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註]: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佛教裡根本就沒有其他宗教中所謂罪的觀念,一切惡法的根本是無明與邪見。」出自斯里蘭卡羅睺羅法師〈釋迦的啟示〉。
*「遮罪」是「犯了戒而得罪,輕者懺悔即無罪,重者比照性罪受報。」出自聖嚴法師〈菩薩戒指要〉P-164。
* 佛教首重智慧。「水能載舟,亦能復舟」,酒本身並不惡,是飲酒過量而亂性,亂性則造惡。制酒戒的目的是為遮止犯惡,故是「遮戒」。
「遮戒是佛陀制來為弟子們遮止防犯性戒於未然的。」出自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P-81。
*「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須接受。但是在懺悔心生起之後,心發起之時,未發生的果報也會跟著轉變。」出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P-53。「懺悔」不是後悔,否則反成了執著。故此師父強調「懺悔及發願」。
*「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罪業各人消。」出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P-58。
*「如果大修行者也發生災難、惡疾,那有兩種可能:一是聖人示現凡夫相,視同凡夫,受災受難,是為了能接近凡夫大眾,感動凡夫眾生;二是因為大修行者本身的業報所感,最後身的佛及羅漢還要受報,何況是一般凡夫階段的大修行者。有的是因精進修行,使天魔恐懼,或往昔的冤家債主現生於神鬼道中者發愁,唯恐大修行人出離生死之後,不再受其控制,無法索取所欠的債務,因此而有種種的大魔難、大疾病,紛紛降臨。也有由於大修行力,使得應墮地獄、畜牲、餓鬼的罪報,而以人間的災難、疾病來抵償,稱為重罪輕報。」出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P-59。
* 釋迦世尊在回答一個婆羅門「巴雅華沙」有關很多人在河裡清洗他們的罪的問題時說:「做了惡業的愚人,可能每天都跳進水裡,但是永遠都得不到清淨。」「那辛特利加河、畢也加河或巴可馬地河,可以有些甚麼作用呢?它們清洗不了一個有著仇恨和邪惡罪行的人啊!」「對那些清淨的人來說,每一日都是吉祥的,每一日都是神聖的。」……「所以婆羅門,來這裡清洗吧,愛一切眾生,假如你不說謊,不殺生,不偷盜,不做貪嗇的人,而又生活在誠實信任中,為甚麼要去加耶河?你的家已經是加耶了。」出自巴利文《中尼加耶第二經》(Majjhima-nikaya No.2)〈一塊布的寓言〉(Vatthupama Sutta)。
* 「波羅夷罪」Pārājika 或「波羅夷」。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中不可救藥罪的第一重罪。「波羅夷」意為棄、斷頭、墮等。指棄於外不再收,斷頭不能再生,及墮阿鼻地獄等。「四波羅夷罪」或稱「四重禁」「四重罪」。包括一,婬戒,向人畜鬼神而行婬事,即非梵行。二,盜戒,不與取。三,殺人戒。四,大妄語戒。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迴向文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