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僑網]罪惡能用水洗淨嗎?

19-          罪惡能用水洗淨嗎?
                                   ── 果燦阿保 ──

        犯法,犯過失的行為稱為「罪」,因犯罪而造之業稱「罪業」。佛教不認為人有「原罪」,同樣,佛教不認為單靠懺悔就可以完全免罪。斯里蘭卡羅睺羅法師說:「佛教裡根本就沒有所謂罪的觀念,一切惡法的根本是無明與邪見。」(釋迦的啟示) 佛教認為人心是純淨的,善的,一切「罪」都是外來的。
        從罪的性質和程度上分,有「性罪」和「遮罪」兩種:例如犯了殺盜婬妄等重戒,此是四根本戒的「波羅夷罪」,其罪自性本是惡的,不論是否屬於佛戒的範圍,都必然受罪報的,稱為「性罪」;但例如飲酒等,自性原本非惡,佛教首重智慧,佛制酒戒的目的是遮止犯餘戒,也就是保護人不犯餘戒,故稱為「遮罪」。「性罪」是不論受不受戒,作惡必受惡報的罪;而「遮罪」是「犯了戒而得罪,輕者懺悔即無罪,重者比照性罪受報。」(菩薩戒指要P164)
        每個人所造之業,不論行為上和思想上的,不論大小輕重善惡,業力之種子必會深藏入「業識」中,成為他日感受報應之因。一個人不論如何的罪大惡極,只要能真心悔過,不再起惡念,所謂「放下屠刀」,行善積德,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輕部份罪業,或延遲受報的時間。但如果一心以為只要將來「行善」就可以減輕罪業,故意去造惡,心術不正,那不僅不可能減罪,反而造下更大惡業,因已遂之罪都必須隨業受報,而且定業不可轉,重業不可救。
        「業」的形成,並非只來自行為造作,往往一念之動,也一樣造了業,只有輕重無記之分。世間唯有人類能造業,其他眾生特別是畜牲道,原則上只是隨業受報,業報完滿就往生他道,雖是食肉猛獸捕殺他類,也只是生存的本能,不能算是殺業,否則猛獸就永無翻身之日了;而人類的殺生,不論是何種目的原因,都是殺業,都會受因果法則控制,就一定會受報。
        聖嚴師父說:「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須接受;但是在懺悔心生起之後,心發起之時,未發生的果報也會跟著轉變。」(學佛群疑P53)師父認為,代眾消業的見解來自神道教,並非佛法。佛教是講因果的,所謂「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罪業各人消。」(同上P58)
        佛教認為定業不可轉,唯一是本身的修行與努力,或可略為抵消本身罪業,猶如戴罪立功或可獲減刑那樣,但不可能無罪。俗世有某些大修行人或神道教靈媒等,用修行者的心力或咒術、祈禱之力,甚至驅使鬼靈為人治病或驅逐其他鬼,用於避凶趨吉,這或許是施術的慈悲心或是其他因緣,有時確能起到某些功。但從佛法來講,是違反了因果定律的,違反因果定律本身就是造了罪業。對於施術者,會受到反擊的報應;對於被施術,只是阻擋了一時,過後還一樣要受報,絕對不可能造了業而不受報的。所以民間某些「靈媒」往往自身沒有好結果。
        俗世有人為了替致親之人消災或延壽而發願吃素,發願「借壽」,或做出某種苦行等,這只是出於一片孝心或愛心,從佛法來講是行不通的。倒不如替親人行善、布施、放生等來得更實際。造五逆罪必墮無間地獄,沒有可以討價還價的,就算臨終得阿彌陀佛慈悲接引,也只是「帶業往生」,將來修至聖位,再來凡間行菩薩道時一樣要受報,只是那時的感受已不可同日而語罷了。
        我有一位自小認識的朋友,幾年來吃長齋,她說是因為早年為生活賣「咖哩雞飯」,每天都要請人殺一兩百隻雞,感到罪業深重。退休後發願終生吃齋,希望能補回所犯下的殺業。我告訴她,不殺生吃素是好的,但必須明白,殺業是殺生命,除了「放下屠刀」懺悔之外,最好是去救生放生。因為你殺害了生命,就要去救更多的生命來懺悔,來補償。戒殺最好的方法是救生放生,雖然不可能抵消所犯的殺業,但起碼可減輕罪業。
        犯了罪業就要「懺悔」,持戒修善,永不再犯。罪是不能用「水洗」掉的。關於消業贖罪問題,在巴利文《中尼加耶第二經》(Majjhima-nikaya No.2)裡,釋迦佛陀回答一個婆羅門「巴雅華沙」,有關很多人在被公認為清淨神聖的「巴可加河」(Bahuka)裡清洗他們的罪的問題時說:「做了惡業的愚人,可能每天都跳進水裡,但是永遠都得不到清淨。那辛特利加河、畢也加河或巴可馬地河,可以有些甚麼作用呢?它們清洗不了一個有著仇恨和邪惡罪行的人啊!(但)對那些(思想)清淨的人來說,每一日都是吉祥的,每一日都是神聖的……所以婆羅門,來這裡清洗吧,愛一切眾生,假如你不說謊,不殺生,不偷盜,不做貪嗇的人,而又生活在誠實信任中,為甚麼要去加耶河?你的家已經是加耶了。」
        世尊曾經說過:如果河水可以洗淨人們的罪惡,那麼河裡的魚蝦就不會有罪了。佛法認為,水裡的生物,是生於畜牲道受果報呀。消業消罪消災的唯一方法,就是持「五戒」,行善、布施、放生、懺悔,不可再犯罪。如果人人都這樣,不僅你個人得益,社會也將祥和安樂。


