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者 果燦 ──
「中陰」(Antarā bhava)又稱「中有」或「中陰身」,藏語稱Bardo,「陰」同「蘊」,故中陰亦稱「中蘊」。「有」(Bhava)意為存在。〈俱舍論〉說:「因馳求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此位名有。」故果報之「色身」亦稱為「有」。
「欲界」和「色界」眾生,死此生彼的四個存在階段稱為「四有」:生存在世間的整個過程為「本有」;死亡的一剎那為「死有」;死後到再生前的整個過程為「中有」;出生時的一剎那為「生有」。為甚麼只指在欲界和色界,而不說無色界?因為無色界是「定境」,無色蘊故無中陰身。因為是死此生彼中間所受的陰形,故稱「中陰」;因為是現生與當生中間的果報,是有而非無,故稱「中有」。〈大乘義章〉說:「命報終謝名為無有,生後死前名為本有,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關於「中陰身」,也就是「中有」之有無,諸經論的說法不盡相同。〈成實論〉等說無,〈俱舍論〉等說有,〈大乘宗〉認為極善或極惡者,因死後即刻上升或下墮,故無中陰。其餘則有,所以是有無不定,而不少經論持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態度。據〈俱舍論〉等載:中陰身是由意所生的化生身,由極微細的物質所構成,猶如肉眼看不見的一種能量,其形態和其生時的「本有」基本相似。欲界之中陰身身形如五六歲小孩,但諸根明利;色界之中陰身圓滿如「本有」,由於有慚愧之心,故衣服與形體俱生。中陰身一般以「香」滋陰,故稱為「乾達婆」(Gandharva)。因中陰是極細微物質所構成,故一般僅同類可見。
原則上是說,人死後會有一個緩衝期,給死者一段時間,慢慢等願力或業力的牽引而往生,這個「緩衝期」中的亡靈,就稱為「中陰身」。「中陰身」階段一般最多不超過四十九天,所以民間有給亡者「做七」的風俗,就是每七天做佛事「超度」一次,七七四十九天,最多可做七次。四十九天以後通常是上生或下墮,或飄浮成為靈體或往生去了。
聖嚴師父引〈俱舍論〉第十卷說:「中陰身有五個名字,分別是:意生身、求生、食香、中有、起,這是依據其性質分的。例如:依意求生得化身,因而稱『意生身』;又因其經常喜好尋察當生之處,而名『求生』;依各種喜愛的氣味來維持和營養他們的身體,故名『食香』;因為是處於從此生的敗壞到另一生出現之間的過渡期,所以叫『中有』;他能够產生生命過程中的另一個身體,而他本身卻是不藉父母等緣,乃自然而生,因此又稱為『起』。」(學佛群疑P87)師父說:「依據佛教經義,人死後等待受生的階段叫『中陰身』,一般而言,大約維持四十九天,在這四十九天之間,依亡者生前(包括累世)的業緣,看什麼樣的緣先成熟,亡靈就被這個業力牽引。如果亡者生前發了悲心大願,信心堅定,死後就不會隨業流墮,可以生往佛國或再回到人世行菩薩道,這要看亡者的發願而定。因此,如果生前發了大願,死後便隨願力而行,但若生前茫茫然,不知未來何去何從,那就只好被業力牽引。……過了四十九天還沒有轉生,就自然成了靈體,不是到地府,也不必然成為餓鬼,而是飄浮在空間或者是依草附木的幽靈。……中陰身之所以尚未轉生而成為靈體,有的是因為放不下心中的怨憎愛欲,有的是因為因緣還沒有成熟,等不到『緣』來接應,有的則是因緣觸動,他們反而會寄生於土地公廟,或一般神舍廟宮中顯靈,『幫忙』前來祈禱的眾生。但是,只要繼續為他們超薦、說法,他們很快也會放下心結去轉生。所以,附靈在同一座土地廟或其他神廟的靈體,常常是『換班』的幽靈,不會一直是同一個靈體。嚴格來說,這些靈體是中性的,不善不惡,可善可惡,介乎神鬼之間,顯靈助人的稱為神,作祟害人的稱作鬼。」(歡喜看生死P139—141)
「中陰身」七七四十九日之說,出自〈大毗婆娑論〉。中陰階段,因為沒有色身的束縛,故多少都有些神通,能够見到某些肉眼所不能見到的事物,知道某些世人不能知的事物,也能做到某些世人做不到的事,如穿牆過壁等等。聖嚴師父說:「中陰身的階段,只是一種過渡時期的存在,那是五蘊身在死與生之間的一種存在,也可名為『中有』或『中蘊』,不能造業,但有神識作用,還記得生前的事,當下則在等待因緣以便接受下一生的果報。中陰身是由生前業力所積聚而成的,但不一定人人都在死亡之後有中陰身階段,如在生前造極大惡業的人,馬上墮入三惡道,作極大善業者立即昇天,而大修行者則馬上升入佛國淨土,有大願力者馬上化生或投生以度有緣的眾生,都沒有中陰身。可是也有某些論師主張人人都有中陰身,只是存在時間的長短不同而已。……中陰身是受引業牽引而去轉生,是由業力決定,而非由自己的意識決定。……中陰身是由前生的業力所形成的一種存在,是由業力集合而成的自我中心,所以中陰身階段的業和識是形影不離的。……中陰身是意生身,但其既有身相,當有根識,故也有聖典說中陰身以聞香氣潤生,似有鼻根鼻識。經論多有異說。……中陰身無母胎所生五根,所以不造業,只有執著,但沒有自我意志的選擇能力。……不過若有人為他作佛事修功德迴向給此中陰身,也有若干影響力。」(漢藏同異P52-54)
通常人死了,其「中陰身」最多只停留四十九天,所以,從佛法來說,四十九天以後,其「神識」已不會留在家裡,甚至已不在墳場他自己的墳墓裡了,除非他生為鬼道。所以如果在房子或墳地有靈界眾生,那可能是其他鬼道眾生或「非人」。同樣道理,靈媒神婆所「請」來的,肯定不一定是你的先人,你的先人不在西方極樂世界,早已投生他道,或已再生為人,絕不會整天沒事幹在陰間年年月月等神婆來「請」(如果她真能有此「通神」)。那麼為什麼通常有某些神婆「請」來的靈體會知道你的家事呢?因為鬼道眾生或「非人」多少都有些少神通,它會通過「他心通」多少知道你想什麼,你越信那神婆,你的「心」就向那靈體透露更多「私隱」。至於靈媒請得佛菩薩降臨,那更加不可能,佛菩薩要和人溝通,根本不需要通過凡間靈媒,靈媒本身都未「悟道」未解脫,也沒有這個能力,那麼如果不是靈媒胡扯,就是鬼道眾生或「非人」借靈媒冒充聖者想得到什麼好處。
聖嚴師父說:「佛教認為人過世之後,由四種原則決定他的去處,一是隨重往生。隨他生前所做善惡諸業中最重大的,先去受報。二是隨習往生。隨著他平日最難革除的習氣,而到同類相引的環境中去投生。三是隨念往生。隨亡者命終時的心願所歸,善念則轉生人間、天上,惡念則轉生三惡道中。第四隨願往生。發願學佛則往生佛國凈土,或轉生人間繼續修行。」(歡喜看生死P17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