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點燈]-如何布施

L2-              如何布施
                                 ── 行者 果燦  ──

        「布施」是 Dāna「檀那」,意為施與,指以財或法等施與人。〈智論〉卷第十一說:「檀名布施,心相應善思是名為檀。」〈大乘義章〉說:「言布施者,以己財事分布與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布施」為漢譯,故「施主」(Dāna pati)漢譯為「檀越」,或稱「檀主」「檀家」。寺院不僅受施主供養,也是為施主提供法施之處,故寺院亦稱「檀寺」或「檀林」。
        「布施」是「六波羅蜜」之一,故亦稱為「檀波羅蜜」。因波羅蜜是「度」的意思,布施是可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的法門,故「檀波羅蜜」亦稱「檀度」。〈智論〉卷第十二說:「檀波羅蜜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
       布施有三種:以佛法度人,一燈燃點千萬燈,稱為「法施」,從因果定律上看,「法施」的果報是聰明智慧,可積累成佛的善根。以財物施濟貧困,稱為「財施」,果報是財富。救人危卮,包括救生放生,消除眾生恐怖等等,稱為「無畏施」,是積累長壽無病之因,果報是健康長壽。「財施」「法施」與「無畏施」,可稱為「三檀」。雖然布施不求回報,但布施的功德必存在你的業識中。
    《金光明最勝王經》說:「法施有五勝利。云何為五。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財施不爾。二者。法施能令眾生出於三界。財施之福不出欲界。三者。法施能淨法身。財施但唯增長於色。四者。法施無窮。財施有盡。五者。法施能斷無明。財施唯伏貪愛。」(卷第三)
        聖嚴師父說:「布施如挖井」,挖得愈深,水出得愈多。(禪的世界P232)但師父也說:布施是要有智慧的,愚蠢的不問青紅皂白,不辨真假的布施錢財是好心做壞事。例如你有朋友濫賭,賭到傾家蕩產,又有朋友是吸毒的,吸毒搞到妻離子散。你可憐他,以錢財助他,那就是鼓勵他賭錢吸毒,是「好心做壞事」。
        內地寺院三門外,常有人擺了些活魚,專門賣給善信在附近河裡「放生」。而魚就是在那河裡網來的,你這邊「放生」,他那裡又網了回來。這到底是「放生」還是「殺生」?雖然各人罪業各人造,但明知是「好心做壞事」,有何功德可言?猶如中國古話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財物施與貧困,雖可解一時之困,但只救人於燃眉。以佛法施與眾生,可使受者生生世世受惠,並最終解脫生死苦海,出離三界。
        「放生」等於「救生」,是去救助生命受到威脅,即將被殺害,或病危的動物,醫治保護他,並放生到適合他生存的野外山林;而不是讓他人去撈捕了魚蝦鳥獸,然後買了「放生」。那不是「救生」,而是「害生」。「戒殺」「救生」出於大悲心,眾生感應到你的大悲心,知道你不僅不會傷害他,還會救助他,故「救生放生」亦是施「無畏施」。
        布施不一定用錢財。如捐血簽「捐器官卡」,也是最好的「身布施」。因為我們的血脈身體來自父母,捐血「捐器官」也是替先人行「身布施」行善。人的肉身死亡後,理論上神識不一定馬上離開肉體,但肉身的所有感官器官已停止運作,所以施手術切下器官並不會有傷害的感覺。因為捐贈器官是出於大悲心,而自身的肉身血脈是由父母和祖上歷代身體的延伸,所以說是替先人行「身布施」,這樣做只會有功德,絕對不應該會有瞋恚。至於西藏人的「天葬」風俗,那並非藏傳佛教的葬禮,所謂讓「禿鷲吃了,可把死者帶往天界」的說法,也不過是外界的誤解与想當然,外人對藏人的境界是不易了解的。人死了以後,神識早已離開,剩下的屍骸只是癈物,但猶如把死者的衣物布施貧窮那樣,把屍骸布施給禿鷲,也是一種善行。
        龍樹在〈大智度論〉卷第十一說:「施有二種,有淨有不淨。不淨施者,愚癡施無所分別。或有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求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誑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名譽故施,或為咒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如是等種種名為不淨施。淨施者與上相違名為淨施。……為道故施,清淨心生,無諸結使,不求今世後世報,恭敬憐愍故是名淨施。淨施是趣涅槃道之資糧,是故言為道故施。若未得涅槃,時施是人天報樂之因。」有目的有所求而行布施,是「不淨施」。相反的,「不求今世後世報,恭敬憐愍故,是為淨施。」〈智論〉對「清淨布施」又說:「於所施物中不惜故除慳,敬念受者故除嫉妒,直心布施故除諂曲,一心施故除掉,深思惟施故除悔,觀受者功德故除不恭敬,自攝心故除不慚,知人好功德故除不愧,不著財物故除愛,慈愍受者故除瞋,恭敬受者故除憍慢,知行善法故除無明,信有果報故除邪見,知決定有報故除疑。如是等種種不善諸煩惱。布施時悉皆薄,種種善法悉皆得。布施時六根清淨,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內心清淨;觀果報功德故信心生,身心柔軟故喜樂生,喜樂生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實智慧生。如是等諸善法悉皆得。」(卷第十一)
        有目的,有所求而行布施,是「不淨施」。相反的,「不求今世後世報,恭敬憐愍故,是為淨施。」認為「心生捨法能破慳貪。」(初品中壇相義第19)
