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7日 星期五

果燦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果燦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瑠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後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   *   *   *   *   *   *

「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僧人披「袈裟」時,覆蓋兩肩為「披」,稱為「通肩」。「袒」是露出身體某部份,如露右肩稱為「偏袒」。
〈釋氏要覽〉載:「舍利弗問經雲,於何時披袒,佛言,隨供養時應偏袒,以便作事故,作福田時應著兩肩,現福田相故。」又說:「律雲,一切供養皆偏袒,示有便於執作也。」可見一般披袈裟時,「偏袒右肩」只為工作方便,非工作時則應覆蓋兩肩,整齊以「現福田相」。因偏袒是為便於日常工作,故亦有「聽命使役」,表示謙卑恭敬之意。佛經中常有「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之句,這是非常恭敬之意。
因世俗指右為正道,左為邪道,故「右膝著地」也是非常恭敬謙卑之意。漢人下跪是雙膝著地,稱「長跪」。而異族(古時稱為「胡人」者)是右膝著地,故稱為「胡跪」。至於藏傳佛教僧人偏袒右肩而不「披」,那是藏人的禮儀,自有他們的意思。就好像藏人的禮拜稱為「磕長頭」,就是全身趴在地面禮佛的禮節,這和漢人的「五體投地」是不同的,也自有他們的意思。

「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經中說:「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聖嚴師父說:「觀世音是一門深入專修耳根圓通的大菩薩,修成之後,對他自己能夠心無罣礙,對於眾生則能觀一切世界的音聲自在,能循聲救苦,處處應現,即所謂普門示現得自在。」(心的經典P117) 「觀世音菩薩」是修耳根圓通循音救世的大菩薩,故稱為「觀世音菩薩」。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
「三千大千國土」即是指「三千大千世界」的「國家」。
《楞嚴經》說:「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遷流」指變易、時移。過去未來方位的界限之內,稱為「世界」,而四方上下為宇,古往今來為宙。故「宇宙」和「世界」一樣,都包含了時間和空間,不過「世界」是有限的,宇宙是無限的。
「世界」(Lokadhātu) 原為古印度人的宇宙觀。佛教指以須彌山為中心,周邊的日月四大洲以及九山八海稱「一世界」。在佛教,一個太陽系為一個小世界,一般是指眾生所居之欲界或三界之「有為世界」,或天人所居之色界無色界,也有指佛的境界,即「無為世界」。
〈俱舍論〉載:「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總說為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總名一大千,如是大千同成同壞。」也就是說,一千個世界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因為「大千世界」是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所組成,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就是無數的雲河系,無邊無極的宇宙。
一佛所教化的範圍稱為「一佛土」,包括一世界至三千大千世界或更廣大不等。佛教的緣起說否定了創造說,故宇宙的起源,和萬物一樣,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是無始的。宇宙有無數的銀河系,每個銀河系有無數的太陽系,每個太陽系可能有一個或以上的,衆生能居住的星球,或者一個都無。每一個衆生能居住的星球,在因緣成熟時,必會有共同業力的他方世界衆生來居住。故宇宙中應該有無數好像我們這樣的「地球」,不同的「地球」所居住的衆生的因緣和共業不同,故其形體不盡相同。
西方科幻電影,常把「外星人」的形態描繪成古靈精怪的模樣,或頭大眼大,或如爬蟲蜥蜴,甚至如八爪魚,其實都是想當然。外星人如果可以在宇宙中來去自由,不僅其科技必然非常發達,智慧必然也非常高超。外形如何並不重要,但除非他們已發展到僅憑心靈感應就可以做一切事,否則其四肢必然非常靈巧方便,才可能製造出電影所描繪的如此「高科技」的宇宙飛船,決不可能如電影中那樣苯手苯腳。可見人類不僅自大,而且無知。以現今地球人類的天文科技,還不能確知地球之外哪個星球有生物,而太陽系以外可能有生物的星球估計都在百千光年之外。如果真有UFO,外星人的壽命非千萬歲如何航行到我們的地球來?
例如我們熟悉的「北極星」,距我們地球是約400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可走94605億公里,400光年是37842000億公里。如果「北極星」有人類,你現在點一盞燈,要400年(地球年)後「北極星人」才能見到。就算UFO飛船有「光速」那麼快,「北極星人」也要有超過四五百歲的壽命才能飛到地球來。所謂能去到過去未來的「時光機」,那不過是「科幻」想像。肉體「色身」連「三界」都無法出離解脫,如何能「飛越時空」?要能在宇宙中來去自在,除非有很高超的「神通」(神足通),而高超的「神通」,是大悟徹底見道後的聖者才擁有。那個境界已出離三界,已「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已「轉識成智」。「佛智」是已不受色身的束縛了,到那個境界已不需要什麼交通工具,更不需要什麼「時光機」了。凡人的「神通」,那太小兒科了。
佛教的宇宙觀認為,一小「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的九山八海所組成,而宇宙是由無數無量的「世界」所組成。「須彌山」(Sumeru),原為古印度神話中之山名,後為佛教所用。各經典所述雖略有出入,一般指一小世界之中心,有極高廣的山名「須彌」。 
據〈俱舍論〉等佛教經論載:凡世界最下層為虛空輪,虛空輪之上為風輪、水輪、金輪、地輪共五層。地輪上邊有九山八海,最中心山名「須彌山」。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闊八萬四千由旬,日月繞山而行。山頂為帝釋天所居,半山腰為四王天所居。須彌山周圍有七重金山,為七重香海所間隔。第七重金山外是鹹海,咸海之四方有「四大部洲」Caturdvipa。東邊的稱「東勝身洲」(Pūrvavideha),南邊的稱「南贍部洲」(Jambudvipa),就是人類所居之地,西邊的稱「西牛貨洲」(Aparagodāniya),北邊的稱「北俱盧洲」(Uttarakuru)。鹹海之外為鐵圍山所圍繞,總稱為「九山八海」。因須彌山極高極大,故《金剛經》中以須彌山比喻巨大莊嚴,稱「須彌山王」。
