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明心見性轉識成智
── 果燦阿保 ──
「明心見性」是禪宗的思想,是《六祖經壇》的宗旨,也是《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生」(顯現) 的「佛心」「佛性」。「見性成佛」是禪門用語,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明心見性」就是「開悟」,眾生是還沒有開悟的佛,而佛是已經開悟的眾生。迷時是眾生,覺悟時是佛,佛與眾生,本來平等不二。故《經壇》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行由品)
這個「見性」的「見」,是顯露,顯現,因為人人都有佛性。「性」就是自性清淨心,是不變的心體,即如來藏心,也就是「佛性」,「佛心」,是每個人的「本來面目」。黃檗在〈傳心法要〉說:「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又說:「所以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血脈論〉說:「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
《涅槃經》指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人人心中皆有清淨的佛性,皆有成佛的種子,皆可以成佛,但因為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痴,受了外境的六塵所遮蔽,使清淨的佛性無法顯現出來,佛教稱之為「煩惱」和「執著」。當你消除了執著和煩惱,你的心不再受外在環境所影響,就會等於將遮蔽你的心的塵污抹淨,你內心的清淨佛性就會顯現出來,佛性頓現,般若智慧也就產生了,佛教稱之為「明心見性」,也就是開悟解脫。
破除無明煩惱是「明心」,自心智慧顯現是「見性」,「明心見性」就是顯現了自心原有的佛心佛性,見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明心見性」後,煩惱滅除了,生死也就停止了,苦也止息了,「轉識成智」了,到那種境界,超越時空,不再受生死輪迴諸苦,出離三界,已渡到涅槃的彼岸,進入寂靜的大解脫境界,那境界稱為「涅槃」。也就是說:「涅槃」是「見性」後的境界。到那境界,就如《雜阿含經》說的:「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
為什麼說:「佛性頓現(「明心見性」後),般若智慧也就產生了」?因為「佛性」本自清淨,因為被外來的「客塵」污染遮蔽了,好比明亮的鏡子給灰塵蒙蔽了,清澈的池水給污泥混濁了,故清除了灰塵,鏡子就明亮了;水靜下來,泥污沉淀下來,水就清澈了。所謂「轉識成智」,是指通過修行,覺悟了諸法實相,就可以將原來有漏的「業識」,轉換成無漏的「般若智慧」。「漏」就是「煩惱」,因煩惱是經六根滲漏而入的,所以稱為「漏」(Āsrava)。
「識」是煩惱的「心」,「智」是清淨的「心」。未「轉識成智」之前,「業識」是有漏的,好比是有實體的「物質」,外界的幻塵投射到身上,會有感受,因感受而執著,比如「光」的投射,會感到有光亮和溫熱;「水柱」的投射,會感到有濕和冷等等。因有「感受」,就會「執著」,就產生「分別」而有「厭欣」,因此就會「造業」,這在佛教稱為「煩惱」。當「明心見性」而「轉識成智」之後,那佛的「智慧」是無漏的,好比是無「實體」的「透明體」,「透明」到了幾乎是絕對「真空」的境界,外界的幻塵投射到它,雖然還是知道有「光」有「水」「穿透」而過,但不留痕跡,不起「執著」,故清淨無「煩惱」。到那種境界,「苦」已止息,「執著」已破除,已經脫離三界,自由自在,不會再受業力的牽引流轉生死了。這就是「識」和「智」的區別。
[留言]:
[Hml ]:果燦居士:您把「明心見性」解釋得很明白。按上文我理解是「明心」即是開悟,除去了蒙蔽自己的清靜心的「無明」,不再「貪、嗔、痴」了。在六塵前面不再有分別心,不再有喜惡心,不起我執、我見......。這就可以「見性」,見到自己的原本的「清靜心」。
現想請教您,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呢?謝謝!
[果燦]:Hml 問我:怎樣才能做到?其實你已知如何做。除無明,破執著,去厭欣,你不是清清楚楚嗎?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願早日明心見性!阿彌陀佛!
── 2011-04-19[僑友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