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金剛經》之〈金剛般若波羅蜜多〉

1-果燦讀《金剛經》之〈金剛般若波羅蜜多〉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姚秦-鳩摩羅什 譯 ──  
*   *   *   *   *   *   *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Vajracchedi kāprajna paramitā sūtra,簡稱 Vajara sūtra《金剛經》。
        《金剛經》出自《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第五百七十七卷)。
現存有:
        姚秦鳩摩羅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北魏菩提流支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南北朝陳真諦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隋達摩笈多譯的《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唐玄奘所譯《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唐義淨譯的《能斷金剛波羅蜜多經》等等譯本。其中以鳩摩羅什的譯本流通最廣。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事物都是瞬息萬變的,佛法的最高層次是空,是無相。《金剛經》的中心思想是破一切執,掃一切相。破執掃相就可滅除一切煩惱,顯現出自心佛性。具有般若智慧,「心」就會如同金剛一般堅固,所以用「金剛」來比喻「般若波羅蜜多」。

        《金剛經》的要義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就是因這一句而澈悟。 
        在《金剛經》中佛陀最後說了四句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並指出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反復說明任何巨大數量珍寶布施的功德,皆不如受持和講解《金剛經》,可見《金剛經》在佛典中的重要性。
        《金剛經》強調說:「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頂經》說:「言金剛者,是堅固利用二義,即喻名也,堅固以喻實相不思議祕密理常存不壞也,利用以喻如來智用摧破惑障顯證極理。」
        佛經中用「金剛」(Vajra) 比喻之處很多,如金剛身、金剛手、金剛杵、金剛界、金剛力士等等。佛經中所指的「金剛」,並非指金剛石,因鑽石雖堅硬,卻還是可以切割的。在佛經中金剛比喻堅固銳利致極,是指能破壞一切而不受任何破壞者,也就是「無上」。
        《金剛經》中指佛的般若智慧,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猶如「金剛」堅固不壞,因為宇宙間唯有般若智慧,才有此不可思議的無比強大功能。

        「般若」(Prajnā) 漢譯為「智慧」。但此「智慧」非世間的學識聰慧,而是指佛的無上智慧,是對宇宙原理的覺悟。世間的學識聰慧是有善惡之分的,但佛的智慧是絕對的清淨圓明大慈大悲,不是「般若」之外的任何詞語可替代的,因此照舉梵文音直譯為「般若」。
中土教判將「般若」分成「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文字般若」指所有佛的言教,一切佛的經咒,佛菩薩聖號,戒律條文,一切「說明苦空無常無我」的文字經典,包括一切唸佛誦經的音聲等,都是「文字般若」。
        「觀照般若」就是觀察人生的苦,諸行無常,從而認識諸法無我五蘊皆空,這是「觀照般若」。
        「實相般若」的「實相」是諸法如實的相狀,是超越語言文字,超越一切現象而又不離一切現象的,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也就是通過「觀照般若」而證悟真如實相,「諸法實相」就是真如。到這個境界,已到被岸,已見性成佛。「相」通「像」,「相」包括心相和物相。

        「波羅蜜多」(Pāramitā) 略稱「波羅蜜」,是度、出離、超越、解脫,到彼岸之義。《壇經》說:「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大智度論〉說:「波羅,秦言彼岸,蜜,秦言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
        「般若波羅蜜多」(Prajnā pāramitā) 就是以佛的智慧,超離一切苦和煩惱,由生死迷界的此岸,渡到究竟涅槃解脫的彼岸。「摩訶」(Maha)是「大」,故「摩訶般若波羅蜜多」(Maha Prajnā paramita) 就是究竟圓滿的大智慧,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民間有誤把《心經》稱為「多心經」的,那是不明「波羅蜜多」的「多」字,是從梵音pāramitā最後一個音節tā,直接音譯過來的緣故。

