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大智度論〉- 龍樹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亦稱〈摩訶般若釋論〉(Mahāprajnāpāramitāshāstra),略稱〈智度論〉〈智論〉〈釋論〉等。
「智」為般若,「度」為波羅蜜多,「智度」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入楞伽經》卷第九說:「如來滅度後。未來當有人。大慧汝諦聽。有人持我法。於南大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為人說我法。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大智度論〉是佛滅後約七百年,古印度龍樹菩薩對《大品般若經》所作的自問自答的解釋及論述。原著十萬頌,姚秦鳩摩羅什擷取其精要而譯成100卷漢語本。
「智度」梵語是「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為六度之一。般若為「智」,波羅蜜為「度」,般若波羅蜜多意為大智慧到彼岸。《維摩經》佛國品曰:「善於智度,通達方便。」
〈智論〉自古是研究精研般若思想最重要的資料,是古印度佛教的百科全書。不論是從學佛還是佛學的角度,都可從中得到有關《大般若經》精研的答案。
在本博客〈靈山塔下〉中,〈智論〉以每一卷為一篇,共一百篇整理貼出。每一篇的標題目錄皆做了鏈接。
                                   
感恩龍樹菩薩,感恩鳩摩羅什法師及歷來抄傳此論的高僧大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


                ──── 弟子果燦 恭敬供養  ────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大智度論〉 
Mahā prajnā pāramitā shāstra

── 龍樹菩薩 著 - 鳩摩羅什 譯 ──


智論〉第1卷      〈智論〉第2卷      〈智論〉第3卷      〈智論〉第4卷  

智論〉第5卷      智論〉第6卷      智論〉第7卷      智論〉第8卷   


智論〉第9卷      智論〉第10卷    智論〉第11卷    智論〉第12卷 

  
智論〉第13卷    智論〉第14卷    智論〉第15卷    智論〉第16卷 


智論〉第17卷    智論〉第18卷    智論〉第19卷    智論〉第20卷


智論〉第21卷    智論〉第22卷    智論〉第23卷    智論〉第24卷 


智論〉第25卷    智論〉第26卷    智論〉第27卷    智論〉第28卷  

智論〉第29卷    智論〉第30卷    智論〉第31卷    智論〉第32卷  
 
智論〉第33卷    智論〉第34卷    智論〉第35卷    〈智論〉第36卷 
 
智論〉第37卷    智論〉第38卷    智論〉第39卷    智論〉第40卷

智論〉第41卷    智論〉第42卷    智論〉第43卷    智論〉第44卷   

智論〉第45卷    智論〉第46卷    智論〉第47卷    智論〉第48卷   

智論〉第49卷    智論〉第50卷    智論〉第51卷    智論〉第52卷  
 
智論〉第53卷    智論〉第54卷    智論〉第55卷    智論〉第56卷  

智論〉第57卷    智論〉第58卷    智論〉第59卷    智論〉第60卷

智論〉第61卷    智論〉第62卷    智論〉第63卷    智論〉第64卷 
 
智論〉第65卷    智論〉第66卷    智論〉第67卷    智論〉第68卷 
 
智論〉第69卷    智論〉第70卷    智論〉第71卷    智論〉第72卷 
  
智論〉第73卷    智論〉第74卷    智論〉第75卷    智論〉第76卷
  
智論〉第77卷    智論〉第78卷    智論〉第79卷    智論〉第80卷

智論〉第81卷    智論〉第82卷    智論〉第83卷    智論〉第84卷 
 
智論〉第85卷    智論〉第86卷    智論〉第87卷    智論〉第88卷  

智論〉第89卷    智論〉第90卷    智論〉第91卷    智論〉第92卷   

智論〉第93卷    智論〉第94卷    智論〉第95卷    智論〉第96卷  

智論〉第97卷    智論〉第98卷    智論〉第99卷    智論〉第100卷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註]

        「龍樹」(約西元150-250) Nāgārjuna「那加阿順那」。「那加」是「龍」,因水中是龍最大力,陸地是象最大力,故修行勇猛精進有最大力者,稱為「龍象」。
        「阿順那」有兩解:一說是古印度一勇猛之士的名。二是說龍樹誕生在阿順那樹之下。「龍樹」在中土有三種譯名,羅什譯為「龍樹」,般若流支譯為「龍勝」,玄奘譯為「龍猛」。
        《入楞伽經》中佛已預言:「於南大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為人說我法,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卷第九)
龍樹於佛滅後約七百年,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庭,自幼聰明過人,幼年就通曉天文地理,熟讀〈四吠陀〉,是馬鳴的再傳弟子,提婆之師。龍樹最著名的是其入龍宮得見「龍藏」,開鐵塔傳密法的傳說。
        據傳龍樹出家後,到北印度雪山一古塔中,得一老比丘授大乘經典,但龍樹感到猶未滿足,為更求餘經而周遊古印度諸國,後得大龍菩薩接入龍宮開龍藏,龍樹在九十日中得授諸方等經典,回南天竺後大弘佛法。龍樹所見主要為《華嚴經》,據傳在龍宮《華嚴經》有上中下三本,下本三十八品十萬偈,中本一千二百品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龍樹受持為下本十萬偈。漢譯的三部,僅是龍樹所傳十萬偈之略本。另傳南天竺有鐵塔,藏一切密部大經,龍樹入塔時值金剛薩埵傳受「兩部大經」。「兩部大經」指密教所依的《大日經》(善無畏譯,七卷)和《金剛頂經》(不空譯,三卷)。故龍樹被稱為顯密八宗的祖師。
        龍樹的名著〈中觀論〉說:「若因過去時,有未來現在,末來及現在,應在過去時。」「若過去時中,無未來現在,未來現在時,云何因過去。」「不因過去時,則無未來時,亦無現在時,是故無二時。」說明時間和空間的不存在。因為時間是相對於物體在空間的活動而存在,而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但諸法無常,故「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徹底否定了時空存在的真實性。
        
        龍樹是古印度中觀學說的創始人,是古印度大乘思想的創導者大論師。其論著從後秦鳩摩羅什、元魏菩提留支、南朝宋陳真諦至唐義淨等譯成漢語,對漢傳佛教影響深遠。「華嚴宗」「三論宗」和「天台宗」也都以龍樹為祖師。  
        傳說龍樹晚年在南印度教化憍薩羅國引正王改信佛教,得引正王的護持,龍樹曾施妙藥使王長命百歲,王子無機會繼承王位,故設計要求龍樹施捨頭盧給他,龍樹因此自殺而死。

        龍樹論著豐富,僅《日本大正新修藏》就收有二十五部,《西藏大藏經》更收有一百二十五部之多,故龍樹有「千部論主」之稱。其中最主要且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二門論〉和〈十住毗婆娑論〉等等。

        龍樹著名的弟子有龍智及晚年收的提婆(Deva)等。提婆發展了龍樹的中觀學派思想,著有〈百論〉等。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