「由旬」為印度計算距離的單位,每一由旬約四十里,佛經中常以若干千萬由旬來比喻無法計算的巨大空間,就好比用若干「劫」來比喻無法計算的長遠時間。
釋迦世尊住世說法時,為了使人們更易明瞭佛所說法,很多時應用了當時印度的民間神話故事而行方便法。此「須彌山」是一例,在佛經中,此類故事不少。我們學佛是學佛的知見,不必如「箭喻」那樣去追究其出處和科學性。不能以現代人類的天文學知識去對比佛的「方便說」。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蕯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   *   *   *   *   *   *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此是說「貪、瞋、癡、淫」。貪、瞋、癡就是貪欲(Rāga)、瞋恚(Krodha/Pratigha)、愚癡(Moha),是三根本煩惱。此三煩惱荼毒最劇,故稱為「三毒」。〈大智度論〉說:「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為癡,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
「貪欲」指貪愛世間一切色欲財寶,包括感情和生命,貪使人不擇手段,欺詐拐騙,貪得無厭,最終墮餓鬼道。
「瞋恚」的「瞋」是怒目而視,「恚」是發怒。「瞋恚」就是憤怒發怒。「恚」音「卉」,發怒惱恨之義。「瞋恚」指身心熱惱而造諸惡業,而瞋恚熱惱之火能燒盡一切福德,故《決定毘尼經》說:「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瞋恚,以違害大慈,莫過此故。」〈阿毗達摩集論〉指「瞋」為「對眾生或苦難或與苦難有關諸事物起不善欲。」「瞋恚」會使人暴戾蠻橫,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最終墮地獄道。
「愚癡」指愚昧癡迷,心性闇昧,無通達事理之智。與「無明」同義。愚癡使人不知因果,顛倒是非,最終墮畜生道。
〈大乘大義章〉說:「眾生心有三毒之病,……愛恚力等,愚癡則漏。所以者何,愛,小罪而難離,恚,大罪而易離,癡,大罪而難離。以愛難離故是惡相,以小罪故非惡,以恚大罪故是惡相,易離故非惡相。是二力等故,遣之則易,所謂不淨、慈悲、無常、苦觀。癡心若發,即生身見等十二見,於諸法中,深墮錯謬。」(第十四章)
「婬」指男女性行為。在佛教戒律中,「婬戒」有兩種,在家五戒是「不邪婬」。「邪婬」指與夫妻以外者私通,夫婦之道並不禁止。出家十重戒是「不婬」,那是指絕對斷婬。
對「淫欲」《楞嚴經》稱為「烝砂作飯」。經云:「佛言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烝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首楞嚴經》說:「猶如煮沙,欲成嘉饌,從經塵劫,終不能得。」「煮沙」指白費心機,終不可得。「淫欲」就是對「淫」的欲望,此是修梵行的最大障礙。世俗稱所謂「萬惡淫為首」。
「貪、瞋、痴、慢、疑、婬」等諸惑,能障礙佛道,稱為「障」或「礙」。諸惑能煩擾有情之身心,故稱為「煩惱」。煩惱能障礙涅槃之道,故稱為「煩惱障」。煩惱障是由「我執」而生。另諸惑是為愚痴無明,能障礙佛智使智慧不生,所知之境不能現,不能了知諸法實相,故稱為「所知障」或「智障」。「所知障」是由「法執」而生(執著法之實有),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空去「我執」的煩惱障及「法執」的所知障。
聖嚴師父說:「斷煩惱障(我空)即解脫生死,斷所知障(法空)即不離生死,解脫生死即入涅槃,不離生死即度眾生,解脫是慧業,度生是福業,福慧雙修是菩薩業,福慧圓滿便是成佛。」(正信的佛教P155)

「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玄應音義〉說:「唐徒也,徒空也,說文,捐棄也。」「唐捐」就是虛棄了,浪費了。

「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前面提到「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佛陀說:「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
「供養」的方式有兩種,「盡形壽」和「盡未來際」。「盡形」指「盡形壽」,就是盡此一生的壽命,僅此一輩子。「盡未來際」卻是生生世世,永久的一世再一世。故「盡形供養」就是僅盡此一生供養。
受「三皈依」是「盡形壽」的。受「菩薩戒」是「盡未來際」的。
聖嚴師父又說:「菩薩戒不是『盡形壽』受持,而是『盡未來際』受持,所以命終不捨戒。菩薩不拒性別與變性之人,所以二形不失戒。……菩薩戒一經受得之後,從生至生,直至成佛,都是永遠隨逐的。因為戒體是一種無形狀無表像的無漏色法(物質體),當它一經薰上了我們的本性理體之後,只有被遮沒的可能,卻沒有失落的可能了。所謂犯了重戒失戒,那祇是因受惡法陰影的遮沒而失去了戒體的功能,並不即是戒體從我們的本性理體上失落。……正因為菩薩戒是盡未來際受持的,轉生之後,多數的眾生雖已不再記憶曾經受戒,雖其功能或已隱沒,但其戒體仍然存在性體之中,所以仍可遇緣而『增受戒』。如果轉生無緣再受,乃至也不記憶曾經已受,這一戒體的功能,必將仍有顯現的機會,所謂善根,這也正是善根的一種。」(戒律學綱要P396)

這裡所謂「百千萬億劫」的「劫」,是「劫簸」(Kalpa)之略。指從天地的形成到毀滅的非常長遠的時間。 
〈祖庭事苑〉說:「日月歲數謂之時,成住壞空謂之劫。」「劫」本為古印度用於指無法計算的極長時間單位,為佛教引用,但並非無量無央。佛教所指的「劫」是有窮盡的。經論雖各有說法,一般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分。
佛教把宇宙中各雲河星系各「世界」從形成至毀滅,分為「成住壞空」四個時段。配合人的壽命從人壽十歲起,每百年增壽一歲,一直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稱為「增劫」。然後又從人壽八萬四千歲起,每百年減壽一歲,一直減至人壽十歲,稱為「減劫」。
〈俱舍論〉說:每一增劫或每一減劫各為一小劫,合一增一減為一中劫。成、住、壞、空每一時期為二十中劫,故四個時期共八十中劫稱為一大劫。〈智度論〉說: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成、住、壞、空每一時期為一中劫,故四個時期共八十小劫為四個中劫,合共為一大劫。歸納兩論所說,每一大劫共有八十小劫,分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每一階段二十小劫。
