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佛法真實的面貌》第八章 - 七淨化

《佛法真實的面貌》第八章 - 七淨化
 ── 佛使比丘著 ──

    「毗缽舍那」的四個階段及圓滿知識的九步驟

  (一)擺脫錯誤的觀念
  (二)擺脫疑慮
  (三)了別正道的知識和觀察

        (四)通往正道的整個進展之知識和觀察:


  1、緣起說
  2、退化或分解的知識
  3、懼畏之警覺
        4、警覺到危險性
  5、醒悟
  6、欲求自由
  7、為逃避而掙扎
  8、鎮定
  9、齊備領悟四聖諦法


    能擺脫錯誤的見解是一種淨化,也可以說是一種解脫──從所有的邪見擺脫出來,而獲得的大解脫。那邪見包括了很多缺乏理性的信念,例如對巫術的迷信和崇拜,或者誤以為人生短暫,應該盡量追求五欲的享受,或以為自己必有一個「自我」,不能省悟到那身軀,只不過是四大的和合而組成的,反以為還有一個叫做「靈魂」的東西,能從身體進進出出,卻不曉得那隻不過是五蘊之聚集,而發起精神和心理上的功能罷了。心存邪見的人,往往有迷信巫術或聖蹟的傾向,因此,他們害怕一切自己認為是神秘和不可思議的事物。為了鎮壓這畏意,人發明了種種的儀式來驅逐魔鬼,而無知的迷信者妄執著那些儀式,深以為是世間妙法。無可疑問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和信仰。能捨棄這類邪見和錯誤的見解,就是一種淨化,也此是涉入「毗缽舍那」功夫的第一個階段。
    擺脫疑慮是反省的功能,人如果對種種激發或促成事物的存在和毀滅的原因,做深深反省,其結果必是清晰充分的了解,特別是在還沒反省之前,心內早已沒有妄執邪見的存在,我們可以詳細的觀察那無知、慾念、妄執和業力等,是怎樣的產生和互相牽連演變,以致構成凡人的身心。如此的觀察,能使我們明白「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緣起說的意義,並助我們消除所有的誤解或疑慮。
    在修行「毗缽舍那」正定之系統中,導師們指出大約二十至三十多種修行者會碰到的疑慮,所有的疑慮,都是屬於對「自我」的存在所發生的懷疑。例如懷疑在目前這一刻,「自我」是否真的存在,以及過去的自我,是否真的曾經存在,或者懷疑在未來的「自我」會不會繼續存在,如還存在的話,那麼,它將以什麼形式而存在著?唯一解除這些疑慮的辦法,是讓修行者醒悟到諸法無我之法印。當懷疑障礙一消失,「毗缽舍那」的第二階段也完成了。隨著疑慮的解除,那了別正道或邪道的知識會此刻浮現,但在它還未浮現之前,修行者可能會遇到一些障礙,不過那是任何人在修「毗缽舍那」的過程中,通常都會碰到的現象。當心境正處於一種深的專注狀態之際,有一些陌生和奇異的現像很可能現起,致使修行者感到敬畏。例如一種令人驚異而生動的光華,可能會出現於修行者「心眼」(肉眼是閉著的)。如果修行者大意的話,他會以為自己已修得了「毗缽舍那」正定的「定果」,他會恭賀自己說:「這是一種超自然的境界,這對我來講已足夠!」但是他不知道那現象,就是一種邊徑或一條行不通的狹道。另一種可能產生的幻境,是一種「喜悅」和「滿足」的感覺會不斷地流溢於心內,直到致使專注的心神失去反省作用為止,但是修行者可能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正體驗一種不可描述的禪悅,他甚至以為那就是涅槃的境界!這般的誤解,只有通往涅槃之途徑被堵塞,如果修行者再想往前進,那已是不可能的事,因為他已碰到阻擋智慧的絆腳石;更有甚者,就是那能洞察身心本質的能力,可能誤導修行人涉入一種自我滿意的境界,使他誤以為自己在禪定方面,已獲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並致使他變成過份的自信。有時候,他可能利用所修得的精神定力,使自己的身體能直直的、僵硬的坐著,其結果是反使精神定力只專注於身體的僵坐姿態,而失去反省的警覺。雖然如此修行是徒然的,但是很多修行者通常都不介意,反而認為它是一種超自然的能力,甚至把它當作禪果來看待。
    另一種極容易發生之情況,是一種修行者從來沒有體驗過的入神狀態的快感。這入神狀態會激起身心迷醉的極悅,所有的問題,至此也會暫時消失,而使修行者誤以為自己已修得了解脫之道。毫無疑問的,這誤解是項重要阻礙。不過修行者終會發現自己的錯誤,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那入神迷醉之狀況會退化,修行者會從那迷醉中「醒」過來;醒著的情況適合反省作用,修行者必能透過反省,而覺察到自己的錯誤。
    還有一種阻礙,是跟信心有關係的。修行者在修行以前所缺乏的堅強信心會開始生起,並穩固於心內(例如對三寶的信心,或是對自己創發的理論所抱有的信心),使人意想不到的是,修行者會對佛教產生過份濃厚的滿意之感,甚至達到極端的程度。由於感性的成份太重,修行者不會為任何好意的指導所動,倒以為自己已修得道果。以上所略述的錯覺、幻境和誤解,都是修行「毗缽舍那」的人容易遇到難關。在最初的階段,修行者可能會以為那些幻境是禪境,一旦他能衝破難關,他會毫無猶疑的即刻斬斷那虛幻的羅網,步向正途。這有關正道或邪道的知識是修「毗缽舍那」的第三階段。
    在修行者尚未把握有關正道的主要知識前,他必須時時刻刻的警覺著,護持身心,以避免陷入邊徑。一且他認清了正確的修行途徑,其餘所該知曉的修行秘訣,會自動地順勢發展。到那時,修行人的心境會一步一步的進展著,昇華著,同時使他能夠清楚的了解事物的本質而放棄一切執著,從此,就能夠活潑和灑脫的應付生活上的一切。有了正確的了解,修行者也可算是齊備了領悟四聖諦的條件,因為他已從修行的進展過程中,獲得了一些淨化。這是修「毗缽舍那」正定的第四階段。佛滅後的一些導師們,把其餘的進展過程分為九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

