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機緣品第七〉之二
* * * * * * *
* 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
* 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定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 * * * * * *
*「罔措」指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也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古成語為「罔知所措」,現為「不知所措」。
*「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西天」指古印度。「般若多羅」指達摩祖師之師(古印度禪宗二十七代祖師)。「讖」是讖語、預言、预兆。指出懷讓禪師會有一名弟子(馬祖道一),預言他所弘的教法如健馬般能斷天下眾生的執念。
「馬祖道一」就是中土禪宗著名「磨磚成鏡」公案的主角。他在南嶽般若寺觀音臺坐禪時,被懷讓禪師點破「坐禪如何成佛?」馬祖因此開悟。馬祖著名的弟子有制定〈禪門規式〉(百丈清規)的百丈懷海等。
*「斷常邪見」:佛法是講緣起法則的,有業因就有果報。反對極端享樂和極端苦行。提倡遠離兩種極端的中道思想。但外道講人死如燈滅,否定存在六道輪迴,那是「執吝生死。耽著世樂」;或相反,認為靈魂永恆不變,人永遠會再生為人等。斷滅和永恆兩種極端思想都是違反因果法則的錯誤思想,是「謗佛毁法」的。故此稱為「斷常邪見」。
*「六十二見」:是外道的永恆和斷滅等等邪見。各經論的說法各有異同,通常歸納為六十二種邪見。《法華經方便品》說:「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
*「威音王佛」是我們世界空劫初成時的第一尊佛。悟道必得聖者印證。在威音王佛之前修行者自認開悟說得通,因為那時在我們這個世界還沒有佛(師父)可以印證你已開悟。威音王佛成佛以後,無師而自認已悟那都是「天然外道」了。〈祖庭事苑〉說:「威音王佛以前,蓋明實際理地,威音已後,即佛事門中。」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