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者 果燦 ──
「見」(Darshana)在佛教是指知見、見解、主張、思想、觀點,通常並非指「看見」。
〈止觀〉說:「一切凡夫,未階聖道,介爾起計,悉皆是見。」〈大毗婆沙論〉把「見」分成觀視、決度、堅執、深入。也就是觀察、判斷、執著、認識四種。
「見」有「正見」和「邪見」。「正見」(Samyak drsti)就是正確的知見。如實了知緣起因果,符合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法印」的知見,或了知苦空無常無我四正見,此是入正道之見。相反,不明因果法,或否定因果法則,不符合「三法印」的見解,就是「邪見」(Mithyā dristi)。
所有一切非佛的知見都是邪見,如有無或常斷「二見」,如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見」,都是非佛的知見。
諸法因果是相續的無常的,如果執著身心皆常住不滅,是「常見」「有見」,是偏於「有」之邪見。因果是相續的,如果執著身心皆斷滅,就是認為人死後一切都沒有了,不存在了,是「無見」「斷見」,偏於「無」之邪見。故不論是有是無是常是斷,都屬於「邪見」。如果認為因果不相續,則為「斷見」,是為邪見中極惡者,故稱「斷滅見」。無常無斷是「中道」。
〈大智度論〉說:「見有二種:一者常二者斷。常見者,見五眾常,心忍樂。斷見者,見五眾滅,心忍樂。一切眾生多墮此二見中。菩薩自斷此二,亦能除一切眾生二見,令處中道。復有二種見:有見無見。復有三種見:一切法忍,一切法不忍,一切法亦忍亦不忍。復有四種見: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亦常亦無常,世間亦非常亦非無常。我及世間有邊無邊亦如是。有死後如去,有死後不如去,有死後如去不如去,有死後亦不如去亦不不如去。復有五種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如是等種種諸見,乃至六十二見斷。如是諸見,種種因緣生,種種智門觀,種種師邊聞。如是種種相,能為種種結使作因,能與眾生種種苦,是名種種見。」(卷第七)
「五見」指以下五種錯誤的見解:
一,「我見」(Satkāya darshana) 漢譯為「薩迦耶見」,認為「我」是真實存在的實體,而不知我身是五蘊假合而成,或不知諸法無常,而以為身邊諸物實為我所見的見解,故稱為「我見」或「身見」。
二,「邊見」(Anta grāhadristi) 或稱「邊執見」,偏於一邊的,極端主觀武斷的妄見。不知六道輪迴,認為人死如燈滅的「斷見」。或相反,認為死後仍常住不滅,人仍生為人,畜仍生為畜等的「常見」,是「身見」的「偏見」,偏於「斷」或「常」之一邊,故稱為「邊見」。
三,「邪見」(Mithyādristi) 是邪而不正的謬見,如不知有因果報應,故對善或惡行都不在乎等。否認因果法則,因此認為惡不足恐而善亦不足好的謬見,執常執斷的見解,因是諸見中最邪者,故稱為「邪見」。
四,「見取見」(Dristi parāmarsha) 是具有身見邊見和邪見的錯誤偏妄之見解,不僅不知其錯反而認為是最勝妙正確者,故稱為「見取見」,略稱「見取」。〈俱舍論〉說:「於劣為勝名為見取,有漏為劣聖所斷故,執劣為勝總名見取。」
五,「戒禁取見」(Shila vrata parāmarsha) 的「戒禁」,指戒律和禁制。「戒禁取見」指執取和受持各種邪法邪戒,如各種苦行和邪教儀式,並以邪為正。如持各種苦行,持牛狗等畜牲邪行,並以為乃解脫之道而修習之,稱為「戒禁取見」或「戒盜見」。
「顛倒」也是「見」。「顛倒」(Viparyāsa) 就是以虛為實,以假當真。
聖嚴師父引〈大智度論〉載:「世間有四顛倒,不淨中有淨顛倒,苦中有樂顛倒,無常中有常顛倒,無我中有我顛倒。」此是凡夫的「四顛倒」,也稱為「有為四顛倒」。就是指因無明而對世間無常之法而起常見,對世間諸苦而起樂見,對世間不淨之法而起淨見,對世間的無我法而起我見。
凡夫因「四顛倒」而「起種種妄想造種種不善業,以致沉淪生死,無有出期。」也就是說,世人因無始的無明愚癡,執著於虛幻的假相,顛倒了正反黑白,所以沉淪於生死苦海。
師父引《大涅槃經》載:「無我者即生死,我者即如來。無常者聲聞緣覺,常者如來法身。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槃。不淨者即有為法,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是名不顛倒。」師父解釋說:「《大涅槃經》的這段經義是說,佛為外道凡夫說無常、苦、無我、不淨,是為除其世間法的四顛倒見。小乘不解,竟對涅槃所具的常、樂、我、淨等四德,也否定掉了。」(心的經典P79)