*   *   *   *   *   *   *   *   *
  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Kumārajiva,西元343-413) 是十六國時著名高僧和佛學翻譯家,其父「鳩摩羅炎」(Kumārāyana)是天竺人,其母為龜茲王之妹「耆婆」(Jiva)。羅什合父母之名為「鳩摩羅耆婆」。羅什出生於龜玆(「龜玆」是古西域國名,位於今新疆庫車地方,「龜」字在地方名讀成qiu,ㄑㄧㄡ,音丘),七歲隨母出家,並隨母遊學龜玆周邊諸國,遠至今克什米爾等地,遍訪名師。初學小乘,後在莎車國遇「須利耶蘇摩」而改學大乘。據說,有一羅漢曾對羅什的母親說:若羅什三十五歲前不破戒,必可大興佛法,度人無量。
        當時大乘佛典興盛,羅什博學多聞,佛典造詣很高,特別對龍樹〈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和〈大智度論〉等。年二十歲在龜玆王宮受具足戒,開壇講經說法,名聞西域諸國。據傳,羅什師每次升座說法,諸王都長跪座側,讓師「提履而上」。
        前秦苻堅的大將呂光於建元二十年(西元384年)破龜茲,將羅什掠往中原。途中前秦易主,呂光在涼州(今甘肅武威)自立為王,羅什滯留涼州十餘年,因此學習並精通漢語。西元401年,後秦姚興伐涼,羅什被迎至長安並奉為國師,故後人稱羅什為「姚秦鳩摩羅什」,時羅什已五十八歲。   
        羅什在長安八年期間,譯出〈中論〉〈成實論〉〈大智度論〉《法華經》《阿彌陀經》《大品般若經》等等數十部經論。有系統地將龍樹的中觀學派學說介紹到中土。弟子有僧肇、僧叡、道生、道融等。東晉義熙九年(413年)於長安圓寂,其舍利被迎往涼州(武威)建塔供養。
        關於羅什的生卒年,歷來有多種說法。其高徒僧肇早在羅什還在涼州之時已追隨他,而羅什寂後次年,僧肇也圖寂,所以僧肇著〈羅什法師誄〉所載,羅什寂於「癸丑之年」,即弘始十五年(西元413年),壽七十,應該是最可信的。據傳,羅什臨終曾發願說:如一生所譯佛經符合佛意,死後荼毘舌根不壞。果然火化後,僅剩舌頭不壞如紅蓮花。

        羅什與慧遠書信往返問答輯錄的〈大乘大義章〉,對我國大乘佛教有非常深遠影響。羅什門下弟子不少,其中「肇生融叡」後世稱為「關中四聖」。「肇」指僧肇,「生」指竺道生,「融」指道融,「叡」指僧叡。一般論著中所舉「肇曰」「生曰」等,指的就是「僧肇」和「竺道生」的言論。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   *   *   *   *   *   *
  如是我聞

        〈大智度論〉載:釋尊臨入滅,具有天眼的失明比丘阿泥樓馱請阿難問佛陀四件事:一,佛滅度後諸比丘以何為師;二,諸比丘依何住;三,惡性比丘云何共居;四,一切經首置何字。佛陀答:一,以法為師;二,依四念處而住;三,依梵天法對治之(另說是用「默擯」,就是用排斥,不理睬的方式,使其心生悔意而自行歸善);四,一切經首置「如是我聞」。
        〈大智度論〉載:「問曰。若諸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不隨他教不受他法。不用他道不從他聞而說法。何以言如是我聞。答曰。如汝所言。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不應從他聞法而說。佛法非但佛口說者。是一切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佛法中。如佛毘尼中說。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種人說。一者佛自口說。二者佛弟子說。三者仙人說。四者諸天說。五者化人說。」(〈大智度論〉卷第二)
        據說釋尊入滅後,大迦業主持第一次結集時,要求阿難優婆離等每一位複誦釋尊的教誨者,必須說明親聞釋尊在何時何地何種因緣,對哪些對象說法,以便集會眾人共同審定真偽。故每一部經的經首都署明「如是我聞」,以肯定是「親聞」佛陀所說,好有別於其他外道典藉,好取信於聽眾。經首的「如是我聞」四個字,就是如此簡單清楚明瞭。
        古經文深奧艱澀復雜難懂,為不致使聽者誤解,講經最好如聖嚴師父說的:「解釋佛學,最正確最安全的,還是以經解經,以佛法解釋佛法。」(學佛群疑P215)
        漢語的一個字,分別加上其他不同的字,就可組合成完全不同的詞,這就是漢語的妙處。「如是我聞」的「如是」兩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意思。〈資持記〉說:「如是者指示之詞。」〈勝鬘寶窟〉說:「印述之辭,如是如是,誠如聖教,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金剛經》等經卷的「如是如是」是肯定之詞。同樣的是「如是」兩字,經首的「如是我聞」,和《法華經》〈方便品〉的「十如」以及台家的「十如是」,不可以址在一起。
        就好比佛經中的「一時」兩字或單一的「時」字,一般指的就是佛陀講這部經或這段經的「當時」,「那個時間」。各地歷法不同,扯得離題等於拒人於千里之外。
        講經解經的目的是要使聽眾明白佛經裡佛陀教導了什麼,我們可以學到什麼,應如何依法修行等等。千萬不要不懂裝懂充聖惑眾,自作聰明拋書包。要顧及時代、民俗、地域、文化、承傳。不可「牽強附會,杜撰臆說。」 (學佛群疑P215)
        虛雲法師批評說:「有些識得幾個文字的,不曉得古德語錄中的問題,是在驗學人的淺深。便自作聰明,終日尋章逐句,說心說佛,將古人言句作解會,作這種說食數寶的勾當,還自以為了不起,生大我慢……。」(参禪法要)
        泰國佛使比丘提醒我們:「千萬不要掉入某些自命高深的人的圈套。」又說:「佛教徒最可悲的事是錯誤地詮釋佛陀的教導,並使用愚癡的方法修行。」
        聖嚴師父在引「箭喻」後說:「佛法是講求實際的,是主張以解決眼前的緊急問題為原則,而不必講太多不切實際的理論。」(禪門P50

