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名相]苦

苦:
        「苦」(Duhkha),人生所受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等,今世前世造下諸業因所結的苦果,使人輪迴三界六道而遭受身心的苦痛,佛教稱為「八苦」。生老病死是生理上的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是心理上的苦;「愛別離」指親友間的離別之苦;「怨增會」指與所怨恨之人或與不喜歡的事物相處之苦;「求不得」指對所欲求不能取得之苦;「五蘊熾盛」是整個生命過程,包括生生世世在生死中流轉之苦。
        人生雖有苦,亦有樂有捨,「捨」是不苦不樂。
        《 佛地經》說:「逼惱身心名苦。」佛教所謂「苦」,是指身心所感之苦。
        聖嚴師父說:「佛教講三界的生死是苦海,眾生的感受無非是苦,所以修持的目的是在脫苦……佛教所講的苦,是由眾生自己的業感報應而來,眾生的業感,是由無始的無明覆障而來,純粹是個人負責的事,與上帝沒有關系,與祖先也沒有瓜葛。眾生由於無明之惑的煩惱,而造生死之業,由於生死之業,而感生死之苦,正在感受生死之苦的生死之間,又因生死而造無明之惑;就這樣由惑造業,由業感苦,因苦生惑,惑業苦三者,連成一個生死之流的環狀,頭尾銜接週而復始,永無了期。」(正信的佛教P134)
        〈大智度論〉卷第十說:「聖人實知身為苦本。無不病時。何以故。是四大合而為身。地水火風性不相宜。各各相害。譬如疽瘡無不痛時。若以藥塗可得少差而不可愈。人身亦如是。常病常治。治故得活。不治則死。」
        〈智論〉卷第二十三說:「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
        〈智論〉卷第十九載:「問曰。若世間樂顛倒因緣故苦。諸聖人禪定生無漏樂應是實樂。何以故。此樂不從愚癡顛倒有故。此云何是苦。答曰。非是苦也。雖佛說無常即是苦。為有漏法故說苦。何以故。凡夫人於有漏法中心著。以有漏法無常失壞故生苦。無漏法心不著故雖無常。不能生憂悲苦惱等故不名為苦。亦諸使不使故。復次。若無漏樂是苦者。佛不別說道諦。苦諦攝故。」
        〈智論〉卷第三十一描繪說:「樂從苦因緣生。亦生苦果報。樂無厭足故苦。……如人患疥。搔之向火。疥雖小樂。後轉傷身則為大苦。愚人謂之為樂。智者但見其苦。如是世間樂顛倒病故。著五欲樂煩惱轉多。以是故。行者不見樂但見苦。如病如癰如瘡如刺。」
        〈智論〉卷第九十四說:「眾生所畏急者無過於苦。為除苦已然後示以佛道。如人重病先以除病為急。然後以寶物衣服莊嚴其身。苦者受五受眾身。是一切苦本。性即是苦。是苦略而言之是生老病等。如經中處處廣說。苦集者愛等諸煩惱。愛是心中舊法。以是故。佛說愛能生後身故是苦因。苦因即是集。若人欲捨苦先當斷愛。愛斷苦則滅。斷愛即是苦滅。苦滅即是道。」

        斯裏蘭卡羅睺羅法師在〈釋迦的啟示〉說:「對苦難不耐煩或生恨並不能蠲除苦難,反之,它只有更替你增加困擾,而使得不順利的逆境更趨惡化與可惱,對苦難問題必須要有瞭解,而不該對它憤怒不耐,要明白它如何生起,如何消除,然後以堅忍、睿智、決心與精進依法實行,以袪除它。」
        此「苦」和「苦行」的「苦」絕對不同。此「苦」是指人的身心被逼感受的各種內外的痛苦,完全是被動的,今世所感受的苦,是累世所造惡業在當今的果報;但「苦行」的「苦」是自己主動去受的,是居於某些目的而「自討苦吃」。所謂「苦行」,是以常人難於忍受的諸種痛苦的方法修行,以求生天。此法從古印度就流行,釋尊最初也曾用了六年時間修苦行,所謂「日食一麻一粟」,但最終覺悟到苦行未能解脫生死脫離三界,因此斷然終止。「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是人生的「苦」。而「苦」的生起,是因為「執著」,故如果不執著於「我」和「我所有」,「苦」就止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