就是說,凡夫執著對生死的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為「常樂我淨」,也就是「有為四顛倒」。二乘執著涅槃的「無為法」「起四種顛倒妄見,計常為無常,計樂為苦(無樂) ,計我為無我,計淨為不淨。」也就是所謂「無為四顛倒」。
經論中這兩種「四倒」,也就是「有為四顛倒」和「無為四顛倒」,合而稱為「八倒」,也稱為「八顛倒見」。
前面講過,「見」在佛教是指知見、見解、主張、思想、觀點,並非指「看見」。
「知見」原意是見解,是有思惟判斷的分別智,是俗世的學識聰慧。佛的「知見」則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無分別智。
《法華經》〈方便品〉說:「舍利弗,雲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開、示、悟、入」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就是達到和佛一樣的知見。佛的知見,就是佛的智慧,是般若智慧。
惠能大師說:「『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只汝自心,更無別佛。」所「開」的並非他佛的「知見」,而是你自身「佛」的「知見」,所以大師說:「只汝自心,更無別佛。」
所以「見佛」並不是看見佛的形象。《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善男子,若有人分別諸佛有來有去,當知是人皆是愚夫,何以故,善男子,諸佛不可以色身見,諸佛法身無來無去,諸佛來處去處亦如是。……善男子,諸佛身亦如是,從無量功德因緣生,不從一因一緣一功德生,亦不無因緣有,眾緣和合故有。」
《金剛經》說:「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壇經》說:「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佛」是常寂光,是無相的,「相由心生」,能被凡人「看見」到的,就不是真正的「佛」。世俗所傳「見佛」或佛菩薩顯聖,那是「相由心生」。我們常見的佛像,不論石刻木雕或畫像,都是依悉達多•喬達摩太子的人身形象而作,並非真正是佛的真如實相,除了在釋迦世尊住世時的人,後世沒有人真正見過「佛」。
聖嚴師父在答丹增喇嘛問什麼是「真正的佛」時說:「真正的佛是空性,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叫做『真正的佛』,你所見到的不論是報身也好法身也好,法身無身,報身佛則是如幻如化的佛。如果真正的法身佛能被見到的話,那一定不是法身佛。真正的佛是常寂光,常寂光是沒有東西的,也沒有可見的。不是用我們的心意識所能體會和解釋的,唯有離開心意識所見到的佛才是真正的佛。」(漢藏同異P38)
近年在內地,曾經有新造佛菩薩像行「開光」禮,周圍的小販不僅向遊客信眾販賣新造佛像的相片,還有人販賣據說是佛在天上顯靈的相片。在相片裡,那天上的白雲真的好像寺院裡供奉的佛像一個模樣。略懂用電腦剪接相片技術的都知道,用Photoshop等剪接軟件要弄出這類相片輕而易舉。佛是常寂光,能被肉眼見到的就不是佛。借「開光」為名高價賣佛像法器,或以佛菩薩顯靈來欺騙無知信眾,那根本是斂財,是「大妄語」,是「謗佛」。為了賺幾個錢,真不怕因果報應。
同樣道理,所謂「見性」就是「明心見性」,就是「開悟」見到自心「本性」,見到「佛性」,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而不是看見「性」那個東西。
六祖惠能在《壇經》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聖嚴師父說:「見性是見到空性,見到無物可執,證悟《金剛經》所描述的四相(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皆空,證悟常、樂、我、淨都是錯誤顛倒的看法。」(禪的智慧P315)「所明的心是無漏的智慧,所見的性也即是空性──在有情衆生稱為佛性,在非情的諸法稱為法性,也可總名為真如實相。」(教觀音法門P43)