*   *   *   *   *   *   *
        衹樹給孤獨園

        釋尊在四十五年的傳道活動中,曾得到不少信徒贈送「精舍」或「園林」,作為弘法活動的中心。其中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Jetavana anāthapindasyārāma或Jetavana vihāra)與王舍城(Rājagrha)的「竹林精舍」(Kālanda venuvana vihāra),為最早期和最著名的兩大園林。
        當時舍衛國波斯匿王的「祗陀」(Jeta)太子有一園林,被舍衛城一富商「須達多」(Sudatta),以黃金(金葉)鋪地買下,準備奉獻給佛陀。祗陀太子也是虔誠的佛教徒,當他知道了須達多的目的並感於他的誠意,遂將留下的樹林和房舍獻出,與須達多共同建立精舍奉獻給佛陀,以供佛陀弘法之用。須達多為一宅心仁厚長者,常接濟鰥寡孤獨,被稱為「給孤獨長者」(Anāthapindada),故該園稱為「衹樹給孤獨園」,又稱「衹園」或「衹園精舍」。據說此園是佛陀說《般若經》的主要地點之一,釋尊在此居留達二十五年之久。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   *   *   *   *   *   *
  洗足已敷座而坐

        有人在一本講解《金剛經》的論著中,就「洗足」兩字解釋成是:「佛制規定外出行乞,必須赤足,目的在保護地上微細生物」等等。真不知道根據何典故,這或是部份知識份子的通病,看典藉撇開時代背景地域環境和民族文化,自以為是的想當然,似懂非懂就拋書包。須知過往熱帶亞熱帶的平民大眾,包括中國南方鄉下民衆,大多赤足。這是當時熱帶亞熱帶的民眾習慣,也是勞動的方便,根本與宗教信仰無關。除非見道證了初果,才有可能如傳說中所說,於聖位的道力所致而「初果耕地,蟲離四寸」,否則又如何能避得開地上「微細生物」?打赤足出外,回到住處當然要洗脚,這不僅是衛生,也是對在房子裡其他人的一種尊重。
        又有人說佛陀「走起路來,自然離地三尺」,那可是飛行了。佛陀當然有此神通,那其他「千二百五十」比丘又如何?而佛經中又有哪一章哪一節,提到當年釋尊和其弟子們,每天是在舍衛城中飛來飛去的?相反,佛陀一向是不主張其弟子顯神通的。解釋經典怎麼可以如此的想當然,這樣不但不能取信於信眾,只能把佛法講得很虛幻神奇,猶如天方夜譚,最終只能破壞佛教的形像和信譽! 

