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僑網]五蘊-末那-阿賴耶識

35-          五蘊-末那-阿賴耶識
                                     ── 果燦阿保 ──

        《心經》裡有「照見五蘊皆空」句,什麼是「五蘊」?五蘊的「識」和「末那識」及「阿賴耶識」,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這些都是佛門弟子很想搞清楚的問題,所以這篇略長了一點,也不得不多所重復一些。

        「五蘊」(Pānca skandha)是含藏,積集之意,「蘊」字通「陰」。人類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骨、甲、毛髮等堅性的為「地」;血液、淋巴液等濕性的為「水」;體、能量等暖性的為「火」;氣息等動性的為「風」。一切可見的物質,包括其形狀和顏色都稱為「色」,人的身體稱為「色身」。有了物質的色身,還必須有感覺、有思想、有行為,「色、受、想、行、識」五種因素相結合,才能組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生命的這五種要素:「色、受、想、行、識」,佛教便稱為「五蘊」。
        人活著就有七情六慾,就會產生厭欣之心,因厭欣而造業,「業」是人在宿世和現世所作所為的「記錄」,每個人造下的所有的「業」,都凝聚和含藏在「業識」裡。「業識」,也就是「五蘊」中的「識蘊」。在人的色身敗壞(死亡)以後,只有「業識」能帶到下一世,影響到下一世,聖嚴師父說:「投生時它先來,死亡時它最後走。」(心的經典P29)「業識」並非DNA,DNA是投胎後接受自當世父母的遺傳因子,並非宿世帶來的。DNA是屬於「色」的範圍,最多只是視為一種果報,人的生命是由過去世的業因在今生感得的果報。
        人在累世的所作所為,必然有好事、壞事和不好也不壞的事(所謂善惡無記)。除非解脫生死,出離三界,否則人就會不斷造業。善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或抵消惡業;同樣惡事也可能毀掉善業。所以,「業識」並非一成不變的,「業識」裡的「業」是不斷消長的,進進出出,增增減減的,直到解脫生死,出離三界,「轉識成智」,不再受「業力」的牽引,才會自由自在。
        「色」(Rūpa):原是指一切物質,包括所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感覺得到和感覺不到的、聽得到和聽不到的一切物質和現象。「色」是有質礙之物,是物質現象,是因緣所生法。包括四大和合而成的人的身體以及身體所處的環境。故「五蘊」中的「色」,是指人的身體。
        「受」(Vedanā):是感官生起的苦、樂、憂、喜、捨等等感受。
        「想」(Samjnā):是根據記憶而對苦、樂、憂、喜、捨等感受而起的善、惡、愛、憎等的思維判斷。因為記憶、思維、判斷而產生厭欣,故亦是「執著」。
        「行」(Samskārā):〈大乘義章〉說:「內心涉境,說名為行。」又說:「有為集起,目之為行。」〈俱舍論〉說:「行名造作。」因為身(肢體)和口(言語)的造作,必有意念在指揮和控制,而意念的產生,必先有思維判斷,而思維判斷必先受外界的影響感應,所以「行」必包含了「受」和「想」,三者是互相影響的。甚至在深定之中,也沒有離開「受」、「想」、「行」的思想心理的活動,否則就沒有所謂「禪悅」這回事了。
        「識」(Vijnāna):是了別和儲存,就是分析、思維、判別、支配、記憶和執著。「五蘊」的「識」,其作用不僅僅如「想」那樣判斷、了別,而能將經過受、想、行作用於色身所產生的一切善、惡或無記的言行和思想活動的成果,儲存起來,此成果是從宿世到此世,再延續到來世的生命的主體或「種子」,佛教稱為「業」。「業」凝聚在「識」裡,故稱為「業識」。

