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0日 星期日

64-意識和阿賴耶識

 


意識和阿賴耶識

*   *   *   
[註]: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六識」梵語是 Sadvijnāna,「意識」是 Mano vijnāna,「末那識」是 Manas vijnāna,「阿賴耶識」是 Alaya vijnāna。「阿賴耶識」又名 Ādāna「阿陀那識」。「菴摩羅」是 Amala 的譯音。
*「第八識是一切業種業因的倉庫,這個倉庫的總管是第七識,搬進搬出是第六識,製造作業是前五識。」「藏進去的是行為影響心裡而印入心田,稱為業因或種子,搬出來的是心促成行為而感受行為,稱為業果或現行。」出自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46。
*「開悟者與佛陀和衆生一樣,依然具有並且使用第六識。他們記憶、推理、思考、學習,唯一的區別在於:澈悟的人不執著於自我,擺脫了貪、瞋、癡、慢、疑,沒有自我中心,他們的分別意識已經由煩惱轉變成智慧。」出自聖嚴法師〈禪的智慧〉P-74。
*「不過,第八識被否定之後,並非等於沒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體的顯照,而不是無明煩惱的纏繞不清。」出自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P-48。
*「佛陀原先講五蘊時,並沒有細分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唯識宗則根據五蘊加以發揮,把業報識的觀念細分,因而談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出自聖嚴法師〈禪的智慧〉P-70。
* 師父說:「『識』,或說六識,或說八識。在原始阿含經中只有六識,部派末期的《俱舍論》,乃至初期大乘的般若經典,都仍是如此。《入楞伽經》〈第八剎那品〉,到《顯揚聖教論》卷一,《成唯識論》卷七等,才開始講八識;又在《解深密經》卷一〈心意識相品〉及《攝大乘論》本卷上等,則提出相當於第八識的『阿陀那識』,所以八識之說是大乘佛教發展出來的。識的作用……成為流轉到下一生果報的種子。六識中的前五識,只有分別作用,無執著作用,亦即無我愛執。第六識則有深淺之別,淺者是與前五識俱起的了別作用。深者是指執著作用,即我愛我恨我取我捨等之我愛執。依此我愛執而產生業力,即成為未來果報體之因。……五蘊中的識蘊,有認識、了別作用,其實是包含全部的六識,所以也隱然含有業力主體和果報之因的意義在內,這個觀念,後來發展成藏識,即第八阿賴耶識。」出自聖嚴法師〈漢藏同異〉P-51。
* 聖嚴師父認為:「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必須與外境的接觸,通過第六識的分析、區別,才能產生作用。經過分別而記憶,印入心田,那就是「意識」。前五識沒有與第六識相結合,不能有任何功能;但第六識不一定需要通過前五識的運作,却能有單獨運作的能力,例如在夢中、精神分裂時、在禪定中等,稱為「獨頭意識」。在以上三種情況下,前五識基本上不起作用,在精神分裂時,雖然前「五識」會有某些影響作用,但非主導,起主導的是其「意識」,以現代的說法是思想或精神,例如「幻聽幻覺」,主要是「意識」的主導,並非外緣,並不是真有聲音或感觸。第六識的分別和記憶作用是不停變動的,除非解脫生死,出離三界,否則,業力的種子會由此一世帶到下一世,一世再一世,永不間斷。出自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P-68。
*「五蘊」中的「識蘊」,在原始佛法時期,相同於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中的「意識」(Mano-vijnana)。但到了大乘佛教興起,就更細緻的將第六識的「意識」,分解成為第七識「末那識」(Manas-vijnana),以及第八識「阿賴耶識」(Alaya-vijnana)。他們之間,只是有新舊深淺之別,其實講的是相同的概念,是從不同的角度看「業識」。  
*「菴摩羅九識,名清淨識。」出自唐朝湛然述〈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三之一。〈輔行三〉是略稱。整段文說:「言三識者。真諦三藏云。阿陀那七識。此云執我識。此即惑性體是緣因阿賴耶八識。此名藏識。以能盛持智種不失。體是無沒無明。無明之性性是了因。菴摩羅九識。名清淨識。即是正因。唐三藏不許此釋云。第九乃是第八異名。故新譯攝論不存第九。地論文中亦無第九。但以第八對於正因。第七對於了因。第六以對緣因。今依真諦仍合六七共為緣因。」
〈止觀輔行傳弘決〉是「天台三大部」之一的智顗名著《摩訶止觀》的最重要註釋書。智顗(西元538-597年)是「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世稱「智者大師」或「天台大師」。
*「法性」指中土「法性宗」。以龍樹的〈中論〉和〈十二門論〉及其弟子提婆的〈百論〉而立宗,故亦名「三論宗」。該宗主張禪教並重,真俗二諦為綱,認為色空不二真俗不二為中道為諸法實相。此宗破「相宗」的說法,認為一切迷悟所依為真如即法性或佛性。該宗是龍樹和提婆的「中觀學說」在中土的發展。至唐代時衰微,為高麗僧人慧灌東傳入日本。
「法相」指中土「法相宗」。認為「阿賴耶識」為一切染淨因果的根本,為一切迷悟之所依,萬法由「阿賴耶識」而生起。因依《解深密經》的〈一切法相品〉而名「法相宗」。因是依無著筆錄的〈瑜伽師地論〉和世親著《唯識論》的思想而立宗,說明萬法唯識之理,故又稱「瑜伽宗」「唯識宗」。玄奘在那蘭陀寺自戒賢受得〈瑜伽師地論〉。玄奘依古印度「十大論師」對世親〈唯識三十論〉的注論編纂成〈成唯識論〉,其弟子窺基又發展成〈成唯識論述記〉。因窺基出自長安慈恩寺,世稱「慈恩大師」。故法相唯識宗又稱「慈恩宗」。該宗主張萬法唯識,阿賴耶緣起,轉識成智等唯識論。後日本僧人道昭、玄昉將法相宗思想傳入日本,在日本形成南北兩派。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迴向文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