1、「毗缽舍那」開始正確的發展著,而修行者已徹底細察生老病和死之現象,此時,修行者必須把精神集中,專注的思考緣起緣滅之理論,領悟到世間所有現象的遷流變化,相續不斷的生生滅滅,又起又伏,好像海面上那燦爛耀眼的反光,又像海浪般於一剎那間形成,卻又於一剎那間破滅。這就是「緣起生萬法,緣散法即散」的定律(UDAYABBAYANUPASSANA-NANA)。修行者專注的、持久的反省諸法實相,直到完全清楚的領悟到緣起說之義,洞見諸法而深信於法性,最後甚至能放棄一切妄執。這是沿道進展的知識和觀察之第一步驟。

2、如果修行者在同一個時候,把因緣之和合和離散這兩項合起來觀察,他可能無法很清楚的領悟其義,不如把它們分開來分別的觀察,要來得容易。在此階段,可把其中一項置於一邊,即先把「萬法因緣生」放在一處,只專心觀察「離散」。這樣的作法能使他洞見離散和腐化的過程,最後他將開始發覺到「腐化」和「離散」。對緣起緣滅有所反省,也就是對萬物的腐化和離散有所了解(BHANGANUPASSANA-NANA),這是沿道進展的第二步驟。

3、接下來的第三階段,是畏意之產生。修行者一旦對腐化和離散,有了相當的了解之後,一種懼畏的心理會隨之而生。所有存在的現象,無論是在欲界、色界、或無色界,都被視為可怕的事物,因為他們都逃不了腐化和離散的事實。久而久之,那畏意會被另一種真正的恐懼所取代。這是修行者的警覺心理在作怪,它使修行者除了恐懼以外,再也看不到什麼。他對一切都感到恐懼,就好像它們是毒藥,或是能致命的武器,或是一群凶猛的強盜,分佈在這三界內。這對世間存在的現象所產生的懼畏之警覺(BHAYATUATTHANA-NANA),是修行的第三步驟。

4、緊接下來的是另一種警覺—修行者會警覺到萬物皆有隱藏的危險性質。他會感覺到跟萬物有所牽涉是危險的。它們有如充滿了猛獸的森林,極不安全而且必須提防這種「危險」的警覺以及提防(ADINAVAN-UPASSANA-NANA),是第四步驟。

5、當修行者把萬物都視為具有危險性質,則醒悟會立刻被激起—世界所有的東西,都像一間被大火燒光了的屋子,沒剩下什麼,只有灰燼或是空洞的軀體,根本不吸引人──修行者會對一切萬物失去了迷戀心。這種醒悟(NIBBIDANUPAS-SANAA-NANA),是修定的第五步驟。

6、隨著醒悟的生起,另一種想擺脫萬物糾纏的感覺也會跟著浮現,換句話說,修行者想「衝破」一切糾纏和束縛,以便得到一種真正的自由。那對自由的需求是很強烈的,好似一隻在蛇的口裡拼命掙扎的青蛙一樣,或者像跌入陷阱的小鹿拼命亂撞和掙扎,渴望能重回到自由的懷抱裡。這想擺脫苦惱的慾想,是修行的第六步驟。

