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者 果燦 ──
《法華經》說:「念佛一聲,罪滅河沙。」《觀無量壽經》說:「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念佛」可分「一心念佛」和「散心念佛」。「一心」,就是專注一境,一心不亂,心裡只想著佛號和經的內容。一心念佛又名念佛三昧般舟三昧或一行三昧,是修定的法門之一。
聖嚴師父說:「一心是對散心說的。若一方面口中念佛名號,一方面心中還有種種妄想,那是散心念佛;如果念佛念到心口一致,沒有雜亂妄想,只有佛號的相續,念念之間,只有佛號,不念而自念……於念佛時,心繫佛號、口持其名、耳聞其聲、心無二用,即為一心,則臨命終時,即能往生。」(學佛群疑P79-80)
平時早晚念佛誦經持咒,一定要專心誠心。漱洗換衣之後,心念集中,觀想佛菩蕯莊嚴的形相,想著念佛誦經持咒以供養諸佛菩蕯,一心不亂,這樣才能得力。
念佛的法門有三:一,「稱名念佛」,亦稱「持名念佛」,就是口稱佛的名號;二,「觀想念佛」,就是觀念佛之相好功德,佛國的莊嚴成就;三,「實相念佛」,就是觀佛的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實相之理。〈普賢觀行記〉將「念」和「誦」分析為:「在心曰念,發言曰誦,言由於心,故曰念誦。」「誦」是出聲念的。
據《觀無量壽經》、《念佛三昧經》及〈大智度論〉等載,「念佛三昧」有二種:其一如上之「觀想念佛」,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或如上之「稱名念佛」,一心稱佛名號,如口唸「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或「南無阿彌陀佛」,意想佛之相好功德等,此是因行之「念佛三昧」;其二,為此三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或法身實相,此是果成之「念佛三昧」。「因行」之念佛三昧謂「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謂「發得」。
羅什在〈大乘大義章〉中說:「見佛三昧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阿彌陀等現在諸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是三種定,皆名念佛三昧。其實不同,上者得神通見十方佛,中者雖未得神通,以般舟三昧力故,亦見十方諸佛,餘者最下,統名念佛三昧。」(第十一章)
「般舟」,梵文的意思是「佛現前而立」,指修持「般舟三昧」,可得見佛立當前,故亦稱「佛立三昧」。《般舟三昧經》〈行品〉說:「是三昧,佛力所成,持佛威神於三昧中立者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見佛。」
聖嚴師父說:「將誦經當作代佛說法的神聖使命:佛法的主要對象是人,除人之外,六道眾生之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少數的傍生或畜生(動物),也能信受佛法。所以,雖在無人之處,或在無人聽懂所誦的經義之處,衹要有人誦經,就有異類的天神鬼畜來聽我們誦經。天神鬼三類的眾生以及部分的傍生,均有或大或小的神通,我們誦經之時,衹要專誠,即能感應它們來聽經。若你為你亡故的親友做佛事誦經,你的誠意初動,你那親友的亡靈就已得到了消息,必定會如期前往聽經;亡靈的靈性特別高,縱然在生之時從未聽過一句佛法,死後聽經也能依其善根通解信受。」(智慧的花串P79)
念佛實則是「祈禱」,是以念佛者的心力,去感應佛菩薩的大悲願力。所以,是「念佛一聲,罪滅河沙。」但念佛念咒,一是要心誠,二是要持之於恆。心誠才會心念專注,才能感通佛菩薩的大悲願力,「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是不會得到佛的感應的。
記得在報紙的專欄讀過一篇文章:該作者說某夜他在加拿大家的客廳看電視,突然感覺到有某些「靈體」在左近飄過(他說自己是有此感應的能力),他於是趕忙唸《六字大明咒》,企圖「趕走」那靈體,可是好像沒有效果。不久,香港來長途電話,才知一位很疼他的某親近長輩剛剛在香港過世了。這裡有兩個問題:一,不分青紅皂白,一有感覺就「唸咒」,企圖「驅趕」,但你怎麼知道來者是何方神聖?二,唸經持咒,是要持之於恆的,「平時不燒香」,臨時才「抱佛腳」,怎麼會有感應效果?
念佛修行就好比讀大學修學分,修得一分得一分,不修因哪來的果?淨土法門也是靠平時的修持,如果平時心中無佛,臨命終時才唸「阿彌陀佛」,就妄想往生佛國淨土,實在是太過便宜了。
印光法師曾說:「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相信真正念佛的人,不會存有不恭敬之心,但往往心散,不專心念佛,在拜懺時,口裡一邊念「一切恭敬」,心裡卻胡思亂想,那就不恭敬了。大師教導我們:「念佛,要時常作將死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亦自相應。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這實在是印光法師留給我們的法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