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大乘大義章》第一章

《大乘大義章》第一章                    
── 慧遠羅什大乘要義問答 ──

初問答真法身〉:

遠問曰:佛於法身中為菩薩說經,法身菩薩乃能見之,如此則有四大五根。若然者,與色身復何差別,而云法身耶?經云:「法身無去無來,無有起滅,泥洹同像。」云何可見,而復講說乎?

什答曰:佛法身者同於變化。化無四大五根。所以者何。造色之法不離四大。而今有香之物必有四法。色香味觸。有味之物必有三法。色昧觸。有色之物必有二法。有色有觸。有觸之物必有一法。即觸法也。餘者或有或無。如地必有色香、味觸。水有色昧觸。若水有香即是地香。何以知之。真金之器。用承天雨則無香也。火必有觸。若有香者即是木香。何以知之。火從白石出者。則無香也。風但有觸而無色也。若非色之物。則異今事。如鏡中像水中月。見如有色。而無觸等則非色也。化亦如是。法身亦然。
又。經言。法身者或說佛所化身。或說妙行法性生身。妙行法性生身者。真為法身也。如無生菩薩。捨此肉身得清淨行身。
又如《法華經》說。羅漢受記為佛。經復云。羅漢末後之身。是二經者皆出佛口。可不信乎。但以羅漢更不受結業形故。說言後邊耳。譬如法身菩薩。淨行生故。說言作佛。如是佛事。雖皆是實而有參差。有真有偽。真法身者。遍滿十方虛空法界。光明悉照無量國土。說法音聲。常周十方無數之國。具足十住菩薩之眾乃得聞法。從是佛身方便現化。常有無量無邊化佛遍於十方。隨眾生類若干差品而為現形。光明色像精粗不同。
如來真身。九住菩薩尚不能見。何況惟越致及餘眾生。所以者何。佛法身者出於三界。不依身口心行。無量無漏。
諸淨功德本行所成。而能久住似若泥洹。真法身者。猶如日現。所化之身同若日光。如《首楞嚴經》燈明王佛壽
七百阿僧祇劫。與此釋迦同是彼一身。無有異也。若一佛者。此應從彼而有。法性生佛所化之佛。亦復如是。
若言法身無來無去者。即是諸法實相。同於泥洹。無為無作。又云。法身雖復久住。有為之法終歸於無。其性空寂。若然者。亦法身實相無來無去。如是雖云法身說經。其相不生不滅。則無過也。

遠領解曰:尋來答要。其義有三。一調法身實相無來無去。與泥洹同像。二調法身同化。無四大五根。如水月鏡像之類。三謂法性生身。是其法身能久住於世。猶如日現。此三各異。統以一名。故總謂法身。而傳者未詳辨。徒存名而濫實故。致前問耳。君位序有判為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