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大乘大義章〉第九章

〈大乘大義章〉第九章
── 慧遠羅什大乘要義問答 ──

次問答造色法

遠間曰:經稱。四大不能自造。而能造色。又問:造色能造色不。若能造色則失其類。如其不能。則水月鏡像。復何因而有。若有之者。自非造色如何。又問:水月鏡像。色陰之所攝不。若是色陰。直是無根之色。非為非色。何以知其然。色必有象象必有色。若像而非色。則是徑表之奇言。如此則阿昆疊覆而無用矣。

什答曰:經言。一切所有色則是四大及四大所生。此義深遠難明。今略敘其意。地水火風名為四大。是匹法。或內或外。外者何也。則山河風熱等是。內者則骨面溫氣等是。四大如是無所不在。而眾生各各稱以為身。於中次生眼等五根。五根雖非五識所知。亦不得謂之無也。所以者何。譬如髮爪。雖是身分無所分別。以離根故。又如癩病之人。身根壞敗。雖有皮肉而無所覺。是故當知。皮肉之內別有覺用。又能生身識。以是故名為身根。假令身肉但有身根者。以指觸食。唯知冷熱不知杳味。是故當知。別有鼻舌根等。
若然者。四大之身必生五根。分別五塵故。五根之色其為微細。非五識所知。難了難明。是故。佛名四大所生色。
若問:五根難明。佛名四大生色者。五塵何以復名四大所生色耶。答曰:五塵亦復微細。如水月鏡像等。雖復眼見。無有餘塵。若離餘塵則非是色。若聲從觸有。謂為可聞。無有住處。時過則滅。因緣雖存。無聲可聞。若香離色味觸則不可得。味觸亦然。是故五塵亦名四大所生色。以其小故。
或言。身根遍於一體。其餘四根少分處生。如瞳子內鍼頭之處。眼根見色。餘處因此總名為眼。其餘根皆亦如是。然身根所觸。審有所覺。凡夫之人。身所覺事以之為實。如人得罹於官。若以刀杖治之。終不以餘塵為用也。樂亦如是。眾生多五欲。於細滑中婬欲偏重。乃有隨而死者。是故。佛經或以之為初。又如。人晝見於色。闇中雖無所兄。以身觸故便得其事。當知身根常有實用。除根無有此力。又。身根遍生身識。是故身所覺法名為四大。
若問:身根所覺有十一事。何故但說四法為大也。答:其餘七法皆四大所攝。四大為根本。是其氣分耳。輕重是覺分。堅是相密。若分散則為輕物。若集之則為重物。澀亦然。地有二種:一微塵次密相近。名為滑物。若微塵疏遠。名為澀物。寒是風水之分。水常冷相。若與火合則熱。離火還歸本相。風亦冷相。若火力偏多名為熱風。離火還為冷風。如熱時搖扇即得冷風。又具內風發便令體冷。若服熱藥冷風則止。
水有二相:一為流相。二為冷相。經中多說流相。以柑常有不可壞故。一切法皆有二相。客相舊相。佛通達一切法本末故。說其舊相。如水或與火相。可使為熱。流是舊相。雖與熱合。猶不捨流相。是故。寒是水所攝。飢渴者。以人腹內風火力故消食。消食已則從剋人身。是故飢。雖食難消之物而無所患。以能消故。若如是分別四大氣分。乃應無量。如長短此彼粗細方圓燥濕合散等。皆可以身根覺知。何止七事耶。
佛是一切智人。是故但說四大色及四大所生色。或言。眼見草木從種出生。如是細為粗因。如種中無樹。推樹為從何來。有人言。無因無緣自然而生。或有人言。萬物皆從天生。有人言從微塵生。有人言從常性生。唯佛言從四大生。所謂種中地水火風也。此中雖有餘物。佛但說四大。以四大能利成果故。
堅相能持。水相能爛。火相能成熟。風相能增長。如是樹得成茂。色等無有此用。是故不說。
