說「轉輪聖王」的國土是不用武力而統一天下的理想社會。因轉輪王福業極大,故有三十二莊嚴大人相,佛教吸收此傳說。
── 行者 果燦 ──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