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日 星期六

果燦讀《維摩經》〈囑累品第十四〉

15-果燦讀《維摩經》〈囑累品第十四〉

《維摩詰所說經》
 ── 姚秦 鳩摩羅什 譯 ──

        〈囑累品第十四〉

 [經文]: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于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
        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毀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有此二法。當知是為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   *   *

「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
「此輩人」指以上提到的「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釋尊付囑彌勒,在「未來世中」,應該廣為以上眾生說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使他們「發希有心」,勿令佛法斷絕。

「彌勒菩薩」:
(見〈菩薩品第四〉之「彌勒菩薩」)

「於佛滅後,末世之中」:
此「末世」指「末法時代」。
據《大悲經》載:凡一佛出世,依此佛而把佛法分成三個興衰時期。第一個是一千年「正法時期」 (「正」通「證」),佛入滅不太久,法儀未改,佛的教誨還在,有人修行,有人證果。第二個是一千年「像法時期」(「像」是相似、如同),佛入滅已逾一千年,佛法已漸漸滲雜不純,此時期雖似有佛的教誨,似有修行者,但能證果者已很少很少了。第三個是一萬年「末法時期」,「末法」指佛法衰頹滅盡的時代,此時期佛入滅已逾二千年,佛法已漸轉微末,雖還有佛的教誨,已無修行者,更無證果者。「後五百歲」是指「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的「最後一個」時期,也就是「末法時期」的第一個五百年,就是佛入滅後的二千年至二千五百年間。
另據《大集月藏經》載:佛入滅後分成五個階段,每段五百年為一「堅固時期」,以表示佛法的興衰期。第一是「解脫堅固」,因佛入滅不久,正法興盛,得到解脫者眾多。第二是「禪定堅固」,佛入滅已逾五百年,雖然無人獲得解脫,但修得禪定者眾多。第三是「多聞堅固」,佛入滅已逾一千年,真實修行者漸少,但聞法的人尚多。第四是「塔寺堅固」,佛入滅已逾一千五百年,聞法修行者已稀少,而建寺廟修佛塔者興盛。第五是「鬥諍堅固」,佛入滅已逾二千年,戒、定、慧三學已漸被人遺忘,世人以爭鬥為能事,外道邪見增長。
據史載,中土佛教的「未法」思想,最早始自北齊慧思(515-577) 至隋代信行(540-594) 的論著中,此一思想使當時的佛教徒深刻反省,促使佛教的弘法活動和方式得到改善,並對以後中土以至日本的佛教起很大影響。
佛教兩千五百多年來,因滲雜了太多非佛的內容,已漸漸變質,在社會上給人的印象是佛教和神道教分不清。如華人社會,某些外道,甚至根本算不上是宗教,假借佛菩薩的名號,混淆視聽,欺騙民眾,謀取暴利。日本某些佛教派別的僧人,甚至把寺院當家族私產,娶妻生子,繼承「寺產」。藏傳佛教舊派僧人也一樣可以娶妻,但起碼他們還有個「轉世」制度,部份教派還不至於如日本佛教那樣「子承父業」。 

「好於雜句文飾之事」:
在此段,佛陀將菩薩分為「新學」和「久修」二相。
「新學」「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也就是喜歡咬文嚼字「拋書包」,充其量只能好像六祖惠能說的「知解宗徒」。而「久修」老參才能「不畏深義,如實能入」。

「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毁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
「猶自毁傷」指「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為二法」。這裡面所指「菩薩」是泛指一般的修行者,出家人等,絕對不是指「大菩薩」。人人都能成佛,故所有凡夫行者都是菩薩,有「新學菩薩」「久修菩薩」。但不論新學久修,只有先後,只有信解的深淺,都未得道,都不是大菩薩。
佛世尊住世時,已知道未來末世的行者缺點,早就「囑累」彌勒菩薩要留意的事。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當知皆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佛言。善哉善哉。彌勒。如汝所說。佛助爾喜。
  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有是經卷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是時。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阿難言。唯然。我已受持。要者。世尊。當何名斯經。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如是受持。
佛說是經已。長者維摩詰文殊師利舍利弗阿難等。及諸天人阿修羅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   *   *  
「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
「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當知皆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
在《金剛經》中世尊說:「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段經文和《金剛經》中世尊所說的同樣道理。