又。內四大人初入胎時。地能持之。水能和合。火能成熟。風能開諸竅令得增長。爾時。小兒未有眼等根故不能分別。以初得身根故。而分別四大所能。是故。說一切色皆四大為根本。如經說。六種十二觸十八意行四善處名之為人。是申分別義者。如小兒初入胎時。未有眼等故。但有六種。四大虛空及識。雖有色香味等。以其不覺不為利益。故不說也。六人既成。於外粗受樂名為觸生受。而復意識常多發用。眼識所見色。分別好醜中間。乃至意所知法。分別好醜中間。是名十八意行。又終能住於四善之處。所謂樂分別諸法是智慧處。樂實不虛是誠諦處。樂捨則捨惡是捨處。樂離憤鬧是寂滅處。
或言次第而生。如大劫盡時。無所復有。唯有虛空。爾時。虛空中有諸方風來。互相對持。後有天雨。風持此水。水上有風。擾動而生水沫。水沫積厚千乃成地。從生草木等。佛觀一切水色。初始皆從風出。以能持故。是以說所有盡皆以四大為根本。今之色味等。亦為四大因緣。川大亦為色等之因緣。但以初得名故。
如穀子中。大有色有味等。芽食色味等亦有四大。但分別先後因果。得其名耳。如內四大出入胎時。識繫在赤白不淨之中。雖有色香味。以無眼等故不覺不知。唯有身根覺知四大有用。佛因此心故。說四大為生色之本。是故。十二因緣中第三因緣時。雖有四大所生色。以微細未能遮識。識力增發故。說識因緣名色。歌羅羅時中四大成就。反名為色。歌羅羅時中識成就。反名為名。所謂成就者。了了相現也。是故說內四大為生色之本。
佛言。所有色四。大四大生有。是總柑說耳。或有三大。三大一大。四大者如身也。三大者如死人身。中無有火大。三大者。如熱水熱風熱合名等。一大者如風。風中無有地水也。四大生色中方如是。或四或一。如飲食有味香觸。如淨潔玉器承天雨。但有色味觸。無有香氣。地氣合故乃可有香。如火從珠日出者。無香無味。但有色觸。燒為觸。照為色。如鏡像水月。唯有一色。
「四大不能自造而能造色」者。總無此說。亦無「造」名。但傳譯失旨耳。佛唯說。所有色若四大。四大所生。因四大復生四大。如種中四大復生芽中四大。芽中四大所生色。復生四大所生色。亦互相生。如前說文。
外道說四大是常。無時不有。若佛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則外道增其邪見。是故佛言色非唯四大而已。因四大故更有色生。是名四大所生色。是色有三種。善不善無記。以善身口業色。能生天人報四大。不善身口業色。能生三惡處報四大。無記色自然因共生因。阿毘雲中亦如是說。
若然者。云何言四大不目生也。如人還生人或生畜生。而生中不正說。從四大生者。皆是四大所生色。如阿毘雲分別四大一陰一入界所攝。若但四大則無別陰界入。以四大少故。四大所生色陰十一入十一界所攝。若但四大所生色。則無別陰也。士入十界所攝。如是四大四大所生色。雖復自生。生彼無咎。所以者何。生生之大。以有空名。如前說水月鏡像。阿毘雲人有法相者。謂是陰界入所攝。
如經說三種色。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又如不見不聞不嗅不味不觸尚名為色。何況眼鏡像如非色耶。是故。水月幻化等是可見色。而佛法為度眾生故。說水月鏡像影炎化喻等。默人終不貪著。謂之為有。是故以為空喻。
如幻化色。雖是不實事而能誑惑人目。世間色像亦復如是。是以過五百年後。而諸學人多著於法。墮於願倒。佛以幻化為喻。令斷愛法得於解脫。是故。或時說有或時說無。凡夫人無有慧眼。身者好醜粗細等。起種種罪業。如是何得言無耶。佛說。一切色皆虛妄顛倒不可得處。捨離性畢竟空寂相。諸阿羅漢以慧眼。諸菩薩以法眼。本末了達觀知色相。何得言定有色相耶。諸佛所說好醜此彼。皆隨眾生心力所解而有利益之。法無定相。不可戲論。然求其定相。來難之旨似同戲論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