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點燈]-隨緣四句偈

S1-         隨緣四句偈                    
                             ── 行者 果燦  ──

        小時候,小朋友見面總會問:「今天有什麼好玩的?」那是無憂無慮的遊戲年代。長大後,同學們見面熱門話題是:「考上了什麼學校呀,讀什麼專業呀?」那是成長求學的年代。走出社會,朋友們見面就會問:「發展什麼事業,有幾個子女?」那是成家拼搏的年代。步入晚年,老朋友老同學見面最關心的是問:「身體好嗎?」不知不覺間,已到了求醫養生的階段了。
        日月星辰的運行,二十四節令的運轉,人類的生老病死等等,都是不可違抗的「自然規律」,《易經》稱為「天道」。凡人當然是喜歡「生」而害怕「死」,患了病總是非常苦惱,想不開,被疾病折磨時就會懊惱地問:「為什麼偏偏選中我?」
       我這大半輩子,走過很多很多的彎路,受過很多很多的委屈,遭遇過很多很多的苦厄災難,多次在生死邊沿跨過。自從有緣依止法鼓山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於是拋開了研究多年的雜學,一頭鑽進師父及古代大德的佛學論著中。二十幾年來,漸漸從迷失的黑暗森林中走了出來,開始見到了燦爛的陽光。自知障重福簿,不敢說有什麼覺悟,但從苦難中走過來的人,總會有那麼丁點感受吧,規納成四句,主要是用來開解和自勉:

        苦樂得失皆業障,惑業能消是福報,人生百歲黃粱夢,慈悲隨緣菩提道。

        「生老病死」「苦樂得失」,這是每個凡人一生必然的經歷,不管你是億萬富豪,還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都逃不出此自然規律。中國的老人家勸人向善時,總喜歡提醒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雖然佛菩薩徧一切處,佛菩薩對眾生的所作所為了如指掌,但佛菩薩不曾「創造和主宰」萬物,也不會對人類起監察和審判。《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法認為,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純潔的佛性,所以每個人終究都會成佛,只不過我們迷失了,我們的佛性給太多的煩惱塵勞遮蓋了。凡人因為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癡,對虛幻的外界產生厭欣之心,因厭欣而煩惱,因煩惱而造種種業,因此流轉三界六道而難自拔。中文的「佛」字,從「人」,首先肯定了佛是在人世間成佛的。《六祖壇經》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佛和凡人的區別,只是「已悟」和「未悟」而已。釋迦牟尼世尊是過來人,他降生人世間經歷了從凡人到成佛的過程,世尊是人類的導師,他用他的經歷教導人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他以大慈悲心引導人類「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走成佛之路。 
        佛教是講因果緣起的,佛法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聚合而成。因緣和合則「生」,因緣消散則「滅」。從佛教的因果定律看,人生的富貴壽考苦樂得失,都是自己造下的,所謂「欲知宿世因,今日受者是」。人類自己的所作所為,不論是為善為惡,都會儲存在自己無形的「賬簿」裡,這本「賑簿」,佛教稱為「識」。身口意的一切造作,起心動念,皆稱為「業」。「識」是「業」的積聚處,那好比一座無形的「倉庫」,佛教稱為「業識」。人類在宿世及今生所造下的所有業因的種子,都積聚在「業識」裡,在因緣成熟時,就會形成業果而呈現,稱為「現行」,也就是俗世說的「報應」了。有「好報」也有「惡報」。凡人不斷的造「業」,又不斷的遇因緣而成「業果」,「業」在「業識」裡不斷的進進出出,這就是佛教的「緣起法」和「因果定律」。 
        古〈易傳〉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就是俗世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業因」必定會遇「緣」而成「業果」,所以,實際「監察」和「審判」我們的,不是你頭頂三尺處的什麼「神明」,而是你自身的「業識」,也就是說,是你自己的所作所為在「審判」你自己。因為「業」會障礙成佛之道,故佛教亦把它稱為「業障」,人生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為被自己的「業」的力量牽引所致,故說「苦樂得失皆業障」。
