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 聖嚴 ──
解脫的原則是性空,解脫的目的是無我,至於要真正的實際證驗解脫的境界,那絕不是單憑紙上談兵,說說道理就能辦到的。因為理論是一回事,實證又是一回事,正像一部歷史,雖然記載著古代的事物狀況,但這歷史記載的本身,決不等於古代的事物狀況;又比如「美國」這個名詞,是指美國那個國家,但是「美國」這個名詞,決不就是美國那個國家。所以,講說解脫是不太難的,要實證解脫就很難了;所以多數的人,儘管把大道理講得滔滔如流,他們的身心行為,卻又是另外的一副面目,這就是只知販賣知識的理論,而沒有得到實際的證驗──由實踐而來的心得或功效。
那麼,佛教的解脫方法,應該是怎樣證驗的呢?
在佛教,把實踐解脫道的方法,稱為「修持」;在佛教,也絕對重視修持,如果不作修持的工夫,便不能實證解脫的境界,若不實證解脫的境界,終於淪在生死境界而不能自主於生死,不能自主於生死的人,縱然學佛,縱然出家,縱然自以為是行了菩薩道,那也僅是種些解脫的種子,等待未來的成熟;現前的身分,畢竟還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是真正的菩薩,雖行菩薩道,也屬人天業,所以,太虛大師要說,不登祖位,不能真正的弘揚大乘。所謂祖位,是六根清淨位,是即將入初地菩薩聖位的候補者。由此可見,我們學佛的人,如果不重修持,不求解脫,光在言語文句上拾一些古聖先賢的牙慧,作為賣弄的本錢,那是沒有太多意思的。
說到修持解脫道的方法,那是很多很多的。比如在《華嚴經》中,許許多多的菩薩,各有各的解脫門。文殊及普賢那樣的大菩薩,更是各有無量無數的解脫門了。
不過,解脫道的修持,有一個最大的原則,那就是「戒、定、慧」的三大門徑,從這三大門徑,就可以進入不受生死束縛的解脫境界,所以稱為「三無漏學」。漏是煩惱生死,是解脫大船的漏水之洞。
現在,就讓我們介紹三無漏學的修持。
第一、修戒:
戒的定義是不當作的不能作,應當作的不能不作。總括起來,那就是〈七佛通誡偈〉的內容:「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過去世中,離現在最近的七尊佛陀,對於弟子們所通用的戒律。我們如果確實做到了這樣的要求,便是一位標準的清淨佛子。事實上,這在三歲的兒童都說得上口,但在八十歲的老翁也不容易行得貼切,簡單之中蘊有嚴格的要求,那一個凡夫能夠完全做到?
因此,釋迦世尊的教訓之中,戒是分有層次等級的,那就是通俗的五戒十善,半通俗的八戒,出世的沙彌戒與具足戒,以及入世救世的菩薩戒。這些戒的內容本文限於篇幅,不能廣為介紹,如有興趣,可以另看拙著〈戒律學綱要〉一書。
在此,只能介紹通俗的「五戒十善」,事實上,五戒十善是一切戒的基礎,能把五戒十善持好了,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了。所謂五戒十善,五戒就在十善之中,明白了十善,也就明白了五戒。十善的內容,分為三類:①身業類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②口業類有四種:不兩舌挑撥、不惡言謾罵、不淫詞艷語、不散亂雜話;③意業類有三種: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把十善修好,就稱為三業清淨,如果身、口、意的三種行為,不能導入正軌,不能清淨下來,那就不要說修持解脫,就連一個起碼的人格,也是夠不上的。所以佛教的修持法門,是以持戒為一切法門的基礎,不能持得清淨,那也沒有關係,漸漸地,持久了,習慣了,自然就會清淨;要是怕持戒便不持戒,乃至反對持戒,那就不行了。