「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
「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有是經卷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一切菩薩」及「四天王」向佛陀誓願:「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有是經卷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並「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其便者。」
通常,修行者必然會受到很多障礙,或宿世的或現世生活中的,或內心的或外在,包括病苦等等,這些障礙都會擾亂破壞佛道的修行,故稱為「魔障」。「四天王」向佛陀誓願要保護那些「讀誦解說」《維摩詰所說經》的大修行者,使一切「伺求者」,不論「內魔」「外魔」都不能靠近大修行者周圍「百由旬」之內,不能「得其便」。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附註]: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Vimalakirtinirdesha sūtra) 略稱《維摩詰經》《維摩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共三卷十四品。
「維摩」或「維摩詰」是「維摩羅詰」(Vimalakirti nirdesha)的略稱,意譯為「淨名」或「無垢」。故《維摩經》亦稱為《淨名經》。
維摩詰是佛住世時毘耶離城的長者,法身大士,自妙喜世界化身佛世,以居士身輔釋迦之教化。時,佛在毘舍離城菴摩羅園,為城中五百長者之子說法,維摩詰特意托疾不往,使佛遣以文殊菩薩為首的諸菩薩聲聞比丘來探病,維摩詰就借解答諸菩薩聲聞比丘所問而說法,主要是當時和文殊菩薩及舍利弗等的對話,經名《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經》主要是說「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主要思想是「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現存《維摩經》有三譯,一是吳支謙譯的《維摩詰經》;二是唐玄奘譯的《說無垢稱經》;三是姚秦羅什譯的《維摩詰所說經》。其中以羅什所譯三卷最通行。
《維摩經》因是維摩詰居士所說,故世俗亦稱「居士經」。 

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Kumārajiva,西元343-413),十六國時著名佛學翻譯家,其父鳩摩羅炎(Kumārāyana)是天竺人,其母為龜茲王之妹耆婆(Jiva),羅什合父母之名為「鳩摩羅耆婆」。羅什出生於龜玆,七歲隨母出家,並隨母遊學龜玆周邊諸國,遠至今克什米爾等,遍訪名師。初學小乘,後在莎車國遇「須利耶蘇摩」而改學大乘。據說,有一羅漢曾對羅什的母親說:若羅什三十五歲前不破戒,必可大興佛法,度人無量。「龜玆」是古西域國名,位於今新疆庫車地方,「龜」字在地方名讀成 qiu,ㄑ|ㄡ,音「丘」。
羅什博學多聞,大乘佛典的造詣很高,特別對龍樹〈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和〈大智度論〉等。年二十歲在龜玆王宮受具足戒,開壇講經說法,名聞西域諸國。據傳羅什師每次升座說法,諸王都長跪座側,讓師「提履而上」。
前秦苻堅建元二十年(384年),符堅的大將呂光破龜茲,將羅什掠往中原。途中前秦易主,呂光在涼州(今甘肅武威)自立為王,羅什滯留涼州十餘年,因此學習並精通漢語。公元401年,後秦姚興伐涼,羅什被迎至長安並奉為國師,故後人稱羅什為「姚秦鳩摩羅什」,時羅什已五十八歲。 
羅什在長安八年期間,譯出〈中論〉〈成實論〉〈大智度論〉《法華經》《阿彌陀經、《大品般若經》等數十部經論,有系統地將龍樹的中觀學派學說介紹到中土。弟子有僧肇、僧叡、道生、道融等。
東晉義熙九年(西413年)於長安圓寂,其舍利被迎往凉州(武威)建塔供養。關於羅什的生卒年,歷來有多種說法,其高徒僧肇早在羅什還在涼州之時已追隨他,而羅什寂後次年,僧肇也圖寂,所以據僧肇所著〈羅什法師誄〉載,羅什寂於「癸丑之年」,即弘始十五年(西413年),壽七十。
據傳,羅什臨終曾發願說:如一生所譯佛經符合佛意,死後荼毘(Jhāpita火化)舌根不壞。果然火化後,僅剩舌頭不壞如紅蓮花。
羅什與慧遠書信來往問答的〈大乘大義章〉,對我國大乘佛教有深遠影響。羅什門下弟子不少,其中「肇、生、融、叡」,後世稱為「關中四聖」。「肇」指僧肇;「生」指竺道生;「融」指道融;「叡」指僧叡。一般論著中所舉「肇曰」「生曰」等等,指的就是「僧肇」和「竺道生」的言論。

