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劫」與成住壞空
── 果燦 阿保 ──
「劫」是 Kalpa「劫簸」,指從天地的形成到毀滅的非常長遠的時間。
〈祖庭事苑〉說:「日月歲數謂之時,成住壞空謂之劫。」「劫」本為古印度用於指無法計算的極長時間單位,為佛教所引用,但並非無量無央。佛教所指的「劫」,是有窮盡的。經論雖各有說法,一般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分。
佛教認為「世界」是有限的,「宇宙」是無限的。佛教把宇宙中各雲河星系的各「世界」,從形成至毀滅,分為「成、住、壞、空」四個時段。〈俱舍論〉說:每一增劫或每一減劫各為「一小劫」,合一增一減為「一中劫」,「成、住、壞、空」每一階段為二十中劫,故四個階段共八十中劫合為「一大劫」。〈大智度論〉說: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成、住、壞、空每一階段為一中劫,故四個階段合八十小劫為四個中劫,合共為「一大劫」。
以上所指「增、減」,是經論中所說:配合從人壽十歲起,每百年增壽一歲,一直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稱為「增劫」;然後又從人壽八萬四千歲起,每百年減壽一歲,一直減至人壽十歲,稱為「減劫」。因為只有「天人」才有此壽命,可能僅是一種計算方法,具體如何算就不清楚,希望能得高賢指教。
歸納〈俱舍論〉和〈智度論〉之說:每一大劫共有八十小劫,分「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每一階段二十小劫。其實宇宙間不同星系不同星體,有不同的時間單位,古有「山中一局棋,世上幾十年」之說,例如經論中說「兜率天」一晝夜就為人間四百年,而不同的星球的一年,並不一定等如我們地球的三百六十五天。「劫」只是佛經中用來比喻非常長遠的一個時間單位。
佛經中所提「阿增衹」(Asankhya),漢譯為「無央數」,也就無法計算的數目,無窮無盡,「阿僧祇劫」就是無數劫。另一古印度的數量單位稱為「那由他」(Nayuta)等等,也用來比喻非常巨大的數目,在經論中眾說不一,有說指億或千億,或指百萬,總之是指非常非常多。就猶如以「恆河沙」,甚至以「恆河沙數恆河沙」的數量,來比喻無法計算的單位一樣。因為佛教的宇宙觀是「無始」的,「無始」故「無終」,無窮無盡。
「成、住、壞、空」四個階段稱為「四劫」,四個「劫」加起來為「一大劫」,此是佛教對宇宙世界生滅變化的理論。
指「無始」以來,宇宙間的微塵和其他眾多細小星體相互牽引,因緣和合而成一星球,叫做「成」,也就是「成劫」(Vivartakalpa);在「成劫」,其中某些太陽系的某些各別星球,加上星球之間的距離,時間、水份、空氣、陽光等等眾多因緣,發展成為適合眾生居住的地方,叫做「住」,也就是「住劫」(Vivartasiddhakalpa)。在「住劫」,他方世界有共同業力的眾生,被「共業」牽引來居住。不同的他方世界的眾生的形體不盡相同,但因每一「劫」的時間,是數以千百億年那麼長,在同一星球,相同因緣之下的眾生,就漸漸發展而「進化」成相近相似的形體,故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人類的進化過程,考古學也還只考證到一些表面皮相。後來,眾生的共業,加上該星球本身的因緣變化,星球開始發生人為的和自然的災難,使眾生無法居住下去,叫做「壞」,也就是「壞劫」(Samvartakalpa)。在「壞劫」之初,一切未脫離三界的眾生,會以各自的機緣遷移到他方世界去;最後因緣成熟,星球爆炸成無數小星體和宇宙微塵,叫做「空」,也就是「空劫」(Samvartasiddhakalpa)。
眾多的因為「空劫」爆炸形成的,無數宇宙微塵和其他眾多細小星體,經過極漫長時間,又會相互牽引和合而「成」,故「成、住、壞、空」是一個不斷的循環。
「成、住、壞、空」四劫,廣義來說,指所有星球的形成至毀滅,但並非是整個宇宙。對宇宙的起源,天文學上先說始自「大爆炸」,後說是「暴脹暴縮」,將來還會有新的學說出現,至於「大爆炸」之前是如何?科學也無法肯定。佛法只說是「因緣和合」而成,是「無始」的。
據佛教的理論,逢「減劫」災禍出現,人世出現了五種渾濁不淨之法,稱為「五濁」,那個時期,佛教稱為「五濁惡世」。
《法華經》〈方便品〉說:「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劫濁」指天災人禍等災難,「見濁」指人類產生各種邪見,「眾生濁」指人類眾生的素質下降,道德淪落,「煩惱濁」指人類因各種惡見惡德的出現而產生各種煩惱,「命濁」指人類壽命逐漸縮短。
「劫」是自然規律,也是眾生的「共業」所成,是「在劫難逃」的。佛經說,我們的地球人間,目前僅在「住劫」階段,為了使我們的地球的壽命更加長遠,人類是應該好好愛護自己的地球的,佛教經論認為,人類雖然無法改變自然規律,但人類的共業,是能左右星球壽命的長短的!
[留言]:
[cwchen]:「劫與成住壞空」和愛恩斯坦的相對論十分相似……時間在高速的載體內變慢,如果我們乘高速火箭遨游太空,一年後回到地球,將發現親友們都已經老去。成住壞空也和易經理論非常接近。佛教是非常深邃的哲學!
[果燦]:大斗提到「世界末日」的問題,我就講講佛教所說的「劫和成住壞空」,希望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交流交流!
CWCHEN兄懂科學,是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對《易經》,二十幾年前我也只略懂占占卦,現在我只懂照經論講!師兄師姐們多多指教!
[Hml]:當年看了天文學家講述宇宙的理論,覺得和佛陀講的暗合,因此對佛教起了信任。後來了解了佛教的因緣法,覺得和我以前學的,並認為是真理的,毛主席的「矛盾論」也相合。(當然佛教包含的更廣大)「矛盾論」講的是內、外因,和促成變化的條件。這完全是「因緣法」裡的內容。因此對佛陀在兩千多年前,已先講出如此高深的「法」,非常崇敬。所以就信佛!阿彌陀佛!
[果燦]:釋迦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就是說佛陀「轉識成智」,有了佛的智慧,能有「三明六通」的神通,所以成佛的當下,釋尊發現了「諸法實相」,講了幾種事,其中悟出了「四諦」和「十二因緣」的原理,說原來「人人都有佛性」,等等等等。但是後來四十五年間,釋尊把他成道的經歷和覺悟之法講出來時,他要照顧當時眾人的根性和接受能力,不能講得太深奧,所以引用了老百姓熟悉的,當時的很多神話和民間故事。也不能光只講如何成佛的「菩蕯道」,大多時是講如何解脫生死的「解脫道」。
現在的人的科學和天文學知識,已比二千五百年前進步很多,所以才會在佛經的字行裡間,發現不少天文學的「相似」之處。但就如哥白尼的太陽系學說,現在一個中學生都知道,不僅地球圍著太陽轉,整個太陽系還在雲河系圍著某些物質轉,甚至我們這個雲河系在宇宙中也圍著某些未知的物質在轉。總之,天文學的未知數還很多很多,「佛經」中人類還未解的也還很多很多。
除非我們覺悟解脫了,才可能好像六祖惠能那樣,突然的醒悟而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那是到了六祖那個境界,才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在佛的學院裡,我們還只在 BB 班呢!
── 2011-07-05 - [僑友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