*   *   *   *   *   *   *
        著衣持缽

        「衣」指僧尼所穿的僧衣Kasāya「袈裟」。「鉢」是指僧尼乞食用的Pātra「鉢多羅」,是如飯碗的食具,一般有木製陶瓷金屬製的等等,屬比丘六物之一。「六物」指三衣、缽、坐具(尼師壇)、濾水囊等,此是出家人必備,而且是唯一擁有的私物,一般稱為「三衣六物」,略稱「三衣一鉢」。
        「袈裟」是出家人的法衣,僧衣。「袈裟」避青、黃、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似黑、似青、似赤的雜色。「似黑」是緇色,如黑泥之色。「似青」是銅青之色。「似赤」是以果實染的多赤少黑之色,中土稱木蘭色。總之是不鮮艷的濁色,故稱「染衣」。另有以他人丟棄的舊衣破布片等,在古印度甚至是有人將丟棄在坟場的裹屍布等,拼綴補衲而成的「百衲衣」。稱為糞掃衣,或衲衣衲袈裟,為修頭陀行的高德比丘的法衣。中國上年紀的出家人或學佛的老年人以「老衲」自稱,亦原於此。
        「袈裟」有大中小三件,合稱 Tricivara「三衣」。小者「五條」,稱為「安陀會」(Antavāsa或Anteravāsaka),是由五條布片縫合而成的內衣或貼身衣,工作時用。中者「七條」,稱Uttarāsanga「馥多羅僧伽」,是由七條布片縫合而成的上衣,禮佛或布薩時用。大者「九條」,稱Sanghāli「僧伽梨」,是用九條或十五條布片縫合而成的大衣,是正装衣,出外時用。這所謂「條」,是指布條或布片的數,而不是衣的「件」數。在古印度,信徒供養僧人的布塊,視信徒的財力而定,有時不一定足做一件衣,要集幾塊布才夠一件衣。布的顏色和大小也不一,故做成的衣也如「衲衣」。   
        在中南印度氣候炎熱,除此袈裟外,不再著其他衣。中國北方寒冷,袈裟裏可另著寒衣。中國律宗南山道宣律師獨創一種有鐶鉤的袈裟,稱為「南山衣」,是律宗的法服,很莊嚴。後世各宗也喜著此種「南山袈裟」。已皈依受戒的在家人,在做佛事等莊嚴場合所著法衣稱為「海青」,是外袍,一般近黑色或褐色。而黃色海青是寺院住持長老方丈所著。在莊嚴隆重場合,住持、長老、方丈還外搭「祖衣」。
        「祖衣」紅布黃方格,是披搭左肩,故說「披」或「搭」。「祖衣」原指中土佛教宗派祖師傳下來的袈裟,代表該宗派的傳承。有再掛一百零八顆大顆的念珠,以示莊嚴隆重的,但此非佛制。佛教僧衣避正色,世俗用鮮紅色據傳緣自藏傳佛教的紅袈裟,特別是元朝藏傳(紅教)盛行之後。故元朝之前的「祖衣」不一定是鮮紅色,因為鮮紅為正色,非濁雜色。袈裟(特別是祖衣)黃格條相,如世上的田疇分畦,喩為世之福田,能生功德,故袈裟亦稱「福田衣」。「福田衣」的格條相,可能原自古時用布片拼綴補衲而成的「百衲衣」發展而來。
「海青」原是一種大鵰,名鷲,俗名「海東青」。古代吳中方言,稱廣袖的衣為「海青」,形容其如海東青鳥展翅。李白詩句:「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因中土佛教的法衣是廣袖,故俗稱「海青」。 
       「縵衣」(Patta)是無福田相的袈裟,整幅不割截或僅用兩幅布縫製。原為沙彌沙彌尼,和受在家菩薩戒的優婆塞優婆夷著的法衣。比丘比丘尼不能得割截的正衣時,允許披縵衣以代「三衣」。「縵衣」亦稱縵條衣、禮懺衣、「菩薩衣」。查實佛制並沒有所謂「菩薩衣」,在受「在家菩薩戒」後,授「菩薩衣」給新戒菩薩,是為了表示受菩薩戒的莊嚴隆重。通常是以縵衣代菩薩衣,也有以代表該法派符號的彩帶象徵菩薩衣的。受「菩薩衣」時唱誦「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此「缽吒」兩字,就是Patta的梵音,實指「縵衣」。常見南傳佛教如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的比丘披的一種「袈裟」,不加截剪縫製,猶如一匹布繞在身上,應該是最原始的「縵衣」。 
        出家人的衣鉢得來不易,又是唯一律制允許的私有物,僧尼離世後,其衣鉢留給生者用,不會浪費。後來住持僧人的衣鉢是傳給其弟子中最優秀者,以便此弟子接其寺院中的職位,這便稱為「傳衣鉢」,含有傳法傳位之意。宗派祖師傳下來的袈裟稱為「祖衣」,現時的「祖衣」已非傳承,但也應該只是大和尚,或寺院的住持才有資格披搭。
        近年內地每有大法會,各路寺院住持(或非住持)和尚都披鮮紅的「袈裟」,一片鮮紅色的海洋。有些還在「紅袈裟」上綉了不知什麼圖案。是否如法,只有以三法印去判斷了。 

