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見性即是見空性
── 聖嚴法師著 ──
〈第七天:上午〉
見性即是見空性
一、斷見與常見都是邪見
如果有人認為:「什麼是無?本來就是沒有,還要問什麼?」可能會變成斷見。
你若是猜想:「我的本來面目是誰?這裡面一定有個東西,可能是靈魂、神,或者是神給我的東西。」這又變成了常見。
另外,「拖著死屍走的是誰?」可能讓人聯想到拖著死屍走的,大概是自己的靈魂,或是自己的某種東西,好像無論如何,身體可以死,死了以後再換一個,一次一次地變換,但是靈魂不變。好比今天住這家旅館,明天住那家,旅館在換,可是自己沒有換,這也是常見。
對於「念佛的是誰?」,也可能有人會推論:「念佛的人將來會到西方極樂世界跟佛在一起。本來應該是跟佛一起的,後來因為犯了罪、造了業,所以被打落到這個世界。」其中好像有個東西,這又是常見了。
所以,許多人很可能問第一個話頭「什麼是無?」的時候,會落於斷見,問另外三個話頭的時候,如果本身觀念不清楚的話,又會變成常見。常,是指有個不變的東西;斷,則是沒有這樣東西,並且什麼也沒有。釋迦牟尼佛說這二種都叫做邪見。
因此,參話頭的時候不要轉念,你一思考或一轉念,很容易不是落於斷見,就是落於常見。所以用話頭的時候,凡是跟你的知識、經驗相應的任何一個發現,讓你認為:「我得到了!」那你所得到的就是一個邪見,不是真正的見性。因此,只要有任何念頭出現的時候,趕快放下它,繼續用話頭。
二、當下體驗「苦、無常、空、無我」
釋迦牟尼佛最初說法,是開示「苦、無常、空、無我」的基本佛法。
苦的意思是有煩惱。煩惱不一定是因為物質生活條件差,而是自己心理的矛盾、前念與後念的矛盾,或者是身心的衝突,以及自己的心跟環境現象的衝突,所產生的煩惱,這是苦。
物質生活條件不好當然可能苦,但是生活其中的人不一定覺得苦。許多大修行人的物質生活都很差,但是卻很快樂;而很多有錢人生活優渥,但是很煩惱,因為他們的內在、身心有矛盾與衝突,和環境也有矛盾與衝突,這是因為沒有智慧的緣故。
如果能夠用智慧看到身體、心念和環境的狀況,一切都是暫時的現象,隨時隨地都在變化、是無常的,當下你的苦就空了、不存在了。苦的原因是不能認知和體會無常,僅僅聽懂「無常」這個名詞是不夠的,一定要當下體驗到無常,那就不必生氣,也不必煩惱,苦也就沒有了。
「空」是要空掉什麼?空掉苦、空掉對於身心、環境各種現象的執著。空了以後,就沒有我、沒有自我中心的執著了。
三、「人無我」、「法無我」,出離一切法
開悟見性的「性」,就是無常、無我的空,只是給它一個名詞——「空性」,而「性」的意思,即是本質。
早期《阿含經》沒有講到空性,只講空。所說的「無我」,是指個人自私的「我」沒有了,由此而得解脫,此後便進入涅槃境,也就是涅槃法。因為五蘊假合的「我」是沒有的,所以解脫者不願意再進入五蘊假合的法,亦即世間法之中,而解脫以後,便離開了這個世間,與這個世間沒有了關係,因此才說有世間法、出世間法,彼此是對立的。然而,這樣的說法不夠究竟。
所有佛和大菩薩沒有了對自我的執著,但是他們也不會執著於世間法或出世間法,皆得解脫:從自我的、自私的執著得解脫,然後出離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也得解脫,這是兩重。前者是「人無我」,後者是「法無我」,這即是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的「法無我」,與見性的「性」也有關係。
