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大義章〉第四章
── 慧遠羅什大乘要義問答 ──
── 慧遠羅什大乘要義問答 ──
次問真法身壽量並答
遠問曰:凡夫壽,皆行業之所成,成之有本。是故,雖精粗異體,必因果相乘。來答云:法身菩薩非身、口、意業所造。若非意業,粗是無因而受果,其可然乎?如其不然,妙體之來,由何而得?
又問:從法忍菩薩,始還法身,暨于十住,精粗優劣,不可勝言。其中所受,皆有命根長短,亦應隨精粗而為壽量。自十住已還,不復精論。今所聞者,旨在十住。《十住經》說:十住菩薩,極多有千生補處,極少至一生補處者,此耶是法身生非。若是者,必為功報轉積,漸造於極,以至一生也。為餘垢轉消,生理轉盡,以致一生乎?若餘垢轉消,及同須陀洹七生之義,以聖到力故,不至於八。今十住不過千生者,為是何力耶?若是遍學時,道力所制者,即生理有限,不得至千。以是而推,即不同生七可知。
若功報轉積理極故,唯一生者,一生即是後邊身,身盡於後邊,即不得不取正覺。若不得不成,何故菩薩有自誓不取正覺者。自誓之言,為是變化形,為真法身乎?若變化形者,便是權假之說。若是真法身者,數有定極,即不得有自誓無窮之言也。
什答曰:今重略敘。法身有二種:一者,法性常住如虛空,無有為、無為等戲論;二者,菩薩得六神通,又未作佛,中間所有之形,名為後法身。法性者,有佛無佛,常住不壞,如虛空無作無盡。以是法,八聖道分、六波羅蜜等,得名為法,乃至經文章句,亦名為法。如須陀洹,得是法分,名為初得法身,乃至阿羅漢、辟支佛,名後得法身。所以者何?羅漢、辟支佛,得法身已,即不復生三界。是佛分別三乘義,故不說有法所去處。准《法華經》有此說耳。若處處說者,《法華經》不名為秘要之藏,又亦不能令人多修習涅槃道,盡諸漏結。是故,天竺但言歌耶,秦言或名為身,或名為眾,或名為部,或名法之體相,或以心心數法名為身。如經說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變身、六相身、六思身等。始八聖道等,眾事和合,不相離故,得名為身。得無生法忍菩薩,雖是變化虛空之形,而與肉身相似故,得名為身。而此中真法身者,實法體相也。言無身、口、意業者,是真法身中說。或有人言,得無生法忍菩薩,解脫業相,壞三界業故。但以大悲心,起菩薩事。以壞業故,名為無業,謂無如凡夫分別之業耳。如佛言,我從得佛已來,不復起業,滅業相故,名為非業。又,諸菩薩有所起業,皆與無生忍合故,名為無業。是故菩薩施業中,不分別取相,名為無業。
經言千生者,所未聞故,不得委要相答耳。如普賢、觀世音、文殊師利等,是十住菩薩,具足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以本願廣度眾生,故不作佛。如《文殊師利受記經》中說,若干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而釋迦文佛等,皆以文殊師利為發意因緣。爾時,勢力已成。如是推求本末,即不限千生也。若經言有千生者,即是本無別願,久住世間,或是鈍根,未具足諸佛法故,即有多生。若功德具足者,即是一生。又,功德積滿,唯有一生,不得不成正覺。菩薩有二種:一者,功德具足,自然成佛。如一切菩薩,初發心時,皆立過願言,我當度一切眾生,而後漸漸心智轉明,思維籌量,無有一佛能度一切眾生。以是故,諸佛得一切智,度可度已,而取滅度。我亦如是。二者,或有菩薩,猶在肉身,思惟分別,理實如此,必不得已,我當別自立願,久住世間,廣與眾生為緣,不得成佛。譬如有人,如一切世間皆歸無常,不可常住,而有修習長壽業行,往非有相非無相處,乃至八萬劫者。又,阿彌陀等清淨佛國,壽命無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