在十善之中,意業類配飲酒戒,前面的身口兩類,配殺、盜、淫、妄的前四戒,便是五戒的範圍,犯戒以既成的行為事實為主,所以僅有意念犯戒,不成正罪。但在十善之中,卻以意業的主宰力最強,所以佛教的持戒精神,重在內心的發意,不重肉體的貞操,比如遭人強姦而不受淫樂,便不成犯戒。特別是「邪見」一項,那是十善的罪魁禍首,所謂邪見,就是不信善惡因果,如果不信因果的人,他是不能學佛的,不信因果,未必就是惡人,甚至也可以是善人,但是,最大的惡人,定是不信因果的,不信因果,就不會考慮到未來的業報問題,業報問題雖屬於功利的庸俗的範圍,但那確是存在的,並有抑制罪惡作用及鼓勵行善作用的。既然否定了業報的觀念,巨姦大惡,也就可以為所欲為了。所以,唯有深信了因果的人,才能把戒持得清淨,才能把心擺得平穩。
戒持清淨了,心擺平穩了,然後才能談到學定的工夫,所以太虛大師要說:「戒為三乘共基」。信佛學佛,如果看輕了戒的持守,他便不是學的佛法, 縱然持咒,習定,能夠感通神鬼,那也僅是旁門左道而已。 (請閱 讀拙著〈戒律學綱要〉 )
第二、修定:
定,也就是禪定,如果說戒是為善去惡,定便是心的收攝,所以禪定的名稱叫做禪那(靜慮或思惟修),又叫做三昧(等持),總之,心不散亂而住於一境的狀態,便是禪定。
定的修持,可以說是一切宗教所共通的要求,要想在身心方面得到宗教的顯著受用,也只有修習禪定是最好的方法。印度的各宗教──佛教稱他們為外道。他們都有禪定的經驗。據佛經的記載,印度有很多的外道,最高的定境,能到無色界的四空處定。在中國,太虛大師則說:「在中國書上只老子始有此境。」(佛學概論)在西洋的基督教徒,雖然沒有打坐的方法,但在他們的祈禱之中,往往能夠得到神秘經驗,那也算是禪定的一種,所以也有人說:佛教徒離開禪定,或者基督教徒離開祈禱,就不能得到宗教的實益,這雖未必是絕對的真理,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說法,由此可見,禪定對於宗教價值的重要性了。
因為禪定的作用,在消極方面,可以抑制我執我欲的奔放,在積極方面,又可以自由開放我們精神生活的天地。禪定既是散心的收攝,所以能夠防止物慾的氾濫,乃至排除了慾念而進入無欲的狀態,禪定的修得也必須是離欲之後的事實,所以在(欲、色、無色的)三界之中,欲界天是福報而不是禪定,離欲之後的色界天,才是禪天的開始,因此,要想證得無我,首先要離欲,要想離欲,最好是修定。禪定既可離欲,若要想離欲,最好是修定。禪定既可離欲,離欲之後的精神領域,自然是一種自由的領域。
但是,禪的境界有很多,通常所說的是九次第定,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色界定,經過無色界的四空定,進入滅受想定(亦稱滅盡定),才是解脫的境界,才是羅漢的境界,因為外道只知修定,而不知性空的無我,所以雖到第八定,一切物質及妄念都空去了,一個我字還沒有空去,所以出不了三界的生死,等他們的定力退失,從定中出來之時,便又回到生死的漩渦中去!
修禪定,不是簡單的事,如果知見不正,夾雜妄念,比如為了求生天國,而修禪定的人,便挾帶有情感信仰的成分,厭此欣彼,所以他的定力只能使他生天,只能使他依戀定樂而不再希望解脫生死,所以這不是佛教希望的。通常所稱「著魔」,那又是等而下之的一類了,那往往是把幻境,認作是神蹟,認作是證果。本來,定中可能出現的,便有幻境和定境的兩種現象。但是,幻境與定境不同,從不淨的妄念中產生的,是幻境,這在神經系統不正常的人,最容易發現,他們所見的幻境,是跟他們平日所想的境物是相同的,只是更加奇妙化了而已;其實,這是他們心底妄念的反映,未習定時,心太散亂,所以不易覺察,一旦把心稍微靜下,微細的妄念,便會趁機顯現,這在缺少反省力的心態之下,就會以為那是一種神蹟。這是很危險的,如果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和矯正,那就容易成為神經錯亂的精神病患者了,那是很不幸的!