〈俱舍論〉和〈智度論〉之說:或一增一減的時間稱「一小劫」,或一增一減各稱「一小劫」。其實宇宙間不同星系不同星體有不同的時間單位,所謂「山中一局棋,世上幾十年」,其他星球的一年並不一定等如地球的三百六十五天。「劫」只是佛經中用來比喻非常長遠的時間的一個單位,就好像用「那由他」來比喻非常巨大的數目一樣。至於如何計算和解釋「增歲」和「減歲」,無法考據。
阿增衹(Asankhya) 漢譯為「無央數」,也就無法計算的數目,無窮無盡。佛經中所提「阿僧祇劫」就是無數劫。另一古印度的數量單位為「那由多」(Nayuta或Niyuta)等等,其確實數目在經論中眾說不一,有說指億或千億,或指百萬,總之是指非常非常多。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大劫中,每一大劫各有一個住劫。過去的住劫有千佛出世,始於華光佛,終於毘舍浮佛,千佛出世莊嚴其劫,故過去的住劫稱為「莊嚴劫」。現在的住劫亦有千佛出世,始於拘留孫佛,接下是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師子佛等等共一千佛。因為過去千萬劫空無有佛,這住劫有千佛出世,諸淨居天歡喜,故現在的住劫稱為「賢劫」或「善劫」。未來的住劫同樣有千佛出世,始於日光佛,終於須彌相佛,千佛的出世如天上的星宿,故稱為「星宿劫」。
「成、住、壞、空」四個階段稱為四個「劫」,四個「劫」加起來稱「一大劫」,此是佛教對宇宙生滅變化的理論。指無始以來,宇宙間的微塵和其他眾多細小星體相互牽引,聚合而成一星球,叫做「成」(Vivartakalpa),此為「成劫」。在「成劫」,其中某些星球加上時間、水份、空氣、陽光等等眾多因緣,發展成為適合眾生居住的地方,叫做「住」(Vivartasiddhakalpa),此為「住劫」。在「住劫」,他方世界有共同業力的眾生,被共業牽引來居住。不同的他方世界的眾生的形體不盡相同,但因每一劫的時間是數以千百億年那麼長,在同一星球,相同因緣之下的眾生,就漸漸進化發展成相近相似的形體。故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人類的進化過程,考古學也還只考證到一些表面皮相。後來眾生的共業加上該星球本身的因緣變化,星球開始發生人為的和自然的災難,使眾生無法居住下去,叫做「壞」(Samvartakalpa),此為「壞劫」。在「壞劫」之初,一切未脫離三界的眾生,會遷到他方世界去。最後因緣成熟,星球爆炸成無數小星體和宇宙微塵,叫做「空」(Samvartasiddhakalpa),此為「空劫」。
「成、住、壞、空」是一個循環。在「住劫」中有二十個增減劫,在「減劫」之終會有「小三災」和「大三災」生。據〈俱舍論〉載:「從諸有情起虛誑語,諸惡業道後後轉增故,此洲人壽量漸減,乃至極十小三災現,此小三災中劫末起,三災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饑饉……刀兵災起極唯七日,疾疫災起七月七日,饑饉七年七月七日,度之便止。」以上是「小三災」。「住劫」末「壞劫」起有「大三災」。「初火災興,由七日現,次水災起,由雨霖淫,後風災生,由風相擊,此三災力,壞器世間乃至極微,亦無餘在。」《仁王經》載:「劫火洞然,大千俱壞。」
火災之後是水災,據說水災時地下「水輪」水湧沸,天上大雨頃盆下,「二禪天」以下盡為水浸破壞。據佛教的理論,逢「減劫」人的壽命由八萬四千歲減到二萬歲後,災禍出現。人世出現了五種渾濁不淨之法,稱為「五濁」,那個時期,佛教稱為「五濁惡世」。
《法華經》〈方便品〉說:「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劫濁」指天災人禍等災難,「見濁」指人類產生各種邪見,「眾生濁」指人類眾生的素質下降,道德輪落,「煩惱濁」指人類因各種惡見惡德的出現而產生各種煩惱,「命濁」指人類壽命逐漸縮短。「劫」是自然規律,也是眾生的「共業」所成,是「在劫難逃」的。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   *   *   *   *   *   *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後面經文說:「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故度什麼人就顯什麼身。
「聲聞乘」和「緣覺乘」包括「辟支佛」,指「二乘」。
「聲聞」(Shrāvaka),因佛親口所說之教法是聲教,親聞佛之聲教,聞佛說「四諦」之法,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而覺悟者,稱為「聲聞」。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人至阿羅漢果,速者三世,遲者六十劫。因為必聞佛親口說,佛滅度後,已無此法。
「緣覺」(Pratyeka buddha),指根機敏銳,於無佛住世時,因宿世因緣,獨出智慧,自行觀十二因緣法而悟道者,或觀諸法生滅,飛花落葉等因緣而自行悟道者,依緣得覺,故稱「緣覺」,亦稱「獨覺」,亦稱「辟支迦佛陀」,或「缽羅翳迦佛」,略稱「辟支佛」。「緣覺」「獨覺」由凡人修至「辟支佛」,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
「聲聞」「緣覺」「獨覺」或「辟支佛」皆是小乘的極果,是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的「阿羅漢」果。
聖嚴師父說:「這二乘 (指聲聞、緣覺) 是自求了生死,自求入涅槃的,他們絕對厭離人天的生死道,所以不願再來度眾生。不能稱為菩薩,也不能成佛。」又說:「小乘或二乘的解脫道,也是菩薩道的共通法門,菩薩不修解脫道,那便不是菩薩道而僅屬於人天道,所以小乘的解脫道稱為三乘的共法。」(正信的佛教P152-153
「聲聞」從凡人修至其最高果位阿羅漢果,共分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分一向一果,總稱為「四向四果」,亦稱「四雙八輩」。「向」是方向,是正在朝向其果位邁進之意。正在斷惑而未盡為「向」,已斷盡為「果」。
第一,「須陀洹」(Srota āpanna)意為「預流」「入流」,即為初入聖道之流。指斷盡三界見惑煩惱。是須陀洹向須陀洹果,又稱預流向預流果。是修行「聲聞乘」的最初果位。
第二:「斯陀含」(Sakridāgāmin)意為「一來」,即須於欲界天上人間各來往受生一次。不僅須斷盡三界見惑,更須斷欲界前六品思惑(思惑又稱修惑)。是斯陀含向斯陀含果,又稱一來向一來果。
第三:「阿那含」(Anāgāmin)意為「不還」「不來」,即是不再來欲界受生。此位不僅須斷盡三界見惑,更須斷盡欲界九品思惑。是阿那含向阿那含果,又稱不還向不還果。
第四:「阿羅漢」(Arhat)意為「不生」「應供」等,是斷盡三界見思二惑,解脫生死,永入涅槃,不再來受生。是「諸漏已盡,生死已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聖者。是阿羅漢向阿羅漢果。
以上所提「九品」,指九品惑,或稱九品煩惱。三界共有九地,而每一地各有九品之惑,故三界九地共有八十一品之惑。斷欲界九品中之前六品為二果「斯陀含」,斷盡欲界九品為三果「阿那含」,斷至二界之七十二品以上者為四果「阿羅漢」。再詳細分別,每一品又可分為「無間」和「解脫」二道,「無間道」又稱「無礙道」。
