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071-佛教的空觀

 


佛教的空觀

*   *   *   
[註]: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 在梵語「空」是 śūnya。Sūnya的意思是虛幻不實,瞬息萬變,生滅無常等等。因為中文沒有更恰當的單詞來表示此梵語,故用了一個「空」字。內在而言是「空性」,顯示在外的即為「空相」,śūnyatā 是「空性」。
*「成、住、壞、空」的「空」,和Shūnyatā的「空」是兩回事。「壞、空」的「空」是指毀滅。
*「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出自《維摩詰經-弟子品》。
*「般若經的意趣,無論大品或小品,同說一切皆空。一切皆空是依據諸法皆假因緣所生,無自性、無實體、無所得,以無所得故畢竟空。所謂空,不是虛無的意義,是離去意識上的分別,或常或斷、或苦或樂、或我或無我、或色法或無色法、或可見法或不可見法、或有對無對、或有為無為、或有福無福、或世間出世間等,二邊所顯中道諸法實相。此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若有佛若無佛,諸法實相常住法位。非佛、非辟支佛、非菩薩、非聲聞、非天人所作。有佛不增,無佛不減,常常時恆恆時,法爾如斯,是為般若經所詮真空勝義。」出自東初老和尚〈般若心經思想史〉P-136。
*「若死生相實有,雲何言諸法畢竟空?但為除諸法中愛著邪見顛倒故,說畢竟空,不為破後世故說。汝無天眼明故疑後世,欲自陷罪惡,遮是罪業因緣故,說種種往生。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如是,人則不容難,譬如以刀斫空,終無所傷。為眾生故隨緣說法,自無所著,以是故〈中論〉中說:『一切諸法實,一切法虛妄,諸法實亦虛,非實亦非虛,涅槃際為真,世間際亦真,涅槃世無別,小異不可得。』是為畢竟空相,畢竟空不遮生死業因緣,是故說往生。」出自〈大智度論-釋往生品第四〉。
*「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出自〈中論-觀行品〉
*「佛教的真理,是我空及法空以後所得的結果,我空了,煩惱障斷除,法空了,所知障斷除。我空之後即解脫生死,法空之後即不住涅槃。」出自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145。
* 印順法師說:「如把因果法看成是有實自性的,即不成其為因果了。因法的自性實有,即應法法本來如是,不應再藉因緣而後生起。若必仗因緣而能生起,那法的自性必不可得。由此一切果法都是從因緣生,從因緣生,果法體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故佛說一切法畢竟空。反之,果法從因緣有,果法的作用形態又不即是因緣,可從因緣條件有,雖有而非實有,故佛說一切法緣起有。」出自〈妙雲集上編之一〉P-182。
* 一,認為世間無因果,無過去未來,無真實事物的虛無主義,或唯物論斷滅見的「頑空」。二,厭離世間,獨善其身的小乘「偏空」。聲聞緣覺雖體證了「色即是空」,厭離色身,但未放下對法的執著,故僅急著出離世間趣入涅槃,且不再返回世間,故稱為「偏空」。三,不忍眾生沉淪生死苦海,既自度又度人的菩薩「畢竟空」出自聖嚴法師〈心的經典〉P-100。
*「何等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是名空空。」出自〈大智度論〉卷四十六。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迴向文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