[留言]:

[尚天堂]:請問何謂「四大皆空」的四大﹖「六根清淨」的六根﹖


[果燦]:佛教認為,世間萬物,包括人的身體(色身),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的。「四大」的基本屬性是:「地」為堅硬,「水」為濕潤,「火」為溫暖,「風」為流動。在於人體來說,骨肉牙爪甲等堅硬的為「地」,血液淋巴唾涕等濕性的為「水」,體溫熱量等暖性的為「火」,呼吸等流動性的為「風」。「四大」必須均衡,不平衝是為「四大不調」,人體就會生病,這和中醫的理論是一樣的。
「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人體生理上的根本器官,前「五根」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生理上的感覺器官,「意根」是有思考、辨別、判斷,等等分析能力的思想意識的根本,也即是「第六意識」。「根」是能生之義,是根本。
所謂「四大皆空」和「六根清淨」,得要專文論述。


[美孚鄭]:阿保兄的佛學經過一段時間閉關修炼,現在看來已達到純青境界。可喜!可賀!


[果燦]:美孚老鄭過譽了。正如我在「同在靈山塔下修」中說過:二十年前我苦於找不到一本適用的學佛工具書。後來在讀經閱論時,習慣上將資料和心得記下來,記多了,為了便於翻查,就學字典以筆畫順序編寫,二十多年來,不知不覺編成了五十幾萬字的「私人工具書」。如今,幾乎可以隨手拈來,所以網友留言一提問題,我絕大部份可以馬上答出來。屬私家筆記和心得,呵呵!絕非轉貼!


[Hml]:請問果燦居士,在家居士是否要和出家人一樣,每天做早課和晚課?謝謝!


[果燦]:已皈依受戒的在家人,並不硬性規定要做早晚課。佛教的修行,是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而早晚課和禪修一樣,只是修行的一種方法,每一個在家人,依各自的條件修行,並不一定要照出家人的方法。所謂修行,並不只在早晚課的時間,就好像持戒那樣,並不規定何時才持戒。一受了戒,時時刻刻都持戒,甚至在睡夢中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記得自已是持戒的。
當然,條件許可,每天取一時間誦經唸咒唸佛號,是好的。但各人家裡的條件不同,例如家裡其他人並不信佛,你的早晚課可能影響他人的生活,那並非好事。記住,佛法是修心!硬性規定要做什麼,反而成了「執著」。


              ── 2011-03-15 - [僑友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