關於「九品」各經論有多種解釋,就淨土信仰來說,因為三界有九品,故相應的淨土也有九品之別。也即指往生淨土有九個差別: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稱為「九品淨土」。另據〈法華玄贊〉〈大乘義章〉〈法華嘉祥疏〉〈法華文句〉等論典,認為聲聞和緣覺互有同異,如指聲聞根性鈍而緣覺利,聲聞分四果而緣覺唯一果,聲聞神通狹而緣覺廣,聲聞觀四諦而緣覺觀十二因緣,聲聞依師而緣覺不依師等等,其他大致相同。
「小乘」見道以前有七修行位,通稱七賢位或七方便位和七加行位。包括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軟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等,共七修行位。也有把前三位稱「三賢位」,後四位稱「四善根位」或「四加行位」的。見道前稱賢位,見道後稱聖位。「七聖位」包括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等七位。聲聞緣覺二乘的行法為自調、自淨、自度,是二乘自利的三學。
〈智度論〉載:「乘福德皆為自調自淨自度,持戒是自調,修禪是自淨,智慧是自度,復次,自調者正語正業正命,自淨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見正思惟正方便。」

「梵王、帝釋、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毘沙門」:
「天」是提婆(Deva),亦稱素洛(Sura) 。「梵」(Brāhma) 是光明、清淨、離欲、自在。Deva loka指「天人」「天神」,亦指「梵天」。
色界「四禪天」之初禪天,離欲界之婬欲,寂靜清淨,故稱為「梵天」,初禪天之主,稱為「大梵天王」,亦稱「梵王」。「梵天」是六趣中最上最勝妙之果報,也是斷煩惱,清淨無垢,如聲聞預流果至辟支佛諸聖者所生之天趣。亦指六欲天諸天,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梵行」是梵天之行法,也就是斷婬欲之法,故行婬稱為「非梵行」,也就是「非淨行」。
〈梵網經疏〉說:「淫戒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淨行。」「梵天」是斷婬的,故梵天亦稱「斷婬欲天」。「涅槃」是清淨的,故亦稱為「梵」。修證涅槃之行稱為「梵行」。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亦稱為「四梵行」。佛教的「梵天」不同於梵天外道的「梵天」,在婆羅門教和印度教,「大梵天」是創造之神,如同耶教的「上帝」。
「天」,也包括「天神」所居的「天界」。其一指六趣的「天趣」,是六趣中最上最勝妙之果報。指包括欲界六重天或六欲天和色界無色界諸天,即四王天至非想非非想天等,是眾生可生的天處。其二指「淨天」,是斷煩惱,清淨無垢,如聲聞預流果至辟支佛諸聖者所生之天等。
「帝釋」全稱「釋迦提桓因陀羅」(Shkra-devānām-indra),亦稱天帝釋或帝釋天。為佛教的護法神,忉利天的天主。
「大自在天」為「摩醯濕伐羅」(Mahe shvara),漢譯稱「自在天」或「大自在天」。外道之主神,萬物的主宰。密教視為大日如來的應現。原為婆羅門教的主神濕婆(Shiva),也是自中古至今印度外道所崇拜的西拔派之「西拔神」。
〈大智度論〉載:「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騎白牛。」〈續高僧傳〉之〈玄奘傳〉載:「至劫比他國,俗事大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餘尺,中有天根,謂諸有趣由此而生,王民同敬不為鄙恥,諸國天祠率置此形,大都異道有百數,中所高者自在為多。」外道認為,人世間一切禍福全繫於大自在天之意,自在天喜,則眾生安樂,自在天瞋,則眾生苦。把一切責任歸於大自在天。人只要信自在天,取得自在天歡喜,就可上天堂,否則就會下地獄。濕婆神容入佛教後,成了佛教的守謢神,稱「大自在天」,其形相三目八臂,乘白牛,手執白拂,有大威力,居色界之頂。
佛教的「大自在天」源自印度教的主神濕婆。而在藏傳密教,「大自在天」化身成「大黑天」摩訶迦囉(Mahākāla),或稱瑪哈噶拉,是藏傳密教的護法神。在北京東城有座清康熙三十三年(西1694)以多爾袞的睿親王府改建的瑪哈噶拉廟,清乾隆時改稱「普度寺」,就是供奉大黑天的喇嘛廟。早在晚唐中期(約西元823-859年),雲南大理(當時是南詔國)的崇聖寺的千尋塔就已供奉大黑天神,大黑天至今還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供奉的保護神。可見早在約一千二百年前,大黑天神已隨密教自南方傳入中土。
「天大將軍」是指四天王天之南天王下屬,以「韋天將軍」為首的八將軍。「韋天將軍」或稱「韋天」,名「韋琨」,又稱「韋將軍」。
據傳,唐代僧人道宣受「韋將軍」報夢,故「韋將軍」因〈道宣律師天人感通傳〉而為世人認識。自宋代以來,中土寺院中供奉一尊威武的將軍,手持金剛杵,就是護法神「韋將軍」。中國的佛寺,進了三門必有天王殿,殿中四大天王分列兩邊,殿中央是彌勒佛,與彌勒佛像背靠背,面向大雄寶殿的大將,負起保護大雄寶殿責任的,就是「韋天將軍」。「韋天將軍」實則是負貴保護佛祖的舍利塔,因自古佛教寺院,「佛舍利塔」是在中央,也就是在「天王殿」與「大雄寶殿」之間。
「毘沙門」是「欲界」的「六欲天」的「四天王天」的「四大天王」之一。
「四天王天」(Caturmahārājakāyika)包括東方持國天「提多羅吒」(Dhritarāstra)、西方廣目天「毘堊博叉」(Virūpāksa)、南方增長天「毗琉璃」(Virūdhaka)、北方多聞天「毗沙門」(Vaishrāmana)。「四天王」及其天眾各護一方天下,故稱「護世四天王」。「四王天」處於須彌山之腰,名犍陀羅山,山有四峰,分別為四天王及其眷屬所居,一畫夜為人間五十年,壽五百歲。
《長阿含經》載:東方天王名「提多羅吒」,意持國,能護持國土,為帝釋天的主樂神,像身白色,手持琵琶,率領乾闥婆及毘舍闍諸神將,保護東勝身洲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毘琉璃」,意增長,能令人善根增長,像身青色,手持寶劍,率領鳩槃荼(雍形鬼)及薜荔(餓鬼) 諸神將,保護閻浮提洲人,西方天王名「毘堊博叉」,意廣目,能以淨眼觀察護持人民。像身紅色,手繞一龍,率領諸龍及富單那(臭餓鬼),保護西牛貨洲瞿那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門」,意多聞,具大福德,能保護人民的財富。像身綠色,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率領夜叉羅剎諸神將,保護北俱盧洲鬱單越人。其中北方「毘沙門天」,此天恆護如來道場而聞法,故名「多聞天」。