        「業識」有三個主要的功能:一,分別、思維、判斷;二,記憶、執著;三,業中最強的和為主的,能牽引「業識」流轉往生,此牽引力稱為「業力」。故「業識」是從宿世到此世,再延繼到來世的生命的主體。第一和第二功能組成了人的思想和知識,包括人的性格和聰明才智能力;第三功能實現了因果法則,包括人的富貴壽考等等。僅有色、受、想、行而無識蘊,是「唯物論」;僅有色、識而無受、想、行,是一個「植物人」。色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成,說「假」,因為一切物質生、住、異、滅皆無常。受、想、行、識只是由妄念而產生的假相,因為妄念本無,故說「假有」。人生是因為累世的業識和今生的各種緣份成熟而結合,產生了五蘊具全的人,但人是不會永恆不變的,出生的剎那起就不斷成長和變化,生、老、病、死,幾拾年後,一切又歸於無。所以五蘊假合的人是無常的,我這個「人」不會恒常不變,「業識」雖在,後生的「我」已不完全是前生的「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現象佛教稱為「空」,所以說「五蘊皆空」。
        而「六識」(Sadvijnāna) 的「識」,是心的異名,是心對於境所起的了別功能,故也稱為「心識」。原始佛教所指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其中第六識稱為「意識」(Mano vijnāna)。「六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生理器官),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身外的)而產生的見、聞、嗅、味、覺、思的了別作用。分別稱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六識「意識」,作用是認識、分別、判斷和記憶。
        「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必須與外境的接觸,通過第六識的分析、區別,才能產生作用。經過分別而記憶,印入心田,那就是「意識」。前五識沒有與第六識相結合,不能有任何功能;但第六識不一定需要通過前五識的運作,卻能有單獨運作的能力,例如在夢中、精神分裂時、在禪定中等,稱為「獨頭意識」。在以上三種情況下,前五識基本上不起作用,在精神分裂時,雖然前「五識」會有某些影響作用,但非主導,起主導的是其「意識」,以現代的說法是思想或精神,例如「幻聽幻覺」,主要是「意識」的主導,並非外緣,並不是真有聲音或感觸。第六識的分別和記憶作用是不停變動的,除非解脫生死,出離三界,否則,業力的種子會由此一世帶到下一世,一世再一世,永不間斷。(教觀音法門P68)
        「八識」就是「第八識」。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緣起緣滅,生滅無常,此生故彼生,此滅則彼亦滅。從物質界至精神界,萬法都是如此。除了已解脫生死和自主生死的阿羅漢和佛菩薩外,一切凡夫眾生都在死生之中浮沉,輪迴於六道之間。而牽引我們往返六道的,是自身不停變易的「業識」。在原始佛教,認為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中的第六識「意識」,而北傳佛教,特別是「唯識法相宗」等,則把此第六意識的功用更加詳細的分出成第七識「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
        所謂「第七識」是指思量的「意識」,為免與「第六識」的「意識」相混淆,故直譯梵音為「末那識」(Manas vijnāna)。而「阿賴耶識」(Alaya-vijnāna) 就是「第八識」,又名「阿陀那識」(Ādāna),譯意為「執持識」,是「心識」名,執持之義,此識執取維持善惡之業因,以及有情之身體使不破壞。《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第六識」能對前五識所接觸的外界起判斷和識別作用,故亦稱為「了別境識」。「第七識」又稱做「意」,是心靈深處的思維活動,有思量之義,故「末那」亦稱為「思量識」。「阿賴耶識」梵文的意思是「藏」,故亦稱為「藏識」。前七識所薰習的一切善惡業之種子,均含藏於此「識」中。因能顯現一切的境界,故亦稱「顯識」,因能含藏生長萬有的種子,故亦稱為「種子識」,那是有漏無漏一切有為法的根本。此「識」能變現萬有,唯識學認為萬有皆緣起於「阿賴耶識」,故稱為「阿賴耶緣起」。
        聖嚴師父說:「第八識是一切業種業因的倉庫,這個倉庫的總管是第七識,搬進搬出是第六識,製造作業是前五識。」(正信的佛教P46)
        師父說:「佛陀原先講五蘊時,並沒有細分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唯識宗則根據五蘊加以發揮,把業報識的觀念細分,因而談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禪的智慧P70)師父又說:「『識』,或說六識,或說八識。在原始阿含經中只有六識,部派末期的《俱舍論》,乃至初期大乘的般若經典,都仍是如此。《入楞伽經》〈第八剎那品〉,到《顯揚聖教論》卷一,《成唯識論》卷七等,才開始講八識;又在《解深密經》卷一〈心意識相品〉及《攝大乘論》本卷上等,則提出相當於第八識的『阿陀那識』,所以八識之說是大乘佛教發展出來的。識的作用……成為流轉到下一生果報的種子。六識中的前五識,只有分別作用,無執著作用,亦即無我愛執。第六識則有深淺之別,淺者是與前五識俱起的了別作用。深者是指執著作用,即我愛我恨我取我捨等之我愛執。依此我愛執而產生業力,即成為未來果報體之因。……五蘊中的識蘊,有認識、了別作用,其實是包含全部的六識,所以也隱然含有業力主體和果報之因的意義在內,這個觀念,後來發展成藏識,即第八阿賴耶識。」(漢藏同異P51)
        講到這裡,你應該已經知道:「五蘊」中的「識蘊」,在原始佛教時期,相同於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中的「意識」(Mano-vijnana),但到了大乘佛教興起,就更細緻的將第六識的「意識」,分解成為第七識「末那識」(Manas-vijnana),以及第八識「阿賴耶識」(Alaya-vijnana)。他們之間,只是有新舊深淺之別,其實講的是相同的概念,是從不同的角度看「業識」。


[留言]:

[Hml]:果燦居士:您這篇「五蘊–末那–阿賴耶識」用簡明通俗的文字解釋得很清楚,讓我理順了裏面一直不明了的地方。
現還有一些在牛角尖裏未爬出來的地方,想請您講解,就是上文提到:
「…….直到解脫生死,出離三界,『轉識成智』,不再受『業力』的牽引,才會自由自在。 」
請問在此「自由自在」的是什麼(是誰)?是不是只剩下善業的業識(神識)?或說「轉識成智」後,神識還存在嗎?
從另一角度想,佛與菩薩是否和人一樣有神識?佛的法身是不是佛的神識?
上面問題可能提得不恰當,請果燦居士諒解為盼。


[果燦]:不!「轉識成智」的意思,就是說,你的「業識」轉化成佛的智慧了,佛的智慧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是不可思議的。「轉識成智」並不是說你「業識」中的惡業都消掉了,只剩下善業的業識了,所以沒有你所說的「只剩下善業的業識(神識)」這回事。
你應該明白,未成佛以前的你,所有的「業識」也好,煩惱也好,一切的一切,都是外來的(佛教稱為外薰),那些並非你的本性,不是你的本來面目。你的本來面目是「佛性」,所以佛陀才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
「轉識成智」,解脫生死,出離三界以後,就如《心經》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再受任何外力的阻礙和控制了,能自主生死了,所以說是「自由自在」了。「自由自在」的是誰?當然是你的佛性,或說是你本性中的佛顯現了,一切外薰的,阻礙佛性顯現的都消失了,到那境界,不就自由自在了嗎?
因為我們還未達到那種境界,只是在理論上知道有那麼一回事,我們是無法去理解的。所以我們要努力修行,去達到佛陀告訴我們的那種境界,到了那境界,一切都會清清楚楚了。開悟的境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


[Hml]:啊……,給您點醒了!謝謝果燦居士!

                    ── 2011-05-26 - [僑友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