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問乘品〉說:「何等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空空。」〈大智度論〉說:「觀五蘊無我無我所是名為空,知一切諸法實相,所謂畢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
〈智論〉卷第三十一說:「空空者。以空破內空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名為空空。復次。先以法空破內外法。復以此空破是三空。是名空空。復次。空三昧觀五眾空得八聖道。斷諸煩惱得有餘涅槃。先世業因緣身命盡時欲放捨八道故生空空三昧。是名空空。……空緣一切法。空空但緣空。如一健兒破一切賊。復更有人能破此健人。空空亦如是。又如服藥。藥能破病。病已得破藥亦應出。若藥不出則復是病。以空滅諸煩惱病。恐空復為患。是故以空捨空。是名空空。」
「空」是相對於「有」,「觀五蘊無我無我所」的法門,以「空」破「有」,稱為「空觀」。破了「有」以後所得的結果就是「空」,然後再「空」(動詞)掉那個悟得的「空」,把那個「空」也破得乾淨徹底,稱為「空空」。而悟得「空空」的禪定,稱為「空空三昧」。
佛教經典從不同的角度,談了各種的「空」,歸納起來,就是龍樹所說的「我空」「法空」和「空空」。萬法皆空,連「空」也是「空」,故〈中論〉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觀行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