        〈智論〉卷第十一又說:「檀有種種利益。檀為寶藏,常隨逐人。檀為破苦,能與人樂。檀為善御,開示天道。檀為善符,攝諸善人。檀為安隱,臨命終時心不怖畏。檀為慈相,能濟一切。檀為集樂,能破苦賊。檀為大將,能伏慳敵。檀為妙果,天人所愛。檀為淨道,賢聖所遊。檀為積善福德之門,檀為立事聚眾之緣,檀為善行受果之種,檀為福業善人之相,檀破貧窮斷三惡道,檀能全獲福樂之果,檀為涅槃之初緣,入善人聚中之要法,稱譽讚歎之淵府,入眾無難之功德,心不悔恨之窟宅,善法道行之根本,種種歡樂之林藪,富貴安隱之福田,得道涅槃之津梁,聖人大士智者之所行,餘人儉德寡識之所效。」
        「布施」雖有「住相」和「不住相」的分別,也有以身外物和以生命布施的區別。最難能可貴的是以生命布施,這稱為「捨生」。釋迦世尊在本生故事中就有不少「捨生」事迹。近世最著名的是「文化大革命」浩劫時,陝西扶風縣法門寺遭到「破四舊」式的洗劫,當時的老住持為保住法門寺地宮的佛指舍利,捨身以自焚嚇退了「紅衛兵」。這不僅僅是為保聖物而捨身,如果因此教育了那批「紅衛兵」,使他們感動而向善,那可也是「法施」的功德。雖然為國家族人,為法而「捨生」,並非容易做到,但死後捐器官,就是一種以身布施,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但經論上也提到,那以「身施」的是法身菩薩,凡人死後連自神識也無法自主,是不能相提并論的。
        布施是要有智慧的。《般若經》說:「布施無般若,唯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永嘉禪師在其〈證道歌〉中說:「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墮,招得來生不如意。」著相布施僅得人天福報,天報雖好,福盡必還墮,不能出離三界。所以,布施最高境界是不求回報,因為佛教講的是「心法」,是「心向」,「布施」時你的「心」向哪裡?你是「三輪體空」行布施,還是心存回報?如《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就是「三論體空」的布施,那才是「其福德不可思量」。
        《金剛經》說:「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布施」功德最大的是「法施」,故在下面佛陀說:「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勝過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因為「法施」不僅助人於當下,而是度人生生世世脫苦海。所以「法施」也就是最高層次的一種「法供養」。 
        《維摩詰經》〈菩薩品〉說:「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因為「法施」是不受時限的,是「盡未來際」的,生生世世受惠的,故說「無前無後」。法供養一人,如「一燈燃百千燈」,就等於「供養一切眾生」。
        《華嚴經》〈夜摩天宮自在品〉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不造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態,對同樣的事物有不同看法,做同樣的事會有不同效果。佛經裡有一個故事:在佛陀住世時,有一位老女乞丐,她經常看到人們供養佛陀和他的弟子,她也希望有能力去供養佛陀,但她一貧如洗。有一天她行乞得到一個小錢,她就拿去買油,雖然這一個小錢並不夠買任何油,但當油商知道她是要買油供養佛陀時,就把油給了她。老女丐就拿油到佛陀住的道場去點燈供養佛。第二天清早,佛陀的弟子目犍連清理油燈時,發現所有的燈油都燒完了,唯獨女丐那盞油燈還亮著。天已亮了,目犍連試圖吹滅那盞燈,可是他試了很多種方法都不能把燈弄熄。佛陀看到了就對目犍連說:那盞燈是以最虔誠的清淨心供養的,它的功德大到無可比量,你就是拿一切大海的水,也不能澆滅它。後來佛陀給那老女丐授記,說她將來必定成佛,號「燈光佛」。同樣是供養佛,富有的人可以用一整車的財物,但那不過是他所有的一小部份,雖有功德,但有限。老乞丐雖然僅供養一小盞燈,卻是盡她所有,功德無量。行「檀那」可越渡貧窮海之意,故並非大富才能布施的。
        《心地觀經》說:「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我今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此所謂「能施」「所施」「施物」,是指施者被施者和所施之物,稱為「三輪」。行了布施,但心中不存在施者、被施者和所施之物,簡而言之,也就是行了布施而不求回報,不住於相,稱為「三輪體空」。這是最高境界的「清淨布施」,就是「無住布施」。「輪」是指不間斷的,反復的運作。如果在布施之時「三輪」存於意中,是「有相三輪」。如在布施的同時心中無我,無心而行布施,無被布施的對象和用於布施的物質,那是「不住六塵布施」,亦是「三輪體空」,也就是三輪清淨的「檀波羅蜜」。
        民間的神道信仰,有「借庫」及「儲庫」之儀式。也就焚燒一些紙製的「金銀財寶」,「儲存」在陰間的「銀庫」裡,以備將來死後可提取出來「花費」。那象徵性的「金銀財寶」並不會「點紙成金」,倒不如生時布施供養來得實在,雖然「布施」並不應求回報,但布施的善業之福德,必會自然的儲存在你的業識之中。
        留意!此「檀」非彼「壇」。「檀」是梵語 Dāna 譯音的略稱。而「壇」梵語是 Mandala「曼荼羅」,是指諸尊的畫像及法器等,築「壇」是為安置供奉曼荼羅諸尊之處,傳佛法之處,故又稱「道場」。〈演密鈔〉載:「漫荼羅,聖賢集會之處,萬德交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