「婆羅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婆羅門」指「種姓」之首。古印度為雅利安人所統治,他們依〈四韋陀〉聖典而將人民分成「四種姓」:一,婆羅門(Brāhmana),亦稱婆羅賀摩拏,是修淨行者,祭司,其不論出家在家,都是事奉大梵天修淨行而求涅槃,此為四種姓中最尊貴的階級。據〈俱舍光記〉載:「婆羅門法,七歲以上在家學問,十五已去學婆羅門法,遊方學問,至年四十恐家嗣斷絕,歸家娶妻生子繼嗣,五十入山修道。」因婆羅門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淨行者,故婆羅門亦稱為「梵志」,他們自視為梵天的苗裔。二,剎帝利(Ksatriya),此為王族,貴族軍官等統治階級。三,吠舍,亦稱毗舍,是商賈階層。四,首陀羅(Shūdra),亦稱旃陀羅(Candāla),是農民奴僕工匠階層,以及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等,此為四種姓中最卑賤的階級。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居士」:
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是佛教的「七衆」。前五衆為出家人,後二衆為在家人。另,出家人也稱和尚或沙門,在家人又稱居士。
「比丘」(Bhiksu)「比丘尼」(Bhisuni),意思是乞士或女乞士。是「上從如來乞求佛法而養育法身的慧命,下向俗人乞求衣食以存活色身的生命。」
「居士」(Grhapati),早在商周之時,中土已有稱處士為居士,也就是指隱而不仕的有道之士。在佛教之前,古印度就已稱吠舍種姓的富有之士為居士,後為佛教所引用,稱已皈依而未出家者為居士,或稱在家有道之士、有學問者、長者、富有者為居士。慧遠〈維摩經疏〉載:「居士有二:一,廣積資財,居財之士名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
「優婆塞」(Upāsaka)是男居士,「優婆夷」(Upāsikā)是女居士。「優婆塞」「優婆夷」指受過三皈五戒的在家人,亦稱近事男清信士,與近事女清信女。未受三皈五戒的俗人稱「白衣」(Avadāta)。 
「居士」雖已皈依三寶,甚至已受在家菩薩戒,但居士並非出家人,並非僧寶,不可做不可干涉僧眾份內的事,包括不可為人說皈依,不可任寺院主持或化緣等。在原始佛教時代,「化緣」是指沿門托缽乞化善緣,是僧人的一種修行,也是給施者一個結善緣的機會。居士不是僧寶,不需沿門托缽以自養,「化緣」是僧人份內事。但居士為建寺院,為印經辦學等,支持佛教的弘法和慈善事業,募捐集資,只要辦事的居士是義務的工作,不為私利,那是許可的。居士可以講經說法,以其對佛學的知識和理解,好像教師為學生傳授知識那樣傳授佛法。但不是代表僧寶,故不能自稱「法師」,更不能自創「佛教寺院」。故歷來居士主持的道場都稱學院、會社、林舍等。居士可為人「助念」,特別在有僧人帶領之下助念,那是助往生者的家人超度亡魂,只要不為收取費用,是許可的。但「趕經懺」論工取酬就非佛門弟子應做之事。

「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羅剎」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都屬「天龍八部」或「八部鬼眾」。「天龍八部」,指守護佛法諸神,又稱「八部鬼眾」或「八部眾」。指四天王所領八類鬼神。「天龍八部」和「八部鬼眾」有大部份是相同的神,故有些經典將其混合說。
「非人」原是「天龍八部」中的歌神「緊那羅」的別名,指其似人而非人。〈法華文句〉說:「緊那羅,亦雲真陀羅,此雲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號人非人。」《舍利弗問經》說:「八部皆曰人非人。」因為天龍八部眾等本非人,只是為護佛法而皆現人身,故稱為「非人」。
「八部鬼眾」是指:一,乾闥婆( Gandharva),意為香陰,乃不食酒肉,唯以香氣資陰,故亦名香神。奉侍帝釋而司奏伎樂,故香神亦名樂神。此香神能幻化成香城,或海市蜃樓等,比喻萬法虛幻不實。二,毘舍闍(Pishācā),為噉精氣,乃食人及五榖之精氣。三,鳩槃荼(Kumbhānda),為甕形,即厭魅鬼。四,薜荔多 (Preta),為餓鬼,常飢不能食。五,龍(Nāga),包括守天宮殿,興雲致雨,地龍伏藏龍等四龍。《法華經》中有難陀、跋難陀、娑伽羅、修吉、德義伽、阿那婆達多、摩那斯、優鉢羅等八大龍王。 Nāgarajah就是「龍王」。六,富單那(Putana),即臭餓鬼或熱病鬼。七,夜叉(Yaksa),即勇健鬼或捷疾鬼,包括地行、虛空、天夜叉三種。原為古印度神話的小精靈。八,羅剎(Rāksasa),即速疾鬼,又稱暴惡可畏,惡鬼的總名。「羅剎」原為古印度一種族的名稱,羅剎男稱「羅剎娑」,黑身朱髮綠眼,羅剎女稱「羅剎私」,為絕色美婦,食人的鬼女,羅剎國在大海之中。
「天龍八部」是指:一,天(Deva)「提婆」。二,龍(Nāga)。三,夜叉(Yaksa)。四,乾闥婆(Gandharva),又稱香神或樂神,與「八部鬼眾」之「乾達婆」同。(另梵語「乾闥婆城」,指海市蜃樓,虛幻不實之法)。五,阿修羅(Asura),也是六道之一,因容貌醜陋故稱「無端」,因其果報勝似天而非天故稱「非天」,其強者居須彌山東西外毘摩質多羅宮,極弱者居人間山間深窟。據《阿含經》〈法華義疏〉等經論說,修羅有美女無好食,而諸天有好食無美女,互相憎嫉,故修羅和帝釋常戰鬥。《觀佛三昧經》載:「有阿修羅王名毗摩質多,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九手,八腳,口中吐火,有女端正無比,帝釋請為妻,名悅意。」六,迦樓羅(Garuda),即金翅鳥,又名妙翅鳥等,金翅鳥翅翮金色,兩翅廣三百六萬裏,居於須彌山下層,常取龍為食,最勝者稱「金翅鳥王」。據《三十六華嚴經》載:「金翅鳥王飛行虛空,以清淨眼觀察大海龍王宮殿,奮勇猛力,以左右力搏開海水悉令兩闢,知龍男女有命盡者而撮取之。如來應供養應等正覺,金翅鳥王亦復如是,安住無礙虛空之中,以清淨眼觀察法界諸宮殿中一切眾生,若有善已成熟者,奮勇猛大力止觀,兩翅搏開生死大愛海水,隨其所應出生死海,除滅一切妄想顛倒,安立如來無礙之行。」七,緊那羅(Kimnara),即「非人」或歌神。八,摩睺羅伽(Mahoraga),即大蟒神等。〈慧琳音義〉載:「摩休勒,古譯質樸,亦名摩侯羅伽,亦是樂神之類,或曰非人,或雲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蕯。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湣我等故受此瓔珞。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即時。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   *   *   *   *   *   *

「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蕯,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經論中稱救人危卮,包括救生放生,消除眾生恐怖等為「無畏施」。經中的「施無畏」是施於無畏,也就是「無畏施」。指觀世音菩薩行「無畏施」,使眾生「無有恐怖」。 
