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點燈]-明心見性与轉識成智

P21-         明心見性与轉識成智
                                   ── 行者 果燦  ──

        「明心見性」是禪宗的思想,是《六祖經壇》的宗旨,也是《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見性成佛」是禪門用語,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明心見性」就是「開悟」,眾生是還沒有開悟的佛,而佛是已經開悟的眾生。迷時是眾生,覺時是佛,佛與眾生本來平等不二。故《經壇》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行由品) 「明心見性」這個「見」,是顯露,顯現,因為人人都有佛性,只是隱藏和顯現的事。 
        「明心見性」的「性」,就是自性清淨心,是不變的心體,即如來藏心,也就是「佛性」「佛心」,是每個人的「本來面目」,是「諸法實相」。
        黃檗在〈傳心法要〉說:「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又說:「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
        〈血脈論〉說:「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巴利語《雜阿含經》載,佛陀教導說:「比丘們!假使一個比丘,雖然繫在我外衣的邊緣,亦步亦趨的跟隨著我。但是,假使他心中具有貪心,強力地貪著五慾之心,具有不正和墮落的思念和目的,並且雜亂,怠慢而不能沉思,慌張而不能鎮定,五官不能控制的人,他則遠離了我,我也遠離了他;比丘們!假使一個比丘,他居住在百里之外,然而,他不貪婪,沒有強烈的五慾之心,沒有邪念,沒有墮落思念和目的,他的心念堅定,精進而專心,他的思想專注而自製於五根,如此,他是接近了我,我也接近了他。」
        《涅槃經》指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人人心中皆有清淨的佛性,皆有成佛的種子,皆可以成佛,但因為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痴,受了外境的六塵所遮蔽,使清淨的佛性無法顯現出來,佛教稱之為「煩惱」和「執著」。當你的心不再受外在環境所影響,消除了執著和煩惱,就會等於將遮蔽你的心的塵汚抹淨,你內心的清淨佛性就會顯現出來,佛性頓現,般若智慧也就產生了,佛教稱之為開悟解脫。破除無明煩惱是「明心」,自心智慧顯現是「見性」,「明心見性」就是顯現了自心原有的佛心佛性,見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
        「明心見性」後,煩惱滅除了,生死也就停止了,苦也止息了,到那種境界,超越時空,不再受生死輪迴諸苦,已渡到涅槃的彼岸,到那境界也就是「轉識成智」了,進入了寂靜的大解脫境界,那境界稱為「涅槃」。也就是說,「涅槃」是「見性」後的境界。到那境界,就如《雜阿含經》說的:「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
        六祖惠能在《壇經》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什麼說:「佛性頓現(「明心見性」後),般若智慧也就產生了」?「佛性」本自清淨,因為被外來的「客塵」污染遮蔽了,好比明亮的鏡子給灰塵蒙蔽了,清澈的池水給污泥混濁了,故清除了灰塵,鏡子就明亮了。水靜下來,泥污沉淀下來,水就清澈了。
        所謂「轉識成智」,是指通過修行覺悟了諸法實相,就可以將原來有漏的「業識」,轉換成無漏的「般若智慧」。「漏」就是「煩惱」,因煩惱是經六根滲漏而入的,所以稱為「漏」(Āsrava)。「識」是煩惱的「心」,「智」是清淨的「心」。未「轉識成智」之前,「業識」是有漏的,好比是有實體的「物質」,外界的幻塵投射到身上,會有感受,因感受而執著,比如「光」的投射,會感到有光亮和温熱。「水柱」的投射,會感到有濕和冷等等。因有「感受」就會「執著」,就產生「分別心」而有「厭欣」,因此就會「造業」,這在佛教稱為「煩惱」。當「明心見性」而「轉識成智」之後,那佛的「智慧」是無漏的,好比是無「實體」的「透明體」,「透明」到了幾乎是絕對「真空」的境界,外界的幻塵投射到它,雖然還是知道有「光」有「水」「穿透」而過,但不留痕跡,不起「執著」,故清淨無「煩惱」。這就是「識」和「智」的區別。
        虛雲法師說:「夫法本無法,一落言詮,即非實義。了此一心,本來是佛,直下無事,各各現成。說修說證,都是魔話。達摩東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眾生,都是佛。直下認得此清淨自性,隨順無染。二六時中,行住坐臥,心都無異,就是現成的佛,不須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為,不勞纖毫言說思惟。所以說,成佛是最容易的事,最自在的事,而且操之在我,不假外求。」﹙參禪法要
        聖嚴師父在答丹增喇嘛,關於頓悟的禪師和藏傳佛教的登地菩薩,可以自由去來無量佛國剎土的同異時說:「禪宗開悟見佛,是見到佛的空性,所以並不去他方世界見佛聞法。……他方世界見諸佛見淨土,皆是『光影門頭』事,見聖見佛見種種勝境,都應澈底打消,不留痕跡。否則又生執著。何處沒有佛,處處都是佛。何處非佛國,處處皆是佛土。為什麼一定要去他方世界?《楞嚴經》說:『十方三世諸佛於一毛端轉大法輪,度無量眾生。』若真開悟,於一剎那間即與無量諸佛同在,不需到他方世界去。」並指出:「禪宗並不否定經論,只是渡河之後,即當捨舟登岸,不要老在船上。」(漢藏同異P69)
        古德有一首佛偈說得好:「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說明佛是在你心中,不需外求。「靈山」指靈鷲山,在古天竺摩竭陀國王舍城東北,傳是釋迦牟尼佛的報身淨土,《妙法蓮華經》就是釋尊在靈山法會上說的。自性佛的「靈山」,就在每個人自個心中。
        聖嚴師父說:「見性是見到空性,見到無物可執,證悟《金剛經》所描述的四相(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皆空,證悟常、樂、我、淨都是錯誤顛倒的看法。」(禪的智慧P315
        當年神秀對其弟子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惠能大師對秀的弟子志誠說:「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大師說一偈曰:「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大師解釋說:「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所謂「不立」,指不必樹立,也就是說,「若悟自性」的人,不必先樹立「佛身、涅槃、解脫」等等目標,才去追求那些目標。因為「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壇經》頓漸品)惠能大師稱為「自性」,強調「自性」。這和虛雲法師在上面說的一個道理。故當年惠能大師的偈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止觀大意〉說:「不變隨緣故為心,隨緣不變故為性。」「性」與「心」,空宗和性宗有不同解釋,禪宗則是毫無區別。〈南陽慧忠國師語錄〉有段話:「未審心之與性,為別不別。師曰:迷則別,悟則不別。曰:經云佛性是常,心是無常,今雲不別,何也。師曰:汝但依語而不依義,譬如寒月,水結為冰,及至煖時,冰釋為水,眾生迷時,結性成心,眾生悟時,釋心成性。」可見「心」和「性」,僅相當於「水」和「冰」的差別。天臺宗認為性具善,亦具惡,修善則性善,修惡則性惡,認為性善不斷,性惡亦不斷。
        天台章安灌頂〈觀音玄義〉載:「問,緣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不?答,具。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答,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問,性德善惡何不可斷?答,性之善惡但是善惡之法門,性不可改,歷三世無誰能壞,復不可斷壞,譬如魔雖燒經,何能令性善法門盡,縱令佛燒惡譜,亦不能令惡法門盡,如秦燒典坑儒,豈能令善惡斷盡耶。問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耶?答,闡提既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為例佛耶,若闡提能達此善惡,則不名一闡提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