到了《般若經》所說的空,是一切法的空性,但並不是什麼也沒有。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其本性就是空性。無論是觀念的、物質的、抽象的、具象的,只要有一法,它的本性都是無常的,如果說是常或不變,即是不究竟。
因為二乘人的智慧不夠圓滿,所以認為阿羅漢的寂滅涅槃,是常的、永恆的、不變的。因此在《法華經》、《楞伽經》裡都說了一個比喻:聲聞、緣覺二乘人的進入涅槃,好像是喝三昧酒喝得酩酊大醉一樣,但醉後還是會再醒過來。
所以,雖然進入解脫三昧的時間很長,必定還是會從三昧中出來,出來之後,發覺這樣的涅槃是無常的,是不究竟的,因此,必須重新再修菩薩道。
聲聞、緣覺與菩薩、佛不同的地方,在於智慧與福報的差別。二乘人雖有智慧,但不夠圓滿,福德也還不夠,因此沒有辦法得到究竟解脫。所以,佛告訴我們,不要先求進入涅槃,因為在你「酒醉」的那一段時間,是空掉了的,等你醒來,還是要修菩薩道。
既然如此,何不一開始就邊修解脫道,邊修菩薩道?這樣便可以從「我空」進入「法空」。這個「空」是空去一切法的本性,甚至涅槃法其本身的性質也是空的。因為二乘人的涅槃還會退失,會從酒醉中醒過來,所以是無常,不是永恆,而無常法的本質就是空,稱為「空性」。
四、覺悟空性,智慧反應
一切法,不管是世間法或出世間法、煩惱法或解脫法,它們的本質皆是空的,都叫做「空性」。請問哪一樣事物沒有空性?哪個地方沒有空性?
這空性在你開悟的時候,對你自己來說叫做「佛性」,此時你看眾生皆有可能成佛,因為每一個眾生,無論身心都是無常,其本質都是空的,所以每個眾生都有佛性。
至於無情的眾生,是不是也可以成佛呢?當你成佛的時候,看無情眾生也成佛了。不過無情眾生本身是不會成佛的,它是有情眾生的附屬品,雖然其本質也是空的,但不是佛性,而稱為「法性」。
本質同樣是空、無常,對有情眾生而言是「佛性」——具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佛就是實證本質是空。「法性」的意思,是指對無情眾生而言,它不能成佛,但它本身的性質也是空,所以叫做「法性」。因此,空性是遍於一切有情、無情的。
我們要悟的佛性,是悟到一切法的空性,包括自己的本質也是空性,所以叫做「見佛性」。「佛」的梵文是Buddha,意思是「覺」,能夠覺悟到一切法的本質都是空性,所以叫它「佛性」,也可稱為「覺性」,而木頭、樹等無情界,因為沒有辦法覺悟,所以它只是一個現象或者一樣事物。
佛性與法性是空性,是不是等於什麼都沒有了?不是。只是覺悟到自己的本質是空性,然而覺者還在。覺者是智慧者,覺的功能就是智慧,當智慧的功能還在的時候,他是有反應的。與世間一切眾生互動的時候,即產生智慧的功能,這是慈悲的表現。用智慧來度眾生,這個行為本身就是慈悲。
那麼,覺者是誰?菩薩(Bodhisattva)稱為「覺有情」,而佛(Buddha),則是已經圓滿的覺者。因此,是有覺的功能——度眾生的功能,而不是什麼都沒有了、斷滅了,但也不是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所以佛菩薩可以因應眾生的需求,在任何環境中出現,也可以顯現種種的形象、種種的型態,甚至於變現地獄眾生的樣子。
那他們受不受苦?他們如果有身體,雖然也會感覺痛,但是不會覺得苦,因為他們知道一切法的本質是空,所以不會覺得心裡煩惱、怨恨、不舒服、不公平。所以有菩薩、有佛,斷見是錯的。
因此,參話頭的目的,就是參到見佛性。見了佛性,你的煩惱會少一些,你的信心會很強,你的慈悲心也會出現,因為智慧和慈悲是同時的。如果你自認為見性了,但是你一點慈悲心也沒有,那這一定是假見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