聖嚴師父說:「修行完滿以後的無有恐怖,和修行過程之中的無有恐懼不一樣。修行過程之中的無有恐怖,是在心理上,用意志力來轉變它,教它不要怕,才能繼績修行。但恐怖這樣事還是存在。若到達真正的無有恐怖,就是佛,或者是大悟徹底的人,這時恐怖已經消失了。……他已經到達風平浪靜,心平如鏡的程度,根本無浪可起,也根本沒有妄念了。所以,在修行過程之中的無有恐怖,是努力向著無有恐怖的方向走。等到修行完成,才是真正的無有恐怖,這時叫作大無畏大勇猛大雄大力大慈悲。」﹙禪的生活P204
我們凡人,當然還未達到「無有恐怖」的境界,凡人因為對大自然界的無知,對生命的無知,對未來產生恐懼,或受到人為的驚嚇等等。這種對自然,對生命的恐懼,就是「苦」和煩惱的根源。通過學佛修行,漸漸對生命的來龍去脈有所瞭解,特別是皈依受戒,對「明心見性」有了信心,雖一時未達到「無有恐怖」的境界,也可克服對前境的「恐懼」之心了。所以「法施」可屬於「無畏施」。
「無畏」又稱「無所畏」,指佛說法的無畏之德。經論中有「四無畏」和「六無畏」之說。
〈大智度論〉所說「四無畏」指: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
〈大日經疏〉所說「六無畏」指:一,善無畏;二,身無畏;三,無我無畏;四,法無畏;五,法無我無畏;六,平等無畏。

「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以上舉了種種觀世音菩薩「遊諸國土,度脫眾生」的方法,是「即皆現之而為說法」,就是現被度眾生的形象而度之。「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此段經文最後所指「遊於娑婆世界」的「娑婆」(Sahā),是堪忍之義,指凡界衆生安於忍受的,充滿三毒及諸煩惱的世界,亦稱為忍土,凡聖同居土,也就是人類居住的世界,故人間稱為「娑婆世界」。
〈法華文句〉說:「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為忍,悲華經云,云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亦名雜會,九道共居故。」

「執金剛」:
是胎藏界三部金剛部諸眾。手執金剛,故又稱持金剛或金剛手。

「湣我等故,受此瓔珞」「金銀瑠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
「湣」在此指憐憫。為什麼把珍寶供養佛菩薩,佛菩薩接受了,反是佛菩薩「憐憫」了供養者?因為佛菩薩接受供養,是給機會供養者一個修福德的因緣。能有緣供養佛菩薩,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機緣,能有很大福德。就好像出家人去化緣,民眾有緣供養出家人,在民眾是一個修福德因緣的機會,得福的是供養的民眾自身一樣。  
「瓔珞」是古印度的一種以珠寶串起掛在項上的飾物。
佛經中常以七種寶物裝飾以示莊嚴珍貴,經論中各有同異。《法華經》指金、銀、瑠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無量壽經》指金、銀、瑠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阿彌陀經》指金、銀、瑠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等;《般若經》指金、銀、瑠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等。這些只不過是佛陀針對當時眾生的貪慕心態而作的方便說,都屬虛幻,何況這些寶物至今大都已不算最珍貴。「硨磲」是一種巨大的海洋蛤蜊,殼大而美麗。「瑠璃」即是琉璃,也是用礦石燒成陶器上的釉彩。
在《彌勒下生經》中所載:「爾時法王出現,名曰儴佉,正法治化,七寶成就,所渭七寶者,金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兵寶、守藏寶,是謂七寶,鎮此閻浮地內,不以刀仗,自然靡伏。」此是轉輪聖王統治世界的七寶。必須明白,「相由心生」「萬法皆空」,所謂「七寶」,畢竟是空,佛經中所舉一切寶物,都是方便法。
悟道的聖者,已萬法皆空,清淨無為,再名貴的珠寶對他來說,已沒有任何價值。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問彼  佛子何因緣  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  偈答無盡意  汝聽觀音行  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  歷劫不思議  侍多千億佛  發大清淨願
        我為汝略說  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峯  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  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  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  鹹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  手足被杻械  念彼觀音力  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  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  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  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  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蠍  氣毒煙火然  念彼觀音力  尋聲自迴去
        雲雷鼓掣電  降雹澍大雨  念彼觀音力  應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  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  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  慧日破諸闇  能伏災風火  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焰 
        諍訟經官處  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  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   *   *   *   *   *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咒」有善惡之分,為人治病,護身或修行的是「善咒」。詛咒他人使人遭受災害的是「惡咒」。中土道教亦持符和咒,民間持咒,不僅有感通神佛菩薩以達到某些願望的「願咒」,也有念誦咒詛神之咒以害人的「詛咒」。佛經載,皈依三寶持戒者,為善神所庇護,妖邪不能加害,咒術亦不能加害。