7、修行者想逃避的意志如已堅定,緊接著是尋找逃避的途徑。雖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種存在現象,但是他有逃出自然界的存在現象之環繞的必要,特別是在他仔細的反省之後。因為他已醒悟到妄執世間一切事物是危險的、可怕的,它只能帶來無窮無盡的痛苦;他也發現到那些慾望,就是把他縛住的鐵鍊。他不得不尋找軟化慾望的方法,一旦慾望被軟化,他會即刻完全的毀滅它,而投奔自由大道。
    有一個譬喻:有一個人走到他捕魚之處,從捕魚的網內抓出一條蛇來,但他卻以為是魚,有人告訴他那是蛇,他並不相信。直到他遇到一個很有智慧和慈悲心的老師,那老師指引教導他,他終於發覺他所抓到的是一條蛇。然後他因為感到害怕而尋找殺蛇之法。他緊抓住那蛇的「頸子」,把蛇高舉過他的頭頂,一圈圈的轉著那條蛇,直到它感到無比的暈眩和衰弱而終於跌下來死去。那蛇就好比人的慾望,在最初的階段,人把蛇當魚看待,意即人把自己的慾望,當成一樣值得追求或獲得的事物,一旦醒悟到那慾望是有害於己,因根本不值得追求,才頓時醒悟到那慾望原來也跟毒蛇一樣,能毀滅自己,因此,不得不尋找方法毀滅它。
如果,一個人沒辦法減低聚集的慾望,那麼日子一久,他更加無法消除它們。慾望之力量,遠超過可用於毀滅它的貧乏之知識。因此,我們有增進和發展知識的必要,以減輕慾望所引起的痛苦。我們必須時時觀照,並省悟無常和無我之實理,因為唯有這樣的反省,才有助於斬除滋養慾望的營養輸入,使慾望一日又一日的減少。我們有必要建設自己崇高的品格,才能斬除那好似高山的慾望──雖然我們比那高山要矮得多。我們面對慾望的情況,就好像一隻小鼠面對著必須殺死一雙老虎之重責;當然那老鼠必須以機智戰勝大老虎(例如採用各式各樣的用具和技能來對付那隻大老虎,直到它筋疲力盡為止,這樣比嘗試直接跟老虎相鬥要要好得多。)這渴求逃避之路,是修行進展的第七步驟。

8、慾望的衰退,必使修行者漸遠離和放棄一切染著及妄執。緊接著修行者必須培養正解,也就是嘗試涉入「空性」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修行者會領悟緣起性空和假相幻用之義,既然有為法和無為法畢竟空,那有一事物值得妄執呢?明白了萬有之空性而又能時常省悟和觀照,將使修行者的心境超脫於慾望之上,不為一切事物所動。這種洞見事物真相之境況(SANKHARU-PEKHA-NANA),是第八步驟。

9、不為任何存在現象所左右的心境,已具備了悟入四聖真諦(SACCANU-LOMIKA-NANA)的條件。在第九個步驟,修行者已準備斬斷縛人於深深苦海之鐵鍊。從鐵鍊的束縛中擺脫出來的修行者,再也不是拼命追求五欲享受的凡夫,他已把自己的心境提高,而達至聖賢崇高境界。

    這按步修行正定的方法,不但能促成心境的昇華,而且還能指引修行者涉入最高的境界—涅槃。

           ── 喇達納儺陀  譯 ──


*   *   *   *   *   *   *
[果燦註]:毗缽舍那,梵文Vipashyanā或Vipassanā,是修禪定之法。
〈大乘義章〉說:「麤思名覺,細思名觀。」「觀」使心專注於一境,以正慧觀想。在佛教指觀想佛或佛法,也指觀察,是智的別名,也指「洞察」和「內省」,故亦稱為「內觀」。「內觀」就是用心來觀,觀心,觀自心的本性。觀照諸法的空相,稱為「觀空」。
聖嚴師父說:「任何修行的方法都叫觀,有對外觀及對內觀,也可直接觀空、觀無。」(心的經典P22)又說:「當你修行到能將主觀和客觀完全放下之時,在禪宗稱為絕觀,也就是既不以自己的觀點為觀點,也不以他人的觀點為觀點,完全是以智慧來處理當前的事情。這便是無我的智慧,可以稱之為悟境。」(禪的世界P60


提示:佛使比丘是南傳佛教出家人,特別是譯者喇達納儺陀,其漢譯術語是以南傳經論的慣用語,和北傳佛教用詞是有一些區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