*   *   *   *   *   *   *
  世尊

        「世尊」(Buddhalokanātha)是釋迦牟尼佛的「十號」之一,是對釋迦佛陀的尊稱。《解深密經》等稱為「薄伽梵」(巴利語Bhagavat)亦譯為「婆伽婆」。〈探玄記〉說:「以佛具三德六義,於世獨尊,故名世尊,即梵名婆伽婆。」
        「十號」是對佛陀的十種尊稱。包括:一,「如來」Tathāgata。二,「應供」Arhat,應受人天供養,漢語直譯Arhat為「阿羅漢」,故阿羅漢亦稱「應供」。三,「正徧知」Samyaksambuddha,漢譯為「三藐三佛陀」,「徧」就是沒有一處不達到,是滿、全之意。佛是全知,徧知的,故稱為「正徧知覺」。四,「善逝」Sugata,入涅槃之意。五,「世尊」Buddhalokanātha或巴利語Bhagavat。六,「明行足」Vidyā carana sampanna,宿命、天眼、漏盡三明和三業之行圓滿具足,能知過去未來。七,「世間解」Lokavid,了知世間出世間之道。八,「無上士」Anuttara,智德無人能超越。九,「調御大夫」Purusa damya sārathi,以大智調御行者。十,「天人師」Shāstādevama nusyānām,人天之導師等。

        《大般涅槃經》說:「云何名『如來』。如過去諸佛所說不變。云何不變。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如來亦爾。故名如來。諸佛世尊從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來至大涅槃。如來亦爾。是故號佛為如來也。諸佛世尊為眾生故。隨宜方便開示三乘。壽命無量不可稱計。如來亦爾。是故號佛為如來也。」
        「云何為『應』。世間之法悉名怨家。佛應害故。故名為應。夫四魔者是菩薩怨。諸佛如來為菩薩時。能以智慧破壞四魔。是故名應。復次。應者名為遠離。為菩薩時。應當遠離無量煩惱故名為應。復次。應者名樂。過去諸佛為菩薩時。雖於無量阿僧祇劫為眾生故受諸苦惱。終無不樂而常樂之。如來亦爾。是故名應。又復。應者一切人天應以種種香花瓔珞幢幡妓樂而供養之。是故名應。」
        「云何『正遍知』。正者名不顛倒。遍知者於四顛倒無不通達。又復。正者名為苦行。遍知者知因苦行定有苦果。又復。正者名世間中。遍知者畢竟定知修習中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復。正者名為可數可量可稱。遍知者不可數不可量不可稱。是故。號佛為正遍知。……」
        「云何『明行足』。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名腳足。善果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腳足者名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名為明行足也。……」
        「云何『善逝』。善者名高。逝名不高。善男子。是名世間義。高者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高者即如來心也。善男子。心若高者不名如來。是故如來名為善逝。……」
        「云何『世間解』。善男子。世間者名為五陰。解者名知。諸佛世尊善知五陰故名世間解。又。世間者名為五欲。解名不著。不著五欲故名世間解。……」
        「云何『無上士』。上士者名之為斷。無所斷者名無上士。諸佛世尊無有煩惱故無所斷。是故號佛為無上士。……
        「云何『調御丈夫』。自既丈夫復調丈夫。善男子。言如來者實非丈夫非不丈夫。因調丈夫故名如來為丈夫也。……御馬者凡有四種。一者觸毛。二者觸皮。三者觸肉。四者觸骨。隨其所觸稱御者意。如來亦爾。以四種法調伏眾生。一為說生令受佛語。如觸其毛隨御者意。二說生老便受佛語。如觸毛皮隨御者意。三者說生及以老病便受佛語。如觸毛皮肉隨御者意。四者說生及老病死便受佛語。如觸毛皮肉骨隨御者意。善男子。御者調馬無有決定。如來世尊調伏眾生必定不虛。是故號佛為調御丈夫。」
        「云何『天人師』。師有二種。一者善教。二者惡教。諸佛菩薩常以善法教諸眾生。……諸眾生中惟天與人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修十善業道。能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號佛為天人師。」
        「云何為『佛』。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既覺了已令諸煩惱無所能為是故名佛。以是覺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是故名佛。……若男若女能如是念佛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晝若夜若明若闇。常得不離見佛世尊。」(卷18)