此段經說:「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是指以「惡咒」「詛咒」他人,就是求惡神降禍於他人。但只要「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也就是說依觀世音菩薩威神之力,那「惡咒」會反噬回「詛咒」的人本身。
漢譯的「咒」稱為陀羅尼(Dharani)或曼怛羅(Mantra)。是智慧之總持力,因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稱「總持」。「總」是「統攝」,「持」是執持、受持之意。
〈註維摩經〉說:「肇曰,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無所漏忌謂之持。」(肇,指僧肇)
「陀羅尼」原有四種: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忍陀羅尼和咒陀羅尼。一般所稱「陀羅尼」,指的是「咒陀羅尼」。「咒」是佛菩薩從禪定所發的祕密語,故又稱為密語、真言等,持咒能感通相應佛菩薩的大悲願力,有不可思議之威神法力。
〈大日經疏〉說:「真言者,梵曰漫怛羅,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言,釋論謂之祕密語,舊譯曰咒,非正翻也。」因為是佛菩薩的秘密語,故並非凡人所能明瞭,也不應特意追求解釋,當你修至佛菩薩那種境界之時,自然會一目瞭然。  
因為持咒能感通相應佛菩薩的大悲願力,故為行者和廣大佛門弟子所誦持。通行的有「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Om Mani Padme Hom ) 及《大悲心陀羅尼》(Maha Karunika Hridaya Dharani)(略稱《大悲咒》),和《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多咒〉(Gate Gate Para Gate Parasam Gate Bodhi Svaha),以至較長的《楞嚴咒》,又名《佛頂咒》等等。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能變幻莫測稱為「神」,能自由無礙稱為「通」。「神通」(Abhijnā)是一種異於常人的特殊能力,俗稱「異能」。神通所顯示的結果,外道稱為「神蹟」,或稱「奇蹟」。
〈大乘大義章〉說:「神通者,就名彰名,所為神異,目之為神,作用無擁,謂之為通。」又說:「神通之事,或有功行所成,或有果報所得,若以果報得者,不須功業,隨意應物。非果報得者,假於定力,乃有所用。」(第七章)宿業帶來的稱為「業通」,後天修得的稱為「修通」。
聖嚴師父說:不論是修定誦經或祈禱,至心止一境時,也會產生某些類似神通的神祕效驗,可見「世界各宗教,凡是有神祕效驗的,無非是從禪定的工夫而來。」(正信的佛教P118) 泰國佛使比丘說:「神通」是一種「心靈現象」,「只不過是幻象罷了」,大師引佛陀的話說:「顯各種不同的神通──飛行、隱身、天眼、天耳等等──是有漏有取的。」「有取」是「有執取」。(一問一智慧P136)
天人阿修羅和凡人最多可修得五種神通,聖人菩薩有六種神通,佛則有「三明六通」。外道仙人亦能擁有神通,鬼神因無色身的束縛,依其果報而感得,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神通。通常修習禪定者,心力高度專注集中,心念接通宇宙的磁場能量,當能任意利用這宇宙能量時,就可產生神通。神通能力的大小視修行者本身的功力而定。另一種是通過某種特定的咒力,溝通了某些特定的鬼神,達到能驅使和利用那些鬼神的神通力,或者反過來,為那些鬼神所驅使以表現其神通力的結果。而「咒」本身是代表了某些鬼神甚至佛菩薩的特定名號,故可感通相應的某些鬼神的神通力甚至佛菩薩的願力。
聖嚴師父說:「在人類的一千個人之中,大概有數人,由於過去世的修行力和由於他們是來自有福德的神道,所以有與生俱來的預知力及回憶力,知未來,知過去,在兒童時代特別顯著。成年之後,如果生活繁忙和不加理會,這種異能就會漸漸退失。如果蓄意培養和順其自然,也會成為感通鬼神的媒體,而被稱為靈媒或巫者。」(學佛群疑P210)
「五通」包括能知過去世的生死因果的稱「宿命通」。能知現在未來的生死因果,能見六道眾生生死苦樂之相的稱「天眼通」。能知眾生的心念活動的稱「他心通」。能聽到常人聽不到的,世間遠近總總聲音的稱「天耳通」。能飛行自在瞬息千里,隨心所欲隨處現身的能力的稱「神足通」。
神通的能力視乎功力的深淺,這五通是在物質世界範圍內的,是有漏的,所以就算五通具備,也出不了三界。只有無漏的,斷盡煩惱而證涅槃,如阿羅漢。菩薩佛可得第六通「漏盡通」。「漏」就是煩惱,「漏盡」就是斷盡一切煩惱而出三界。而唯有佛的天眼、宿命、漏盡三種神通力,是最徹底、究竟、圓滿、無礙,功能更強過通常的三通,稱為「三明」(Trividyā),故說佛有「三明六通」。「明」就是明瞭通達,故「三明」亦稱「三達」,窮盡通達。
佛的神通力並非異能,而是為度眾生的一種方便。神通雖可作用於一時,但不能持久,也不能改變既成的事實。因為業力不可思議,因果定律不能違背。而神通既是自然現象之一,所以不能違背自然。
聖嚴師父例舉說:西藏地處高原,地廣人稀,而藏人多信佛,崇山峻嶺之中,苦修密行而有神通之士不少,可是也無法改變西藏的歷史共業。佛陀住世時,並不主張弟子用神通。弟子中如「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和蓮花色,最終是死於非命,那是他們自己的業報如此,他們所擁有的神通也改變不了定業(學佛群疑P96)。師父說:「所以,在佛陀的祖國遭到鄰國琉璃王滅族的大屠殺時,也無法用神通加以救濟。但是佛能夠以佛法開導眾生,使眾生自己來修善、積福、消災、免難。因此,佛度眾生,實際上還是眾生自度,否則就違背自然的律則和因果的秩序。」(同上P107)我們學佛修禪,不可刻意求神通,如得了神通,也不可炫耀。如不收斂,必遭惡報。師父說:「神通雖有某些作用,卻無法改變你的命運,對修證更幫不上忙。有時神通雖能使你感動而感化你,但善根還是自己種,這才合乎因果律。」(漢藏同異P25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地獄鬼畜生」指畜生道、鬼道、地獄道。另加上天道、修羅道、人間道,就是佛教所指「六道」。是眾生依本身業力趣向往返之道。因是眾生乘業趣向之處,故也稱「六趣」。「道」和「趣」都是Gati,僅是漢譯的不同,都是趨向之意。因為是心向所「趣」,所以不用「趨」。
〈大毗婆沙論〉說:「所往義是趣義,是諸有情所應往,所應生結生處,故名趣。」原小乘各派大多數僅取五道說,後來北傳佛乘加上「阿修羅」而成六道說。其中天、人、修羅為「三善道」。畜生、鬼、地獄為「三惡道」(Tridusgati)。因修羅亦正亦邪,故也有將修羅歸入畜生、鬼、地獄而成「四惡趣」的。六道有胎、卵、濕、化四種生法,稱為「六道四生」。