惠能大師稱為「自性」,強調「自性」。神秀大師對其弟子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惠能大師對秀的弟子志誠說:「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大師說一偈曰:「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大師解說:「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所謂「不立」,指不必樹立,也就是說,「若悟自性」的人不必先樹立「佛身、涅槃、解脫」等等目標,才去追求那些目標。因為「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壇經》頓漸品)
「見性成佛」為禪門用語,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佛法認為,人人心中皆有佛性,皆有成佛的種子,因為被無始以來的無明煩惱所覆蓋,所以無法顯現。如果能穿透煩惱障礙,佛性就會顯現出來,就會成佛。這個「見」則是顯露顯現。
黃檗的〈傳心法要〉說:「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血脈論〉說:「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
巴利語《雜阿含經》載佛陀的教導說:「比丘們!假使一個比丘,雖然繫在我外衣的邊緣,亦步亦趨的跟隨著我。但是,假使他心中具有貪心,強力地貪著五慾之心,具有不正和墮落的思念和目的,並且雜亂怠慢而不能沉思,慌張而不能鎮定,五官不能控制的人,他則遠離了我,我也遠離了他。比丘們!假使一個比丘,他居住在百里之外,然而他不貪婪,沒有強烈的五慾之心,沒有邪念,沒有墮落思念和目的,他的心念堅定精進而專心,他的思想專注而自製於五根,如此,他是接近了我,我也接近了他。」
虛雲法師說:「夫法本無法,一落言詮即非實義。了此一心,本來是佛,直下無事,各各現成。說修說證,都是魔話。達摩東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眾生都是佛。直下認得此清淨自性,隨順無染。二六時中,行住坐臥,心都無異,就是現成的佛。不須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為,不勞纖毫言說思惟。所以說,成佛是最容易的事,最自在的事,而且操之在我,不假外求。」﹙參禪法要﹚
聖嚴師父在答丹增喇嘛,關於頓悟的禪師和藏傳佛教的登地菩薩,可以自由去來無量佛國剎土的同異時說:「禪宗開悟見佛,是見到佛的空性,所以並不去他方世界見佛聞法。……他方世界見諸佛見淨土,皆是『光影門頭』事,見聖見佛見種種勝境,都應澈底打消,不留痕跡。否則又生執著。何處沒有佛,處處都是佛。何處非佛國,處處皆是佛土。為什麼一定要去他方世界?《楞嚴經》說:『十方三世諸佛於一毛端轉大法輪,度無量眾生。』若真開悟,於一剎那間即與無量諸佛同在,不需到他方世界去。」並指出:「禪宗並不否定經論,只是渡河之後,即當捨舟登岸,不要老在船上。」(漢藏同異P69)
古德有一首佛偈說得好:「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說明佛是在你心中,不在外求。「靈山」指靈鷲山,在古天竺摩竭陀國王舍城東北,傳是釋迦牟尼佛的報身淨土,《妙法蓮華經》就是釋尊在靈山法會上說的。自性佛的「靈山」,就在每個人心中。
「見地」,從字面上是指見解和見識,在佛教指修行到「菩薩五十二階位」的「十地位」,或「十地」的第四位或以上。修至此位,已見四諦真空之理,已斷三界見惑之位,即預流果位,稱為「見地」。「十地」以後就與諸佛平等一如,是「等覺」大菩薩,或稱一生補處菩薩。最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妙覺」,究竟成佛了。
「見惑」是見解上的迷惑或錯誤,一切的妄見。可分為五種,稱為「五見」或「五惡見」。「五見」指上面提到的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錯誤的見解,此是行者所要滅的根本煩惱。
「惑」是迷惑,愚痴迷妄之心,對境所產生的錯誤的見解。「惑」能產生貪瞋痴等煩惱,故為三界煩惱的總稱。「惑」能障蔽正道,故亦稱為「障」。「惑」有「見惑」和「思惑」,稱為「二惑」。
「思惑」又稱「修惑」,修行時所斷之惑,是指思想上的迷惑或錯誤,如貪、瞋、痴、慢、疑等等煩惱。行者能斷此「見」「思」二惑,即證阿羅漢果。
天台宗將諸種「惑」分為三類,稱為「三惑」。包括「見思惑」,即以上所說見惑和思惑,為涅槃之障。「塵沙惑」,指法門,菩薩以如塵沙數的法門教化凡人斷惑,為菩提之障。「無明惑」,障蔽中道實相理之惑,為中道實相之障。那是另一術語明相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