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者 果燦 ──
「悟」就是覺悟,梵文的意思是「覺」。「開悟」是開智悟理,明心見性,就是顯現自心佛性,見諸法實相。也就是見到空性,見到一切無物可執的境界,就是達到和佛一樣的知見。「悟」是相對於「迷」而說,「迷」是暗於事理,顛倒事理。
佛法認為,人因為無始以來的愚昧無明,為外界六塵所蒙蔽,執著於虛妄的現象,所以「執迷不悟」,不能擺脫生死煩惱。
「開悟」是從煩惱中覺醒,覺悟到世間的一切存在只不過是夢幻,一切都是幻起幻滅,如《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字在梵文是「大覺」,故「大悟」便是成佛,與諸佛無二無別了。故六祖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但必須留意,求「悟」是希望有所得,其實就是一種攀緣,是一種執著。故聖嚴師父指出「禪宗所說的悟,擺下萬緣心無執著,既無可求亦無可捨。一念能夠擺下萬緣,此一念就在悟中。」但又指出:「禪的修持,切忌將心求悟,以心待悟。求悟不得悟,待悟即是迷;因為企求和等待都是妄念、執著、攀緣、放不下。」(學佛群疑P178)所以開悟以後,如果覺得自己已「開悟」,那便是還有個「悟境」沒放下,那就還未真正澈底開悟。
聖嚴師父說:「禪宗的開悟不談層次,它是見性成佛,見性即見了佛性,就是跟佛所見的完全一樣。這一念你跟佛完全一樣,就是成了佛,下一念如果跟眾生一樣,又是眾生。」(漢藏同異P48)師父說:「禪宗所說的悟,擺下萬緣心無執著,既無可求亦無可捨。一念能夠擺下萬緣,此一念就在悟中。」又說:「雖然人人都可以開悟,也可發願開悟,若正在修行過程中,老是追求開悟,那麼開悟的可能便離你越來越遠。因為開悟的意思是解脫;解脫種種被自己被外在的環境所綁住的一切束縛。如果我們去追逐一件事,這個你所追求的就成了你所執著的。」(禪與悟P270)
師父說:「要能真正體驗到無我,還是要從無所得來修的,因為如果一個人修行愈加精進,他會停止追求自己的開悟,反而專心於幫助他人。當你不再關心自己的覺悟,轉而全心全力地幫助他人解脫煩惱時,那才有可能徹悟。」又說:「徹悟並不是證阿羅漢果,也不是完全斷欲,徹悟是從此以後心中對佛法沒有疑惑。一個徹悟的人,不是完全斷了煩惱,還是知道有煩惱,但不會讓它現行,不過他會很安心,清楚自己的狀況,而且從此以後不會再迷惑。……徹悟跟見性不一樣,見性是開始體驗空性,見性之後仍有煩惱,有時候還會現行;但是徹悟以後,只要心中有煩惱,都很清楚。」(漢藏佛教對談)
證得智慧就能明心見性,就能開悟,開悟後就可解脫自在。所以師父指出:「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衆生,這是不太正確的;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衆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脫。」(心的經典P21)
師父說:「開悟的經驗可深可淺,全看個人的業力和修行的功夫。……明朝以來臨濟宗便提到『三關』。第一個是『初關』,相當於第一次見到本性。第二個是『重關』,在這個階段一悟再悟,逐漸減輕煩惱,顯露智慧,無我的體驗每次加長。第三個是『牢關』,相當於澈悟,擺脫輪迴的牢籠,超越生死的循環。這時彷彿萬物消失,宇宙和我完全消失。」(禪的智慧P319)
禪宗的開悟有大悟和小悟之別,「小悟」只是在某一問題上偶然覺悟了,過後可能又陷入迷惑之中;「大悟」是「澈悟」,煩惱頓除,一悟永悟,不再迷惑。所以師父說:「最深的開悟就是不僅見到空性,而且就處於空性中。」(禪的智慧P211)
師父又說:「開悟的經驗是內在深刻的靈光乍現,來而復去,只留下那個經驗的記憶和力量。再者,開悟的經驗可深可淺。淺悟的人可能清楚自己的煩惱,但依然無法時時控制煩惱。深悟的人知道煩惱何時生起從何生起,因此可以使它不出現。同時具有開悟經驗和禪定力時,這種覺照力就會增長。」(禪的智慧P172)
世間的知識和學問是有漏的有相的,是執著;開悟見性的實相是無漏的,無相的無執的,是超越一切世間的知識和學問的,是不可思議的。聖嚴師父說:「禪宗所說的開悟境界,超越了思想文字象徵,無法言表,也無法以演繹的推理方式來瞭解。……在修行之前,需要學問知識經驗,那時知道得愈多愈好;開悟之後,也需要學問知識經驗。然而在真正修行時,這些的用處不大。……把一切拋在腦後,才是體驗開悟的唯一之道。事實上,把一切拋在腦後本身就是開悟;如果還執著任何東西,就不能開悟。知識思想文字語言都是很難超越的執著,即使只是片刻超越都很困難;如果不能把它們拋在腦後,就會成為修行的障礙。」(禪的智慧P218)
在禪修的層次上,禪家有個著名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說法。開始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然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最後,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聖嚴師父這樣描述了修行的這三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在修行之前或剛開始修行,行者有才智,卻以執著心來區別,他們知道山是山,水是水;第二個階段指的是精進深入修行的人,這時他們未必總是能明碓地區別彼此,在外人看來的確可能顯得索然無味或愚蠢;第三個階段描述的是開悟,行者再次能明辨彼此。第一個階段和第三個階段的差別在於:在第一個階段還感覺有自我,到了第三個階段就不再執著於自我了(禪的智慧P222)。師父比喻說:「山」原本隱藏在雲層和濃霧中,人們努力的在尋找山,有時像閃電一樣,突然雲開霧散一下見到了山,雖然距離還很遠,而且很快又被雲霧遮蔽,但至少他已經見過山了;有時人在雲霧中,經過長久認真的努力,甚至已經走到山脚下,自己還不知道,這種人只要經導師一點撥,就突然看到眼前的「大山」,這等於深悟,所以,開悟見性是有不同層次的。(正信的佛教P121)