「天道」(Deva gati)為欲界、色界、無色界天人所居之處。是修禪定或有大善業者所趣生的世界。「天」Deva(提婆)是光明、清淨、自在之義,是六趣中最上最勝妙之果報。也是包括欲界六重天(六欲天)和色界、無色界諸天天人的境界。六欲天的第四天「兜率天」,為補處菩薩最後所居之內院。天道是享天福的果報之處,在天道沒病苦沒煩惱,想要什麼有什麼,是天人極盡享樂的世界。因太沈醉於享受了,故並不思修持。天壽雖長,但因未脫離三界,故天報享盡,還得隨業力的趣向而到另五道受果報。
「阿修羅道」(Asura gati)略稱「修羅道」。是因瞋、慢、疑而生的果報之處,也是亦善亦惡,亦正亦邪的大力神阿修羅所居的世界。阿修羅屬六道之一,亦為天龍八部眾之一。阿修羅的果報似天而非天,故亦稱「非天」。雖有福德而性憍慢,執著,好爭戰,故也有將阿修羅歸入惡道者。
「人間道」(Manusya gati)為修五戒十善者所趣,是人類居住的世界。
「畜生道」(Tiryagyoni gati) 的「畜生」本指畜養的家禽牲口,在此包括一切野生禽獸,昆蟲水族。因非人天正道,故佛教稱為「旁生」。〈釋氏要覽〉說:「辯意經雲,有五事作畜生,一犯戒私竊,二負債不還,三殺生,四不喜聽受經法,五常以因緣艱難齋會。」
「鬼道」(Prela gati)為鬼類所處的空間。生前因貪得無厭、嫉妒、偷盜欺詐之因緣,死後墮鬼道。「鬼」(Prela荔薜多),鬼類有夜叉、羅剎等大威力者,但以餓鬼為最多,故鬼道也稱為「餓鬼道」。餓鬼常飢不能食,恐怯多畏,形像醜惡,棲山林海底墳場洞窟,樂少苦多而壽長劫遠。泰國高僧佛使比丘說:餓鬼是無法滿足欲望的長期的心靈飢餓者,「腹大如山,口細如針,是餓鬼的表徵,因為所吸取的從未滿足他的飢餓感,所以一直是個餓鬼。」
「地獄道」(Naraka gati)為犯五逆十惡者受惡報之處。據〈大毘婆娑論〉及〈俱舍論〉載,南贍部洲之下五百由旬至八萬由旬處,有造十惡五逆等大罪之眾生下墮之處。因是在「須彌山」的「地」之下,故稱「地獄」。「地獄」有八大地獄等等,生前罪大惡極者,因不同之罪惡因緣而下墮不同的地獄接受苦報。
所謂「六道輪迴」的「輪迴」(Samsāra),並非一道一道輪著來,因為來生趣向那一道,是視你自身業力的牽引,善有福報,惡有苦報。《華嚴經》說:「三界所有,唯是一心。」佛教認為,萬法皆空,諸法唯心,所以人不一定是死後才輪迴六道的。生時你的心態向哪一道,當下就在哪一道,死後也原則上趣向哪一道。
泰國佛使比丘認為,社會上隨處都可以見到的這種貪得無厭,永遠不能滿足欲望的人,其實他們早已化生餓鬼道了。就好像有些人,營商至富,富可敵國,但還貪得無厭,不僅建房子抬高價錢,還偷工減料,做其他生意也使出一切欺詐手段,非要把民眾的血汗錢榨乾榨盡不可。這種人的心態其實已成餓鬼,永遠處饑餓狀態,永遠不能滿足。有些人,父母含辛茹苦養育了他,到父母老病之後,卻將父母棄之不顧,這種人的心態其實早已在畜生道。當然,某些得天獨厚的人,或如世俗所說「含著金匙」出世的人,他們的生話猶如在天界,幸福如意或榮華富貴。但世事往往不會十全十美,雖貴為天人,也有個壽限,何況一個凡人,如果不懂得惜福,金山銀山也有掏空之日,主要是看你自已的心態所向。
同樣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看來,有不同的境界和價值。佛經中舉一個例子:同樣是河水,人類看成是可止渴和洗滌的水,魚類看成是牠們的家,天神看成是瓊漿玉液,阿修羅看成是淚水,餓鬼看成是膿血,地獄眾生看成是赤熱的岩漿。
《華嚴經》〈夜摩天宮自在品〉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不造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態,對同樣的事物有不同看法,做同樣的事會有不同效果。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梵音海潮音」在此指「梵唄」(Pāthaka),一種讚頌佛菩薩的頌歌。〈高僧傳〉說:「天竺方俗,凡是歌詠法言,皆稱為唄,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讚則號為梵音,昔諸天讚唄,皆以韻入管弦。」一般以短偈的形式歌詠唱頌。即配以音樂,如今凡佛教的音樂唱讚歌頌,皆稱「梵唄」。
「念念勿生疑」,因為「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六十華嚴經》〈賢首菩薩品〉說:「信爲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俱舍論〉說:「信者令心澄淨。」〈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學佛最首要的是「信」,堅信佛所說,信因緣業報,信自己終會明心見性。《金剛經》說:「一念生淨信者」,「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平時恭敬常持常唸「南無觀世音」,觀想觀世音菩薩,必能離苦得道。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yak sambudhi) 指無上正等正覺,佛陀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阿耨多羅」為「無上」,「三藐三菩提」為「正徧智」或「正徧覺」,覺知諸法一切智,圓滿而無所不包含。
「菩提」「Budhi」是覺智覺悟,斷絕煩惱成就涅槃的智慧,也就是佛道。「菩提心」(Budhi citta)指無上道心,佛心,成就佛果之智慧心。菩薩發「菩提心」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Anuttara samyak sambudha),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故「正徧智」「正徧覺」「正等覺」「正等正覺」「無上智慧」「無上菩提」等等,同體異名,漢譯梵音都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菩薩和聲聞緣覺所證之果皆是「菩提」,但佛的菩提是無上究竟的,稱為「無上菩提」,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玄應音義〉說:「三耶三佛,大品經作三藐三菩陀,此雲正徧知也。」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稱「三藐三菩陀」或「三耶三佛」等。
漢譯佛典中某些專用名詞,使用漢語的數字,如「一闡提」(Ecchantika)的「一」,以及「三昧」(Samādhi) ,「三藐三菩提」(samyak sambudhi)等等的「三」,都不是數詞,而是原梵文的直接音譯。又例如民間有誤把《心經》稱為「多心經」的,那是不明「波羅蜜多」的「多」,是從梵音 pāramitā 最後一個音節 tā,直接音譯過來的緣故,「多」並非指「數」多。

        ── 行者 果燦 合十 ──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