*   *   *   *   *   *   *
        次第乞

        「次第」(Anukrama)是前後順序之意,行乞時一家挨一家,不可有所選擇。原始佛教的僧人是不可自行煮食的,必須托缽乞食。乞食是一種結緣,也可讓施食者一個供養三寶的機緣,積累福德,造福眾生。
        僧人是佛教的修行人,乞食是一種修行。其一,可以修「平等心」,不分貪富貴濺,必須順序挨戶行乞,不可有所選擇,所以稱為「次第乞」。其二,因沒有「分別心」,乞到甚麼吃甚麼,可以修「離欲心」。其三,不可自行煮食,就不會有私產,可以修「清淨心」。其四,行乞是要放下尊嚴的,可以修「慢心」。出家人每天僅吃早午餐,過午不食,正午過後一般僅可喝水,故「食時」指正午之前。
        佛制乞食之法,規定每日每次以七家為限,也就是最多向七户求乞。如未足七户缽已滿,即止。足七户缽未滿也止,以防貪多。所乞得之食物須分作四份,一份分與同修,因同修中有老弱及留守寺院者不便外出,分一份為使其安心修道。一份施與貪窮乞丐,既起憐憫心亦可勸其修善。一份供與諸鬼神,並誦經咒加持,令其早日脫離苦趣。僅留一份自食。乞食對修行人的好處不勝枚舉,至今南傳佛教還沿用此制。
        但佛教的戒律並非一成不變的。《五分律》中佛陀說:「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應行者,皆不得不行。」聖嚴師父說:「這叫做隨方毗尼。根據隨方而變的原則,自亦可以隨著時代的不同而作適應性的求變,仍為佛所許可。」(學佛知津P12)
        佛教傳入中土逾二千年,初期也沿用「托鉢乞食」之制。因為初期的中土寺院大多建於城市或近郊。例如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西元68年)中國最早的寺院「白馬寺」,是在河南洛陽市東郊。玄奘法師譯經的「慈恩寺」,著名的大雁塔所在,是在陝西西安市郊(現今的和平門外)。六祖惠能剃度的南海「法性寺」(今廣州光孝寺),就在今廣州市內,等等。那時的僧人入城乞食很方便。但隨時代和環境的變遷,北傳佛教地區的寺院,漸漸遷往深山老林,遠離民居。往往寺院周圍數百里渺無人煙,根本不便托缽乞食。如果戒律制度不加改變,僧人沒有飯可乞,都無法自養。所以中土深山寺院的僧人都自耕自食,基本自給。
        但有私產必有幣端,故至唐代,禪宗百丈山的懷海禪師(西元720-814)有見於此,制定了農禪制度的〈禪門規式〉。元順宗至元四年(西元1338年),百丈山德輝禪師奉敕撰修而改稱〈敕修百丈清規〉,也就是後來的〈百丈清規〉。因為僧人是「戒殺生」的,從佛教慈悲的觀念出發,當然也不能養豬羊或捕魚蝦而食,自然就只種瓜菜。流傳至今,北傳佛教僧人是食素的。 
        但是,如今不少佛教團體甚至用商業的經營方法,販賣經書法器,收費做佛事,內地寺廟甚至賣門票等等。像商貿企業多過像佛教僧團,離佛陀的本懷已相去太遠,再多的「方便法」也無法掩飾,實在是末法時代的悲哀。當然,現今社會很現實,某些外道教會之所以興旺,除了其主動的傳教手法,很大原因就是他們財雄勢大,他們有能力辦學校開醫院搞慈善事業,救濟貧窮,在此功利的時代很能得人心。北傳佛教地區的寺院多在深山老林,如果不善經營,很快就門庭冷落,開不了鍋。可是一牽涉到金錢,很易使僧團變質。
        最好是將出家修行人的僧團,和佛教社團的經營者分開。讓僧團有修行和弘法的清淨環境和好條件,只管修行和弘法。佛教社團負責收供養和管理錢財,例如募集善款和慈善救濟佈施,建寺廟開醫院辦學校印經和安排組識弘法活動等等。「辦學」包括正規的中小學以教育後代,辦佛學院以培養僧才等等。這樣,佛教才有前途。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經文]: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   *   *   *   *   *   *
  長老須菩提