        「業」有善業有惡業,也有無記業,「無記」就是中性的,不善也不惡。每個人造下的「善業」,就好比是儲存在銀行的存款。造下的「惡業」是欠下的債。存款必可「簽卡」回收,那就是善報福報。欠下的債必須償還,那就是惡報苦報。只要還未明心見性轉識成智,還未脫離三界生死,凡人是不可能不造業的,就好比受了戒的人也不可能不犯戒一個樣。《菩薩瓔珞本業經》說:「有戒而犯,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不要怕犯戒和造業,最重要是能有機會去消業。 
        坊間有所謂「借庫」「借壽」之舉,那根本是民間的神道信仰。借少少錢,還可能有能力清還。「借壽」是指延長「壽命」,將來不自殺如何來還此「壽」?聖嚴師父說:「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罪業各人消。」(學佛群疑P58)自家功德,自己的富貴壽考,僅能靠自己去修,不能靠「借」。如果你富貴康樂,那是宿世的福報,要善於利用,因為你每天都在支取「存款」,支一分少一分,千萬不要浪費了,要懂得惜福。還要不斷為善去種福田,增加「儲蓄」。人生的不如意事,人的苦厄病痛等等,那是宿世欠下的債,有能力有機會還債,那可是大好事,俗話說:「有欠有還上等人」,欠了債不還是違反世俗法律的。造了業而不報,是不符合因果定律的,但我們修行積福,至少可求得「重業輕報」。你如果視今生的一切苦樂得失為業報,你就會對一切遭遇處之泰然,就會認為「惑業能消是福報」     
        那麼如何「消業」呢?方法很多,最基本的首先要做到三世諸佛所教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就是好事不怕多做,不好的事千萬別去做。有能力有機會,多做為善的事,佈施救生放生助人等等。一切不道德的,損人的事,想都不要去想。世俗有所謂「比丘常帶三分病」和「病苦是悟道的助緣」之說,患「病」雖然可視為消業,但應該積極醫治,佛陀住世時,比丘有病佛陀也叫他們去醫治。有病不醫形同自殺,佛教是反對殺生的,就是不可殺有情眾生,而你自己也就是眾生之一。何況自殺也僅是消極「逃債」,「債」還在你自己的「業識」裡,不「消業」,再投生幾次最終也還得清還,逃不掉。
        人的一生,不斷的造業消業,到人命終時,「業識」中肯定還存留有不少今生或累世的某些「業」,這些剩下的「業」中為主的,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稱為「業力」,這「業力」就會牽引你的「業識」趣向六道其中之一道。「善業」之力強,「業力」就會牽引你往生佛國的淨土,或生天界或再生為人;「惡業」之力強,「業力」就會牽引你下墮鬼道畜生地獄三惡道。這就是佛教輪迴的理論,也是再生的因緣。這種「業」的牽引力,是不受「人為」控制的。想要死後能趣向善道,唯有靠在生時的「願力」和強大的善業之力。就是在生時發了大悲願,能够皈依「三寶」受戒最好,否則,做到「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也就是俗話所說的「積福積德」。  
        有些人以為,下「地獄」那是死後的事,你大錯而特錯了!泰國佛使比丘說過:「我們被教導而相信臨終才可能墮惡道,卻從來沒人說我們天天墮惡道,這種惡道比寺院牆上的惡道更真實更重要,千萬別掉入!如果你現在不墮惡道,死後必定不會墮惡道。」(一問一智慧P157)「寺院牆上」是指畫在寺院牆壁上有關地獄的畫。如果整天疑心疑鬼,怨天怨地,一點點小事都看不開,你的「心」實際上早就已在「地獄」之中,未死已「天天墮惡道」了。如果你整天都在算計人,貪得無厭損人利己,你的「心」實際上早在「餓鬼道」了。如果你對老弱孤獨不存慈悲心,對含辛茹苦養育自己的父母不存孝心,你的「心」實則已在「畜生道」。所謂「白天不做虧心事,夜晚不怕鬼叫門」,只要在生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根本就不用擔心死後會墮地獄惡道。 
        「業識」有三個主要的功能:其一是分別、思維、判斷。其二是記憶、執著。其三,其中最強的「業」能牽引「業識」流轉往生。人只要活著,你就會對塵世的一切事物產生厭欣之心,有厭欣就會不斷的造業,一世又一世,「業」如江河水那樣不間斷的注入你的「業識」這個「心湖」中。同時,「湖」裡的水在因緣成熟時,也會不間斷的通過下游的「江河」流出去。但「業因」不可能一次過同時遇因緣而成熟,這好比不斷有水注入的「湖」,不可能一下就排乾一樣。所以,除非能斬斷了注入的「水源」,也就是佛法所說的「破執掃相」「明心見性」。所謂「諸漏已盡」「轉識成智」,「開悟」以後,你的「識」轉化成佛一樣的智慧了。到那種境界,「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到那種境界,一切生死苦都已止息,那就會解脫生死,不再受生死的控制,出離三界自由自在了。
        人類歷史上,從帝王將相到普通老百姓,不是老在追求「長生不老」嗎?轉識成智,解脫生死,出離三界,不再受生死的控制和支配,那不就是「長生不老」的境界了嗎? 