佛與佛教的緣起:
「佛」是「佛陀」(Buddha)的略稱,梵文的意思是「大覺」,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指發菩提心,依般若波羅蜜多修六度萬行,經三大阿僧祗劫,功德圓滿,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覺者。或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覺知諸法實相者。
據古文獻記載,遠古時代,中亞地區有一個稱為「雅利亞」(Arya)的部落族群,這個族群及其古老文化,對後來的歐洲和中亞許多國家有很深遠的影響。「雅利亞」的一支約於西元前2070年(我國夏朝中期)移居波斯及馬太。另一支約於西元前1500年(我國商朝時)到達恆河流域。「雅利安人」把他們的「吠陀文化」和他們從原始宗教發展而成的,信奉梵天的宗教帶來恆河流域。
「吠陀」(Veda)亦譯成「韋陀」「圍陀」等,意思是「知識」,是印歐語系雅利亞民族最古的文獻,也是後來印度「婆羅門教」的根本聖典。
據古語言學的考據,歐洲和中亞的希臘語、拉丁語、日爾曼語、克爾特語、斯拉夫語等都和古印度的梵語有很多共同處,這一系列國家的語言在學術上統稱為「雅利安語系」,也稱為「印歐語系」。
雅利安人把他們信奉梵天的「婆羅門教」帶來恆河流域,並把古印度人分成四個階級,稱「四種姓」:祭師屬於「婆羅門」;王公貴族和軍官屬於「剎帝利」;商人和農牧民及手工業者屬於「吠舍」;奴隸和雇工以及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等屬於「首陀羅」。「雅利安人」統治並同化了古印度。
「雅利安人」移居恆河流域一千年後,約西元前565年(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屬尼泊爾近印度邊境的「畢柏羅婆」Piprāvā)「淨飯王」(Shuddhodana)的王子「悉達多•喬達摩」(Siddhārtha Gautama)出世。太子青少年時期雖然享盡榮華富貴,但也看到了民間疾苦,在王宮學到的知識,無法使太子從人類的生老病死求不得等等煩惱中得到解脫,故他在二十九歲時,毅然離開王宮出家學道。
最初,悉達多太子是學古印度「仙人」在深山修「苦行」,修行六年之後,覺悟到苦行為徒勞,於是在尼連禪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供養。最後在菩提樹下禪坐觀想,終於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悟出宇宙的「緣起法則」和「四諦」的真理,解脫了一切煩惱,得道成佛。
因世尊屬釋迦族人,故被尊稱為「釋迦牟尼」(Shākya muni),意為「釋迦族的聖者」。時,世尊三十五歲。地球人類歷史上,釋迦牟尼佛是唯一住世的佛,其他三世諸佛都是因釋迦世尊的介紹而為人們熱悉的,在釋迦牟尼佛之後,將降生住世的佛是彌勒佛(Maitriya),故彌勒是「未來佛」。 
釋迦世尊成佛後的四十五年間,走遍恆河兩岸,以自己成道的經驗傳道說法。由於當時印度普羅大眾對婆羅門的種性制度非常不滿,故佛教的眾生平等學說深受歡迎,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都皈投在佛陀門下,佛教鼎盛一時。佛教是在和當時的「婆羅門教」及「六師外道」的競爭中成長起來的。
在佛陀住世的時代,雖然有不少根器深厚者,如佛的大弟子們,他們能僅聞佛陀一席話而覺悟,或跟隨佛陀而在短時期得證涅槃。但大部份人的根器乃然非常淺薄。佛陀就像博學的大學教授為小學生講課一樣,為使學生明瞭,不能一下講得太高深,所以釋尊根據當時對象的根器和悟性的深淺,分別用不同的巧妙方法,引用了不少當時印度的民間神話故事來講解佛法。那是一種隨機之善巧,靈活的變通,是權宜之策,佛教稱為「方便說」。 
聖嚴師父說:「佛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說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稱為人天乘,對於厭世觀念很濃的人,便說解脫生死的方法,稱為聲聞的小乘,對於根器深厚而有悲願化世的聽眾,便說菩薩的大乘。」(正信的佛教P8)
世尊一生普度無量眾生,晚年抵中天竺拘屍那城跋提河(亦稱阿恃多伐底河),在河邊兩棵沙羅樹之間,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畢,頭北面西,右脅而臥入滅,世壽八十。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精妙的,指導眾生解脫生死苦難,通向寂靜涅槃的聖典──《佛經》。