至於定境,那是在把心念集中於一點,普化成一片,擴大成一團,把這集中了的不散亂的心力,融和了外境成為自心的內境,所以隨著定力的深淺,能把心力擴大開去,感應開去,其中所得的經驗,便是定境。神通,是從定力的化現,感應力的作用。但是,定境是不容許分別的,只能體會而不能名狀的,即使說出來,那也變了樣的,否則,那便是幻境了。如果定境而有現象的作用,那已是由定力所生的神通了。
修定的方法很多,如果歸納起來,不外是「止、觀」的修習與協調。「止」是心的著落、安定、靜止,「觀」是根據這個止的要求而思維。如果只止不觀,便會偏於枯槁而易昏沉,如果只觀不止,便會偏於分別而起散心,所以要主張「止觀均等」,才能產生禪的活用,才能進入定的境域。
中國的禪林,有一句名言:「念佛是誰!」通常是禪定的入門工夫。定的工夫,固然要有靜坐作為基礎,定境的獲得,卻不一定全靠靜坐,所以不稱坐禪而稱參禪,這個「參」字,就是「觀」的工夫。參「念佛是誰」,就是觀「念佛是誰」,所以天台宗修持的場合不稱禪堂,而稱觀堂,浙江的觀宗寺就是如此。念佛,是用心念的,用誰的心呢?我念佛當然是我的心在念,最要緊的關頭,就在這個「我」字上面,從「我」字上面一針見血地戮下去,問:「我在那裡?」肉體四肢是我?五臟六腑是我?呼吸是我?精神是我?找找看,我的本體究竟在那裡?找到最後,終究是了不可得,我既找不到了,妄心也就靜止下來。一到心止的時候,便得身心輕安,離開定境就不太遠了。但是一般的心止,未必就是入定,要是工夫不到家,散亂的分別心一止下來,就會漸漸地入於昏沉狀態,那不是定而是枯、而是悶。定不是昏沉,定是精勤不懈地保持著一片空明朗澈的心境。因此,止了之後,如覺昏沉來臨,馬上再起觀照思維:「念佛是誰?」這樣連續下去,工夫純熟了,自然會引入定心的。
還有一個公案:中國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他教惠明參禪,是用這樣的指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也就是說,當你正在不思善也不思惡的心境之時,那個就是自性本體的顯現。試問:我們離開了善惡的一切心念思維,不就是一片空明朗澈的定境嗎?那也正是一種無我境界的顯現。所以禪宗教人參禪,還有一句明訓,那就是「離心、意、識參」,不依心體、不借意思、不用識辨,正在此時,那能還存有什麼事物在我們的腦中呢?這些都是頓悟的方法,是直下指歸的方法,比起止觀均等的方法,又更直接了一層,也更高深了一層,這在普通的人,在短時間內,恐怕是用不上力的。所以用止觀的方法,是比較安全的。
禪觀的方法,還有很多,根據唐朝宗密禪師的分類,共有五等:外道禪、 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如來禪。它們的內容,已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介紹。大致上說,中國的禪宗,是修的如來禪,是一種將定的工夫活現並融和在實際生活中的禪定,所以經中說「如來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中國的禪師則說「飢來吃飯困來眠」,都是禪定的表現。這使得枯坐守寂的小乘禪,全部活了起來。但這也有流弊,因為如來禪的能與實際生活打成一片,若非上上根機的人,那就用不上力,試問:能有幾人做得到心「常在定」的?定是收攝散心,不受外境的蠱動便是定,誰能如此了?見色、聞香、聽聲,乃至觸惱等等,能夠毫不動心嗎?這是很難的修養工夫。如果僅在口頭撥弄幾則禪宗的公案,那能算是修禪?所以,安全的修定方法,還是從靜坐及止觀方面著手。
靜坐,不就是修定,修定,最好是請已有禪定修養的人直接傳授,否則就容易出毛病。比如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蘊處界觀、數息觀,這是小乘的五停心觀,尤其是不淨觀與數息觀,最受重視。這些觀法,在南傳的泰國等地,以及現在的歐美,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的。從文字書本上學,那是靠不住的。
