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名相]安那般那

安那般那: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說:「念安那般那能滅諸惡覺如雨淹塵。見息出入知身危脆。由息入出身得存立。是故念入出息。」
「安那般那」ānāpāna-smṛti 是「念安那般那」,又譯為阿那般那觀,指為入出息念、入出息觀、數息觀等等,是以觀察呼吸作為修習禪那的法門方法。
「安那」āna 義為持來,「般那」apāna 是持去,也就是入息(assāsa)和出息(passāsa),「念」sati 是念住(守意),指氣息(pāṇa)進入和離開身體。此是一種呼吸的修行法門。行者居阿蘭若,或在樹下或在靜室結加趺坐,斷五蓋入禪那。

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等中,修安那般那有六步修法:數、隨、止(ṭhapanā)、觀(sallakkhaṇā)、轉、淨。數息等前四為身念處加行,能引起四念處,進而轉、淨,見道證果。後人將其與身念處之不淨觀合稱二甘露門,漢傳佛教將其歸入五停心觀。
據傳此原是特殊的不淨觀法門,但在僧團中傳開教授時,因產生偏差等問題(包括有人「走火入魔」而自殘),故而教授了「安那般那念」,並於不殺生戒中禁止自殺、勸死、讚死。安那般那念修行穩妥,能快速成就四念處(四念住)。
在坐禪修出入息時,往往妄念紛紛心猿意馬,思想不能專一,引至氣息散亂,氣亂則心亂。所以修習禪定主張先練氣,修習者用意念守住呼吸,把呼吸調順了,心自然就不會再散亂。
修行方法是有二。一是由一數至十再由十倒數至一,如此反複,至到呼吸時只有數字沒有其他雜念。二是重複順序由一數至一百,至到這中間並沒有雜念妄想,數字沒有差錯。故亦稱「數息觀」。
在呼吸時只在鼻端區域覺知呼吸,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數息時要自然呼吸,身體放鬆軟,不要用力,只聽自己細細的呼吸。

開始時呼吸粗稱之為「風」,靜定後呼吸較細稱之為「氣」。至到只感覺自己在呼吸,卻聽不到呼吸聲音,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用留意數數了,只保持注意力於入息和出息。
一吸一呼算一次,在呼氣時(出息時) 才算數,這樣等於把所有的一切煩惱病痛,連自己的生命,跟著「出息」呼放出去。修時不—定盤腿趺坐,任何姿勢都可以。自然呼吸,注意出息,思想跟著呼吸自然走,一切煩惱痛苦都呼走了。

留意!此「安那般那」是修不淨觀和四念住法門,不是練氣功,千萬不要意守丹田,否則易出偏差,特別在沒有名師在旁邊指導,胡亂自學的情況下。所以更不要自以為懂了胡亂去教他人,禍害無窮。年紀太大,有慢性病甚至其他心理疾病者要特別小心,必須要有經驗的師長在旁指導,不要自學自練。

 (「不淨觀」法門為「五停心觀」之一。見〈名相-法數〉之「五停心觀」)
(另見[點燈- S20]之「聞思修證-戒定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