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者 果燦 ──
「涅槃流」是與「不退轉」有關。「退轉」是「鞞跋致」,亦譯成「惟越致」。「阿」是「不」或「無」,故「阿鞞跋致」(Avinivartaniya)或「阿惟越致」,是「不退轉」之意。《大品經》說:「不退轉故,名阿鞞跋致……是人不為諸魔所動,更無退轉。」〈大乘大義章〉等亦譯成「惟越致」。
菩薩不能保持所修得的階位,或指退失其位,稱為「退轉」。一般指七地以前的菩薩,因七地以前,還不是十分堅固,會有退失的可能。七地或以上已十分堅固,不會再退轉了。「七地」是個分水嶺,這裡要留意的是,「會退轉」不等於「已退轉」,僅指其會有退轉的可能。七地以上菩薩,已證得無生法忍,已斷除一切煩惱業障,不再退轉,稱為法身菩薩或無生菩薩,也就是「無生法忍菩薩」。因其清淨之身已非色身,故稱為「妙行法性生身」。
〈大乘大義章〉說:「妙行法性生身者,真為法身也,如無生菩薩,捨此肉身,得清淨行身。」「妙行」指的是不可思議,「妙行法性生身」指佛的不可思議的真如法身,也就是諸法實相。而諸法實相是空相,故聖嚴師父說:諸法實相是常寂光,是般若智慧,是無相的。
「涅槃流」是指通向「涅槃」的不退轉軌道,「流」是「流向」「軌道」。行者修至不退轉之境地,達到「涅槃流」的階段和境界,在聲聞乘稱「須陀洹」,也就是聲聞四果之初位(「須陀洹」意為「預流」「入流」,此「流」是逆生死之流,故亦稱「逆流」),於菩薩乘是初地或以上(嚴格講是七地)。此是不退之階位,雖尚未達目的,但往後就可循此軌道走,不會再退轉,最終必定會證得涅槃,故稱為「涅槃流」或「預流」。
「不退轉」是修行的關鍵,達到不退轉境地,信心堅固,再無任何障礙可使其退轉。泰國佛使比丘形容此境界好比把一塊大圓石推到了山頂,往後,圓石只會沿山坡滑滾而下,此境界就是「涅槃流」。佛使比丘說:只須斷除了身見結疑結和戒禁取結「三結」,就可入涅槃流,當下就可轉凡為聖。「結」是指束縛眾生不使解脫生死的「煩惱」。
所謂「身見結」,是指(自身)執著於實有的邪見,不知萬法皆是因緣和合而成,而執著於實有。「疑結」是對佛法產生懷疑,信心動搖或失去信心。「戒禁取結」是指迷信邪見邪戒,如對民間神道信仰,對愚痴的苦行等邪法邪見,誤為正見而迷信,甚至錯誤地詮釋佛法,並使用錯誤和愚痴的方法去修行等等。只要斷除了此「三結」,也等於斷了我執,對佛法信心堅定不疑,不再迷信世俗邪見,就可入「涅槃流」,得法眼淨,當下就可轉凡為聖。
〈大智度論〉說:「阿鞞跋致菩薩得無生法忍時,斷諸煩惱,但未斷習。」這個「習」就是「餘習」「殘習」「習氣」,就是阿羅漢和菩薩斷了諸煩惱後,還餘存的殘餘的習氣,此餘習是煩惱所餘存的殘習。聲聞緣覺和菩薩,斷了諸煩惱後,證得無生法忍,雖然都還餘留有些少習氣,但那些習氣不過好像拔去了香枝的香爐,香枝不在了,僅存餘香。聲聞緣覺和菩薩到了那種境界,「餘習」已經無能力阻止入涅槃。可是為什麼阿羅漢入涅槃而菩薩不入?
〈大乘大義章〉說:「但諸羅漢於諸眾生中,無大悲心,諸有餘習,更不受生,而菩薩於一切眾生深入,大悲徹於骨髓,及本願力,並證實際,隨應度眾生,於中受身,存亡自在,不隨煩惱。」〈大乘大義章〉又說:「若無殘結,則無復生,猶如責米,故留穀種。」直到「漸漸具足六波羅蜜,教化眾生,淨佛國土,乃坐道場,捨煩惱結,然後成佛。」可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暫時有餘習反而是好事並非壞事。
也就是說:阿羅漢和菩蕯同樣証了涅槃,同樣解脫了生死,但阿羅漢有很強的厭欣心,所以馬上入美妙的涅槃,並住於涅槃不再出來了。菩蕯雖也証了涅槃,但有度眾生的願心未了,故不馬上入涅槃,也就是「不作證」。這也是聲聞乘不能證佛果,唯有菩薩道能成佛的原因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