        「須菩提」(Subhūti) 是古印度舍衛國人,屬婆羅門種姓。他誕生時,家徒四壁一貧如洗,故取名「須菩提」,「空生」之意。亦意譯為善現、善吉、善業。因在祇園精舍聞佛陀說法而皈依佛門。時,佛說《般若經》,據說須菩提當下「豁然獲得須陀洹果」,而後「精勤修習遂證極果」。須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般若經》中多次提到「須菩提」,他因善於論證諸法性空之理而被譽為「解空第一」(悟解諸法之空相)。《增一阿含經》說:「恒樂空定,分別空義,所謂須菩提比丘是。」 


*   *   *   *   *   *   *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僧人披「袈裟」時,覆蓋兩肩為「披」,也稱為「通肩」,通覆兩肩之意。「袒」是露出身體某部份,「袒右肩」稱為「偏袒」。〈釋氏要覽〉載:「舍利弗問經云,於何時披袒,佛言,隨供養時應偏袒,以便作事故,作福田時應著兩肩,現福田相故。」又說:「律云,一切供養皆偏袒,示有便於執作也。」
        因為常人大多右撇,一般披袈裟時,偏袒右肩只為右手工作方便。就好比世俗「捲起袖子」準備工作了。非工作時則應覆蓋兩肩,整齊以「現福田相」。因「偏袒」既是為便於工作,故亦有「聽命使役」表示謙卑恭敬之意。佛經中常有長老「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之句,這是非常恭敬之禮。 
        因為經中都說是要「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禮佛時才「偏袒右肩」,可見在座時應該是「通覆兩肩現福田相」的。如果在座時就已「偏袒右肩」,就不需要每次禮佛前都要再說明「偏袒右肩」了。
        因世俗右為正道,左為邪道,故「右膝著地」是非常恭敬謙卑之意。漢人下跪是雙膝著地,稱為「長跪」。某些外族是單膝著地。古時稱中原以西外族為「胡人」,故稱為「胡跪」。至於藏傳佛教僧人長時間「偏袒」,那是藏人的禮儀,自有他們的意思。就好像藏人的禮佛稱為「磕長頭」,就是全身趴在地面禮佛的禮節,這和漢人的「五體投地」是不同的,也自有他們的意思。
        「五體」著地行禮,稱「五體投地」。「五體」指兩手兩膝和頭五部份肢體。「五體投地」是古代,包括古印度最尊重虔敬的禮法,為佛教所用。亦稱「頂禮」或「頂禮膜拜」「頭面禮佛」。「頂」是頂額,「頂禮」是以額觸地。
        漢人禮佛,先鞠躬問訉。然後雙掌合十,先右膝著地,次左膝,再兩掌著地,額頭碰著地。同時,先兩掌舒展過額兩邊,然後翻掌向上。翻雙掌是表示承尊者之足,是極尊貴的禮拜,亦有「承法」之意。此稱為「頭面接足禮」。因為「頭面」是身體最尊貴之部份,「足」是最卑下之部份,以自己最「尊貴」頂對方最「卑下」,那是最謙恭尊敬的禮節。以「五體投地」大禮敬拜三寶,可以折伏憍幔並表示虔誠。禮佛之後,還要再問訊才離開。
《壇經》中「法達」拜見六祖時,「禮不投地」,也就是「額」不觸地。六祖念一偈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頭不觸地,在古代是不够禮貌的,顯示有慢心,六祖知他心中必另有事。(詳見《六祖壇經》)