佛教的根本思想是「緣起法」和「四聖諦」,佛教的宇宙觀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這是印證佛法的「三法印」,是指「萬法皆空」。佛教的人生觀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是三世諸佛的「共教誡」,「是諸佛教」,指導眾生「自淨其意」。
「佛陀」(Buddha)梵文的意思是「覺者」,中文的「佛」字,從人,首先肯定了佛陀是「人」,是「覺悟了宇宙諸法實相」的人。「佛法」從無始以來原本就存在,並非釋迦牟尼世尊自創。佛教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去不來,此生故彼生,此滅彼亦滅。故佛教不存在創造者,更沒有救世主。佛陀降世的目的,僅是為愚癡凡夫指點迷津,為普度眾生脫離苦海。
《法華經》〈方便品〉載:「舍利弗,雲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成佛的種子,因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癡,對虛幻的外境產生厭欣之心,因厭欣而造種種業,生起無數煩惱,遮蓋和污染了原本純淨的「佛心」。又因業力的牽引,使人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轉生死。
佛法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人類因為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癡,顛倒了諸法實相,造下了煩惱惑業,陷入生老病死的循環中而無法自拔。六祖惠能在《壇經》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又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凡人唯有持五戒修十善,清淨身口意三業,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捨棄一切「煩惱」以及所有引起煩惱的根源,「破執掃相」就可「轉識成智」,就能解脫生死,出離三界,進入涅槃寂静的境界而成佛。
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迷時是凡夫,覺悟了就是佛。
佛教相信因果,注重修行。聖嚴師父說:「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罪業各人消。」(學佛群疑P58)明心見性,轉識成智,開悟成道,出離三界,到那個境界,就可不生不滅,解脫了生老病死。那不就是人類有歷史以來,一直在追求的「長生不老」之術嗎?

從世尊成道至佛入滅後的一百年左右,是佛教史上的「原始佛教」時期。在此期間,世尊的學說基本上沒有文字記錄,僅憑弟子們的記憶背誦,故也僅有「經藏」和「律藏」。世尊入滅後第一次「結集」,佛陀的弟子們記憶和背誦了佛陀的教法,那便是原始經典《阿含經》的由來。後來出現了高僧論師的著作,這便是後來的「論藏」,佛經並開始有了文字的記錄。後世的《三藏》,便包括「經、律、論」三部份。