但是,修定的人,最好先由靜坐著手。靜坐,有幾樣必須注意的事項:第一要有一個寂靜的環境,第二要有一個平靜的心境,第三要有一個平穩的坐姿。不論單腿盤坐、雙腿盤坐,或交叉盤坐,都可以,主要的是平衡身體的重心,保持著不倒。如果年老的人腿子不起,也可把兩腿垂地,不過那是不能持久的,一則要倒,再則由於血液循環的受阻而會使得腿腳發生不良的後果。還有,兩眼的視線,最好要集中在座前的二三尺處之一點,不注意它,也不放棄它,否則,不入昏沉便會散心;眼睛如覺不適,也可暫時閉上後再微啟。
如果沒有高明的禪師指導,就照上面所說的止觀方法練習也可以,但要注意:千萬不要希望從修定的工夫中求得什麼神蹟,如果先就存了某種雜念,修持之後,一定會出岔子;要是不存雜念也有幻境顯現時,那必須提高警覺,馬上回心反照,觀察我在那裡?我也找不到時,幻境自然消失;或者是對於很可能出現的種種可喜或可怖的幻境,置之不理,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切勿以為是靈驗,也別怕它是魔障。
有些人,如果不習慣靜坐,心太散,意太亂,靜不下來,那就另修禮拜、讀誦、懺悔、持名念佛等的法門,這是依賴佛菩薩的他力,提攜接引我們本具的自力,選定一門,或選定有連貫性質的數門,比如修彌陀淨土的,應該拜彌陀佛像,誦淨土經論,念彌陀聖號,觀西方樂土的種種莊嚴,這就是一貫性的。只要懇切持久地修持下去,就會漸漸地進入佳境。說穿了,這也是修定的方便法門,這是從動中取定的方法。比如《阿彌陀經》的念佛法門,也在求得一心不亂,那也就是定的一種。
修持,最要緊的是信心、敬心、決心、恆心;死心塌地的信,虔誠歸命的敬,勇往直前的行,持久不懈的修。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急求速效,每日定時定數地修持下去,平心靜氣地修持下去,必然會有成效的。即使久修不驗,那是工夫不純,不是佛法不靈。在此,我想順便一提:目下一般寺院的課誦,是值得檢討的,那種只顧形式唱念而不顧內心修養與陶冶的修持法,實在是極待糾正的。
第三、修慧:
慧,是睿智的意思。修持佛法的目的,是在求得解脫,如果只修戒定而不修智慧,還是不得解脫,戒的作用,像是治病的藥,定的作用,像是調補的藥,慧的作用,像是指導生活的知識。治了疾病,強了身體,還得要有超人的理智,才能做出偉大的事業。所以,慧的功用,要比戒定更大。
至於慧的產生,也與戒定有關,通常的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慧又轉過頭來,指導持戒,指導修定,就這樣連環地形成了螺旋狀態而向解脫之道邁進。如果只修戒定而不修慧,那便是不得解脫要領的盲修瞎煉!
不過,慧的成長,不一定全部要賴戒定的滋養,所以,通常把慧的來源分為四類:聞慧、思慧、修慧、證慧。從聽法(包括閱讀)而得的智慧,稱為「聞慧」:加以自心的思維而後,所得的心得,稱為「思慧」;再將自己的心得,從事於實際的踐履,從實踐中所得的心得,稱為「修慧」;若能親自體驗到了這種心得的本來面目,便是「證慧」。但我在此必須指出,在這四慧之中,除了聞慧以外的其他三慧,都與戒定有關,特別是與禪定的關係。因此,解脫道的證得,沒有這三學的相互為用,那是辦不到的。雖然有些慧力特別高的人,不必經過呆板的禪定的修持過程,一經點破,就得解脫,但是在其解脫之際,仍得有一種定的力用的促成,不過那是非常快速的,所以稱為電光喻定。由此可見,我們也不必批評不修禪定的人就等於沒有修持。前面說過,如來是「無有不定時」的,真正的大定深定,決不限於靜坐,首楞嚴所說的大定,也就是這樣的。
誰該修持解脫道?
在我們中國,向來有一種幾乎是根深蒂固的觀念:以為修持辦道是出家人的事,布施供養是在家人的事。其實,佛法不是出家人所專利的,佛法是屬於一切人的;修持不是秘密的事,出家人固然要修持,在家人也是要修持;出家人固然要教在家人布施供養,更要指導在家人來如法修持。信佛而不親自修持,便得不到信佛的確切受用;佛法如不讓大家來普遍地實踐,也就收不到化世的理想效果。
因此,我要大聲疾呼:打開佛法餐廳的大門,讓所有那些患著精神飢渴病的人們,都來盡情地享受吧!因為佛法不僅是用來點綴寺院的,佛法是為了眾生的飢渴(痛苦)而出現的。
── 聖嚴法師《學佛知津》──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