        看到這裡,就會感到死亡雖有很多很多的不捨,但並不可怕。死,只不過是你的「業識」從「人間」這個空間,轉而「移民」到另一個空間,只要能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以後在因緣成熟時,還很有機會再「移民」回人間「行菩薩道」。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人的一生,在浩瀚宇宙的時光中僅是一剎那,人生百年,僅好比是一鍋小米粥都未煮熟就醒的,短短的一場春夢,故說「人生百歲黃粱夢」。 
        人生不可能沒有苦惱,不可能事事如意,不可能一輩子沒病沒災,不可能萬人擁戴而沒有怨者。不論你的生活環境如何,午夜迴想:我的家庭幸福美滿嗎?倆公婆相親相愛嗎?子女生性孝順嗎?你對父母盡到責任嗎?你這一生已經沒有遺憾嗎?……不可能吧!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但是,窮也有窮開心,富也有富煩惱,健康長壽固然好,有病痛苦厄未必就是世界末日,寒冬過後必然會春暖花開,這就是人生。你活在世上,不僅是為你自己,你周圍還有很多很多的親人,既然現實還擺脫不了生老病死,擺脫不了煩惱,為你自己,也為你身邊的人,為什麼不選擇 Happy?從長遠看,為什麼不「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早種善根,扭轉既定的宿命,為自己的未來修一條美好的,精神上的康莊大道? 
        斯里蘭卡羅睺羅法師在其〈釋迦的啟示〉說:「對苦難不耐煩或生恨並不能蠲除苦難,反之,它只有更替你增加困擾,而使得不順利的逆境更趨惡化與可惱,對苦難問題必須要有瞭解,而不該對它憤怒不耐,要明白它如何生起,如何消除,然後以堅忍睿智決心與精進依法實行,以袪除它。」
        川北大藏寺祈竹仁波切說:「來自他人的言行並不可能對你造成傷害,你之所以感到委屈,只因你對這些言行介懷。有人說過:『如果你是對的一方,你沒需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一方,你沒資格去發脾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問答選錄
        「隨緣」不是看化看破,而是「看透」,是覺悟的智慧。「慈悲隨緣」並非消極的,而是積極的面對自己,面對生活,這樣的人生,就是人間淨土。能做到「慈悲隨緣」,就能够不「執著」,也就是一種「定」境。我們生活在社會上,每天都接觸不同的人,甜酸苦辣各有所好,佛教最講慈悲隨緣包容。人生百載僅是黃粱一夢,一切苦樂得失,不必太執著,對人對己,凡事慈悲隨緣,那就是最根本的菩提道,成佛之道,故說「慈悲隨緣菩提道」。 
        從醫學角度來看,快樂向善的心,就是最好的靈丹妙藥,一個樂觀積極的病人,未吃藥病已好了大半。聖嚴師父說:「《華嚴經》說:『萬法唯心造。』如果我們的心改變,因緣也會隨著改變。不管心往何處轉變,因緣也會隨著轉變;態度改變,感受也會改變。如果不努力改變生命和心靈,就會被自己以往造作的行為、意念所影響。如果我們採用佛法來看世界,那麼因緣就會轉變方向,生命中的事物也會改變。」(禪的智慧P63)千萬不要自找煩惱,不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應該努力「自淨其意」。佛法說:「相由心生」,你對人對事「慈悲隨緣」,凡事不要太執著,你的精神面貌就會隨之改善,你的儀容也會猶如脫胎換骨。師父說過:「慈悲沒有敵人。」而「隨緣」則萬事皆通。
        聖嚴師父2002年在香港理工大學說:「處理事情的方法: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又說:「給自己一條生路,一個機會;也給別人一條生路,一個機會,這就是慈悲心。」   
        佛使比丘在《佛法真實的面貌》中說:「一位洞察了諸法實相的人,能隨緣順性度日,他內心有戒定慧的觀照而無所染著。從表面上看,他是一如往常的待人接物,但是內心的感覺已有差異。他的心已自由和自主,不再失陷為萬事萬物之奴隸。這是能洞察之益處,佛稱之為『解脫』,即從奴隸之身份和處境逃出來,而獲得自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