佛教的發展可分為三大系統:一,印度早期的部派佛教,稱為「南傳巴利語系佛教」,俗稱「小乘」;二,印度中期的梵文系大乘佛教,是由梵文漢譯的「北傳漢語系佛教」或「漢傳佛教」,俗稱「大乘」;三,印度晚期的大乘密教,雖產生於印度,但發展於西藏,是由梵文藏譯的「密教」。但藏傳佛教實則是顯密並重,先顯後密的。「藏傳佛教」發展地區除西藏外,在中國包括青海內蒙和雲貴川的少數民族地區,在北方包括蒙古和西伯利亞地區,在南方包括不丹錫金和尼泊爾等。
佛教分裂成大小乘的原因,有幾種說法。
其一:據說公元前544年佛陀涅槃後三個月,佛的大弟子大迦葉為防異端邪說滲入佛法,召集眾比丘在王舍城靈鷲山七葉窟「結集」。因人數眾多,由大迦葉選出五百位已證阿羅漢果之大比丘入窟,而大部份未能入窟之比丘就在窟外另行結集。這便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結集」。據說當時因「阿難」未證得阿羅漢果而被大迦葉拒於窟外,阿難於是即夜斷盡諸漏證阿羅漢果,並以神通入七葉窟登師子座 (高座),誦出佛陀所說經典。窟內的大多是上座長老比丘,故後來稱為「上座部」。而在窟外結集者人數比窟內眾多,故後來稱為「大眾部」。
但當時屬於原始佛教時期,不論在窟內或窟外,所誦出的同樣是原始佛教的經典,雖然可能埋下佛教分裂的伏線,佛教的分裂並非如此簡單。
其二:據南傳佛教的說法,在佛陀入滅後一百年 (約公元前443至前433年左右),眾比丘在戒律問題上引起了爭執。據說當時毗舍離城僧團的比丘,在乞食時可以收受金銀,引起西部僧團不滿。當時西部僧團的「耶舍」招集了七百比丘集會,反對毗舍離僧團此一違反傳統戒律的做法,這是佛教歷史上的「第二次結集」。因參加的有七百比丘而被稱為「七百結集」。但「七百結集」的裁決不為毗舍離僧團承認,他們另行招集了萬人比丘開會反對,於是佛教分裂成兩派。因為「七百結集」的參加者大都屬上座部比丘,故稱為「上座部」。而毗舍離僧團所招集者人數眾多,故稱為「大眾部」。
其三:據北傳佛教的說法,佛教的分裂是因為各僧團對「阿羅漢果」的不同看法。佛陀住世時說法,是按不同根機的對象說不同的道理,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原始佛教時期佛教徒修行的目標是阿羅漢果,他們認為修行達阿羅漢果就可斷煩惱,解脫生死。佛陀入滅後有人對此提出不同看法。佛滅後百年有個大天比丘「摩訶提婆」(Mahādeva),認為阿羅漢仍有無知無明,煩惱未斷盡,並還存有本能慾念等,提出五種新說,史稱「大天五事」。結果引起僧團內一批長老比丘的反對,並引起了一場大論爭。僧團於是分裂成以長老比丘為首的「上座部」和以大天為首的「大眾部」兩派。「大天」也因此被認為是「大眾部」始祖。
當然,佛教的分裂原因遠比以上三說復雜得多。世尊入滅一百年後,據南傳佛教所說,佛教分裂成十八部,而據北傳佛教所說,是分裂成二十部。必須知道,釋迦世尊傳法四十五年,弟子無數,有已證果的,有尚未證果的。
據說,佛說《法華經》時,前後分別說了正說、領解、述成、授記四段,並應聲聞眾的上、中、下三種根性而前後分別說了三周。」〈法華玄義〉說:「如法華三周說法斷奠聲聞,咸歸一實。」第一周說了「方便品」和「譬喻品」,是為上根的舍利弗一人直說妙法的實理,使其悟入一乘,稱為「法說周」。第二周說了「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喩品」和「授記品」,是為中根的大迦葉等四人說三車的譬喻,使其悟入一乘,稱為「譬喻周」。第三周說了「化城喩品」「五百授記品」和「人記品」,是為所有下根的聲聞說過去大通智勝佛時的因緣,使其悟入一乘,稱為「因緣周」。如此三段次第度了上、中、下根者,使其悟入一乘。這便是經論上的所謂的「法華三周」。   
而後世弟子的「結集」,是把世尊四十五年中所說,凡記得的都誦持了,並不詳細區分。而在世尊入滅前,已有弟子四處傳法,世尊入滅後,更是有不少弟子或再傳弟子各處傳法。各人的根性不同,對佛法的理解和悟性都有些出入,加上最初幾百年,佛經都是靠死記硬背,口口相傳的。那麼長時間,那麼多代的傳人,背誦經典不可能沒有增減,後代弟子在理論上造成分裂是在所難免。
據說,佛入滅後三個月的第一次結集,佛的弟子們憑記憶,背誦和鑑定了佛的教法和戒律,並分配給不同的長老和他們的傳承弟子,口傳下來以令到未來的後代獲益。為了使口傳經律能長久地維持真確完整,不會受到改動、修改和增刪,故必須定期和有系統的集體念誦。這種集體念誦的方式,原本是為了基本維持了經典的完整,不受改動修改和加插。文字的記錄尚且會有錯漏,何況僅靠背誦?
世尊的教法首次用文字記錄下來,是在西元前一世紀(佛入滅後四百年),在錫蘭(古師子國)以巴利文記錄。以上種種,也是後來不同佛經出現理論上某些矛盾之因。
不論何種說法較準,佛教後來確是分裂了,而且釋尊早有預言,《文殊師利問經》載:「佛告文殊師利,初二者,一摩訶僧祗,二體毘履,我入涅槃後一百歲,此二部當起。」僅對「大眾部」和「上座部」的名稱,也有不同解釋,除以上分法外,也有引《大集經》載:「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讀誦書寫,廣博遍覽五部經律,是故名為摩訶僧祗。」認為佛所說「摩訶僧祇」是四律五論中的「摩訶僧祗律」,是「大眾」之義,說窟內的上座部雖五百人亦「大眾」故。