*   *   *   *   *   *   *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觀音義疏〉載:「合掌者,此方以拱手為恭,外國合掌為敬,手本二邊,今合為一,表不敢散誕,專至一心,一心相當故,以此表敬也。」〈大日經疏〉載:「令十指頭相叉,皆以右手指加於左手指上,如金剛合掌也,此云歸命合掌,梵音名缽囉拏摩合掌。」
        「相叉」是指左右手掌十指豎起相貼合掌,稱為「蓮花合掌」又稱「本三昧耶印」。合掌置於胸前,表示專一恭敬。合掌又稱「合十」,此本非佛教專有,印度自古就行此禮。在佛教「合掌」是一種印契、手印、印相,故亦稱「合掌印」。通常雙手合十結「合掌印」,向對方鞠躬,口稱「阿彌陀佛!」這是最常見佛門弟子「問訊」的禮節。


*   *   *   *   *   *   *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是佛的「十號」之一,見前面注釋。
        「希有」是讚嘆之詞,釋迦世尊是當今世上獨一無二曾經住世的佛陀,故說「希有」。表示對世尊以大悲心教化人天眾生的大功德的讚嘆。「善護念」「善付囑」此兩句也是讚嘆之詞。「護念」是愛護教化,「付囑」是交待,付託。
        《法華經》〈見寶塔品〉說:「佛欲以此妙法蓮華經付囑有在。」如來曾為很多菩薩受記,預言該菩薩將來成佛,「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擔荷弘法重擔。

*   *   *   *   *   *   *
        善男子善女人

        佛陀稱在家出家的男女為「善男子善女人」,此「善」主要指其有信佛聞法的「善根」。受過三皈五戒的在家人,男的稱「優婆塞」(Upāsaka),即男居士,亦稱近事男或清信士等。女的稱「優婆夷」(Upāsikā),女居士或清信女等。
        佛經中常用「善知識」(Kalyānamitra) 一詞。〈法華文句〉說:「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
        「善知識」,一指有德行,能教化引導眾生向佛道的高僧,也稱為「教授善知識」。二指對己有益助的同道、同修、師友、知交、知己,亦稱同行或「同道善知識」。三指對佛教或寺院僧人供養的壇越,稱「外護善知識」。
        〈瑜伽師地論〉說:善智識具有調伏、寂靜、惑除、德增、有勇、經富、覺真、善說、悲深、離退等十種功德。 
        總之,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引導眾生捨惡修善入於佛道者,稱為「善知識」。與其相對的是教導邪道的「惡知識」。此處的「知識」並非僅指廣知博識,而是「知其心識其形」,是「知其心識」,「善知識」通常亦是朋友之義。

*   *   *   *   *   *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yak sambudhi),指無上正等正覺,佛陀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淨土論註〉說:「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徧,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徧道。」「阿耨多羅」(Anuttara)為「無上」,「三藐三菩提」(Samyaksambuddhi)為「正徧智」或「正徧覺」,覺知諸法一切智,圓滿而無所不包含。
        「菩提」(Budhi) 是覺智覺悟,斷絕煩惱成就涅槃的智慧。「菩提心」(Budhi citta) 指無上道心佛心,成就佛果之智慧心。故菩薩發「菩提心」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Anuttara samyak sambudha),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故「正徧智」「正徧覺」「正等覺」「正等正覺」「無上智慧」「無上菩提」等等,同體異名,漢譯梵音都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發了成佛的大菩提心,也就是受了戒,故《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大士對諸長者子言:「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維摩經弟子品
        佛菩薩和聲聞緣覺所證之果皆是「菩提」,但佛的菩提是無上究竟的,稱為「無上菩提」,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玄應音義〉說:「三耶三佛,大品經作三藐三菩陀,此云正徧知也。」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稱「三藐三菩陀」或「三耶三佛」等。 
        漢譯佛典中某些專用名詞,使用漢語的數字,如「一闡提」(Ecchantika)的「一」,以及「三昧」(Samādhi)「三藐三菩提」(samyak sambudhi)等等的「三」,都不是數詞,而是原梵文的直接音譯。又例如民間有誤把《心經》稱為「多心經」的,那是不明「波羅蜜多」的「多」,是從梵音pāramitā最後一個音節tā,直接音譯過來的緣故。「多」並非指「數多」。

*   *   *   *   *   *   *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也就是發了大菩提心者,應當如何「安住」其心而不動,如何「降伏」一切妄念之「心」。佛陀答說:「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也就是下一段經文所說的:「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因為「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 行者 果燦  ──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