聖嚴師父引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來解釋說:「當行者工夫成片時,只有專心在他所觀所修的方法上,此時只有方法,沒有外境,所以看到山不知是山,看到水不知是水。」但進一步到「悟」後的境界,心中已無執著,所以「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山水依舊,只是「我」沒有了,沒有了我的分別執著在裡頭了。「當禪境到達內外統一的程度時,他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動的,(離開分別心、執著心,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動的),但並不是真的見性,還只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不動。不動心並不等於智慧心。所以定不等於慧。但在離執以後的清淨心,也是永恆不動的,那便是見性悟道的心了。」(漢藏同異P17-24)
到那個境界,心好比是一面清澈明亮的鏡子,外界的一切境物,依然反影在鏡子中,但不留一絲痕迹,只是反射的影像吧了。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無我了,無住了。禪是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說明的,「禪悟」更是不達其境,無法體會的,故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故說「不可思義」。
佛教修煉的目的,就是「開悟」,悟就是「覺悟」。到了那種境界,我們心靈深處的佛性就會顯露出來,稱為「明心見性」,那世世代代牽引我們的「業識」,就會轉換成佛的智慧,佛教稱為「轉識成智」。到那種境界,你就是佛,你已不受「業識」的控制,已能自在的用自己的佛智,所以你已不生不滅,可以解脫生死,出離三界,甚至不受時空的限制了。所以也可以說:「開悟」是撥開雲霧見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
《壇經》中說:惠能到客店送柴畢,走出客店時聽到一位過客誦《金剛經》。〈宗寶本〉說是:「一聞經語,心即開悟。」《壇經》中,從後來在黃梅五祖半夜授法:「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段來看,在客店時惠能應該是僅聞經文片段,僅是「小悟」,是對經文心開意解,明其妙法,並未「大悟」,故才有拜師求法的強烈要求。在黃梅聞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才是真正是「大澈大悟」。六祖於〈般若品第二〉說:「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是最正確的說明。
在〈機緣品〉中載:「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異之。」
當時,是「師自黃梅得法」大悟之後,與在客店聽客誦《金剛經》之時已不可同日而語。先前惠能寫「菩提本無樹」偈時亦已「悟」了,但不及聽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後的「大澈大悟」,故當時惠能「澈悟」後法喜充滿,興奮的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而弘忍大師也確證惠能「悟本性」了,大悟了。當時惠能年僅二十四歲,並未出家。這也說明,禪宗的「開悟」並不一定是要先出家的。」
前面說過,「悟」有「大悟」和「小悟」。每一個行者「悟」了以後,雖然他自己知道「見本性了」,他知道了過去未來,他已不受生死的控制了,自在了。但還不夠,他一定要得到比他先得道的高僧聖者的肯定,佛教稱為「認可」「印證」。否則他不算「澈悟」,因為他可能只是「小悟」,可能只是在修行過程中,偶然見了一下「本性」,或可能只是見到「瑞相」,並未澈底大悟,他隨時還會退轉。
故《壇經》中說:「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威音王是遠古以前第一尊佛,威音王成佛之前,「自悟」說得過去;威音王成佛之後,已有「佛」可以認可,也就是有佛可以鑑定了,所以「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了。
真正的佛教修行者,他修的是菩薩道,他的最終目的是要成佛,所以他不會滿足於解脫道。何况他悟了以後,因為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他不知道自己到了何種層次的境界,所以需要得到「認可」,以便繼續再修下去。
《壇經》中有一段談到當時温州的玄覺禪師,他因為看《維摩經》而大悟。一次六祖惠能的弟子玄策到訪,聽他談吐「暗合諸祖」,問他得法的法師是誰。他說「未有證明者」,所以玄策和他提到以上「威音王」的事,並帶他到曹溪見六祖。六祖和玄覺只談幾句,就肯定他已大悟。這便是「認可」。
在釋迦佛陀住世前後,古印度也有一些婆羅門的修行人自行悟道,當時人們稱那些悟道的梵志為「仙人」;佛教稱他們為「緣覺」或「獨覺」,就是指他們是自行觀察飛花落葉等,因緣得覺。他們和那些聽了佛陀的教法而開悟的不同,聽了佛陀的聲教而悟道的稱為「聲聞」,是證了阿羅漢果。釋迦佛陀入滅以後,當然再沒有聲聞阿羅漢,所以後來的悟道者,都要由菩蕯或早已悟道的阿羅漢來認可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