總之,佛滅一百至五百年間,經過數次結集、分裂和調整後,佛教發展形成了較為傳統保守的「上座部」和較為革新寬容的「大眾部」兩大派,那是事實。
「上座部」即「悉他毘羅婆多部」(Sthaviravāda),是以《阿含經》等巴利語系經典為主,只重視個人修持解脫,不重利他,故被稱為「小乘」(Hinayāna),意為僅載一人的小車子。其最高果位是阿羅漢果。保持原始佛教托缽化緣、雨安居、過午不食等傳統。這一派從原印度北方往南發展至斯里蘭卡(古師子國),再傳至泰國、柬浦塞、緬甸、老撾、越南以及我國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等。
據傳,第一位將佛教傳入師子國的,是西元前三世紀,中天竺摩揭陀國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太子摩哂陀比丘。佛經中的《阿含經》也於當時開始用文字記錄成的。因為佛經基本上是以當時印度南方方言巴利語背誦和記錄,所以稱為「巴利語系佛教」,也稱為「南傳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南傳佛教」經典雖然是以巴利文為主,但當時通過海路傳至中國南方的,卻是梵文系的「大乘」佛典。 
「大眾部」即「摩訶僧祇部」(Mahāsanghika),是以當時印度北方雅語或稱文章語的梵文背誦和記錄。不僅自身解脫,且隨類化度一切有緣眾生,是自度度人的「菩薩道」。強調人人都可成佛,故稱為「大乘」(Mahāyāna),意為可載多人的大車。大乘雖然不完全由大眾部產生,卻是產生自大眾部盛行的區域,是佛陀入滅後五百至一千年間逐漸形成的,其最高果位是佛果。大眾部從恆河流域往北發展至中國 (包括西藏和內蒙),還有朝鮮、日本、蒙古、越南北部等,所以稱為「北傳佛教」。
自從「大乘」佛教形成,就開始發掘出「大乘」的經典,其中有作為大乘理論基楚的《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淨土三經》和《涅槃經》等等,在中國還出了一部《六祖壇經》。各個歷史時期也產生了影響深遠的論師和論著,如龍樹的〈中觀論〉〈大智度論〉,提婆的〈百論〉,無著的〈攝大乘論〉,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等等。 
北傳大乘佛教,特別是中國佛教,雖然戒律和儀軌上和南傳小乘基本相同,但大部份寺廟由京城大鎮漸漸移至深山,因為不便化緣,原始佛教的托缽乞食改為寺廚供應,也因此擁有寺產。時至今日,某些佛教團體甚至以商業企業方式經營,雖說為了弘法和生存,大勢所趨,但已和原始佛教在傳統方面有所不同。日本某些佛教教派和藏傳舊派僧人甚至可以娶妻傳宗接代,距原始佛教的傳統已相去很遠。
北傳佛教自稱「大乘」,稱南傳佛教為「小乘」,其實大乘中有小乘,小乘中也有大乘,現在以大小乘相稱已不合時宜。自佛陀入滅至今逾二千五百年,佛教雖然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再到大小乘佛教三個階段,還包括了密教等。盡管各個時期對佛法的理解都有論爭,可是佛教徒都慈悲包容,從來沒有過激的衝突,更不會因此引起戰爭,這也是佛教偉大優勝之處。但逾二千五百年的時間,佛教的確滲雜了太多非佛的成份,今後正信的佛門弟子是任重道遠矣。

        ── 行者 果燦  ──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